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古跡介紹

湘山·湘源歷史文化旅游區(湘山寺)
  湘山寺位于縣城西隅,始建于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距今已1250多年歷史,素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禪林”之雅稱,鼎盛時期全寺僅建筑面積就多達18000平方米,僧眾達3000多人。看湘山寺可從“九頭”了解湘山寺歷史原貌。一、看山頭站在湘山寺山腳下,背依湘山寺,前臨湘山左右環抱,猶如單體沙發,自古名山僧眾多,湘山寺良好的風水更加突顯他的發展優勢。二、看來頭湘山寺作為楚南第一禪林,自有成就其歷史地位的原因有條件。湘山寺來頭之一是歷史悠久。1200多年歷史,沉淀了湘山寺不朽的文化。來頭之二是皇帝親臨膜拜。宋真宗、寧宗等四位皇帝親臨膜拜,康熙皇帝御筆題詞。來頭之三是湘山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頭之四是湘山寺主持全真和尚,尊稱無量壽佛,是東方的釋迦牟尼佛,影響深遠。來頭之五是全州的地名……[詳細]
22、大連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連城
  大連城位于憑祥市北面1.5公里處,又名大壘城,簡稱連城。這里風光旖旎,洞奇石秀,是廣西別具特色的旅游勝地,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法戰爭結束后,朝廷任命蘇元春為廣西邊防提督,蘇元春考慮到鞏固邊防的需要,將提督府從柳州遷到龍州。因龍州離鎮南關太遠,為便于指揮和調動軍隊,便在憑祥開辟大連城,建立提督行署并親自坐鎮防守。大連城就這樣成為了當時的廣西邊防軍事指揮中心,相當于現在的廣西軍區司令部。大連城的風光,大致可歸納為“營、宮、井、洞”四個字。“營”是指遍布山頂和山谷的炮臺、石壘、古營盤和衙門等古軍事設施;“宮”指的是武圣宮;“井”是指福、祿、壽、喜四口古井;“洞”是指白玉洞。蘇元春曾經寫下一首贊美大連城的詩篇:“群山聚秀辟連城,此地潛藏百萬兵;備械儲糧根本固,從來險要自天成。”這首詩既贊美了……[詳細]
容州民國小鎮
  容州民國小鎮是廣西首個文商旅產業生態綜合體驗區,是以民國歷史氛圍營造為基調,融合化文、旅游、娛樂、休閑、度假、購物為一體的新生活商圈。容州民國小鎮無疑是欣賞一場穿越百年的視覺盛宴,其內容自然也是關于民國時期的容縣。小鎮的街口,是以一個舊火車頭為景觀,一條長長的鐵軌沿著街口一直延伸到小鎮的那一頭,乘著火車去旅行,變成小鎮慢游的旅行方式。你能想像二三十年代前的鐵路和火車是什么樣的嗎?這是根據1935年容縣人廖百芳修建的廣西第一條鐵路,以及他輾轉從德國購買回來的火車頭的歷史記憶建成的景觀,將廣西鐵路的百年歷史在這里重現。小鎮晚上的重點在于沿著鐵路移動的百樂門舞臺,隨著舞臺的緩緩移動,《綠島小夜曲》、《茉莉花》、《夜上海》等風靡二三十年代的音樂,飄蕩在小鎮夜空,加上采用先進的舞臺特效、燈光技術等創意……[詳細]
程陽永濟橋
  程陽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位于柳州三江縣城古宜鎮的北面20公里處。是廣西壯族地區眾多風雨橋中最出名的一個。柳州又名龍城,位于廣西中部,距桂林一百多公里,這是一座有著21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到廣西不能不看民族風情,看民族風情不能不到柳州,苗族的節日、壯族的對歌、瑤族的舞蹈和侗族的建筑被譽為柳州民族風情“四絕”。程陽風雨橋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建于1916年,河中有五個石砌大墩,橋面架杉木,鋪木板。橋長64.4米,寬3.4米,高10.6米。它的建筑驚人之處在于,整座橋梁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你不得不佩服侗族人巧奪天工的技藝。橋上有欄桿和屋頂,還有5個多角亭,具有獨特的侗族韻味。程陽橋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三江侗鄉,像程陽橋這類的風雨橋還……[詳細]
左江歸龍斜塔
  左江歸龍斜塔位于崇左市江州區太平鎮大村附近左江河道中一座叫鰲頭山的小島上。斜塔斜而不倒,堪稱奇觀。是世界八大斜塔之一,廣西唯一的斜塔。世界八大斜塔是意大利比薩斜塔、德國肯道塔、英國議會大廈方塔、中國遼寧綏中斜塔、江蘇虎丘斜塔、上海松江斜塔、湖北當陽斜塔以及左江歸龍斜塔。左江歸龍斜塔相傳是為了鎮妖辟邪而建。鰲頭山位于左江急轉彎處,波濤洶涌,漩渦翻卷,常吞沒過往船只。有“十船過彎九船翻”之說。人們認為江中有妖魔作怪,所以建塔以鎮之。還有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左江里的妖龍,常常興風作浪,掀翻拖沉過往船只。后來,有個叫水寶的后生,憑著一身的本領,斬殺了妖龍。當地村民為了紀念他為民除害的功績,建了此塔,取名歸龍塔(又名水寶塔)。歸龍斜塔共5層。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至崇禎二年(1629年),建……[詳細]
日月雙塔
  日月雙塔是兩江四湖環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點,因為與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薩隔河相對,又因為雙塔高聳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則是新桂林的標識。日塔、月塔與象山上的普賢塔、塔山上的壽佛塔,相互呼應,相互映襯,有“四塔同美”之說。地處桂林市中心區,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軸線上,與“象山水月”相鄰。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則是新桂林的標識。日塔、月塔與象山上的普賢塔、塔山上的壽佛塔,相互呼應,相互映襯,有“四塔同美”之說。桂林日月雙塔號稱世界第一銅塔,是桂林旅游的一個絕美夜景觀賞地。地處桂林市中心區,座落在桂林城的中軸線上,與“象山水月”相鄰。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雙塔則是新桂林的標識。其中日塔高41米共九層,通體均為純銅裝飾,耗用銅材350噸,金碧輝煌,并有電梯供游……[詳細]
27、鵝翎寺 AAA
鵝翎寺
  鵝翎寺位于荔浦縣城南2公里處。該寺群山懷抱,一水來朝,洞穴幽深,風景優美,為該縣名勝之冠。鵝翎禪歷史悠久,始建于唐朝,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據民國三年的荔浦縣志載,宋朝紹興三十二年夏天,久旱無雨,田禾枯焦,于是有民眾到鵝翎禪寺求雨,果然菩薩靈應,當時正是紅日炎炎,夢完香后,天空云集,雷聲大震,一場大雨傾盆而下,遍及全縣四面八方,從此禾苗得救,起死回生。結果早造喜獲豐收。“鵝翎應禱”的事一直流傳到今。縣志還有記載,唐朝禪宗領袖六祖慧能大師曾來荔浦縣隱行傳經多年。鵝翎禪寺因得享此佛根,加上鵝翎應禱的故事流傳,從此名聲大震。右往今來,鵝翎禪寺素以風影優雅,諸佛靈應而聞名于世。多少名人雅士莫慕名前來觀光游覽,多少信男善女從四面八方到來虔誠朝佛。七十年代后,鵝……[詳細]
28、海角亭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角亭
  海角亭位于廣西合浦縣廉州鎮西南面,始建于北宋景年間(公元1004~1007年),距今將近千年。漢代孟嘗任合浦太守,施政廉潔,后人為了紀念他,特建此亭。亭以海角為名,是因此地當年濱臨大海,“在南海之角”。海角亭原址在城西南半里處,經宋、元、明、清幾個朝代的重建、修建、移遷,才至今趾。海角亭座東北向西南,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平面呈方形,面闊三間,設迴廊,通面寬10.49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6米。海角亭分兩進:第一進為門樓。門樓正中是大圓拱門,兩旁是耳門。正門上方嵌著“海天勝鏡”四字。耳門上還分別雕有“漱月”“澈云”字樣。正門兩旁原有石刻對聯;“不到此亭那知象群崖關山萬里;試觀于海才見龍門冠嶺云水千重”。門樓正中處一塊約九十公分、寬約五十公分的石碑上刻著清代陶冶一筆寫成的“鵝”字。第二進是亭……[詳細]
29、武宣文廟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宣文廟
  武宣文廟即孔廟文廟,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又名“黌宮”、“孔廟”。位于武宣縣城南街一巷,是廣西僅存兩座專門祭孔的廟宇之一,武宣縣最早興學立教之地(不久也將成為華南著名的旅游勝地)。始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距今已有560多年歷史。199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由政府主導、社會各界人士捐資,共投資2500萬元修復和完善,已經完全恢復原貌。文廟座北朝南,磚木結構,朱--墻,占地5000平方米。布局講究,中軸線由欞星門、狀元橋、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尊經閣組成,還有禮門、義路、戟門、左右廂房、名宦祠、鄉賢祠、明倫堂、東西兩廡、東西齋和武皇殿等附設建筑,富麗堂皇,具濃郁的嶺南地方古代建筑風格。其結構、傳統風格、民族特色、工藝水平有一定的歷史、科學和藝術研究……[詳細]
30、唐景崧故居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景崧故居
  唐景崧故居該故居位于新街鎮江口村,距鄉政府駐地約1公里,為灌陽清代“同胞三翰林”之一唐景崧的故居。該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占地面積410平方米,為磚木穿斗式結構,飾小青瓦、蘭灰墻,分上、下兩座,設有前庭、正庭、廂房、天井等,梁、枋、門楣等均雕刻有人物故事、龍鳳花草蟲魚,兩邊墻體均以蘭灰粉刷,墻體山頭,飾以雙龍、太極八卦等圖案。該故居建筑雄偉,工藝精細,是我縣唯一的一座保存較完整的名人故居。2002年12月17日批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1、李宗仁故居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宗仁故居
  李宗仁故居坐落在距桂林市約30公里的臨桂縣兩江鎮浪頭村,建于清末民初,占地5,060平方米,為木結構的二層樓房,由安樂第、將軍第、學館、三進客廳、炮樓等組成,分布有7個院落、13個天井,共有大小廳房113間,是具有莊園氣派的桂北民居建筑。故居為李宗仁母親劉太夫人等家人所長居,李宗仁在此舉行婚禮,并接待蔣介石等大批-要人、桂系將領。游覽李宗仁官邸、故居,可以感受李宗仁先生起落不一、撲朔迷離的歷史生涯和回歸祖國的征程。李宗仁官邸介紹官邪位于市文明路16號。建干1943—1948年,占地4321平方米。為民國年間大式磚木結構中西結合建筑。以主樓為中心,四周配建有家眷樓、附樓、副官樓、門樓、門房、茶園等。1948年下半年1949年11月李宗仁曾居此辦公。已辟為陳列館。交通:桂林汽車總站乘往永福壽城方……[詳細]
32、槐園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槐園
  民國時期的廉州槐園,方圓百里,聞名遐邇。一座別出心裁呈歐式建筑風格的華麗洋樓,榮耀古城而獨領--。槐園,名取宋士王祜植槐典故,俗稱花樓,為廉州士紳王崇周故居,位于合浦縣廉州鎮康樂街1號,始建于1927年,現占地面積5367㎡,是一處中西結合的近代庭園別墅式建筑群,園內建筑自東向西沿中軸線布局,依次由池塘拱橋、門樓、庭院魚池、主樓、后罩房以及西北廂房、四周園林等構成。1993年公布為合浦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經合浦漢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修復使用。2015年獲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槐園主樓主樓占地面積400㎡,為一座中西合璧磚木鋼筋砼混合結構的四層樓房。一層券廊式、二層柱廊式的歐洲古典風格,三層硬山式的中國傳統風格,四層亭閣式的中西揉合風格。整個建筑規模宏大、雄奇壯麗,立面變化豐富,既……[詳細]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位于廣西田東縣平馬鎮。舊址原是經正書院,始建于清代,是當時平馬人士捐資興辦的一所學堂,整座建筑古香古色,占地7336.25平方米。百色起義前夕,當時領導右江地區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張云逸、雷經天等曾工作、生活在這里。1977年8月17日,-為舊址題寫址名:“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1995年12月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保護單位。現在,此舊址內布置著有關當時革命運動的展覽分兩部分:一為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部分(陳列面積6843平方米),包括右江蘇維埃政府和0右江特委的會議廳、政府主席雷經天、肅反委員陳洪濤的住處和赤衛隊的營房等;二為輔助陳列部分(陳列面積140平方米),按時間順序分別以繪畫、照片、文字、實物等形式介紹田東各個歷史時期……[詳細]
34、鑒山寺 AAA
鑒山寺
  鑒山寺位于陽朔縣月亮山旅游鳳景區的云集山下。始建于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市最早的古寺之一,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香火旺達1200余年。據史料記載,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由海南島返回揚州途中,乘水路從梧州抵達桂林,在桂林休整一年,期間鑒真大師常在鑒山寺講學授戒。鑒山寺屬仿唐佛教建筑,其規模之大,堪稱廣西最大寺院。寺名由中國著名書法家,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由一代名僧妙湛大和尚高徒,上過三個大學的本如法師出任該寺方丈。鑒山寺的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仿唐代古建筑風格,總建筑面積5589平方米;建筑群體坐南向北,主要殿堂是典型古寺布置方式定位,中軸設有照壁、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東西向設有觀音殿、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鐘鼓樓、畫廊、碑亭;各殿堂是供游……[詳細]
35、合浦東坡亭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合浦東坡亭
  東坡亭位于合浦師范學校內,綠水環繞,風景絕佳。相傳蘇東坡于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在合浦時住清樂軒,雖只兩個月,卻寫了《雨夜宿凈行院》、《記合浦老人語》等詩文。后人為了紀念他,在清樂軒故址修建東坡亭。此亭歷代重建幾次,現亭為1944年重修。東坡亭為磚木結構建筑,主亭正門上端掛著“東坡亭”的大字匾額,為40年代廣州大榕寺主持鐵禪和尚手跡。正面壁上有詩人刻像,像上方“仙吏遺蹤”四大字體古樸渾厚。像的左上方是詩人在合浦作的詩文碑刻十余件。亭內正面壁上嵌有蘇東坡石刻象及其他詩文碑刻十余件。亭東約30米有東坡井,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相傳為蘇東坡親自所挖,喝井中之水后,赴考文士可金榜題名。亭東側為“東坡公園”。亭閣湖水環繞,波光瀲滟,垂柳成蔭,風景優美。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合浦旅游勝地。蘇東坡被貶廉……[詳細]
36、永安大士閣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大士閣
  大士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城東80公里的山口鄉永安古城遺址中。永安城濱臨北部灣海邊,是中國古代沿海地區抵御外來侵略的重要哨防之一。大士閣俗稱“四牌樓”,創建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是永安城中的佛教建筑,原有許多佛像,因為供奉著觀音大士,故而得名。大士閣由兩座敞開式的亭閣相連,以后座的四柱廳為中心,面闊三間,進深六間,無廊、無天井相隔。閣的立面為上、下兩層,上層作0式,用木板圍護,設有門窗,地面鋪設木板;下層是無圍護的敞開式,整個的構架用榫卯連接,柱頭斜向上作出三跳華拱,承托著閣的外檐。閣重檐歇山式頂,每頂九脊,脊上施有精致的花紋裝飾,有鳳凰、二龍戲珠、鳥、樹、奇花異草等浮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大士閣雖然建造于明代,但多采用早期的建筑手法,如:柱頭有的分成梭形柱,柱礎雕刻古樸的寶相蓮……[詳細]
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
  飛虎隊遺址公園(全稱: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是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俗稱“飛虎隊”)的歷史功績,在當年機場舊址建設的紀念公園。該遺址公園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縣的秧塘機場遺址上,當前保存有山洞指揮所、陳納德將軍觀戰石、飛機掩體等文物,是美國飛虎隊現存唯一的指揮所遺址。1942年6月11日,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組建了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俗稱“飛虎隊”),駕駛4架P-40E型和8架P-40B型“戰鷹”式戰斗機駐扎在桂林,以秧塘機場為前沿基地對日作戰。1943年3月,飛虎隊被編入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1943年12月23日,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前沿指揮部由昆明移防桂林,指揮部和指揮所分別設在秧塘機場兩座山的山洞里。1944年10月,“飛虎隊”撤離秧塘基地。其……[詳細]
38、蔡氏古宅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古宅
  蔡氏古宅建筑群蔡氏古宅建筑群,它處于賓陽縣古辣鎮蔡村的中心,古宅群始建于何時已難于考究,最古老的建筑在清代咸豐九年(1859年)毀于兵燹,現存最老的建筑為清代舉人蔡凌霄于咸豐九年后重修。蔡氏古宅分為“老屋”和“新屋”兩部分共三處。三處建筑群均為三進式青磚瓦房,占地共約5000多平方米,正廳最高,二廳、三廳漸次遞減,蔡氏古宅頗有深宅大院氣派。“新屋”部分的建筑,嚴整的對稱藝術顯得尤為突出,更體現出屋宇的莊嚴與威勢。院內地面用大青石或青磚鋪就,主道和非主道的鋪設有等級差別。屋上有雕梁畫棟,門窗飾以“福祿壽”等篆文圖案,前門亦有山水畫及篆文書法,整座建筑很富有藝術性,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較高的旅游和欣賞價值。保護范圍:以西北面古宅圍墻、東南面老建筑外墻、西面洗馬塘塘基為基線,外延5米范圍內。……[詳細]
39、泗城文廟 AAA
泗城文廟
  凌云縣泗城文廟位于縣城太平路泗水河東側,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后又經乾隆、嘉慶、道光年間數次重修擴建定型,全廟面積增至2172m2,后因各種歷史原因,僅有一座供奉孔夫子的三開間殿堂保存完好外,其余廟堂均被毀。為弘揚民族文化,重現凌云古城風貌,促進凌云旅游業的發展,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現存文廟殿堂的基礎上重建文廟,適當恢復原有文廟的規模,完善文廟建制。凌云縣文廟重建工程在現有文廟的殿堂的基礎上擴建為五開間大成殿,并以此為基準向前門依次設大成門、泮池,欞星門、文昌門,后街設尊經閣,兩側設廂房、禮門、路門等。建設規模為940 m2,工程總造價371.5萬元。項目由湖北省殷祖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2008年9月開始動工建設,于2009年4月份竣工。……[詳細]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路莫村物資轉運站舊址
  在桂林市北郊,我黨抗日戰爭期間設在靈川縣定江鎮的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路莫村物資轉運站,作為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過極為顯著的歷史作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具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巨大的社會影響,蘊藏著豐富的社會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設立于1938年11月,它由位于原桂北路138號(現桂林市中山北路14號)“萬祥醩坊”的辦事處為對外辦事機構和距此8公里的靈川縣定江鎮路莫村(現名路西村)的辦事處大本營——路莫村物資轉運站兩部分組成,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八路軍總部秘書長李克農任辦事處處長。辦事處是我黨設于國民黨統治區的一個公開合法的軍事機關,對內它又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個派出機構。周恩來曾三次親臨指導工作,傳達中共中央指示,聽取工作匯報,布置任務。八路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一区免费看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亚洲午夜欧美理论 | 日本在线免费观看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