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古跡介紹

1、靈渠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渠
  興安靈渠,與都江堰齊名的秦代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河之一。靈渠的偉大之處在于它溝通了漓江和湘江,使長江與珠江得以通航。自秦代至民國兩千余年來,成了嶺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靈渠全長34公里,分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全長33.15公里,分四段,大部分為喀斯特地貌,利用的是天然河道,人工只開挖了5公里;北渠的長度雖然只有4公里,但它卻是連通湘江和漓江的航道。如今靈渠景區有俗稱分水臺,可謂是中流砥柱的鏵嘴;用來攔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將水通過渠道引向漓江的靈渠的樞紐工程-大小天平;三將軍墓、秦堤、飛來石、四賢祠等景致。整個景區古樸典雅,能充分體會“行盡靈渠路,興安別有天”的意境。秦堤在興安靈渠的南渠與湘江故道之間,筑于秦朝,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保護南渠不受洪水沖擊。堤自分水塘至大……[詳細]
劉三姐故里旅游區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其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傳說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劉三妹,是廣西(中國南部)壯族人,活躍在廣西柳江流域,是個優秀的民歌手。她有著出口成歌的本領。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長的也非常漂亮,天生麗質又聰明,什么活都不用學,一看就會。在三妹17歲這年在對歌的時候,她認識了一位青年,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個唱歌能手,在對歌當中,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愛慕,于是就私定了終身。可是好景不長,村里的一個惡霸,對三妹垂涎多時,見三妹與小伙子情投意合,大發雷霆,決意把三妹搶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潔。三妹正和小伙子坐在柳河邊的巖石上看月亮,傾訴衷腸。忽然火把晃……[詳細]
金田起義地址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地址(俗稱金田營盤),位于廣西桂平市北部金田鎮金田村西側的犀牛嶺上,距市區28公里,有二級公路直達。1851年1月11日震驚中外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就爆發在在這里。1961年國務院公布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地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廣西區黨委、區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址”下轄韋昌輝故居、新圩三界廟、傅家寨、古林社、風門坳共五處文物點。犀牛嶺是一個南北走向的土丘,后枕荊山,前列金田平原,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該嶺北端為古營盤,相傳是明代瑤民起義領袖侯大狗所筑,墻體長65米,寬23米,高3米,后為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所沿用。中間有太平天國起義時的“拜旗石”。古營盤前的草坪,是當年太平軍練兵場。太平軍在這里列隊布陣,苦練殺敵本領。嶺的西北坡緊靠犀牛潭,是太平……[詳細]
玉林謝魯山莊
  謝魯山莊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陸川縣城南部26公里烏石鎮謝魯村,占地400畝,莊內亭臺樓閣,回廊曲徑,依山構筑。所有房屋建筑均為磚墻瓦頂,保持著濃郁的鄉風民俗。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園林文化著作《雨打芭蕉落閑庭·嶺南畫舫錄》中,對“謝魯山莊”有詳盡記述。全莊貫以“一至九”的數字,取“天長地久”之意。山莊奇花異木有200多種,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樹、四季繡球、百年金(銀)桂花、四季玉蘭、百年羅漢不老松等為珍貴。在山莊數百畝荔枝林中,點綴著古雅的亭臺樓閣,令人流連忘返。山上有一般終年不息的礦泉流經山莊,山下附近還有一處可供治病健身的溫泉。山莊招待所,是旅游的好地方。謝魯山莊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名莊之一。謝魯山莊原名“樹人名屋”,始建于1916年,占地480多畝,周長5公里,是一座保留完好的……[詳細]
騎樓城-龍母廟景區
  騎樓城梧州素為廣西水上門戶,上個世紀20年代后,原來的坊式房已不能滿足日益繁榮的商業發展的需要,騎樓逐漸取而代之。梧州地處嶺南,北回歸線經過其間,舊時為了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梧州建筑多采用騎樓形式,臨街樓層可作商鋪,樓上可住人。騎樓多為三四層,臨街店鋪二樓以上部分凸出來,二樓罩著的空間成為人行道,遠遠看去,像“騎”在人行道上一樣,故名“騎樓”。騎樓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時遮陽擋雨,又可擴大樓房面積。騎樓的背后是內街,民宅大門一般開向內街內巷,內街成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廳”,充滿濃郁的人情味。這種有層次的沿街檐廊復合空間,大大適應了市民日常生活的豐富性和空間使用功能的多樣性。在騎樓的外觀上,可以看到許多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筑語言:花窗、磚雕、牌坊等,都十分精巧,其功能和藝術達到了相當……[詳細]
6、臨賀故城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賀故城
  臨賀故城位于賀街鎮,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故城包括舊縣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東古城等四個城址、六大古暮群、寺廟二座及宋代營盤一處,內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寺廟、祠堂、捕廳、衙門、義倉、會館、文廟、石板街道、古井、民居、碼頭及水門等。故城歷史脈絡清楚,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是廣西已發現的西漢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歷史古城。廣西賀州市……[詳細]
7、柳州文廟 AAAA
柳州文廟
  柳州文廟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廟,并撰寫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唐以后,柳州文廟幾經廢興,1928年,文廟毀于全城大火,主體建筑被付之一炬。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廟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紀念性建筑的本身含義,成為中華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廟的存在,體現了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柳州是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舉國祭孔,孔廟又稱文廟,廟學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廟始建于唐貞觀初年。1928年,柳州文廟在一場火燒半邊城的大難中蕩然無存。從此,重修文廟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燈臺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廟,并將其列為柳州文化建設十大工程之一。重建的柳州文廟,涅槃重生,依山臨水……[詳細]
恭城三廟一館景區
  到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旅游,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三廟一館(文廟、武廟、周渭祠、湖南會館)”不可不看。恭城文廟,又稱孔廟、學宮,是紀念我國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文廟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是廣西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氣勢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廟宇,有“華南小曲埠”之稱。它始建于明朝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論年齡,它比北京故宮小四歲,比天安門大七歲。坐北朝南,依西山之勢,筑六級平臺,遞進而建,層層疊起,氣勢宏偉,蔚為壯觀。建筑布局依次為照壁官墻,禮門、義路門、欞星門、泮池和狀元橋、左右碑亭和東、西廂房、大成門、名祠、鄉賢祠、東西廡殿、露臺、大成殿,最后是崇圣祠。門、院、殿寧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層次分明,布局嚴謹。廟內的……[詳細]
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
  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位于灌陽縣新圩鎮北約8千米處是新圩阻擊戰一百多名紅軍戰士殉難之處。2003年開始,縣委、政府籌資修建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及護欄,2004年10月竣工并向社會開放。有紅軍烈士陵園、紀念廣場、紀念塔、烈士英名錄等。是許多到灌陽縣從事紅-旅必去之地之一。新圩阻擊戰是湘江戰役打得最艱苦、最悲壯的一次戰斗,歷時三天三夜。桂林市灌陽縣是中央紅軍進入廣西的首站之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灌陽新圩阻擊戰紀念園修建了酒海井紅軍紀念園、下立灣戰地救護所等紅色景點,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廣西灌陽縣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之一——新圩阻擊戰發生地。2014年9月,灌陽縣對酒海井原有的紅軍紀念園進行規劃擴建,修建了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并將散葬于民間的烈士遺……[詳細]
10、容州古城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容州古城
  容州古城是容縣最負盛名的旅游景區之一,由容州府、真武閣、博物館、開元寺、貴妃巷仿古特色街及繡江夜景等組成的仿古建筑群,是集歷史文化、藝術體驗、宗教活動、旅游觀光、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真武閣為嶺南第一奇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并稱中國古代江南四大名樓。始建于1573年,至今已440多年。是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真武閣建在唐代建成的經略臺上,全部用格木構件榫卯,運用杠桿原理建成,尤其是二樓四根內柱不著地,是中國古建筑一絕。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頒令各州縣以所在地之名山大川命名,銅州境內有名山大容山,因改銅州為容州,州治由北流縣遷至普寧縣,這是容州得名之始。一千四百年之后,踏上這座桂東南邊陲的小城,聆聽那悠悠繡江水流過千年的歲月,讓人仿佛夢回大唐。容州,唐……[詳細]
11、太平古城 AAAA
太平古城
  崇左城區太平鎮,位于江州區西南部,她位于左江中游,地跨左江南北岸。湘桂鐵路自東向西南穿過江南城區,左江從西南入境,往北而南迂環城中,再繞向東北面流去。古有“麗水四折,環其三面,其形若壺,故名壺城”之說。指三面被左江環繞,為一個右岸的牛軛狀河堤。元明以來,人們依山形就水勢從中營造了一個葫蘆城。它取寶葫蘆的靈氣,只有一條大路從葫蘆口進城,四座城門牌號臨江而開。葫蘆城之內人群聚居,財富聚集,經濟繁榮。清太平知府甘汝來作詩《閱壺關城》:“壺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麗江凡四折,如環抱其郭。東西南三面,阻江無他虞。城北兩江口,為陸為通衡。”太平鎮歷史悠久,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閏六月置太平路。太平路治所今城區太平鎮。太平府古城墻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墻為土石磚結構,城墻“高二……[詳細]
凌云茶山金字塔
  茶山“金字塔”景區位于廣西百色市凌云縣加尤鎮境內,距離縣城24公里。景區最高海拔1100多米,由大大小小50余個茶峰組成,茶園連片面積10400畝,景區猶如一座座綠色“金字塔”重疊拔節,氣勢輝宏。已開發了茶王閣、茶圣亭、茶仙亭、游客采茶園區等景點和茶葉加工工藝參觀、制茶體驗,茶道、山歌表演、茶山別墅、餐飲等旅游項目,是集采茶、制茶、品茶、生態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名勝區,2004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之一,2010年獲國家AAAA級景區稱號。茶山“金字塔”景區海拔高,負離子含量高,空氣清爽,游茶山“金字塔”,猶如超脫凡塵,凈心養性。在茶圣亭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巒次第排列、漸去漸遠,天山相接,讓你仿佛置身人間天堂。至茶仙亭,那身著迷人民族服裝的瑤族姑娘揮舞銀指,一邊采茶一邊放開歌喉……[詳細]
梧州李濟深故居
  李濟深故居位于龍圩區大坡鎮料神村,1885年李濟深誕生于此。故居為青磚瓦房四合院,兼有中西建筑藝術,院后有蒼翠古鐵力木林,風景幽雅。大門口嵌著一塊大理石,上面刻著屈武親筆題寫的“李濟深故居”5個大字。順扶梯登上二樓,四周是李的臥室和會客室,三樓有電報室,大體仍保持著當年的擺設。李濟深故居建于1925年,占地面積為3342平方米,建筑面積2010平方米,李濟深曾在這里接待過不少-要員和大批愛國文化人士。故居里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與故居四角上的炮樓相通,是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1996年,李濟深故居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國家、區、縣三級投入逾200萬元,先后完成了三期維修,故居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故居陳列內容不斷充實。慕名……[詳細]
14、大圩古鎮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圩古鎮
  大圩古鎮在桂林漓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載,古鎮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賓陽的蘆圩、蒼梧的戎圩、貴縣的橋圩)之最。大圩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002430--11002530,北緯2501050--2501105。行政區劃面積193.78平方公里,總人口5.16萬人,其中鎮區常住人口1.5萬人,耕地35.2公頃。下轄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61個自然村。大圩古鎮是水路交通樞紐,更是著名的集市貿易集散地,東有潮田新河,與福利的馬河相接;西連相思河,可至永福;北面的漓江貫串著桂林、興安、陽朔、平樂、梧州,可上達湖南,直下廣州。大圩古鎮曾名長安市、蘆田市,通稱大圩。漢代已形成小居民點……[詳細]
15、雁山園景區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雁山園景區
  桂林雁山園景區起始于公元1646年南明王朝永歷帝朱由榔的秘密行宮,后成為桂林唯一壯王土司府邸。近代是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的校址及廣西藝術學院、廣西農業學校創辦地,被孫中山和郭沫若先生譽為“嶺南第一名園”即具備蘇杭園林曲徑通幽,又有由漢族皇帝和壯族土司鑒賞的真山真水風水格局的大氣縱橫,歷來有“嶺南大觀園”嶺南拙政園“嶺南留園”的稱謂。雁山園園內涵括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山水特點,可稱“桂林佳境,一園看盡”胡適先生游覽過的相思洞、相思江,日月雙山乳鐘山和方竹山,真山真水構建的大觀園結構園林風貌,李連杰電影《少林小子》和電視劇《少年徐悲鴻》外景拍攝地。即具備蘇杭園林曲徑通幽,又有由漢族皇帝和壯族土司鑒賞的真山真水風水格局的大氣縱橫,歷來有“嶺南大觀園”嶺南拙政園“嶺南留園”的稱謂。是桂林唯一……[詳細]
南山茶海景區
  南山茶海4A級景區位于昭平縣城南,距縣城3公里,總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約4500畝。它以旖旎的自然風光稱絕,以盛產古今名茶聞名。景區依托自身優質的旅游資源,打造了一個集康體運動、休閑養生、主題度假、研學體驗、觀光攝影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從而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目前在景區可開展戶外踏青、騎行、藝術照、婚紗攝影等特色旅游活動。南山茶海景區它以旖旎的自然風光稱絕,以盛產古今名茶聞名。景區高處海拔約1200米,群山環抱,常年云霧繚繞,登到高處觀景平臺,可俯瞰茶園,根據時節變化伴有野花、彩葉點綴,構建成的美景宛如畫卷,令人流連忘返。在昭平縣內的海拔千米的南山上種有各種有機茶,在高處俯瞰好似一片茶海,因此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風景區——南山茶海。這里經常云霧繚繞,茫茫云海猶如仙境一般,藍……[詳細]
17、憑祥友誼關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憑祥友誼關
  憑祥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墻,右側是右輔山城墻,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友誼關位于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早在漢朝這里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后改名界首關、友誼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準,改稱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改名為友誼關。1995年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05月25日,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筑面積為365.7平方米,長23米,底寬1……[詳細]
18、富川古明城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富川古明城
  富川古明城富川古明城是廣西保留較為完整的古縣城遺址之一。該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城以“十”字架對稱,街道皆由鵝卵石鋪成,鑲嵌有象征錢財、富貴的金錢圖案,象征幸福、光明的太陽圖案。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出入。東曰升平,南稱向日,西為泰定,北名迎恩。瀟賀古道自北門入而從南門出。四個城門俱為大方青石構筑,每座城門由831塊至896塊整齊平滑的大青石塊砌成。門墻內窄外寬,各門頂上均有城樓,雕欄飛檐,堅固結實,雄偉壯觀。由于歷史原因,人為損壞也比較嚴重,目前只剩東門、南門和北門。明城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都龐嶺余脈的西屏山下、富江上游的瞭高嶺旁。據舊縣志載,該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始為土墻,明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改為磚墻。城墻周長2113米,高6米,寬2.7米,垛口90……[詳細]
19、龍州小連城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州小連城
  小連城,又名將山炮臺,位于龍州縣彬橋鄉,距縣城龍州鎮3公里。其山脈綿長,最高海拔310米,占地14平方公里。清光緒12年公元1886年,為抗法名將、廣西提督兼對汛督辦蘇元春為抵御法國軍隊入侵所建,時為桂越千里邊防線上的指揮中樞兼提督行轅。依山勢共筑有炮臺十五座,裝備德國克魯伯大炮,扼守龍州的水陸門戶,是一處重要的國防要塞,有“南疆長城”之稱。小連城,為清代邊防督辦蘇元春所建。蘇元春是廣西永安(今蒙山縣)人。據說他曾參加過張高友的農民軍,后投入湘軍席寶田部。因鎮壓貴州苗民起義有功,被提拔為總兵。中法戰爭期間,署理廣西提督,1885年隨馮子材在鎮南關(今友誼關)大敗法軍。1885一1903年間任廣西提督,并督辦邊防,守御南疆。他“取連城險塞,屯兵積糧”,“建行臺其上”,“筑炮臺百三十所”,屹然成……[詳細]
20、莫土司衙署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城關鎮西寧街翠屏山北麓。莫土司衙署,始建于明朝萬歷十年,莫土司在忻城世襲時間長達470多年,曾先后四次遷移衙門,原建于古尚村,后遷于板縣村,再遷到古堯村,后來搬到翠屏山腳下。衙署所轄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整座衙署由中軸線(衙署)、東軸線(祠堂)、西軸線(代理土司官邸)及大夫第、參軍第、禮房、卡房等建筑組成。主體建筑由照壁、大門、牢房、兵舍、正堂(即頭堂)、長廊(亦稱花郎)、東花廳、西花廳、二堂、東廂房、西廂房、三堂、后苑(即-)等組成。莫土司衙署大門廊上立兩根格木柱子,柱上懸掛一副雕刻楹聯。大門即儀門,儀門平時不開,走兩邊過道,唯逢喜慶節日或上峰頭面人物到來方開。儀門后是院落,中有一條龜背青磚路直通正堂。東面是牢房,分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a级毛 | 性高爱潮视频免费一区 | 中文字幕第8页在线亚洲 |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