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九江市 > 修水縣旅游

修水縣文物古跡介紹

中共湘鄂贛特委舊址
  1928年秋,湘鄂贛特委派黃茂林同志到地處崇山峻嶺4縣邊界的上奉麻洞砍頭坳工作,在周邊麻洞、楊家坪、黃港、何家嘴、銅鼓大塅發(fā)展了張松發(fā)等一批中共黨員,成立了特別支部。1930年,中共湘鄂贛特委在麻洞黃家塘成立了中共修銅宜奉邊特委,1932年5月在麻洞黃家塘召開四縣黨代會,到會代表100余名,成立修銅宜奉臨時縣委。5月下旬,在楊家坪矮子坑召開了修銅宜奉邊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到會代表100余名,成立了修銅宜奉4縣臨時縣蘇維埃政府。在縣委、縣蘇維埃的領導下,4縣人民與敵人展開英勇頑強的斗爭,牽制了敵人,鞏固和發(fā)展了根據(jù)地,減輕了湘鄂贛中心根據(jù)地的壓力。……[詳細]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第三十集團軍駐地舊址群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第三十集團軍駐地舊址群九江市修水縣20世紀30、40年代1、國民革命軍第三十集團軍第七十二軍第三十四師第一0一團第一營營部舊址(杭口鎮(zhèn)雙井村七組虎形陳家大屋):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同本體,東南延伸2、02米,南延4.25米,西南延伸1.62米,西延伸6.06米,西北延伸0.69米,北延伸7.64米,西北延伸7.61米.面積:370.6平方米;2、國民黨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部舊址(義寧鎮(zhèn)良塘村):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南、西、北各延伸5米.面積:905.34平方米.……[詳細]
陳寶箴、陳三立故居
  陳寶箴、陳三立故居又稱陳家大屋,亦稱鳳竹堂,是陳寶箴、陳三立的出生地。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陳寶箴祖父陳克繩所建,一進二重,中開大天井。陳寶箴、陳三立故居位于中國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zhèn)竹塅村,又稱陳家大屋,亦稱鳳竹堂,是陳寶箴、陳三立的出生地。陳家大屋由新舊兩棟連成一體,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陳寶箴祖父陳克繩所建,一進二重,中開大天井。新屋建于光緒年間,為陳寶箴中舉后所建。屋前豎立著一堆旗桿石和一對旗石墩,旗桿石為陳寶箴中舉后所豎,旗石墩為陳三立中進士時所豎。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陳寶箴、陳三立故居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
  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位于修水縣渣津鎮(zhèn)老街福星橋頭。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部隊在修水縣城紫花墩誓師起義。10日,盧德銘召集全體官兵和附近群眾,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開誓師大會,舉行聲勢浩大的軍民--,鎮(zhèn)壓從縣城押來的惡霸,然后向平江進軍。秋收起義部隊福星橋頭誓師大會遺址列為修水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秋收起義部隊駐地舊址群
  秋收起義部隊駐地舊址群包含秋收起義崇陽通城農(nóng)民自衛(wèi)軍駐地和羅榮桓同志舊居、秋收起義部隊駐地和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制作地舊址、盧德銘警衛(wèi)團和平江工農(nóng)義勇隊會合并召開聯(lián)合攻打修水縣城會議舊址、秋收起義部隊東港駐地和全國僅存秋收起義部隊落款標語舊址、盧德銘警衛(wèi)團第三營駐地舊址、秋收起義部隊山口駐地舊址。……[詳細]
中共修水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
  中共修水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位于修水縣大橋鎮(zhèn)朱溪村黃泥塘。1930年9月,中共修水縣委在此召開第一次黨代會,周邊縣黨組織負責人也列席了會議。會議總結了紅五月暴-動-以來的工作,部署全縣第三次武裝總暴-動-,選舉樊策安為縣委書記。1959年和1994年修水縣委、縣人民政府分別立牌紀念。……[詳細]
湘鄂贛省軍區(qū)中路指揮部舊址
  湘鄂贛省軍區(qū)中路指揮部舊址九江市修水縣東港鄉(xiāng)靖林片區(qū)黃荊村大坑,舊址原“朱家大屋”20世紀30年代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北延伸至溝邊,西、南延伸至山腳.面積:3619.3平方米.……[詳細]
紅五軍軍部舊址
  紅五軍軍部舊址位于修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桃里陳氏故居
  陳氏故居:修水桃里是清末兩代名人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的誕生地,陳寶箴(1831—1900)曾任湖南巡撫,在晚清時期領導了頗有影響的湖南新政,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樹的封疆大吏;陳寶箴之子陳三立(1853—1937)維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近代愛國詩人;陳三立長子陳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并擅長篆刻、書法、詩文;陳三立三子陳寅恪(1890—1969)現(xiàn)代著名史學大師、教育家,他學識淵博,在國內(nèi)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陳氏一家三代祖孫四人均載入《辭海》《中國名人大辭典》);陳衡恪次子陳封懷(1900—1993)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分類學家。陳氏一家四代出了這五位杰代人物,成為國內(nèi)目前絕無僅有的一大奇跡,修水后人并稱之為“陳門五杰”。 桃里現(xiàn)保存……[詳細]
上奉山背文化遺址
  山背文化遺址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人類聚焦之地,距今約五千年,是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學樣本。山背址文化遺群目前已探明有46個文物遺址,其中8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均勻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圍山丘西南坡上,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4公里,見距50米至200米不等。山背遺址的文物堆積保存較好,包含物豐富,大部分還沒有挖掘,已出土的有錛、斧、鏃、鏟、鑿、網(wǎng)墜、鐮、勵石、鼎、規(guī)鬲、壺、罐、簋等石器和陶器。因本地沒有博物館,很多文物流失于社會。我縣正努力把“山背文化”遺址打造為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和文化遺址。……[詳細]
山口秋收起義建軍編師會議遺址
  山口秋收起義建軍編師會議遺址原舊址所處位置為山口萬壽宮,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萬壽宮于1973年被洪水沖毀,僅剩遺址立碑紀念。1927年原本準備參加南昌起義的隊伍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警衛(wèi)團、平江工農(nóng)義勇隊、瀏陽工農(nóng)義勇隊因為沒有趕上起義分別集結在修水和銅鼓但是他們隨時會面臨國民黨反動派的追剿。面對這個情況,根據(jù)上級指示:在8月底9月初,三支部隊的負責人在修水老鎮(zhèn)山口舉行建軍編師會議,史稱“山口會議”。會議決定:三支部隊合編為一個師,為避免敵軍追剿,合編后部隊對外仍打著國民黨的旗號稱“江西省防軍暫編第一師”,實際上是灰色旗號下的一支紅色武裝。師部設在修水縣城,師長余灑度,副師長余賁民,參謀長鐘文璋。一師下設一三兩個團,駐修水的警衛(wèi)團被編為一團,團長由鐘文璋兼任;駐銅鼓的瀏陽工農(nóng)義勇隊被……[詳細]
上衫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修水縣上衫鄉(xiāng)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贛特區(qū)委在修水上衫宮選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贛特區(qū)委根據(jù)中共中央將各蘇區(qū)黨的特區(qū)委統(tǒng)改稱省委,使之成為地方黨部與中央之間的一級經(jīng)常性組織的規(guī)定,在瀏陽縣東門楚東山召開湘鄂贛邊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到會代表200余人,會期10天。大會討論并通過了各項工作決議案,選舉產(chǎn)生了中共湘鄂贛省第一屆委員會,李宗白任書記。全省下轄36個縣,其中江西20個,湖南7個,湖北9個。省委成立之初,機關駐瀏陽東門鄉(xiāng)楚東山村,8月遷平江長壽街,9月再遷回修水上衫宮選大屋。中共湘鄂贛省委成立,使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成為必然。9月23日,湘鄂贛省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在平江長壽街天主堂召開,會議期間,因遭敵機轟炸,又遷上衫宮選大屋繼續(xù)召……[詳細]
黃龍寺塔墓群
  黃龍寺塔墓群(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黃龍寺僧浴池、黃龍寺上天梯古道)九江市修水縣黃龍鄉(xiāng)黃龍村宋保護范圍:1、慧南塔墓、祖心塔墓、死心塔墓(黃龍村黃龍寺周邊):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向外延伸17.14米,南向外延伸2.34米,西向外延伸3.11米,北向外延伸0.66米.面積:509􀆰24平方米;2、黃龍寺上天梯古道(黃龍村):以文物本體為界,東、西各向外延伸10米,南延伸1.96米,北延伸5.41米.面積:3488.37平方米;3、黃龍寺僧浴池(黃龍村翠云洞下方):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面積:371.62平方米.……[詳細]
畫坪湘鄂贛省委省蘇省軍區(qū)舊址群
  畫坪湘鄂贛省委省蘇省軍區(qū)舊址群包含畫坪中共湘鄂贛省委湘鄂贛省蘇省軍區(qū)舊址、湘鄂贛省互濟會舊址、湘鄂贛省醫(yī)院舊址。畫坪湘鄂贛省委省蘇省軍區(qū)舊址群,位于修水縣古市鎮(zhèn)畫坪村的坪上自然村,由近二十棟房屋構成,大多因年久失修瀕臨塌毀。在1934年5月初的第五次反“圍剿”期間,湘鄂贛省委書記陳壽昌、省軍區(qū)司令員徐彥剛率領省委省蘇省軍區(qū)機關和紅十六師,由萬載縣仙源鄉(xiāng)突圍輾轉(zhuǎn)來到修水縣的畫坪蘇區(qū)。5月底,湘鄂贛省委省蘇機關再次突圍轉(zhuǎn)移至修銅宜奉邊界的龍門山區(qū)。在此次突圍中,紅十六師師長高詠生在畫坪附近的全豐鎮(zhèn)半坑村壯烈犧牲。1959年7月,修水縣人民委員會在坪上屋掛牌予以保護和紀念。……[詳細]
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省軍區(qū)上衫舊址群
  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省軍區(qū)上衫舊址群包含少共湘鄂贛省委和少年先鋒隊總部舊址、湘鄂贛省總工會舊址、湘鄂贛省反帝擁蘇大同盟舊址、湘鄂贛省臨時法庭、湘鄂贛省互濟會、湘鄂贛省婦代會舊址、湘鄂贛省無線電臺和石印局舊址、湘鄂贛省兵工廠舊址。……[詳細]
西隱暴動農(nóng)民協(xié)會舊址
  西隱暴-動-農(nóng)民協(xié)會舊址(1927年)1926年夏,修水各地農(nóng)民自發(fā)斗爭比較頻繁,特別是中共修水黨組織建立后,加強了對農(nóng)民運動的領導,進一步發(fā)動農(nóng)民進行革命斗爭。北伐軍光復修水后,中共修水支部干事會乘勝將黨員派往農(nóng)村開展革命活動,組織農(nóng)民協(xié)會。1927年4月初,朱溪仁義小學校長、共產(chǎn)黨員陳瑞仁受黨組織派遣,回家鄉(xiāng)西隱組織農(nóng)民協(xié)會,中共平江縣委亦派張羽圖、張建谷兩人到西隱協(xié)助工作。中旬,在西隱陳家祠堂舉行群眾大會,選舉陳瑞仁為委員長,吳冰清為副委員長。農(nóng)會成立后,矛頭直接欺壓農(nóng)民百姓的封建神祖會產(chǎn)管首和貪官污吏;斗爭鋒芒直指西隱大惡霸長沙候補知縣陳醉六。這個家伙在仁鄉(xiāng)民憤極大,當時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醉六一支筆,蝕掉人家一千七;醉六一把嘴,哇得窮人賣生妻”。在群眾大會上,西隱農(nóng)會委員長陳瑞仁……[詳細]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西南游擊干部訓練班舊址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西南游擊干部訓練班舊址西南游擊干部訓練班是國共合作主辦的,1938年11月8日,周恩來到衡山會見蔣介石,蔣介石請周恩來寫一具體方案,并答允速辦一游擊干部訓練班。25日到28日南岳軍事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出席。會議決定抗戰(zhàn)實行“游擊戰(zhàn)重于正規(guī)戰(zhàn)”的方針,決定仿效八路軍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廣泛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白崇禧在會上建議成立游擊干部訓練班,選派部隊中下級干部受訓,為期三個月,備今后能在敵側(cè)后發(fā)動游擊戰(zhàn),和正面的陣地戰(zhàn)密切配合。蔣介石隨即致電中共中央,請派干部協(xié)助。并任命湯恩泊、葉劍英任訓練班正副教育長。游干班下設軍事政治二項大內(nèi)容,訓練課程,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為主講內(nèi)容,以達到軍官抗日必勝信念為目的。西南游干班1940年4月從湖南祁陽遷修水漫江,……[詳細]
38、灣里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灣里橋
  修水灣里橋位于修水縣黃港鎮(zhèn),年代為宋,2006年12月,公布為江西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湘鄂贛省兵工廠舊址、省造幣廠舊址、省第一紅軍醫(yī)院舊址
  湘鄂贛省兵工廠舊址、省造幣廠舊址、省第一紅軍醫(yī)院舊址九江市修水縣東港鄉(xiāng)20世紀20年代1、湘鄂贛省兵工廠舊址(靖林石屋腳下平建興民宅):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延伸2.8米,東南延伸2米,南延伸2.3米,西、北至山.面積:241.71平方米;2、湘鄂贛省造幣廠舊址(黃荊村10組,小地名大坪冷紹桓的民宅):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延伸1.73米,東南延11.67米,南延伸2米,西南延伸15.25米,西延伸14.86米,西北延伸14.72米,北延伸1.69米,東北延伸1.64米.面積:475.02平方米;3、湘鄂贛省第一紅軍醫(yī)院舊址(黃荊村鳳凰坪):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延伸4.55米,東南延伸21.59米,南延伸0.29米,西南延伸9.34米,西延伸2.03米,西北延伸2.58米,北延伸2.43米,東北延伸4……[詳細]
40、香火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火橋
  修水香火橋位于修水縣渣津鎮(zhèn),年代為宋,2006年12月,公布為江西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 | 先锋资源国产区一区二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