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橋頭江家——毛澤東水口舊居
  橋頭江家——毛澤東水口舊居位于株洲市炎陵縣水口鎮水口村橋頭江家組。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三灣,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將1個師3個團縮編為一個團,在軍隊內部成立士兵委員會,并提出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營以上建立黨委,全軍由黨的前敵委員會統一指揮,從而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接著于10月3日,在寧岡左城召開前委擴大會議,總結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討論了爭取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等問題。隨后在袁文才的幫助下,在茅坪建立留守處和后方醫院,將傷病員妥善安置,又繼續往湘南進軍。1927年10月中旬,部隊抵達酃縣水口,毛澤東居住在水口橋頭江先欽家里。在水口有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毛澤東考慮在三灣改編時只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議題,但還沒來得及實施,于……[詳細]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位于邵陽市雙清區昭陵西路兩路口28號。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又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湘通訊處,原設在長沙市。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被日寇占領,湖南腹背受敵。-湖南省黨部于11月中旬火燒長沙之后遷往沅陵,省政府遷往耒陽,長沙處于混亂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繼續領導全省的抗日救亡運動,開辟以邵陽為中心的湘西南抗日救亡革0據地,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在于1938年11月下旬由長沙遷往邵陽,駐邵陽縣(今邵陽市)城東門外回欄街兩路口曾家院子。同時遷來邵陽的有0湖南省工委、長沙市委、省青委、文化界抗敵后援會、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觀察日報》社、崇實女校、育英兒童抗敵工作團等0組織、機關和團體。博古(秦邦憲)、徐特立、王凌波、任作民、高文華、楊第甫、帥孟奇、聶洪均……[詳細]
芷江受降紀念坊
  位于芷江縣城3.5公里的七里橋村,原是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群力禮堂,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政府在此舉行受降儀式。芷江受降紀念坊為中國惟一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建筑物,建于1946年2月。紀念坊正南北向,西柱三拱門,青磚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坊面刻有-軍政要人蔣中正、李宗仁、于右任、孫科、何應欽、白崇禧等人的題詞、對聯。紀念坊背中有“芷江受降紀念坊記”206字銘文。芷江紀念坊附近建有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展覽館,展覽內部分“八年抗戰”、“中國受降”、“歷史不能忘記”三部分,用大量文字、照片和實物反映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斗爭歷程。離此不遠處的芷江機場,占地4800余畝,曾是二戰暑期盟軍遠東第二大軍用機場,飛虎將軍陳納德的中美混合大隊和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曾以此為基地。機場……[詳細]
荊坪村古建筑群
  荊坪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中方鎮舞水河西岸,是一個歷史悠久、環境優美、人杰地靈、儒家文化深深滲入的千年古村。該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有6個村小組,428戶,1720余人,全村百分之九十人口姓潘。荊坪在戰國時期是一座繁華的古城,為古牂牁國的都城,漢代為舞陽縣址,唐宋為溆州城址,唐宋時由于戰亂而廢棄,逐步淪為荊棘之地。公元1074年,宋朝當朝宰相潘仁美的長孫潘貞周帶領潘氏一族流放至此,辟荊棘為平地建州郡,故稱荊坪。 荊坪村古建筑群已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全省“無公害”蔬菜基地之一,2001年7月成立荊坪景區旅游開發中心,2004年批準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精神文明示范村,省級文明村,2005年批準為國家三A級旅游景點。 荊坪村現保存明清時期古建筑有潘……[詳細]
芷江天后宮
  芷江天后宮,原為福建客民會館,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福建客民所建,天后宮從始建至今已有250多年,占地3700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1970平方米,為內陸最大的媽祖廟。芷江天后宮坐西朝東,南北建有耳室,中間三進:戲臺、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結構基本保存完整。198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占地3700多平方米,現保存建筑面積1970平方米。座西朝東,南北建耳室,中間三進;戲臺、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梳妝樓已拆,建消防池。全部建筑結構完整。解放后,駐進電廠、鄉政府、財貿學校。建筑上蓋保持原狀,下部隨著需要改裝成宿舍、課堂、餐廳。天后宮的戲臺、正殿、觀音堂也各具特色。戲臺是傳統的木制結構,兩邊立柱上雕刻了各種人物場景,充分體現……[詳細]
湘潭齊白石紀念館
  齊白石紀念館位于湘潭市雨湖區大湖路邊。齊白石(1986-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清,號白石。早年曾為雕花木工。1888年起兼作畫,并交結當地文人,學習詩文、篆刻、書法。1917年遷居北京,以治印、賣畫為主。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學院名譽教授等。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954年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7年9月在北京病逝。齊白石紀念館是經中宣部批準建設,館內收藏了齊白石各個時期的書畫作品、早期木刻雕花作品(國內僅存)數十件,白石后人及弟子的精品力作近百件,全國各書畫名家作品近千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2002年,湘潭市委、市政府在規劃興建齊白石文化藝術中心的同時,對齊白石紀念館進行……[詳細]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甘露村大堡山腳。1935年4月12日,為避開國民黨軍六路縱隊的合圍,確保省委機關的安全,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兵工廠同隨省委二度轉遷后設在茨巖塘鎮甘露村姚家大屋。紅二、六軍團兵工廠,時任廠長劉興海,政治指導員易松林,下設財政、修理、翻砂、炸彈四科,各設科長、司務長1人。兵工廠的保衛工作由龍桑獨立團擔任,約1000余人。全廠共有人員300人左右。其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為原有工人,約150人左右。二為俘虜,約50人左右;三為招聘的本地鐵匠、木匠,約100人左右。兵工廠設紅爐車間、翻砂車間、修槍車間、造手榴……[詳細]
祁陽革命烈士紀念碑亭
  祁陽革命烈士紀念碑亭位于永州市祁陽縣城龍山公園內。1925年12月,共產黨員雷晉乾受組織委派回祁陽開展革命活動和發展黨的組織。1926年1月,經過培養考察,發展了段文元、廖康國、王鎮湘3人為共產黨員,并成立中共祁陽特別支部,開展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爭和反對舊勢力政權的斗爭。1927年5月,祁陽黨組織遭到破壞,雷晉乾、蔣毓華、鄧國光等被殺害。1927年9月,岳北農工會委員長、共產黨員劉東軒受組織派遣,化名鐘德貴,偕妻周鳳英,攜弟劉從然來到祁陽,恢復發展黨組織,1928年1月,選舉成立中共祁陽縣委,先后開展除夕暴-動、秘密恢復組織農協小組、支持周文農軍斗爭等一系列工作。1928年6月,劉東軒、江殿逵、申維善、周定文、陳-、黃履常等人被捕,遭到殺害。為紀念1927~1928年在祁陽犧牲的雷晉乾、蔣毓……[詳細]
高椅村古建筑群
  高椅因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師椅而得名。古村現保存有明洪武13年到清光緒7年(1380—1881)連續500年間的古民居建筑104棟,總建筑面積19416平方米。古村現有住戶594戶,2205人,其中85%的村民為楊姓,侗族,系南宋誥封“威遠侯”楊再思的后裔。高椅古村無論從古民居建筑群落的地理分布還是建筑的形態特點、以及內部結構與周圍山水園林、地形水系的關系,都有著極具特色的人文形態,有著極高的旅游開發價值。高椅古民居建筑的自然選位符合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學說。古村建筑整體布局按梅花狀排列,巷道與封閉式庭院呈“八卦陣式”將古村分成了五個自然村莊。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進入村中,如入迷宮,叫人找不著出路,由于地形地物復雜,幾百年來,這個村子從未受過土匪、強盜的騷擾。古村……[詳細]
丹山摩崖石刻群
  “丹山摩崖石刻”位于辰溪縣城對岸著名旅游景點丹山寺以鐘鼓洞為核心的沅水石壁上。丹山因儼若巨龜,古時又稱為龜山,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縣朱兆梓,在懸崖盡頭因勢新建丹山寺,由于上倚絕壁,下臨深潭,重檐飛閣,鬼斧神工,丹山寺自古便以“崖寺晚鐘”之稱成為辰溪縣古八景之一。搭梯爬上寺后丹山洞下的鐘鼓洞,只見洞中有二石,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相互照應,渾然天成。形狀似一鐘一鼓置于天然洞內,叩之,聲聲入耳,婉轉動聽。相傳,每當夜深人靜時,便從沅水南岸傳來優雅動聽的鐘鼓聲。在鐘鼓洞內外石壁上,17幅摩崖石刻詩文赫然入目,部分字跡依稀可見,每幅石刻大小不一,字體不同。石刻詩文內容有描摹古辰陽奇山異水的,有描摹大酉山、鐘鼓洞及沅水風光的,有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據考證,詩文作者以明代哲學家、兵部尚書王守……[詳細]
湘潭大學早期建筑群
  湘潭大學早期建筑群位于今湘潭縣楊嘉橋鎮王家山社區。根據毛主席“想在家鄉辦一所大學”的心愿,1958年6月湘潭大學在這里創建。現存有學校辦學早期的辦公樓、電廠、大禮堂、教室、職工宿舍等建筑。其中,辦公樓為原湘江煤礦辦公樓,建成于1935年,幾經風雨仍然矗立,目前為王家山社區服務中心。該建筑分上下兩層,左右對稱,外形古樸大氣,富有審美意韻。建校初期,我校充分利用原湘江煤礦的房屋、設備開展教學,依靠艱苦創業、勞動建校,努力改善學校環境和辦學條件。當時設有機械、鋼鐵、農業、林業、畜牧、教育、財貿7個系,共700多名學生。毛主席啟蒙老師毛禹居、文化名人黎錦明等賢達在此教學、生活,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對學校發展意義深遠的事情——毛主席為學校親筆題寫校名并親切囑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這激勵了一代代湘大人……[詳細]
何孟雄故居
  何孟雄故居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龍潭村。故居系晚清時期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何孟雄于1898年6月出生,1914年夏考入岳云中學。1917年春改名何純,考入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常與長沙學聯和本校學生毛澤東、蔡和森、張昆弟、李維漢等一起參加-。1918年,在楊昌濟先生的幫助下,與蔡和森等人離開長沙到北京。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和幫助下,何孟雄加入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1月,加入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何孟雄是全國最早的50余名黨員之一;同年秋,任黨領導工人運動的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成員;同年冬,中共北京地委成立,任地委書記兼組織委員;1925年5月1日,任剛剛成立的京綏鐵路總工會秘……[詳細]
秋收起義部隊第三團駐地舊址——劉家祠堂
  劉家祠堂位于瀏陽市大圍山鎮小南京社區上街,西去五十米為大溪河,坐東朝西,面積為1044.26平方米。風格樣式及形勢:面闊三開間為34.67米,二進深為30.12米。四級臺基高60公分,八角方形石柱有陰刻長聯上聯為:“白沙踞瀏東上游數百年占于斯聚族至今為著姓”,下聯為:“大圍當祠南一面兩三峰秀翹特出鐘靈有自借名山”。四級抬梁架,檐口內裝飾為卷棚,大廳內原有四根木柱,兩根為圓柱,兩根四方形柱,2002年當地政府重修時換成了水泥圓、方柱。有長方形天井邊緣用麻石砌成,地面為煙磚。外墻左右各有引墻一扇,后棟山墻為卷形,門為木質,窗原來只有引墻各一個,后來在一樓引墻上各開三個窗口,在左邊二樓房間里,留有秋收起義部隊寫下的標語:“暴-動勝利萬歲。”劉家祠堂始建于清末年間,為舊式祠堂。1927年9月11日,……[詳細]
里耶尖山寺
  從里耶東行三公里便到達樂里湖村。這里有一座獨立成峰的寺院,名曰尖山寺,海拔六百六十二米。 清雍正年間,樂里湖村一位農夫在山上拾得一個碗口大的金鐘(銅鐘),地方官把這一金鐘交到永順府。后來永順府行文,要當地百姓在尖山頂建一寺院,老百姓自發地籌錢建寺,于雍正癸丑年建成。 圍繞寺院的建筑群在道瑜和尚主持下,道光年間才完成。周圍絕壁上是吊腳樓。斗拱組合的寺院雕梁畫棟,雄偉壯觀。寺院內大小菩薩五百余尊。加之樹木參天,云蒸霞蔚,近兩畝面積的寺院,飛檐翅角,吊著的銅鈴悠悠作響,真乃天下之奇景。 加之,那鼻梁巖嶺,人工鑿的一百二三十丈的石級,寺院的圣名和它的奇觀,聞名四省邊區數百里(即湖北省、貴州省、湖南省、四川省)。每年六月十九日這天,上千人來此登山拜佛,有的上了山頂,有的還在里耶。此時佛歌悠悠,木……[詳細]
白鷺湖科技生態示范園
  白鷺湖科技生態示范園是珠暉區近年來利用民營資本,打造特色、精品、現代農業的結晶。該園位于酃湖鄉大眾村,依山傍水,環境幽雅,區位獨特,交通便利,南接衡花公路,北有耒水環繞,西靠東外環線,距京珠高速公路12公里,衡陽市區5公里,總體規劃面積2000畝,總投資近2億元。由白鷺湖農場有限公司、衡陽太平洋實業有限公司、東苑鹿業有限公司、省金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白鷺湖科技生態示范園項目是一個集休閑觀光、特種養殖、農業科技推廣及人才培訓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科技開發項目,總體規劃為四部分。一是“親水”建設高檔次旅游休閑勝地。沿耒水建吊腳回形長廊,植連片觀賞樹木,形成2公里長的綠色休閑觀光帶;目前,臨耒水一側近1公里長的河岸已硬化,觀光帶已具雛形。環白鷺湖是占地200多畝各具特色的大型垂釣基地,喜釣……[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州AV一在线影视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在线国产91 | 天堂国产人综合亚洲欧美 |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