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佛山市 > 南海區旅游

南海區文物古跡介紹

華平李氏大宗祠
  華平李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區獅山小塘華平村,年代為清。該祠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同治年間重修。三進院落式,抬梁與穿斗木構架,硬山頂建筑,占地936平方米。為同胞三翰祠,李可端、李可藩、李可瓊兄弟三人先后封翰林榮歸后建。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2、探花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探花橋
  探花橋位于南海區九江下西翹南村,年代為明。該橋是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陳子壯中探花后,往九江下西探望其外祖父朱讓時所建,清代重修。橋為平鋪花崗石板橋,長11.3米,寬1.85米,高2米,橋的兩邊設有望柱欄板,橋欄中間刻有“探花橋”三字。陳子壯(1596-1647),字集生,號秋濤,謚文忠,南海沙貝(今屬廣州)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探花,累官至東閣大學士、禮、兵部尚書等,史稱“明末三忠”之一。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瀝三眼橋
  大瀝三眼橋位于南海區大瀝鹽步河東,年代為明。該橋建于明末,清代重修。為紅砂巖石砌筑的墩拱式石橋,長28.2米,寬3.2米,兩墩三孔,拱橋的橋面和壁拱用紅砂巖石砌成,拱壁、橋墩、以花崗巖為基底。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第弌洞天牌坊
  第弌洞天牌坊位于南海區西樵山白云洞,年代為清。該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間,咸豐八年(1858)重修,兩柱單間沖天柱牌坊,高2.5米,橫跨白云古道中。額正面刻“第弌洞天”四字。兩柱刻:“千重云氣排丹闕,萬古泉聲護洞門”聯,是黎簡所書。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5、三元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元橋
  三元橋位于南海區九江上東村,年代為清。建于清道光年間,為花崗巖石壁拱橋,長17.67米,寬2.44米,高2.3米,有欄板、柱,中間欄板刻有“三元橋”三字。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里水大石橋
  里水大石橋位于南海區里水洲村,年代為清。該橋是清道光戊申(1848)年黃生和店造石,洲村鄉建,為花崗石墩式梁橋,長15米,寬1.8米,高6米,有欄板、柱。二墩下砌船頭式分水尖。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7、光分亭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分亭
  光分亭位于南海區西樵山白云洞,年代為清。該亭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于逍遙臺上,占地面積56平方米,抬梁木構架,歇山頂建筑。逍遙臺,舊名曝書臺。康有為青年時期在西樵山白云洞時,每天登上逍遙臺或高聲朗讀,或徘徊遠望,或低聲吟哦。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朝議世家鄺公祠
  朝議世家鄺公祠位于南海區大瀝大鎮。位于南海大瀝大鎮村。始建于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為奉祀二世祖諺公的祠堂,現存建筑為明代重建。是一座三進三間懸山頂建筑。墻垣以近尺許,用大蠔殼混合砌成。面積約820平方米。……[詳細]
69、吉水竇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水竇
  吉水竇位于南海區西樵山吉水村口,年代為清。吉水竇是1894年陳啟沅為造福鄉梓,捐資幫助先登、簡村兩堡重建的水利工程,今仍是西樵一重要的水利工程。竇上有橫書“吉水竇”三字,左直書“先登、簡村堡重建”,右直書“光緒甲午年”(1894)。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蔡道可、蔡子華墓
  蔡道可、蔡子華墓位于南海區里水和順文頭嶺。位于南海里水鎮和順文頭嶺,是一座距今800余年的南宋古墓。現存墓表建筑構件大都為清代以后的建筑物,墓主人是曾任宋朝理刑官的蔡子華及其父蔡道可,蔡氏父子出身宋朝顯赫家族。是南海目前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宋墓之一。……[詳細]
張浚家族墓
  張浚家族墓位于南海區獅山大欖分場。位于南海獅山鎮獅山林場大欖分場大旗嶺,現存張浚次子張枃墓、張浚孫張耿及三名重孫墓。張浚(1097—1164)字德遠,為唐宰相張九嶺之弟張九皋之后。紹興五年(1135)任南宋宰相,曾重用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力主抗金,收復失地,是南宋抗金派首領。宋孝宗曾說“朕倚魏公(張浚)如長城。”時人譽“浚之忠大類漢諸葛亮。”金國宰相粘罕曾對金帥兀術說:“自吾入中國,未嘗有敢攫吾鋒者,獨張樞密(張浚)與我抗。”后遭賣--秦檜誣陷,罷相流放嶺南。張枃枃,字定叟,張浚次子,曾隨父流放嶺南,后定居廣州。官至兵、刑、戶三部侍郎(三品官)兼臨安府知府等,是當時著名清官。張枃被張邊村民尊為“二世祖”,定居廣州后,取號“南居”,是張浚后裔南遷嶺南的始祖。張耿之子張耿,字泉清,號松瑯,張……[詳細]
鄺氏始祖墓
  鄺氏始祖墓位于南海區九江大瀝大鎮。位于南海大瀝大鎮的鄺氏“太婆山”,是宋乾道九年(1173)鄺氏始祖三七公(1103-1166)兩位夫人何氏、冼氏的合葬墓。鄺氏始祖三七公在宋朝廷當內侍,誥贈朝議大夫,於宋建炎三年(1129)南遷定居南海大鎮鄉尚書郎里(原龍田里),何氏、冼氏誥贈為正一品夫人。根據族譜記載,明成化十年(1474)和清道光十七年(1837)該墓曾進行過兩次重修。現墓表建筑仍保留了明代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該墓是廣東鄺氏始祖墓。……[詳細]
九江馮氏家族墓
  九江馮氏家族墓位于南海區九江沙頭水南村。位于南海九江鎮沙頭水南村,是宋代馮若海及其夫人蕭氏、其兒馮迪元夫婦、馮德興夫婦的合葬墓。據墓碑記載,該墓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及乾隆七年(1742)進行重修,墓表建筑為典型的清代風格,均用麻石砌筑,并樹立有馮氏后人的旗桿夾四對,分別為嘉慶六年(1801)舉人,嘉慶十年(1805)進士、嘉慶十三年(1808)舉人,嘉慶十九年(1814)進士。……[詳細]
方道隆墓
  方道隆墓位于南海區丹灶良登孔邊村。位于南海丹灶鎮孔邊村后山,有700多年歷史的元代古墓,現墓表建筑尚保留了清同治年間的維修遺跡。方道隆曾任元朝廣州路總管、武節大夫(五品官),為孔邊村方姓村民的始祖。……[詳細]
倫文敘墓
  倫文敘墓位于南海區羅村蘆塘麒子嶺長安墓園。原位于南海羅村狀元崗,1992年因修建南海東西大道,由倫氏后人遷至羅村義地崗,出土有墓志銘,現存南海區博物館,2002年又遷至羅村長安園。倫文敘(1467-1513),字伯疇,別號迂崗。南海魁崗(現佛山瀾石黎涌村)人。明正德年間以會試殿試皆第一而大魁天下,成為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詳細]
霍韜夫人墓
  霍韜夫人墓位于南海區西樵山寶峰下。該墓位于南海西樵山寶峰下,為霍韜夫人區氏(1486-1517)墓,誥贈淑人。霍韜(1487-1540),字渭先,南海石頭(今屬佛山市瀾石石頭鄉)人;正德八年(1513)鄉試第二名,翌年會試考中進士,累官至禮部尚書。他工書法,擅繪畫,著有《詩經解》、《象山學辯》、《渭厓訓》和一批書畫作品流傳民間。……[詳細]
駱秉章墓
  駱秉章墓位于南海區羅村蘆塘村。該墓位于南海羅村蘆塘村三雅三隊,是駱秉章及其夫人的合葬墓。駱秉章(1793-1867年),原名俊,字吁門,號儒齋。廣州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進士,被選充翰林院庶常館庶吉士練習辦事,由于成績優良,被授以翰林院編修,掌撰著記載等事。道光十八年(1838年)起,駱秉章歷任監察御史,稽察北新倉,會試同考官,稽察銀庫。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補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因母病故,在家服喪。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補右春坊右庶子。十月,提拔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十一月,提為湖北按察史。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駱秉章遷任貴州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提升為湖南巡撫。駱秉章于咸豐十一年(1861年)調任四川總督。……[詳細]
旌表節孝牌坊
  旌表節孝牌坊位于南海區九江煙橋。位于南海九江煙橋新莊,建于清道光年間。以花崗巖構筑,四柱三間沖天式,高5.42M,6.95M,1.72M。右間刻有“百世”,左間刻有“流芳”,中間為“旌表節孝”,豎刻“道光元年(1821)六月為處士何蘊斯之妻節婦何程氏建”。據族譜記載,何蘊斯之妻程氏在其夫去世后克守婦道,守義四十年。其夫弟何文綺在京師為官,留下其長子給程氏撫養,程氏視若己出。其行聞于朝,道光元年(1821)文綺奉旨建坊旌表。……[詳細]
朱子襄墓
  朱子襄墓位于南海區九江下西坊龜山。朱次琦(1807-1881年),字子襄,號稚圭,南海九江人,世稱朱九江先生。次琦聰敏好學,七歲能詩,十八歲肆業于廣州羊城書院,26歲進廣州越華書院深造。道光27年(1847年)進士,道光29年(1849年)在山西任即用知縣,咸豐2年(1852年)出任襄陵知縣,在任190天后引疾去職南歸。咸豐8年(1858年),講學于九江禮山草堂,歷20年,門生有康有為等。其治學以明理達用為主,以經世救民為歸,享年75歲。墓向西南,占地25平方米,有碑文。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遁叟江公祠和江氏宗祠
  遁叟江公祠和江氏宗祠位于南海區桂城疊滘。位于南海桂城疊南江頭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1991年曾進行修葺。是一座清代三進三間、抬梁式木構架建筑,面積534平方米。祠內現仍保留有清代磚雕、石刻、滿州窗及江孔殷殿試二十七名碑記。……[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欧美 |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