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朱仙鎮岳飛廟
  朱仙鎮岳飛廟位于中國四大最美村鎮之一的朱仙鎮,著名的運糧河西岸。據《祥符縣志》明.何孟春《岳詞碑記》載:“宋鄂侯忠武王廟,始建于鄂,再建于杭,三建于湯陰,而今建于梁城南朱仙鎮。在鄂者,王開國地也,王冤白時已建;在杭者,王墓在焉;在湯陰者,父母之邦……而朱仙鎮者,王之功,于是,為報王之忠憤所不能忘者也。”朱仙鎮是岳飛建功立業,班師回朝之地。岳廟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正德四年,萬歷三十三年,清順治十七年,民國十四年進行了不同規模的擴建和修繕。1986年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和重建,1991年對外開放。岳飛廟位于開封縣朱仙鎮鎮內。據《祥符縣志》(明)何孟春《修岳祠碑記》云: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布政使吳節,知府張岫修建了岳飛廟,當時占地70畝。廟坐北向南,三進院落,殿堂恢宏,碑亭林立……[詳細]
禹王臺(古吹臺)
  禹王臺,位于開封城東南大約3里,是一處殿堂樓閣,樹木蔥蘢,假山水榭,花香鳥鳴,環境幽靜,風景美麗的園林。禹王臺在先秦時代是一座十分寬闊高大的土臺子。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雙眼失明的大音樂家,名叫師曠,他是晉平公的一個樂官,據傳他曾在這個臺子上吹奏過樂器,因而古人就把這個臺子命名為吹臺。戰國時期,魏國建都大梁,梁惠王對吹臺進行修筑。公元前225年,秦攻魏,使這處高臺曲池的絕好勝地,毀于水患。吹臺在晉代曾整修為二層,臺的左側有方圓15里的牧澤,俗稱蒲關澤。南北朝時,北魏酈道元曾來開封,他在《水經注》中說:梁王增筑以為吹臺,城隍夷滅,略存故跡,今層臺孤立于牧澤之右也,其臺方一百許步。……晉世喪亂,乞活憑居,削墜故基,遂成二層,上基猶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吹臺優美的環境,吸引著歷史上許多名人到此游覽,……[詳細]
二里頭夏都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南的洛河之畔。遺址是1959年歷史學家徐旭生在豫西作考古調查時發現的,同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始發掘并持續至今。二里頭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遺存,早在1952年就首先在河南省登封縣的王村遺址發現了,1956年又在鄭州洛達廟遺址發現,因為文化面貌區別于其它文化,故曾被稱為“洛達廟類型”。1959年二里頭遺址發現后,因文化堆積十分豐富,文化遺存更具有典型性,故定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面積達3平方公里,文化堆積厚達3~4米,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現已發掘出宮殿遺址、居民區遺址、制陶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宮殿建筑遺址共發掘2座,1號宮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殘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處有一長方形臺基,長30.4米,寬11.4米,臺基上……[詳細]
144、山陜甘會館 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陜甘會館
  山陜甘會館位于徐府街中心。徐府是明代周定王長女蘭陽郡主的儀賓(丈夫)徐茂先的府第。徐茂先是中山王徐達的孫子,因此這座府第特別顯赫。所在的街道稱為徐府街。明亡以后,府宅荒廢。清初山西、陜西商人建成會館,因為關羽是山西解州人,一般明、清山西會館前例建關帝廟。會館及關帝廟始建無考,據舊志為順治七年(1650年)建,據調查關廟大殿懸有乾隆三十年(1765年)匾額。足證關帝廟及會館已有悠久歷史。光緒末年,甘肅商人參加會館后,改稱山陜甘會館,現會館建筑已全部改觀,僅存關帝廟,群眾仍習稱山陜甘會館。山陜甘會館,建筑雄偉、飛檐交錯,五彩紛呈,是一座瑰麗的藝術宮。它的磚、木、石雕藝術和建筑藝術,不僅譽冠中州,名聞遐邇,同時,也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現存會館建筑,有磚雕照壁、掖門、戲樓,鐘樓……[詳細]
古泉山生態農業觀光園
  古泉山生態農業觀光園位于遂平縣花莊鄉古泉山村古泉山上,占地面積6000多畝,古泉山因山頂有古泉而得名,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又有鄧通鑄幣的傳說而名揚當地。周邊生態良好,環境優美,是一處集觀光、休閑度假、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生態園,生態園可同時接待300人用餐,50人住宿。山親近自然,水清澈見底,享受健康,吃農家飯,休閑娛樂,觀賞周邊風景。是生態園的基本特色。是您自駕游、團隊游、休閑度假、集團拓展、公司會議、郊野賞景、同學與家庭聚會,親近自然,放松心情,鄉村度假的理想去處!古泉生態園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金牌農家樂”,河南省三星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詳細]
開封延慶觀-繁塔
  延慶觀位于開封市內西南部,南臨包公湖。湖光倒影,水波瀲滟。延慶觀的前身叫重陽觀,是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莆(1112~1170年)傳道與逝世的地方。王喆是金代著名道士,字知明,號重陽子,陜西咸陽人。初在終南山修行,自稱得道,游方于山東寧海(今牟平縣),建全真庵,雜糅儒、道、釋三家思想為一體,創全真派。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喆帶領丘處機等四名弟子,到開封傳道,逝世于此。弟子們為了紀念他,就地建立了重陽觀,成為傳播全真教的一個基地。王重陽最有成就的弟子是丘處機,他深受元代帝王的寵愛。受命總領全國道教,使全真教廣為流傳。元太宗五年(1233年),蒙軍包圍金朝的南京--開封,金朝末代皇帝哀宗出逃,南京歸元。全真教徒受丘處機遺命,到開封主持重陽觀,并興工擴建,歷時近30年,規模宏偉,殿宇壯麗。元世祖……[詳細]
147、襄城乾明寺 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城乾明寺
  乾明寺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經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文化以八卦對八方,西北方屬乾,故名“乾明寺。建于唐武德年間,后幾經擴建,占地數百畝,布局嚴整,氣勢礦業磅礴,它南倚首山,北向汝水,西臨古道,當冀盛時,內外銀杏古柏參天,郁郁蔥蔥:高閣重樓,鱗次櫛比,金碧輝煌,自山麓直抵峰巔:寺內鐘聲悠悠,香煙裊裊,僧眾濟濟:歷代文人墨客游至此方,無不肅然起敬,多有題詠:還有神奇的“乾明曉鐘”,能夠不敲自鳴.每逢農歷二月十五日,寺內有以風箏為主題的古剎廟會,游客云集,或踏青賞春,或競放風箏,熱鬧非凡,其樂融融。乾明寺位于襄城縣南1.5公里首山之陰,故又稱背影寺。創建于唐武德年間。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禪師開山重修,明清兩代歷經修繕,規模雄偉,主體建筑占地15萬平方米,被譽為……[詳細]
睢縣東關清真寺
  睢縣東關清真寺位于縣城東關,始建于138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目前占地60余畝,房屋百余間,是目前豫東地區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古建筑。1947年,睢杞戰役時期,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大將曾把指揮部設在這里,使這座珍貴的民族古寺增添了革命色彩。寺內建筑呈明清建筑風格,有大殿、卷棚、望月樓、水房、講堂、女寺、善堂、花園等建筑,多為青磚綠瓦,飛椽花壁,木雕裝飾,建筑工藝精湛,氣勢恢宏。睢縣東關清真寺位于位于縣城東關,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朝中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豫東地區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古建筑。其建筑獨具匠心,宏偉壯觀,雖經幾百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是回族人民講經、祈禱、齋戒與聚會的場所。1947年,睢杞戰役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大將曾把指揮部設在……[詳細]
洛陽老城十字街
  位于洛陽老城區西大街和東大街的八角樓金街也稱為“十字街”,自古乃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國之后這里成為洛陽市重要的商業區之一,同時這里更是洛陽小吃的匯集之地。如若初來洛陽亦是可以來這里品嘗一下洛陽的小吃,感受一下這里的風情。每當初春時節,整個洛陽城都會融入的花的世界,四方游客云集于洛陽城,來感受牡丹帶給人們喜悅,這時乃是洛陽小吃一條街最為熱鬧之時,青石板的道路哦,古香古色的門臉,高挑的紅燈籠,給這條小街裝扮上節日的氣氛,來到這里的人們無不稱贊道美。在這條小街之上你可以品嘗到洛陽的多種特色飯菜。多游客來到老城十字街,不只是因為北大街兩旁大量的美食小店,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內涵,只有來了洛陽老城十字街,洛陽之行才能算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而老洛陽們常常流連于老城各種不起眼的湯館、面攤,更是因為——只……[詳細]
漢“光武寺”遺址
  在鄲城縣城東兩公里處,有一座寺廟,它就是鄲城縣方圓數十里人人皆知的一處古文化遺址——漢“光武寺”遺址。  相傳,“光武寺”原名叫“文殊寺”,當時只有三間破爛不堪的殿堂,名不見經傳。后來,西漢幼主劉秀被王莽篡朝后追殺至此才留下典故,“文殊寺”改為“光武寺”,寺院因沾“光武”二字,從此聲名遠播,香火隆勝,至今不衰。  在鄲城縣錢店鎮境內,現有“拉狗河”、“皮子廟”和“熬油沽堆”,這些都與寧平公主墓有相關故事牽聯。傳說劉秀被王莽追趕到離錢店一華里處,眼看追兵趕上,危急之中,劉秀見一犁地農民遂求他相救。農夫急中生智,用力把地犁深,讓劉秀躺到溝里并覆土蓋上。這時,王莽的“聞仙犬”來到,眼看要發現劉秀埋藏處,農夫猛揮一鞭,將“聞仙犬”打死,用土蓋住。王莽追兵過去后,農夫扒出劉秀,劉秀再三感謝農夫的救命之……[詳細]
洛陽古墓博物館
  洛陽古墓博物館又稱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位于郊區邙山鄉冢頭村東,北魏宣武帝景陵之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年來發掘的上萬座古墓中,精選出23座典型墓葬,上迄西漢,下至北宋,分系列展示,并輔以有關喪葬禮俗的文物和資料,是一座以陳列歷代代表性墓葬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籌建于1984年,1987年4月18日建成開放。該館占地130余畝,建筑面積8200平方米。整個建筑采用軸線對稱傳統手法,分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前半部分為漢白玉仿漢門闕,上部裝飾以朱雀。館表在院中西側,漢白玉雕,上有夏鼐先生親書貼金大字“洛陽古墓博物館”。大殿為全館的序幕廳,為仿漢五脊重檐歇山式。殿中置“洛陽歷史墓葬分布圖”模型于玻璃柜中。前院東西廂院及臨街房為陳列喪葬習俗、東周前古墓模型及接待辦公場所。各廳之間有道路溝通,廳院……[詳細]
152、許衡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衡墓
  許衡墓位于焦作市中站區新李封村南1千米處,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許衡墓現存墓冢、享堂、墓園等建筑。原塋域占地近20萬平方米。墓冢呈圓形,坐北朝南。封土直徑16米,高約7米,周邊青石砌筑。墓前豎立“元儒許文正公墓”古碑一通,此碑下深埋元代《塋域之圖》碑,上建仿古碑樓。墓碑之南為神道,兩側有石人四尊、石馬一對、石虎一個、石羊一對。石人文東武西,手持笏板和兵器,系元代遺物。此外,尚存元代“許衡神道碑”等殘塊。墓園內南側為饗堂,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南北檐下分別懸掛“朱子后一人”、“道接程朱”匾額。享堂內有許衡漢白玉塑像一尊。墓園的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兩側各有掖門。許衡墓自修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經元、明、清、民國,多次修葺,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元代高級官僚貴族家族墓地。這些墓葬自北向……[詳細]
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城西北隅,始建于隋仁壽四年(604年),宋代重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塔剎。現存十三層樓閣式磚塔為宋中晚期建筑,高38米,平面呈六角形,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設有拱券門、疊澀門,雕有直欞、方欞盲窗,佛龕,鑲嵌有雕磚佛像等。檐部均飾雕磚斗拱,下置磚雕普枋和闌額。瓦檐挑角,每角有青石套獸上懸風鐸。一層南有塔心室,北有拱形洞門,內設臺階,可旋登至八層。塔的第二層雕有直欞假窗3個,第三層嵌有磚雕佛像8尊。塔身各層有佛室1個,佛龕14個,拱形洞門10個,巧妙結合,錯落有致。塔內有臺階可供攀登,塔頂為銅質塔剎。塔前有明隆慶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96年維修該塔時,在塔剎內發現明代鍍金銅站佛及紙本《大方廣佛華嚴經》等文物32件。塔下原有寺院一座……[詳細]
確山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河南駐馬店市西南5公里處,舊名叫天宮,后改樹佛寺,到唐朝時改名資福禪寺,宋代又改為壽禪院。據確山舊志記載:“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沿稱北泉寺。”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它東臨秀嶺,西接樂山,北有豹溪環繞,南有萬木夾道。真是山連水,水環山,寺依山麓,別有洞天。一千多年來,這仙境般的游覽勝地,吸引著不少歷代官吏和詩人騷客云集于此。據說宋代的夏侯沖、曹祥、魏著和賀滇等人,因不滿當時的時政淫糜,集聚在此吟詩作賦,寄情山水,抒發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同時,他們亦著文立論,抨擊時弊,揭露上層社會的昏庸與0,鞭撻-污吏的0橫與丑惡。流傳到現在的《家山記》一書,這是出自賀滇之手。2歷史北泉寺始建于北齊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寺院內的古建筑……[詳細]
虞城倉頡墓
  倉頡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北隅。相傳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頡卒后即葬于此,每年春秋祭祀,歷代香火不斷。1991年修訂的《虞城縣志》記載:倉頡墓位于縣城西北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今倉頡小學處。墓前有祠,墓祠占地約4000平方米。墓高3米,周長45米。墓碑正書:“倉頡古墓”,為縣重點保護文物。祠為漢時初建,唐時擴建,殿內立有倉頡塑像,后廢。康熙九年(1670)重修大殿一座,并塑字圣像(今無存)。殿前及兩側植柏數株,今存兩株。祠堂院落已成為小學校。新中國成立后,倉頡墓被虞城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1978年和1984年,考古隊曾對倉頡墓兩次勘探,發現有漢代陶片,并探出方格紋、藍紋、繩紋、附加坡紋、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殼等,確定為距今約4000余年的龍山文化遺……[詳細]
盤陽村傳統民居
  任村鎮盤陽村地處豫晉冀三省公路交叉點上,北臨漳河天塹,西依巍巍太行。特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它的輝煌歷史。《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東晉大興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趙,曾設縣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圍二里,高一丈五尺。”當時,這里還是北宋王朝設置的“磻陽務”所在地,置監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慮山,經漳河水運至河北諸地。現存的盤陽古街多為明清時代建筑,全長1華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筑有東券門、八角亭、靈澤殿、盧家大院、北券門等。如今,排列在古街兩旁的幾十座民居、店鋪、廳堂、樓閣面貌依舊。加之千年磨就的光滑平坦的石板路映襯,行人至此,觸景生情,昔日的繁華鬧市便會浮現眼前。東券門位于盤陽村東頭,券門高3.5米,寬3.4米,券洞長19.5米,全由青……[詳細]
憶江南度假區
  憶江南度假區坐擁鄭州市北部山水資源,是以自然美學、自然康養、自然教育為核心產品,集濕地、溫泉、森系、田園四大主題為一體的度假體驗區。北臨九曲黃河、楚河漢界和炎黃二帝風景區,緊靠萬畝黃河濕地,綠色山林幕布每天可釋放氧氣300多噸,堪稱天然氧吧。景區依托黃河生態保護示范區天然優勢,依山傍水,親近自然,融匯中西溫泉文化,將濕地美學、森林藝術、田園東籬、森林悠居美好生活真實呈現給中原大地。交通區位優越,緊挨連霍高速與鄭云高速鄭州市三大出入口,距離市中心僅20分鐘車程。憶江南度假區,屬于河南區域內的自然藝術體驗度假區。度假區內有江南春溫泉、中原影視城、山湖別院、山湖居公館、堅果樂園、湖畔垂釣、皮劃艇俱樂部、滑草露營、2.5km環湖慢跑道9大配套項目,提供豐富多彩的度假體驗,并有特色餐飲、藝術品鑒、生活……[詳細]
岳飛故宅
  岳飛故宅,位于湯陰縣城東18公里菜園鎮程崗村內,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出生及幼年生活的地方。程崗,西鄰周流村(岳飛先塋所在地)。岳飛被害后,家遭洗劫,百姓四處逃散,村莊荒廢。明太祖實行移民政策,程姓人家遷居到此地,因為北面地勢較高,遂改村名程崗。后人感懷先賢,在此為岳飛建廟塑像,并稱“宋岳武穆王故宅”。人們貫以“程崗岳廟”稱之。岳飛故宅建于明代中葉,略晚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占地4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房屋建筑80余間。明末、清代、民國年間曾多次修葺。“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78年后,縣文物管理部門多次進行維修、擴建。1997年,被列為“湯陰一日五游”景點之一。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成立了岳飛紀念館,負責岳飛故宅建筑群的保護……[詳細]
閻莊圣壽寺塔
  圣壽寺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后臺鄉閻莊村西北200米,是睢縣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點。圣壽寺塔俗稱閻塔,為宋代建筑物。雖經多次地震侵襲,風雨剝蝕,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撥款維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周長28.4米,為平面對稱六角,九級密檐式結構。塔身外部每層檐下均用迭澀磚砌,第一層高3米,檐下有南開一半圓形拱圈門。一至六屋外壁嵌砌佛像雕磚數百個,佛像造型各異。塔內為六角形塔心室,室壁佛像磚砌,頂部飾有彩繪圖案。為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和雕刻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關于圣壽寺和圣壽寺塔,當地還流傳有一段古老的傳說。相傳,大宋時期閻莊村來了一位法號慧普的和尚,他慈眉善目且精于醫道,并熱心為當地百姓治病療傷,受到百姓的敬重。大約過了兩年,忽然村里來了一隊兵馬,說是奉旨來請慧……[詳細]
宛丘古城遺址
  宛丘古城遺址位于淮陽縣城東南4公里的大連鄉大朱莊西南隅,占地面積一百余畝,高二丈,俗稱平糧臺、平糧冢、貯糧臺,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古城遺址。它發掘于1979年,消息一經披露,《人民日報》、《光明報》、《河南日報》、香港《大公報》、新華社等數十家海內外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曾轟動一時,震驚世界。春秋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之《陳風·宛丘》曾描述過這里的動人景象:“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坎其擊鼓,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就是說,西周時代,這里風景怡人,陳國的俊男靚女,常來這里唱歌跳舞,談情說愛。后來,宛丘古城逐漸被廢棄。宛丘古……[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