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1、龍門石窟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云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后來,歷經東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F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詳細]
2、殷墟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殷墟
  殷墟博物苑位于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得命名。殷墟博物苑為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發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游景區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屬于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殷墟博物苑“茅茨土階”,“四阿重屋”式的殿宇高聳,朱墨雕彩;青銅禮器,古色古香;仿殷石雕,徐徐如生;花木扶疏,芳草萋萋。院內景色與苑東北的洹水河相映成趣,具有古代帝王宮殿的人文景觀特征。殷墟博物院猶如一座展示華夏歷史瑰寶的藝術殿堂,給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啟迪。游覽殷墟博物苑,您可以領略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探尋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淵源。殷……[詳細]
3、少林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縣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從鄭州、開封、洛陽乘汽車,可直達寺院門前。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正如《說嵩》中所說:“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國佛教禪宗的發樣地,所以又稱《少林禪寺》和《大少林》.據文獻記載,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來洛陽,他0幽棲,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詔于少室山陰,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間,另一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修禪于嵩山少林寺。他廣集弟子,傳授禪宗,使少林寺的影響日益擴大,傳說達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少林寺原有建筑較多,分布較廣,F在少林寺包羅的范圍除主體建筑常住院外,還有離寺西不遠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詳細]
4、龍亭公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亭公園
  龍亭公園位于開封城內西北隅,占地面積1300多畝,其中水域面積710畝。全園包括午門、玉帶橋、朝門、照壁、朝房、龍亭、北宋皇宮宸拱門遺址、碑亭、北門及東門等清朝萬壽宮建筑群體,還有奇妙的潘楊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園、典雅的盆景園、號稱中原一絕的植物造型園及長廊水榭等園林景觀。龍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各有八間朝房,與大殿組成完整的宮殿院落,其內建有中國首座大型宋代蠟像館,63個人物蠟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御道兩側為著名的楊湖和潘湖。雖然兩湖東西相鄰,但楊湖清澈見底,恰似北宋名臣楊業的光明磊落,潘湖卻渾濁不堪,正如北宋0臣潘美的卑鄙齷齪。整個園區碧波蕩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宮殿雄渾之氣魄,又兼南國園林秀麗之風姿。2019年10月7日,龍亭大殿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詳細]
5、函谷關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函谷關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里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里朝圣祭祖。函谷關位于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隊“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詳細]
6、內鄉縣衙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鄉縣衙
  內鄉縣衙,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城東大街,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歷經明、清多次維修和擴建,逐漸形成一組規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h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筑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均為清代建筑。內鄉縣衙是我國唯一保存最完好的縣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內鄉縣衙,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沿內鄉縣城東街,坐北面南,建筑群(7張)滬陜高速、312國道和寧西鐵路穿縣境而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內鄉縣衙1984年被批為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0月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詳細]
7、比干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比干廟
  比干廟位于中國河南省衛輝市城北七公里,比干墓從周武-殷而封,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廟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廟。占地四萬四千平方米,主體建筑有照壁、山門、二門、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鱗次櫛比,各具特色,四周朱墻環圍,古柏交柯,碑碣林立,在比干廟正南方有比干石雕像、神道、牌坊、環境幽深,是天下游和比干后裔林姓兒女祭謁的圣地。比干,子姓,沫邑人(今河南省衛輝北)。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歷四月初四日),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紂王殘殺,終年(公元前1029年)63歲。唐太宗譽為“忠烈公”,是一位力圖改善朝政的政治家。比干子堅公,周武王賜姓林,比干成為林姓的太始祖。比干廟院內碑碣林立,有百余幢。特別是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吊比干文”碑,1963……[詳細]
8、焦作圓融寺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焦作圓融寺
  圓融無礙禪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始建于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1年),為“民間東傳佛教第一僧”的西晉、后趙僧人佛圖澄國師(二三一~三五一)所創建的八百九十三座寺廟之一,為十一進計十九殿、兩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館及十七處泉,在建“圓融國際禪修中心”及“五百羅漢洞”,為韓國圓融宗祖庭。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焦作市佛教協會駐地。是“圓融寺文化旅游園區”核心部分。圓融無礙禪寺(以下簡稱圓融寺)是中國唯一一處以佛教圓融思想而命名的千年古剎;韓國圓融宗祖庭;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坐落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宋瓷都”——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當陽峪古瓷窯遺址西北處呂澗山上,呂澗山系南太行余脈,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昔日雛龍谷內谷靜幽深,草木茂盛,溪水穿流,花香遍野,百鳥爭翠,寺前納山川于……[詳細]
9、湯陰岳飛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湯陰岳飛廟
  湯陰岳飛故里“宋岳忠武王廟”,原名精忠廟,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時間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歷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進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間。其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1963年12月,岳飛廟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后,經全面整修后重新開放。如今的岳飛廟建筑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實,陳列豐富,1995年被評為全國文博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湯陰岳飛廟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概況廟坐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臨街大門為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翹。坊之正中陽鐫明孝宗朱祐樘賜額“宋岳忠武王廟”,兩側八字墻上用青石碣分別陽刻“忠”、“孝”兩個大字。字……[詳細]
中國翰園(翰園碑林)
  翰園碑林,李公濤創建于七朝古都開封龍亭湖西畔。占地百余畝,鑲碑三千七百多塊,融古今書畫碑刻藝術為一體,集山水奇觀和古典園林建筑藝術于一園。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06年又被省命名為河南省先進文化示范基地,李公濤先生被開封市人大常委會授予為“當代文化愚公”的稱號。1985年李公濤先生帶領全家,自籌資金創建中國翰園碑林,并立下家訓“只需投入,不許索取,直至碑林建成無償交給國家。中國翰園碑林坐落于古都開封風景秀麗的龍亭湖風景區,占地一百二十畝,分碑廊和園林兩大景區,園林清新淡雅,景色迷人,瀑布噴泉跌宕,湖島相映生輝,中國翰園碑林南大門原景蒼松翠柏,亭臺樓閣掩映于湖光山-中,讓您在這秀麗的景色回味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創建人韓國總統金泳三專程來中國看望一位老人,國家領導人-、-對……[詳細]
單拐革命舊址(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
  單拐革命舊址位于河南省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包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革命舊址、中共中央北方局革命舊址、冀魯豫軍區紀念館等。1944年9月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遷駐清豐縣單拐。1945年3月鄧小平率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到達冀魯豫邊區,同時也進駐單拐村。1945年春到1946年10月軍區政委鄧小平、司令員楊勇及-等同志先后在這里居住長達一年之久。他們在這里不僅領導了有名的錫山戰役和解放陽谷、封丘、延津等戰役,還積極發動這一帶貧苦農民建立農民政權,領導農民開展減租、減息、增資、增佃斗爭,并在這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廠,成功制造了我軍兵工史上第一門大炮──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為中國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近年來,清豐縣對該舊址進行了多次修復,并按原址建成3個展區、8戶舊居和19座展室,并從全國征集史料……[詳細]
12、二七紀念塔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七紀念塔
  鄭州二七紀念塔位于鄭州市中心的二七廣場上,1951年鄭州市為紀念1923年京漢鐵路大-中犧牲的烈士,繼承和發揚京漢鐵路工人的革命斗爭精神,將原鄭州市西門外長春橋舊址擴建為“二七廣場”,廣場中央建三角形木質塔一座。1971年7月1日,在原址動工重建鋼筋混凝土紀念塔,于同年9月29日落成,成立“鄭州二七大-紀念塔管理處”。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5月更名為“鄭州市二七革命紀念館”,1993年4月9日,-為該館題寫館名“鄭州二七紀念館”,現更名為“鄭州二七紀念館”。鄭州二七紀念館有陳列展室10個和1個地下展廳,陳列面積1千多平方米,館藏近現代文物500多件。館內主要陳列介紹了京漢鐵路大-的歷史起因、經過和結果。展示面積250平方米,分為三個展室,由四……[詳細]
太昊伏羲陵景區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同志參觀太昊陵后,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太昊伏羲陵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筑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號稱“十門相照”。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四……[詳細]
14、南海禪寺 AAAA
南海禪寺
  南海禪寺位于汝南縣城東南部,占地面積300畝,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由世界著名高僧明乘法師自籌資金于1992年開始修復,主要以寺院建筑和浮雕為載體,展現佛教文化內涵。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已具有世界建筑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的雛形。主體建筑大雄寶殿平面呈邊長80米的正方形,超過故宮太和殿與山東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規模,號稱“亞洲第一殿”。天王、觀音、文殊、普賢四大配殿,三重飛檐、高大雄偉,可與全國現有佛教圣地同類建筑相媲美。南海禪寺建造在汝河灘地之上,平面布局整體呈“士”字型,周邊為高3米,長5300余米的圍墻,為磚混結構。寺院門前為三殿門,殿內兩旁供奉兩尊金剛為“哼哈”二將,寺內南部是以大雄寶殿居中心的殿堂建筑區。大雄寶殿建筑面積5274.30平方米,高36米,為三層重檐殿堂,室內供有一尊高17米……[詳細]
潞王陵(潞簡王墓)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鄉市北部鳳凰山下,依山據嶺,俯瞰衛水,整個陵園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布局工整,莊重威嚴,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國務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潞王陵因其藝術的稀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2006年12月15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宣布將潞王陵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07年河南省人大通過并頒布了《潞簡王墓保護管理條例》,使得潞王陵的保護有了法律依據。中央電視臺“走遍天下”、“天下旅游”等欄目先后對潞王陵做過專訪。潞王陵的墓主人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的第四子,明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唯一同母弟。4歲冊封為潞王,萬歷十七年封藩于河南衛輝,因其身份特殊,權傾一時,被當時的朝臣稱為“諸藩之首”。萬歷皇帝稱其為“諸……[詳細]
社旗山陜會館
  社旗山陜會館,國家4A級景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城中心,為清代山西、陜西在賒旗店的商賈集資興建,作為他們同鄉-的場所,故名山陜同鄉會館。會館“春秋樓”內泥塑關羽坐像,并豢養有監、官、僧道,會館亦稱“山陜廟”。道光年間曾改稱“鼎元社”,1923年復稱“山陜會館”。會館座北向南,占地面積約775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一尺見方的青白石板鋪砌,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筑130余間。主體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懸鑒樓、大拜殿、春秋樓四部分組成,自南向北呈現中軸線式分布。前為琉璃照壁、鐵旗桿、東西轅門和東西馬廄;其后為懸鑒樓、鐘鼓樓、東西廊房;再后為大拜殿、藥王殿、馬王殿;最后為春秋樓。布局嚴整,莊嚴肅穆。除后部“春秋樓”被毀外,其余保存尚好,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陽市面積較大、保存……[詳細]
17、登封中岳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封中岳廟
  中岳廟即指嵩山中岳廟,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它背倚黃蓋峰,北依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墻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登封中岳廟,道教著名宮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東麓。始建于秦,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游嵩山時下令祠官增其舊制;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增建“太室闕”;南北朝期間曾兩遷廟址于嵩山玉案嶺、黃蓋峰。約在北魏時改為今名,后廟址復有變遷,唐玄宗時復歸原址,并有擴建;宋乾德二年(964)增建行廊一百余間,祥符六年(1013)增修崇圣殿及牌樓……[詳細]
18、大相國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于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西段。開封是“富麗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歷史文化古城,民間向有“一蘇二杭三汴州”之說。而“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元·陳孚),其氣宇非凡的大相國寺,更是一座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卓越地位和廣泛影響的著名寺院。寺院歷史上名僧輩出,名士薈萃,活動頻繁,寺藏豐富,鼎盛時期轄64禪律院,占地達540畝。高僧、達官、文人、使節、民眾出入其特別是北宋期間;佛事,大相國寺、巡幸、文娛、參訪、商貿匯集其中,成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為海內外佛教界矚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制定恢復整修大相國寺的計劃,陸續籌拔?罴右跃S修。先后修繕了山門、鐘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羅漢殿、藏經樓及兩廊等建筑。如1950年春夏之際,補修天王殿和大雄寶殿;1954年由市建設……[詳細]
朱仙鎮啟封故園
  朱仙鎮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南20公里處,歷史上曾與廣東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漢口同為我國的四大商埠重鎮。朱仙鎮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木版年畫和豫劇祥符調的發源地。明清年間,朱仙鎮達到繁盛頂峰,位居華北水陸交通聯運碼頭之首,聚集人口20余萬,商賈云集,盛世空前,成為“中國四大名鎮”之首。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把朱仙鎮這一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產業優勢,由河南省開心一方集團投資開發的“朱仙鎮國家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已全面動工建設。此項目已列入省、市重點項目,坐落于中原“0-一線”的黃金旅游線上,鄭民高速、日南高速公路、國道310線三條高速公路緊鄰朱仙鎮而過,項目建成后,不僅是對開封旅游資源的重要補充,也是中原水鄉旅游的破題之作……[詳細]
20、南陽武侯祠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武侯祠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陽市臥龍區臥龍崗,是紀念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中國目前尚保存九處武侯祠,南陽武侯祠僅次于成都武侯祠而位居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有眾多國家領導人前來南陽武侯祠參訪。南陽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區西南部的臥龍崗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南陽”的故址和歷代祭祀諸葛亮的地方。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武侯祠初建于魏晉,盛于唐宋。劉禹錫《陋室銘》:“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梢娞拼P龍崗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不少文人墨客曾來此游覽祭祀。元代地方官多次整修武侯祠。元仁宗時,南陽臥龍崗古建筑命名為武侯祠。明清時武侯祠屢有修葺,規模恢宏。今日武侯祠基本上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 欧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va丝袜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