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 > 番禺區旅游

番禺區文物古跡介紹

沙圩陳尚書祠
  沙圩陳尚書祠位于番禺區市橋街沙溪大地56號,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沙圩陳尚書祠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南圣裔祠
  天南圣裔祠位于番禺區鐘村街詵敦村人民路挹西大街,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天南圣裔祠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禮村高氏宗祠
  禮村高氏宗祠位于番禺區大石街禮村渤海路2號,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禮村高氏宗祠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4、顯宗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顯宗祠
  顯宗祠位于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安和街西8號,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顯宗祠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九成書院
  九成書院位于番禺區大龍街新橋村厚德大街10號,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九成書院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闕里南宗祠
  闕里南宗祠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大龍村大龍路18號。據族譜載,該祠始建于明代中葉,曾多次重修,清光緒九年(1883)平基重建,2000年族人集資重修。坐北向南,廣三路,深三進,總面闊23米,總進深58米,占地面積1334平方米。中路建筑均為硬山頂,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青磚墻,花崗巖墻基。頭門設木質大門,兩側立一對花崗巖石獅,前后檐左右次間建花崗巖須彌座臺基,前臺基底部雕有卷草紋飾。前檐上方的梁、匾、有大量精美的木雕。門額木匾刻“闕里南宗”為明戶部尚書郎葉春題寫。頭門后為天井,鋪花崗巖條石,兩側為廊。中堂前為月臺,前為花崗巖臺階,臺階底部立抱鼓石,兩邊有花崗巖石欄桿。中堂前廊鋪砌花崗巖條石,中部立四條圓木金柱,紅砂巖柱礎,明間懸掛“玉書堂”木刻匾。中堂與后堂間為后天井,兩……[詳細]
日泉、月泉
  日泉、月泉位于番禺區東環街蔡邊一村螺山崗腳,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日泉、月泉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宗禮家族墓
  李宗禮家族墓位于番禺區化龍鎮山門村六子崗,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共有8座墓,分別為李宗禮夫婦墓、李宗禮配室張氏墓、次子李瑞山夫婦墓、季子李瑞林夫婦墓、孫李云峰夫婦墓、李云谷墓、李云谷夫人黃氏墓、李云谷之子李曲照夫婦墓。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從張氏安人墓東邊線外延10米,東北至24米高程等高線,南從黃氏安人墓南邊線外延10米,西從區氏安人墓西邊線外延10米,北從李瑞山墓北邊線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南至現狀路北邊線,東北至現狀路北邊線,其余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詳細]
禺南武工隊舊址
  禺南武工隊位于番禺區大石街會江村石中二路71號純菴區公祠,年代為194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禺南武工隊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劉仲達、劉廷光家族墓
  劉仲達、劉廷光家族墓位于番禺區化龍鎮柏堂村四房崗,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為3座連體呈“品”字形的家族墓,左右兩側主墓分別為劉仲達夫婦墓、劉廷光夫婦墓,中間連接處為劉氏恭人墓。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墓(華表)邊線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詳細]
何文可夫婦墓、何子霆夫婦墓
  何文可夫婦墓、何子霆夫婦墓位于番禺區沙灣鎮北村土地崗。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從后土碑外延10米,東、西從墓外緣外延10米,局部至相鄰現狀建筑外墻線,南至現狀村路北邊線。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范圍外延約20米,北至北側山體約28米等高線及山腳線,南從保護范圍外延約15米,西從保護范圍外延約22米,至規劃路東邊線。……[詳細]
番禺節孝流芳牌坊
  番禺節孝流芳牌坊位于石碁鎮凌邊村大廟附近,年代為清咸豐二年(1852)。該牌坊奉旨建于清咸豐二年(1852),用花崗巖建造,為三間四柱三樓牌坊。造型美觀大方,藝術價值較高,對研究清代番禺鄉風民俗有一定的意義。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番禺節孝流芳牌坊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番禺躍龍橋
  番禺躍龍橋位于番禺區石樓鎮茭塘西村口,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橋邊緣外延5米,局部至相鄰建筑邊線。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20米,局部至廟前街二巷,北、南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20米,西至廟前街一巷及利民路躍龍三巷一線。……[詳細]
74、跨龍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跨龍橋
  跨龍橋位于番禺區大龍街道新橋村南坊,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橋邊線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詳細]
區玉水埠
  區玉水埠位于石壁街石壁三村陳涌水道邊,年代為清。是清代翰林學士區玉考取功名后,為回鄉省親方便而興建的一個碼頭,現岸邊花崗巖石上刻有“區玉水埠”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面向陳村水道,建成后成為石璧村民進出廣州的重要水上交通碼頭,如今仍可使用。是反映番禺清代水上交通情況的珍貴實物。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區玉水埠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村公社涌口水閘
  南村公社涌口水閘位于南村鎮市頭村涌口自然村村口,年代為二十世紀50年代。水閘扼守整個南村鎮出河口,對全鎮的河涌水網起到調節作用,建成到今仍在發揮其調節水流,保護耕地和村莊的作用,是區內現存較好的水利設施之一。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南村公社涌口水閘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凌邊會堂
  凌邊會堂位于石碁鎮凌邊村凌環南路3號,年代為1961年。1961年建,屋頂用工字鋼搭建成巨大的“人”字形。大門屋頂保存了五角星裝飾,具有典型的大躍進時期建筑風格。內部墻體表面有大量毛主席語錄和文革時期壁畫等頗具時代特色的書法和繪畫。現仍是村民--和娛樂的場所。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凌邊會堂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78、群廬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群廬
  群廬位于化龍鎮山門村下街12、14號,年代為20世紀30年代。由左前座、右前座和后座三部分組成,具有民國時期典型的中西結合建筑風格。該廬是大漢奸李輔群在鄉下修建的住所。對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實物。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群廬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番禺適廬
  番禺適廬位于化龍鎮塘頭村子蔭路1號,年代為中華民國。解放前為當鋪。為兩層磚混結構建筑,具有民國時期當鋪建筑特色,中西合璧,對研究番禺民國時期的商業活動有較高的價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番禺適廬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炎章夫婦墓
  黃炎章夫婦墓位于番禺區石樓鎮茭塘西村后崗,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主墓為黃炎章夫婦合葬墓,兩側掛榜分別為其子黃翎賢墓、孫黃德耀夫人楊氏墓。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墓邊線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 亚洲欧美日一线高本道 |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色8欧美日韩国产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