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文物古跡介紹

廬山西林寺
  廬山西林寺,坐落于廬山北麓,建于東晉太和二年(公元366年)由太府卿陶范創建,為廬山北山第一寺。初是沙門竺曇結庵草舍,死后慧永繼承師業。到晉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為之立廟,命名為西林寺。自晉至唐一直鼎盛,元為兵焚,明修又毀,此后長期不復。現寺,近年重修,廟宇宏敞,佛像高大,規模不亞當初,別致莊嚴。廟中,原有一幅墻壁,蘇軾來游,看到壁前前人題詩甚多,頓時興起,索筆《題西林壁》,傳為千古佳詩。其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一句,極具哲理。西林寺,號稱廬山北山第一寺。位于廬山北香爐峰下,東林寺之西,香谷之南,佛教人文和古建筑歷史遺跡兼有。面積60畝。距九江市區12公里。東晉太和二年(367),江州刺史陶范久幕慧永佛學精深,留其在廬山結宇講學、弘揚佛道,在此“指景瞻星,鳩徒揆目,剃草開林,增卑架山獻,夷峻筑……[詳細]
羽琌山館和云亭別墅
  羽琌山館和云亭別墅江西省進賢縣架橋鎮撫河北面一公里的艾溪陳家村,發現了一處讀書與藏書的文化莊園。說出來在江西,甚至在江南、在中國,都有點意思。艾溪陳家村有550年歷史。自明英宗六年(1457)由陳氏始祖肖水公建立“義門世家”坊起,以勤耕苦讀為本,文化昌盛,人才輩出。嘉靖44年,村人陳棟以一甲三名榮登進士(探花)后,陳氏家族發展很快。明清兩代,全村共出10名進士。因此經濟文化齊頭并進,族人競相建房,書生心中隱約埋藏著出人頭地、衣錦還鄉后經濟富庶與文化昌明的較量。全村現存46幢近萬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匾額多達23塊,封建社會后期的文化趣味很濃。其中的東莊園“中憲第·云亭別墅”與西莊園“羽王岑山館”建筑群,即為清代后期封建官吏相互攀比留下的建筑藝術文化遺產。“羽琌山館”和“云亭別墅”為明清封建官吏莊……[詳細]
崇義云隱寺
  江西贛南崇義陽嶺云隱寺,位于贛南第一峰齊云峰(海拔2061.3米)之北海拔1905米處,寺距離崇義縣城南郊3公里,距離贛州市72公里。陽嶺是集原始森林、天然飛瀑、溪湖、山寺為一體的國家4A級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是贛南離城市最近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園內峰巒疊嶂,古木參天,泉甘溪曲,藤古樹珍,四時花木廣布,珍禽異獸咸集。天然氧吧、云海、奇石、雨林、杜鵑、竹海是“陽嶺六絕”,陽嶺保持了完好的亞熱帶原始森林風貌,堪稱“江南綠色寶庫”。客家文化、竹文化、壽文化融合其間,自然與人文合璧,璀璨奪目。寺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開山大智禪師嗣法于(福建)雪峰義存禪師座下,因緣于此,丕振禪風,緣化甚厚。宋末元初,四方僧尼因逃避戰亂而進入崇義境內者頗眾,香火鼎盛。當時,陽嶺云隱寺與密溪天虹寺、聶……[詳細]
廬山鐵佛寺
  廬山鐵佛寺位于廬山西北麓蓮花峰北助中火下幽谷深澗中,是近十年在妙樂法師主持下,而逐漸修復、發展起來的佛教叢林。寺初創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年),由僧人昆仲禪師興建,始為比丘道場。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79年),比丘尼愿蓮廣收女眾出家,壯大道場,遂為比丘尼道場。愿蓮就把鐵佛寺改名“鐵骨寺”、“鐵骨底”等。因“骨”與“姑”諧音,又含“鐵心修行尼姑”之意,以激勵僧尼以鐵骨心腸專心修行。愿蓮曾立于白龍橋上,眼望清泉和蓮花峰而頓悟,寫下“云生功成就,愿蓮傳真禪”的偈句,并題詩一首:“風翕虎降白龍泉,鹿鶴龜伏十八灣,預意己兔匡廬間;吊橋目前得峰仙,沙灘溪潭明指點,低頭空過一洞天。”道出了愿蓮禪師頓悟時所見虎降龜伏,鹿鳴鳳舞,紫氣環繞,蓮出平湖的佛門勝景。明高僧德清大師有《過鐵佛庵贈鄒爾瞻給諫》……[詳細]
萬安城墻
  萬安城墻位于中國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縣城芙蓉鎮,始建于宋代,現保留明代古城墻約1000米,是江西省保護最為完整的縣級古城墻之一。2006年至2010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維修。萬安城墻是萬安暴-動的主戰場之一。1990年列為萬安縣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為萬安縣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列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知縣朱俊民開始修筑城墻。元豐六年(1083年),胡天民任知縣時筑成,當時為土墻。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知縣趙成之增筑城垣,置城門。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知縣彭九皋重筑土城。明正德七年(1512年),知縣桑翹以磚石重筑城墻,周長714丈,高2丈2尺,垛口950個,共有6個城門:威遠門(……[詳細]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區中心的人民廣場南端。1977年“八一南昌起義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為長方體,總高45.5米。正北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身兩側各有一片翼墻,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漢陽造”-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紀念塔造型雄偉挺拔,寓意明快深刻,上下分別設置的6層燈光和多組投射燈,使夜間塔身顯得明亮通透,昭示人們,八一軍旗永遠鮮紅亮麗。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1、2、3、4、6、10、11、13、88、26、202、208、212、215、302、704……[詳細]
御窯遺址博物館
  景德鎮御窯遺址博物館位于原御窯廠遺址內,御窯廠是明、清時期專為宮廷生產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據清乾隆二年《浮梁縣志·建置·景德鎮廠署》記載“御器廠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設廠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考古資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器廠。1643年明王朝覆亡,御器廠為清政權所有,改稱為御窯廠,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御廠制度結束。它是我國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瓷廠,在長達近六個世紀的時間里,為“天下窯器之所聚”,薈萃著無數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生產燒制出了數不勝數的精美絕倫的瓷器,目前,海內外拍賣價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2004年,因發掘出土一批珍貴文物和窯爐遺跡,考古成果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詳細]
大圣寺塔
  贛州大圣寺塔矗立于縣城北隅,九層六角,高50多米,巍然壯觀,建于北宋時期,為平面六角形九級樓閣式磚塔,大圣寺塔九層十八級,重修后高66.45米,史稱“凌霄絕頂,通省無以倫比”,為江南現存最高宋塔,堪稱“江南第一塔“大圣寺塔為九級六面樓閣式磚塔,穿壁平座,塔內樓共17層,有明暗層之分。每級設有平座、檐、廊、欄桿、磚疊澀出檐,檐下為磚砌額坊,各層辟有真假門各三個。塔身各角為八棱柱。塔內有藻井并繪有彩繪,塔頂為坊,塔剎由覆盆、相輪、寶珠等組成。塔座占地90平方米,1953年和1954年國家文物局曾2次來縣考察,第一次取下木雕像一尊,銅錢數枚,一為“開元”一為“大觀”。第二次發現木雕像一尊,像上有銘文,云“朱葉氏及妻來大圣寺,在塔上供養,乙丑年十一月X日題”,字跡蒼勁,似宋人手跡,因塔上發現木雕像銘……[詳細]
靖安寶峰寺
  寶峰寺千年古剎寶峰寺位于寶峰鎮寶珠峰下,始建于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9年),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宣宗賜“寶峰”匾額而得名。寶峰寺是禪宗八祖馬祖道一-的重要道場,馬祖真身舍利歸骨之地,原宋代所建舍利塔仍保存完好,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峰寺占地700多畝,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前后五進,東西兩院,恢宏壯觀,禪意深遠,是江西省佛教文化中心、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全國禪宗樣板寺院。寶峰寺由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一誠大師親任方丈,江西省佛學院亦設于此,該寺以傳播禪宗要義為-要旨,是國內難得的禪宗純修行寺院,其每月一期舉辦的大型公益講座《寶峰講堂》,主講者均為國內外一流大學、知名學術機構的鴻學大儒,已成為國內禪宗、國學方面的名牌性公益講座。千年古剎寶峰寺,是江西境內建筑規模最大的佛教禪宗寺院,占地面……[詳細]
興國大圣寺
  興國縣大圣寺大圣禪寺位于興國縣城,汐水江邊,濱江大道東側,南距319國道興國將軍橋1公里,北離紅軍橋200米,距興國火車站4公里,交通方便,汽車可直達寺內。大圣寺,原名大乘寺,位于縣城東門直廨(縣衙門)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建。初名萬年寺,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敕賜“大乘寺”。舊有飛來殿、石佛、銅鐘古跡。旁為東林、西竺二禪房。明中葉,以其址建學宮,后移學,寺仍舊。清乾隆三年(公年1738年),知縣徐大坤徒城隍廟于大乘寺,西竺仍存廟右,東林移在廟左。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重修,分為內外二寺。大乘寺歷史悠久,名揚四海。且有銅鐘飛去又飛回的奇傳。據1988年版《興國縣志》記載:縣城東門內大乘寺有唐鑄巨鐘。宋紹興初(公元1131年),鐘忽失去,被賣至贛州天寶寺,該寺僧扣而無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日本亚洲欧美综合在线无毒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第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