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文物古跡介紹

41、汪山土庫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汪山土庫
  汪山土庫地處江西省新建縣大塘坪鄉汪山崗,距省城南昌45公里,是清道光初年興建起來的官僚豪門府第。土庫以江南園林建筑、徽派建筑與清朝宮庭建筑相結合,建筑規模浩大、氣勢偉絕,在江南乃至全國實屬罕見,在民間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稱。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在此書下一聯饋贈:湖山意氣歸詞苑,兄弟文章人選樓。汪山土庫是『三個大紅頂子』,程矞采、程煥采,程楙采為其家族所建的民宅。『汪山』是此處地名,原名大汪山,『上庫』是『上屋』諧音,為土木建筑物。汪山土庫始建于清道光初年,歷時半個世紀,于清同治年間建成。整座建筑東西長337米,南北深18O米,占地108畝,共建有25棟抬粱穿斗式結構的青磚大瓦房。這些房子的外墻連成一體,具有贛南客家圍屋的特點。青磚黛瓦、封火山墻,天井四水歸堂,墻頭黛瓦壘迭,檐口有句頭滴水,整個墻……[詳細]
驛前古建筑群
  驛前古建筑群位于江西省廣昌縣驛前鎮,明、清贛派建筑。含“賴巽家廟”、“賴瑛宗祠”、“清汲旴源”、“君子攸寧”、“奎璧聯輝”、“亦忱甫居”、“龍峰拱秀”、“奉先思孝”、“石屋里”等九處古建筑。為撫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奎璧聯輝”、“清吸旴源”、“石屋里”民宅被列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驛前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驛前古鎮,因宋紹興時曾設謹節驛于此,村莊地處“梅林驛站”前而得名。驛前在明末清初尤為鼎盛,圩市有36座半祠堂,24座廟宇,72家酒店,200余棟商邸、民宅,F存古建筑以明、清時期為主,由53幢單棟古建構成,主要集中于驛前街道東面一線,是江西省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民居古建筑群之一。目前保存較好的還有2000多間房共4萬多平方米。有姓氏宗族的祠堂、家廟,有達官顯貴的官邸、……[詳細]
信州雙塔
  雙塔公園是因為上饒信州區境內的兩座古塔而得名!半p塔”分別是五桂塔和奎文塔,始建于明清年間,是上饒市城區歷史文化遺存的寶貴財富。經過2005年的改建后雙塔公園已形成“五桂塔史跡保育區”、“濱水文化景觀區”、“奎文塔院瀏覽區”及“龍潭橋下濕地景觀區”,建成龜峰探源、錦鱗耀輝、桃源煙柳、臥龍觀瀾、松壑聽濤、奎文顯淵、龍潭馳懷、流溪落霞等八大景點。是繼三江親水廣場之后上饒市中心城區又一大型城市臨水景觀,將成為城市的綠肺、活的綠色“呼吸機”,城市居民居住、休閑、娛樂的后花園![詳細]
廣昌路上紅色群雕
  “廣昌路上”紅色群雕主題園,它位于鷹瑞高速進入廣昌縣城北掛線公路收費站旁,總用地面積為75200平方米,是圍繞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廣昌的革命實踐和紅軍鏖戰廣昌這一主題,以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詩詞彰顯的內容為背景,建成的永久性標志物。紅色群雕主題園分為主題公園及紅色群雕廣場兩部分:紅色群雕是由8.08米高的毛澤東主席騎馬像及4.3米高的紅軍戰士青銅組像、約18米高的不銹鋼紅旗雕塑兩部分組成,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設計建設,占地面積約4畝,是高品質打造紅色雕塑主題園的首期項目。主題園分南北兩區,是圍繞紅色群雕擴建的,目的是再現毛澤東同志先后5次轉戰廣昌、第五次反圍剿高虎腦戰役、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廣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等事跡融合在紅色群雕主題園之中,并配套……[詳細]
百丈禪寺
  百丈禪寺及中國佛教禪守“天下清規”發祥地,座落于有“仙源靈境”之譽的江西奉新百丈山,到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唐代禪宗巨匠懷海在此住持禪法20年,為中國佛教禪宗作出了四大貢獻:一脫離律寺,別立禪居;二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大興農禪之風;三整飭戒行,創立禪門宗規;四禪精慧稈,永續禪薪。特別是撰修“詔天下僧悉依此而行”的禪門宗規(即天下清規或百丈清規)而聲名大振奮,引來無數禪學之人,曾出現“三寺五廟四十八庵”之盛況!鞍僬汕逡帯钡闹贫,推動了佛教職工禪宗的發展與興盛,奠定了百丈寺禪宗祖庭的地位,歷代皇帝對百丈寺都有敕封或敕建,這一切使百丈寺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百丈寺代有高僧,唐代有黃檗希運、溈山靈佑、惟政,五代有明照安(韓國人),宋代有道恒、道震、智映、凈悟、以棲等,元代有大昕、德輝,明……[詳細]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MuseumofRevolutioninJinggangMountains)是中國遺址性革命史類博物館。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而建立。位于江西省井岡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開放。該館館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復制品2000多件。珍貴文物有當年毛澤東撰寫《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時用過的油燈、硯臺和朱德在井岡山挑糧用過的扁擔等;娟惲蟹从沉司畬礁锩窢幍臍v史。展出文獻、實物、圖片和輔助展品近600件,其中美術作品均為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所作。陳列形式采用了聲、光、電等現代化表現手段。恢復、保護、宣傳井岡山上的革命遺址,是這個館的另一主要業務。遺址大都分布在茨坪和大小五井,多數作原狀陳列,少數有輔助陳列。井岡山……[詳細]
尋烏調查舊址
  尋烏調查紀念館是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的簡稱,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馬蹄崗上,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1930年5月,毛澤東同志為了糾正黨內和紅軍中存在的某些錯誤觀點,進一步了解中國農村的現實狀況,曾經在這里開展了為期20天的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并寫下了著名的《尋烏調查》和《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在這兩篇著作里,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觀點,為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也是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標志之一。3開館信息2003年11月25日下午,馬蹄崗上花團錦簇、鼓樂喧天,我縣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舉行了開館儀式。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之上洋、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作兼秘書長楊勝群、中-史研究學會副會……[詳細]
廬山海會寺
  很多人都知道,廬山有“五大叢林”(叢林是佛院的代名詞)。奇怪的是,到了近、現代,“五大叢林”中名聲最顯赫的不是歸宗、秀峰等,而且位于五老峰下、離海會鎮不遠的海會寺。本來,海會鎮俗名茶庵。因宋代有僧人在此建茶庵,夏季免費給行人供應茶水,所以至今附近老一輩的人還習慣地稱此地為“茶庵”(又名土樓鎮)。1933年蔣介石在海會寺附近辦軍官訓練團,才將它改名為海會鎮。海會寺是在海會庵的故址上建立的。海會庵于明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由西來的和尚興建。庵背靠五老峰,面臨鄱陽湖,庵名“海會”,取百川匯海之意。咸豐三年(公元1853)遭兵燹,房舍一片瓦礫。光緒年間,有位法名至善的和尚來此,斫木伐竹,蓋茅棚獨居,清苦-。姑塘驛官魏興林每次乘船經過鄱陽湖,遙望五老峰,只見云霧繚繞,風光奇秀,心想那里必定有不……[詳細]
寧都海蓮寺
  寧都縣海蓮寺海蓮寺位于江西省寧都縣城繁華路段長庚門,始建于元朝元貞二年丙申(公元1296年),矩今已有七百余年的歷史。原名“海蓮庵”,民國二十六年改為今名“海蓮寺”。原址地域寬廣,蓮花祖師、殿堂林立、肅穆莊嚴、街環水抱,景色宜人,素有“九曲橋下碧波涌,七寶池中夏蓮香”之美稱。幾經歲月滄桑,飽嘗時代憂患,歷來為外賓現訪,信眾拜謁,僧侶往來必經之地。系寧都縣重點佛教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之一。解放前后,“海蓮寺”曾為寧都專區管轄的寧都,廣昌、石城、于都、瑞金、會昌、尋烏、興國等八縣佛教駐地。由本寺月凈法師任會長。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時任國家-長戴傳賢(季陶)先生欣然命筆,親賜墨寶,題寫寺名“海蓮寺”至今寺匾猶存。 近八十年來繼月凈法師之后,先后由普蓮、寧學、海云、彰欽、會榮、證……[詳細]
南山生佛寺
  風景秀麗的南山生佛寺,原名“萬安寺”,始建于三國吳寶鼎年間,后改為“瑞安院”,而遷址南山,改為“南巖寺”。該寺坐落在江西省南康市西華鄉境內,距市區2.5公里。南山,又名南臺山,與市區隔江相望。這里山清水秀,重巒疊嶂,景色迷人。南山腳下,悠悠章江,如帶似練,與323國道并行穿越市區,江岸兩邊,芙蓉與桃花相映,垂柳與箭竹相間;江中,輕舟與飛燕競逐,漁歌與船笛唱和。南山腰間,居北一神秘巖洞,面積一方丈,相傳邑人蔡太山,法名釋圓慧,學禪于此,并在此洞圓寂,無人知曉。不久,法體發腐,甚臭味獨使縣太爺能聞,他人皆聞不到。縣太爺感到迷惑不解,遂命衙役查訪腐物,獲報南山巖洞中有一圓寂法體,而發臭氣?h太爺置疑,坐轎親自查看,果見其實,遂指著和尚的法體說:“你這位法師也真是,為何獨讓我聞此臭氣?若你能斂臭轉香……[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夜夜夜久久久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