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湘西州 > 龍山縣旅游

龍山縣文物古跡介紹

里耶古城遺址
  里耶古城是酉水河上的邊陲重鎮,歷史上被稱為“楚蜀通津”。“里耶”是土家語,即開墾、耕耘土地之意,是土家族的發祥地。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類居住。2002年里耶戰國古城的考古發現,被專家稱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考古學上最為重要的發現”,被評為“2002年全國考古六大發現之一”。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土家語是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雖有神奇的自然風光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但交通的不便使其經濟文化一直較為落后,是一個偏僻小鎮。古城鄰江而建,緊靠酉水,有夯土城墻、護城河、房屋建筑遺址、排水設施,多座古井規則地分布在古城內外,它們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統。里耶古城遺址的規模在2萬平方米左右……[詳細]
里耶婆婆廟
  西方的第一女神夏娃,隨著伊甸園的沉沒,早已無跡可尋。在東方的開天辟地之所,神舟還在,繁衍人種的女始祖雍尼還在。雍尼在廟里,她已被后人奉為神靈,世代敬稱為pha3pha1(琶3葩1,祖婆婆),供奉她的地方叫做pha3pha1ie3tsho4(琶3葩1月3挫4,祖婆婆神堂),漢話俗稱“婆婆廟”。 婆婆廟全世界只有一座,不知建于何時,現屬于戰國古城的一部分。老人回憶,神堂樸實肅穆,巖門磚墻,木柱青瓦,并無皇皇神殿,也無閃光額題。土家人有語言無文字,廟名就掛在四鄰八近鄉民的口頭上。婆婆廟不屬儒釋道三列,更與耶穌、穆罕默德無關,里面只有一尊神,那就是土家人替蕓蕓眾生供奉的天下第一女神——雍尼婆婆。明清以來,婆婆神堂曾兩遭厄運。一是封建統治者強化精神奴役,往神堂里塞進了觀世音、孔夫子,把神堂改為甘霖寺……[詳細]
洛塔地質公園
  洛塔是一部神話,我在這部古老的神話里倘佯了半個多世紀,只有癡迷和陶醉,就說姊妹巖吧,那是聳立在洛塔車街后面的一對秀麗的人形石柱,不管你從哪個方向看,它都像人,一對靈氣十足的人,郁郁蔥蔥的藤蔓纏繞其上,形成兩掛濃濃的披肩長發,勾勒出遠古人的獷野和神俊。“男人”那隆準有度的鼻梁,壯如石塔的身軀,“女人”那雙眸含情的眼眉,春意充沛的雙乳,真是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二人亙古不移,親妮相對,演化成一部亞當夏娃式的古老神話。傳說遠古洪荒,人類毀滅,天腳下只剩補所雍兄妹倆了。他們在天神墨巴洛里和龍巴洛里的勸說和巧妙安排下,魂不守舍地成婚了,婚后生下一個血球,按神的指點,他們把血球剁成一百二十坨,合上泥土撒出去,天下有了土家;合上青草撒出去,天下有了苗家;合上砂子撒出去,天下有了客家即漢人。兄妹倆因再造人種而……[詳細]
方漢英烈士墓
  方漢英烈士墓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茨巖村東南的騾子堡上。方漢英,又名方獻宇,江西萍鄉人。出生于1912年。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5年6月,接受黨的派遣,來到龍山縣茨巖塘,任龍山縣縣委書記。方漢英是個很有學問的知識分子,來到茨巖塘后,為了便于接近群眾,脫掉中山裝,頭包青帕,身穿布扣對胸藍便衣,腳穿水草鞋,扮成土家后生,這樣很快就和當地群眾熟悉起來。方漢英工作艱苦深入,經常到區、鄉蘇維埃政府和貧苦農民當中了解情況,調查研究,及時指導打土豪、分田地、建設蘇維埃政-爭。經常從半寨、新場坳、包谷坪等地檢查工作,回到縣委駐地已是深更半夜。方漢英與群眾同甘共苦,生活上從不搞特殊。當時青黃不接,他和戰友們一樣,一天喝兩頓稀飯。群眾愛戴他,給他送來雞蛋、面條,他都一一轉送給傷員。而……[詳細]
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蔣家大屋)
  龍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蔣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興隆街鄉新寨坪村蔣家大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震驚了國民黨統治集團。1935年1月,蔣介石調集10多萬兵力,分六路縱隊,對我根據地發動大規模圍剿,妄圖一舉將紅二、六軍團消滅在永(順)、大(庸)、龍(山)、桑(植)之間狹小區域內。3月中旬,李覺部向永順縣石堤西推進;郭汝棟部經大庸向西推進,欲進擊塔臥;陳耀漢部進擊桑植;陶廣部北犯永順;張振漢部進擊龍山茨巖塘,欲東向塔臥;徐源泉部由鄂西進擊龍山茨巖塘,情況十分危急。3月21日,紅軍在大庸和永順交界的后坪戰斗中失利。紅二、六軍團的行動完全陷入了消極被動防御的局面。4月初,各路敵軍已逼進湘鄂川黔省委所在地永順塔臥。4月12日,為保存實力,省委及軍委分會決定有序地撤離塔臥。4……[詳細]
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龍家大屋)
  龍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龍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茨巖村龍家灣。1935年5月6日,為落實興隆會議精神,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紅二、六軍團兵工廠、醫院、供給部、紅軍學校等直屬機構全部遷往龍山縣茨巖塘,以茨巖塘為首府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走進了歷史舞臺。在以茨巖塘為革命中心區期間,賀龍、任弼時等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影響深遠的忠堡大捷、首善圍殲戰、招頭寨戰役、板栗園大捷、芭蕉坨大捷以及茨巖保衛戰等數以百計的戰役、戰斗。特別是1935年5月9—10日在龍家大屋召開的茨巖會議為根據地革命指明了方向。這次會議,一是在全體官兵中貫徹落實遵義會議精神;二是制定了紅軍休整、擴紅,建立地方黨政群組織的政策和方針;三是根據中央“積極防御,決戰勝利,且在原地區爭取勝利”的指示……[詳細]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甘露村大堡山腳。1935年4月12日,為避開國民黨軍六路縱隊的合圍,確保省委機關的安全,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兵工廠同隨省委二度轉遷后設在茨巖塘鎮甘露村姚家大屋。紅二、六軍團兵工廠,時任廠長劉興海,政治指導員易松林,下設財政、修理、翻砂、炸彈四科,各設科長、司務長1人。兵工廠的保衛工作由龍桑獨立團擔任,約1000余人。全廠共有人員300人左右。其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為原有工人,約150人左右。二為俘虜,約50人左右;三為招聘的本地鐵匠、木匠,約100人左右。兵工廠設紅爐車間、翻砂車間、修槍車間、造手榴……[詳細]
里耶尖山寺
  從里耶東行三公里便到達樂里湖村。這里有一座獨立成峰的寺院,名曰尖山寺,海拔六百六十二米。 清雍正年間,樂里湖村一位農夫在山上拾得一個碗口大的金鐘(銅鐘),地方官把這一金鐘交到永順府。后來永順府行文,要當地百姓在尖山頂建一寺院,老百姓自發地籌錢建寺,于雍正癸丑年建成。 圍繞寺院的建筑群在道瑜和尚主持下,道光年間才完成。周圍絕壁上是吊腳樓。斗拱組合的寺院雕梁畫棟,雄偉壯觀。寺院內大小菩薩五百余尊。加之樹木參天,云蒸霞蔚,近兩畝面積的寺院,飛檐翅角,吊著的銅鈴悠悠作響,真乃天下之奇景。 加之,那鼻梁巖嶺,人工鑿的一百二三十丈的石級,寺院的圣名和它的奇觀,聞名四省邊區數百里(即湖北省、貴州省、湖南省、四川省)。每年六月十九日這天,上千人來此登山拜佛,有的上了山頂,有的還在里耶。此時佛歌悠悠,木……[詳細]
紅二、六軍團醫院舊址(楊家大屋)
  紅二、六軍團醫院舊址(楊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涼水村楊家寨。1935年4月12日,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灣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醫院也隨著省委二度轉遷,最后設在茨巖塘涼水村楊家寨的楊家大屋。紅軍醫院分門診、住院、中草藥加工幾個部門,負責人段利權,有工作人員100余人,傷員800多人。傷病員來自龍山、永順、桑植、宣恩、咸豐、來鳳前線負傷的戰士。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經常到醫院看望病人。涼水村和近靠紅軍醫院的半寨村的農戶家家都設有病床,情況緊急時,傷員就往紅軍醫院后山的大山洞轉移。紅軍醫院由于國民黨兵的-,藥物奇缺,治傷醫病主要靠中草藥。傷病員看門診,時在病房,……[詳細]
洗車河古建筑群
  2017年8月底,國家民委公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龍山縣洗車河鎮洗車村是該鎮繼老洞村被國家住建部評為中國傳統村落之后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洗車村是土家文化的原生地,歷史悠久,民風淳樸,風光秀麗,民族文化濃厚,特色產業得天獨厚,至今仍普遍使用土家族語。洗車村岔堤至今還完好地保留著復修于清道光廿四年(1844)的土家擺手碑,洗車河三月堂更是湘西州五個大擺手堂之一。走進洗車河鎮,好象走進一幅濃淡相宜的古畫里。來到洗車河鎮,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座精美的現代空腹石拱橋,在橋欄中鑲嵌有古老的石雕團案,應該是古橋上面的構件,有建橋碑說明此橋建成于1997年。幾座大橋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線。其中洗車大橋涼亭橋始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洗車小河半龍線公路橋建于1976年,洗車大河洗他線公路橋建……[詳細]
里耶大板遺址與墓群
  里耶大板遺址與墓群,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2013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7-0375-1-375。里耶鎮大板村發現西漢古城址和規模宏大的漢墓群。漢墓分布面積達一平方多公里,墓室密集,墓葬豐厚。大板西漢古城水繞山環,持險而踞,扼亢楚蜀,頗具雄風。麥茶戰國古墓群位于里耶鎮麥茶村東南,分布面積約4平方公里,1989年發掘55座,均為土坑堅穴墓,出土銅器有劍、戈、印章、鏡、罄、鈴、帶鉤;陶器有鼎、敦、壺、缽、豆、罐、簋、紡輪及琉璃管石、玉壁、殘鐵器及石飾件等。其中巴氏柳葉劍等戰國兵器鑄造精良,鋒利無比,真乃曠世奇珍,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數以千計的古墓群與三座古城遙相呼應,形式一個完整的城市體系,為研究戰國秦漢歷史提供了最有價值的科學依據。龍山……[詳細]
李同發商號
  李同發商號地址:龍山縣里耶鎮時代:清~民國“李同發商號”是當時湘鄂川黔邊區第一大商號。輾轉70余年,記載李同發家族榮光的卻遠不止于一道以其命名的街道。是著名的開明愛國商人李瑞林兄弟的商業鋪面,商號名為“同興恒”。意思是兄弟倆共同興旺發達。本地人贊譽其兄弟情深,叫他們“李同發”。因為獨到的商業眼光和仁義為先的經營方略,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迅速發展成為湘鄂川邊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商號。商號擁有自己的船隊、桐油作坊、商業鋪面和占地20多畝的同發莊園,其流動資金在臨近解放的1949年,達到了桐油萬桶,換算成人民幣,約在四千五百萬元以上。“李同發”深明大義,在創造里耶商業發展神話的同時,還賑濟災荒、扶貧幫困、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特別是1950年響應國家號召,為抗美援朝捐贈了一架戰斗機(當時全國捐機的僅有……[詳細]
里耶麥茶戰國墓群
  麥茶古墓群戰國墓群。位于龍山縣里耶鎮麥茶居委會東南,分布在酉水和長潭河之間十幾個高低錯落的山丘上,墓葬密集,面積達60萬平方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已探明者均為小型或中小型豎穴土坑墓,總數約800座。前后已發掘其中的367座,出土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并有少量銅兵器、銅鏡和琉璃器。陶禮器以鼎、敦、壺、豆組合為主,日用陶器組合以缽、罐、豆為主,并伴出一定數量的簋。其年代為戰國中晚期至戰國末期。據分析,這批墓葬呈現出濃郁的楚文化面貌,并與南面約800米處的里耶古城址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后者的有機組成部分。……[詳細]
麥茶戰國古墓群
  麥茶戰國古墓群位于里耶鎮麥茶村東南,分布面積約4平方公里,1989年發掘55座,均為土坑堅穴墓,出土銅器有劍、戈、印章、鏡、罄、鈴、帶鉤;陶器有鼎、敦、壺、缽、豆、罐、簋、紡輪及琉璃管石、玉壁、殘鐵器及石飾件等。其中巴氏柳葉劍等戰國兵器鑄造精良,鋒利無比,真乃曠世奇珍,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數以千計的古墓群與三座古城遙相呼應,形式一個完整的城市體系,為研究戰國秦漢歷史提供了最有價值的科學依據。……[詳細]
葛元記國藥鋪
  葛元記國藥鋪地址:龍山縣里耶鎮時代:清~民國里耶歷史上最出名的“立生堂”國藥鋪,俗稱“葛元記”它按處方發藥,實行零包制(即一味藥一紙包),藥目齊全,質量上乘,服務周到,童叟無欺,在湘鄂渝邊區享有盛譽。是里耶商人經商道德的代表性鋪號。屋后有曬藥坪和水井等。……[詳細]
撈車河古建筑群
  撈車河村位于我縣苗兒灘鎮,地處洗車河與靛房河交匯處。撈車河村因古樸厚重的土家原生態文化、俊美的山形水系及生態環境受到了專家、學者的親睞,因而被譽為“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博物館”、“土家原生態民居博物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土家織錦之鄉”、“省級生態村”、“湖南省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等榮譽稱號。撈車河村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撈車河村現在保存有明代建筑5棟,清代建筑58棟,民國時期建筑34棟以及287棟具有特色的窖子屋,四合水屋,轉角樓是土家族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的代表構成一個龐大的古建筑群,2011年1月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撈車河村最具特色的建筑為明清古建筑群,為武陵山區內少見。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整齊有序,景象壯觀。全村200余棟民居中,有明代建筑……[詳細]
龍山縣革命委員會舊址(楊家新屋)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龍山縣革命委員會舊址(楊家新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年代為1935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龍山縣革命委員會舊址(楊家新屋)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里耶瞿家大院
  瞿家大院地址:龍山縣里耶鎮時代:清~民國瞿家大院,建于清光緒年間,磚木結構,建筑面積達2600平方米,三進式。是里耶古鎮保存最為完好的大宅院,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門八字墻敞開,院門嵌乾隆御賜“作賦名家”匾額。……[詳細]
太平山寺廟遺址
  太平山寺廟遺址年代為清,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桶車鄉。2019年3月,太平山寺廟遺址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升萬茂染坊
  升萬茂染坊地址:龍山縣里耶鎮時代:清~民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高清一区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看 | 中文在线欧美日韩视频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