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會,號仁山,安徽石埭縣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自幼讀書,但不喜科舉業。當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革命軍進攻安徽,他隨著家人輾轉遷徙于各地,前后十年。這時他學習音韻、歷數、天文、地理以及黃老莊列等學問。同治三年(1864),他因病專心研究有關修養的書籍,得《大乘起信論》,反復讀誦領會其中的奧義。接著又看到《楞嚴經》,更有會心,增加了對佛經鉆研的興趣。同治五年(1866),他到南京在工程界工作,同事中有真定人王梅叔,深通佛學,時相切磋。他又認識了魏剛己、趙惠甫、劉開生、張浦齋、曹鏡初等人,和他們討論,以為當時佛經大部分刻版都毀滅了,對于弘揚佛學很有影響,應將刻經的事業恢復起來。于是設立金陵刻經處,募款重刻方冊藏經,由他自任校勘。同時贊助這事最力的有江都人鄭學川,出家名妙空,在揚……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