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文物古跡介紹

181、先蠶祠 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先蠶祠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鎮(zhèn)五龍路口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漢族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并表達蠶農(nóng)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nóng)們對蠶神進行祭祀,并衍生出許多風俗。先蠶祠是漢族古典廟堂式建筑,正面門樓飛檐斗拱,氣勢軒昂。旁側(cè)是八字形清水磚壁,樸素雅潔,再前過柵門是小廣場,原是香客集散處。三座拱門正中豎匾為祠名,兩側(cè)上方分別書寫“織云”和“繡錦”是為當年盛澤絲綢業(yè)繁榮的寫照。過門樓不遠就是戲樓,戲樓兩側(cè)與廂樓相通,戲臺朝北,下面的石板廣場延至正殿前,場地開闊,可容萬人。正殿雄偉高敞,供奉中中華民族人方始祖軒轅、神農(nóng)和嫘祖三座塑像,各位都知道軒轅就是黃帝,神農(nóng)是我國的農(nóng)業(yè)祖先,又稱炎帝,通常所說的炎黃子孫就是他們兩人的后代了。至于那位遠古女子嫘祖是黃帝的妻子,是她教會百姓養(yǎng)……[詳細]
云龍山興化寺
  興化寺是蘇北地區(qū)聞名遐邇的古剎,位于景色宜人的徐州云龍山東麓。該寺緣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燈燃千載,歷久不衰,現(xiàn)為蘇北第一大叢林。云龍山乃中國五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徐州城南三里。山有九節(jié),蜿蜒如龍,逶迤數(shù)里。宋代大學士蘇東坡在《放鶴亭碑記》中,對云龍山曾有這樣的描述:“春秋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云龍山又名石佛山。石佛指山巔石佛像,即北魏大石佛。“軀高三丈余,左右侍衛(wèi)小佛像,皆鑿石所為。”有關(guān)云龍山石佛。據(jù)《州志》載:“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北魏拓跋燾率30萬大軍南下侵宋,駐扎于云龍山、戲馬臺一帶,攻彭城3月不下,其士卒閑暇,用兵器依崖而鑿,時只雕一佛頭,方面大耳,法相莊嚴,人呼佛頭巖。”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知州王黽承為石佛續(xù)鑿兩臂及胸,成阿彌陀佛半身像,像高三丈六尺……[詳細]
明古城墻
  導(dǎo)游應(yīng)天府的正南門——中華門,古稱聚寶門,是南京城墻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甕城工程雄偉,結(jié)構(gòu)復(fù)雜,城分兩層,門有四重,建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國最大的甕城,現(xiàn)設(shè)有甕城歷史陳列室。南京城墻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墻,每磚側(cè)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guī)格一致,筑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shù)百年,巍然無恙。城墻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交通游2、游4、2、16、26、33、49、88、101、102、105、106、305路到中華門站,或從祿口機場過來,可坐機場大巴到中華門長途車站下,或坐地鐵1號線到……[詳細]
將軍崖巖畫
  將軍崖巖畫鐫刻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西南郊錦屏山馬耳峰的西崖上。馬耳峰西崖的形狀為橢圓形,長22米、寬15米,面積約330米,表面稍凸,巖石呈黑色。將軍崖巖畫發(fā)現(xiàn)于1979年,刻畫在將軍巖西崖的坡面上,畫面高20余米,寬11米左右,以敲鑿、磨刻手法刻于平整黑亮巖石上。巖畫分三組,在三組的中心位置,矗立著三塊脫離山林的自然巨石,石面分布著對稱的圓窗圖案,窗徑在3~7厘米之間。第一組位于西部,在長4米、寬2.8米的范圍內(nèi),雕刻有類似人面的圖案十幅,類似獸面的圖案兩幅,類似草或禾苗的圖案十三幅,還有九個符號不識其意;第二組位于遺跡南側(cè),長8米、寬6米,這組巖畫中有的類似獸面,但無輪廓,只有眼、鼻、口等,其形象也多不相類,有的為中心一個圓點,外加一個圓圈或兩個相套的圓圈,在圓圈之外,有的圖還加了放射線,最……[詳細]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
  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1982年2月太平天國天王府1853年南京市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292號。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一帶在明朝時曾為漢王府,清朝時為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之后就定都于南京,改稱天京,并在兩江總督府衙舊址的基礎(chǔ)上,修建宮室,作為天王洪秀全的王府。1951年,在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一百周年之際,由郭沫若題寫碑文的“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碑”,立于天王府的照壁前,供游人緬懷憑吊。太平天國天王府是太平天國的宏偉建筑,規(guī)模極大,周圍十余里,重墻兩道,每道圍墻都高達二丈多高。建筑分外城、內(nèi)城兩部分,兩城分別名為“-”和“金龍城”。-的正門是天朝門,門前邊有御溝,溝寬、深各兩丈,溝上有橋,橋前面有一塊鐫刻著“天朝”的石坊。金龍城的正門是……[詳細]
周莊博物館(朱宅)
  周莊博物館原為清末民國初期一朱姓人家住宅,解放后為鎮(zhèn)政府辦公之處,90年代中期修繕,整理后作為景點開放。建筑面積一千多平方米。館內(nèi)主要展示了民間的生活用具、農(nóng)具等,還有當?shù)爻鐾恋囊恍┲袊忻暮谄ぬ掌鳌_M門第二進,靠右邊是一些生活用具,可看到竹籃、果筒、合盤(結(jié)婚必備用品)。還有這個看似凳子的物件,實際上是一個舊時的榨床,邊上放著這個稱為“立桶”的用具,實為古時小孩站的,相當于現(xiàn)代的學步車。靠左邊是當時農(nóng)村里一些常用農(nóng)具,有扇谷的風車,有一些鋤草的工具,還有量米的量具,耕田的犁之類。這些東西雖然在現(xiàn)代人眼里看似簡單,不過以前人們生活、耕作都離不開的必備品。進入第三進,首先看到的是一塊匾額“太史淀出土之物”。太史淀是位于周莊鎮(zhèn)北面的一個湖泊,七十年代開墾時,挖掘出一些陶罐,一些看似象農(nóng)具的工具……[詳細]
陸巷古村
  位于蘇州后山太湖邊的陸巷是目前江南建筑群體中質(zhì)量最高、數(shù)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曾連捷解元、會元、探花,其門人唐伯虎稱他為“海內(nèi)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王鏊母親姓陸,其村因此得名。該古村位于山塢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東有寒谷山、西有箭壺,今稱鞏俐島,同太湖西山遙遙相望、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村內(nèi)保存的明清古建筑有三十多幢,面積達上萬平方米。村民依山而居,村中筑有六條直通湖畔的巷弄。走進長長的巷子,幽幽的長弄,仿佛走進悠悠的歷史長廊。順著王鍳故居往后山走是滿山遍野的桔林,這里就是《桔子紅了》的拍攝地。古村建筑順應(yīng)地形,隨高就低,交錯穿插,極具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民宅外觀簡潔而造型精巧,廳堂色調(diào)雅素明凈,門樓磚雕精美,窗戶梁架等彩畫秀美,雕刻細膩,……[詳細]
錢鐘書故居
  錢鐘書故居位于無錫市新街巷30號、32號,系錢鐘書祖父錢福烔籌建于1923年,錢鐘書叔父錢孫卿續(xù)建于1926年,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第一期修復(fù)工程主要是新街巷30號,該戶建筑面積504平方米,主體建筑為平房二進,每進面闊七間;中有天井,天井兩側(cè)各有側(cè)廂一間;東有備弄,弄底另有廚房,餐室,柴屋數(shù)間,后有花園。續(xù)建的房屋就在花園內(nèi)的西北角,有二層樓房四間,附屬平房數(shù)間,其中東首一間樓房稱“還續(xù)書樓”,樓后有平房一間,獨成小院,稱“梅花書屋”,其磚雕門額完好。續(xù)建部分后來另辟一門進出,即今新街巷32號。整個新街巷30號屬傳統(tǒng)的江南庭院式民居,但與一般的民居有所不同的是,前后二進平面布局并不是呈傳統(tǒng)矩形,而是呈平面四邊形,兩個對角分別是84和96度,加之梁架,包括櫞柎等均隨此角度構(gòu)成,形成一種極……[詳細]
三十里廟村
  漢高祖劉邦出自豐縣,他成為帝王之后的光環(huán),為豐縣編織了無數(shù)絢麗的故事和神奇的傳說,今豐縣王溝鎮(zhèn)的三十里廟村及其村旁的白帝河即由來于此。現(xiàn)在的三十里廟村位于鎮(zhèn)政府西30余里,毗領(lǐng)山東單縣和安徽碭山之界,全村272戶人家,約1100多口人,12個姓氏集聚,和睦相處,田原氤氳,過著安居樂業(yè)的富庶生活。然而,在兩千多年的秦未漢初,這里則是百里的荒野涸澤——豐西澤。古人云:“翳荒漠漠夕陽斜,衰草凄凄無寒鴉;路斷人稀野煙少,蛇蟲狡兔共為家。”秦朝末年,君政暴虐,黎民涂炭。時任泗水亭長的劉邦,奉命押送勞役赴驪山為秦始皇修陵。從沛城至豐西澤中,僅百里之途便逃亡紛紛,人心思叛。按秦律,勞工有逃逸者押送人當斬。故劉邦不再前行,令眾人歇息飲酒。入夜,劉邦釋放徒眾,宣布將從此潛藏,招募同黨,反-秦。劉邦帶領(lǐng)愿從者十……[詳細]
揚州天寧寺
  位于揚州市邗江區(qū)豐樂上街3號,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為謝安別墅,后由其子司空謝琰舍宅為寺,又名謝司空寺。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賜名“天寧禪寺”。元末,寺毀。明洪武十五年(1382)重建,仍稱天寧寺,清代列揚州八大古剎之首。天寧寺極盛時期是在清代康乾年間。康熙為天寧寺題“蕭閑”、“皓月禪心”、“寄懷蘭竹”、“般若妙源”、“凈因”等匾,并寫了《天寧寺》、《幸天寧寺》、《憶揚州天寧寺竹》等詩以及“珠日春日永,碧淑好風多”聯(lián);乾隆二十二年(1757)寺內(nèi)建造行宮、御花園和御碼頭,乾隆先后為天寧寺題寫了“淮南香界”、“浮山華海”、“神威擁護”、“省方設(shè)教”匾額和“花雨南天 靈文傳妙諦,香云蜀阜 舊墅表名區(qū)”等十余副楹聯(lián),以及《天寧寺小憩》等十余首詩。康熙四十四年(1705),《紅樓夢》作者曹……[詳細]
京杭大運河(蘇州段)
  京杭大運河(江蘇段)于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690公里,約占大運河總長的五分之二。從北到南依次流經(jīng):徐州市、宿遷市、淮安市、揚州市、鎮(zhèn)江市、無錫市、蘇州市8市,分為中運河、里運河、江南運河三段。淮安以北為中運河段、淮安至揚州為里運河段、鎮(zhèn)江以南為江南運河段。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北起蘇錫兩市交界的望亭沙墩港,南至蘇嘉兩市交界的油車墩,全長82.35公里,占江南運河(208公里)的40%。可分為西、中、南三段,西段自望亭的五七橋至楓橋,稱為蘇錫段,河線順直,水流偏東西走向,長約18公里;中段原自楓橋經(jīng)繞蘇州古城閶、胥、盤三門外的鬧市區(qū),穿覓渡橋南下寶帶橋,稱為市河段,河線彎曲,水流自西向東沿古城西、南外濠折東復(fù)轉(zhuǎn)南,長約14公里,1959年因航行不便,改由楓橋直南,沿楓江至橫……[詳細]
興化李園
  李園位于興化市區(qū)武安街西側(cè)。始建于清咸豐(1851-1860)年間,原為清代揚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園,是一座具有設(shè)計風格獨特,建筑技藝精湛,獨具地域特色的水鄉(xiāng)園林。因地形狹長,有“余園半畝”之稱。清咸豐年間(1851-1860),揚州富商李小波在興化四牌樓東側(cè)開辦“德本”當?shù)洌⒃谖莺螵M長地塊上建成后花園,即今之李園。李園門樓(1934年作商會時已改建),坐西面東。過門廳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廳。西去過“李園”景門,園內(nèi)自東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個院落。東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廳、方廳。方亭位于院落的東南角,與船廳之間連為單坡屋面,下以走廊相銜接。北部為船廳,船廳為園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體呈船狀,船頭朝西,呈“L”字形,共七間,卷棚歇山頂。船頭掛落上方,懸“自在流行”匾額,艙屋中間以大型雙面……[詳細]
甪直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寺內(nèi)古物館里的塑壁羅漢相傳是唐代塑圣楊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監(jiān)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興寺廟。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歷代興廢,最盛時,殿宇5000多間,僧眾千人,范圍幾達半個鎮(zhèn)。及至明代成化年間,寺內(nèi)仍有200多間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號稱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寺內(nèi)現(xiàn)存建筑有二山門、天王殿、古物館等。現(xiàn)在的保圣寺山門是按乾隆年間的原貌重修起來的。走進二山門,但見天王殿氣宇軒昂,單檐歇山式屋頂,戧角起翹采用立腳飛檐式,顯示江南佛殿式風格。殿內(nèi)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點的昂嘴斗拱結(jié)構(gòu)。據(jù)古建長專家陳從周考證,這座天王殿是明代崇禎年間在宋代殿基上重建起來的。梁式為前后三步梁……[詳細]
震澤致德堂
  致德堂坐落于蘇州市吳江區(qū)震澤鎮(zhèn)塘中市,梅場街34號,與江南名宅——師儉堂隔荻塘斜相對望。興筑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落成于民國元年(1912)。堂主徐簾青為震澤富商,開設(shè)米行、絲經(jīng)行、竹行、壽器店等。清末,他積聚頗豐,為方便經(jīng)營、生活起見,將米行、絲經(jīng)行與住宅建于一處。民國年間,徐簾青年事已高,將家業(yè)傳于其子徐子為。徐子為(1906—1958),青少年時隨金松岑、章太炎研習古文,又就讀于上海文學院,擅長詩文,喜以詩文傳信,曾得魯迅致信約見,并與柳亞子詩文為友,加入了南社(湘集)。成年后,他熱心于地方上的教育、衛(wèi)生、交通、金融等事業(yè)。上世紀30年代,他聯(lián)絡(luò)浙江湖州、南潯士紳創(chuàng)辦蘇(州)嘉(興)湖(州)長途汽車公司,修筑平(望)南(潯)公路。他先后參加中華職業(yè)教育社、中國民豐同盟和中國民主建國……[詳細]
龍池山澄光寺(禹門禪院)
  江蘇宜興市龍池山澄光禪寺(又名禹門禪院),地處茗嶺龍池村,距市區(qū)35公里。 據(jù)稱,澄光禪寺建于宋咸淳年間,有上中下三院。上院在山上玉陽X旁,憑虛閣右,內(nèi)供觀音大士像。中院在龍池山之畔,由邑令丁懋建修茸。永樂年間御賜大藏經(jīng)一部,慈仁太后賜金觀音一尊,金藍一只。下院背山臨峁。明隆慶初年由僧慧澄重建,名士萬士和撰記,萬民表書,文彭鐫碑,時稱“三妙碑”。清康熙南巡游龍池山御筆親書澄光禪寺,后制匾額藍底金字與山門照壁墻五個大字“面南看北門”相呼應(yīng)。澄光禪寺鼎盛之時有常住僧人達千余單,時稱江浙八大業(yè)林之一。由于歷史諸多原因,澄光禪四亦幾經(jīng)興廢。“文革”時期,拆廟毀像,僧人被掃地出門,除留下一堆堆碎石瓦礫外,原貌早已消失無存。追溯已逝之歲月,緬懷古德龍池弘揚靈鷲之道,令人肅然起敬。自宋入明,即有禪門高僧棲……[詳細]
江寧宏覺寺
  宏覺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善橋鎮(zhèn)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二年(503年)。初名“佛窟寺”,后稱“弘覺寺”。清代為避乾隆帝弘歷名諱,改稱“宏覺寺”。宏覺寺背依牛首山,面對云臺山,左右群山環(huán)抱,地理位置絕佳。山南麓就是目前江南地區(qū)最大的地下宮殿──南唐二陵。宏覺寺所在的祖堂山,有著漫長的建寺歷史,歷代多有名僧名寺在此,唐以后尤盛。祖堂山在牛首山南。因南朝在山南建有幽棲寺,又名幽棲山。唐初。佛教禪宗支派傳人法融禪師駐錫于此,開宗立派,史稱“牛頭禪宗”,幽棲山遂成牛頭宗祖天下大造佛寺,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上行下效,所以徐度不僅在牛首山建寺,“仍以余資集錄佛經(jīng)道書、內(nèi)外諸史、醫(yī)方圖錄,凡數(shù)千百卷,總之七藏奉之”。致使佛窟寺建筑堂皇,典籍眾多。名聲大振。此后歷代均有增制,寺名亦經(jīng)常更改……[詳細]
蘇州皇羅禪寺
  皇羅禪寺位于蘇州市相城區(qū)陽澄湖鎮(zhèn)北段,埝浜村,北靠湘城,東鄰陽澄湖,并有官涇江流經(jīng)寺后,寺院三面環(huán)水,寺內(nèi)長廊水榭,風景秀美。寺院始建于唐朝中葉時期,原名為積善庵,當時香火興旺,香客遍布于江南各地,南宋建炎元年(1107年),創(chuàng)自西域僧人德勝,時名為 “積善庵”。后元兵內(nèi)侵,土地荒夷,僧眾散去,庵廢。明神宗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僧心光法師重修積善庵,心光法師圓寂后,醒泉法師重振積善庵為己任,力募修葺,并復(fù)置義田,四處講經(jīng),使四方信眾無不肅心瞻禮,此庵再度興盛。清乾隆年間,此庵再度修復(fù),改名“王路庵”,意思是此處有王官、貴族曾停留過,故至今還有官涇橋,官涇河之名。后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尋父,曾在此留宿一夜,故改名“皇羅庵”,幾經(jīng)興廢。至民國七年(1918年)村里人施北麟重修,并呈吳縣知事……[詳細]
金家村陵墓石刻
  金家村陵墓石刻:位于丹陽后巷鎮(zhèn)建山金家村。從景安陵旁邊的路一直向北,大約5公里,是一丁字路口,左轉(zhuǎn)約600米,在路的左邊就是金家村。開車進入村里,找個空地停車。一直向南走,有一片大的田地,四周被圍著,順著田壟,走到最南端,石刻就在那里。這個石刻比較難找,因為田地地勢低洼,四面地勢都比這里高,所以在外面根本看不見。朱偰考察丹陽的南朝石刻,把這里漏掉了,可見多么難找啊。因此《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里沒有此處的照片,也無法比較這個石刻的磨損變化。據(jù)《中國文物地圖集·江蘇分冊》,文物部門1977年4月將沉于水塘和土中的天祿、麒麟提升安放。東為天祿長2.38米,高2.25米,頸高1.2米,體圍2米,頭已殘,失三足,風化嚴重。西為麒麟,長2.13米,高1.9米,頸高1.05米,體圍1.65米,吻部及左后……[詳細]
常熟興福寺
  興福寺位于北郊虞山山麓。南齊時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名興福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賜“破山興福寺”額。唐代詩人常建作《題破山寺后禪院》詩后,寺名聲更盛,歷代文人名流題詠甚多。寺屢經(jīng)興廢,“文革”中盡毀。1980年起,特別是1983年列為全國重點寺院后,興福寺得到全面恢復(fù),成為常熟最大、最著名的寺院及游覽勝地。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馀鐘磬音。這首五言律詩題為《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所寫。破山寺,就是常熟的興福寺。在唐代詩人的筆下已稱之為“古寺”,可見它歷史的久遠。據(jù)地方文獻記載,在佛教大盛的南北朝的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寺”。至梁大同年間,拓建寺基時……[詳細]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坐落在丹陽市云陽鎮(zhèn)前艾田家村南400米處。蕭賾,齊高帝蕭道成的長子,繼蕭道成即皇帝位,改元永明。蕭賾是齊朝第二代皇帝。于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卒,謚武皇帝,九月丙寅葬景安陵。《齊書》載:“永明十一年七月上不豫,戊寅大漸,詔曰‘陵墓萬世所宅,意常根休安陵(指武帝后陵)未稱,今可用東三處地最東邊以葬我,名為景安陵’。是日上崩,九月丙寅葬景安陵”。陵南向,已平。陵前存石獸一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天祿身長3.15米、高2.8米、頸高1.55米、體圍3米,其造型、雕飾,以及神情動態(tài)均與蕭承之陵前的天祿相似,如出一人之手工。麒麟四足已失,風化剝蝕嚴重,身長2.7米、殘高2.2米、頸高1.40米、體圍2.51米,,形體略小于天祿,顯得極為嬌健靈活。通體雕飾因風化剝蝕嚴重,兩翼僅……[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亚洲天堂网5区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