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文物古跡介紹

禹王山抗日阻擊戰遺址紀念園
  禹王山抗日阻擊戰遺址紀念園位于邳州市戴莊鎮李圩村。從禹王山靠310國道一側的入口上山,從很遠的地方便能仰望到高達8米的紀念塔。禹王山抗日阻擊戰紀念館的修建方案由清華大學設計,多個建筑主體均在山頂沿著山脊線形成的紀念軸線,由西向東有節奏地布置紀念廣場、鑒池、紀念館、戰壕遺跡以及禹王廟等主要建筑和場所,最終恰好指向禹王山戰役初次交火地點陳瓦房村的方向。紀念館為地下地上各8米,分為負一、二層和地面一層。地面突出部分建筑形似碉堡狀,圍繞該建筑則是層次分明的三重疊落地建筑結構,寓意參加禹王山抗日阻擊戰的60軍182、183、184三個師。順著紀念館向西,即是抗日軍人戰時的戰壕遺跡。這塊遺跡的修復盡量維持原貌,總長度設計為140米的外側墻面,象征著戰爭中的傷亡將士,每米100厘米,象征著100名將士。資……[詳細]
蘇北抗大九分校舊址
  東南中學四合院是抗大九分校舊址。該校前身為清末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于1920年所建的墾牧高等小學,簡稱墾牧校。抗日戰爭爆發,南通淪陷后,為了堅持抗日教育,通州師范學校(即今南通師范)于1938年8月遷于此,又稱“通師僑校”。1942年2月,粟裕率新四軍一師師部進駐海復,教導大隊便駐扎在四合院。粟裕在這里領導和指揮了反“掃蕩”、反“清剿”斗爭,開辟、建設、鞏固、發展敵后抗日民主根據地。1942年5月,抗大九分校在四合院成立,粟裕師長親自擔任校長,劉季平擔任副校長,張日清擔任教育長,謝云暉擔任政治部主任。學校設軍事隊、政治隊、參謀訓練隊、青年學生隊、地方武裝隊、電臺訓練隊、會計培訓隊等7個隊,另附設一個醫務干部訓練隊,全校教職員共600余人。九分校對學生集中進行軍事、政治、文化教育,其中,講授游擊……[詳細]
洪澤湖濕地觀鳥園
  洪澤湖濕地觀鳥園(國家AAA級景區):位于泗洪縣城頭鄉林場四場,占地面積1380公頃,園內森林茂密,生長各種植物110余種,鳥類約194種。鳥類以鷺鳥為主,尤以牛背鷺、池鷺、蒼鷺、白鷺等居多,鳥類棲息高峰期可達數十萬只,場景非常壯觀,被江蘇省指定為“青少年愛鳥護鳥教育基地”,也是全國著名的鷺鳥拍攝基地,攝影家的天堂。景點很好的保存了濕地森林的原生態風貌,森林繁茂、空氣清新,湖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是集森林觀光、會議旅游、休閑度假、參與性娛樂為一體的湖濱特色森林公園。……[詳細]
84、韓信故里 AAA
韓信故里
  韓信故里淮安市的碼頭鎮,據傳是“漢初三杰”中韓信的故里,距新淮安20公里。是一個歷史古鎮,在秦代就已有此郡名楚州,現恢復其原貌雜。上圖為鎮中正在建設中紀念韓信的建筑(攝于2003年初)。原址為碼頭鎮小學,韓信年輕時曾受胯下之辱,據當地四十多歲的人講,他們小時候在學校旁邊還有一座胯下橋,十幾年前橋沒有了,但在一堵墻上還寫著“胯下橋”三字,2003年初這堵墻也沒有了,聽當地人說“胯下橋”就在圖上建筑的右邊。但是在老淮安市也有“胯下橋”遺址。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現江蘇省淮安市)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據《史記》載,漢初軍事家韓信年少時,家中困難,常到城下釣魚,有一位靠為別人漂洗為生的老婦人見韓信經常吃不飽,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一連幾十天,韓信深受感動,我一定要重重報答……[詳細]
85、寶應寧國寺 AAA
寶應寧國寺
  寶應縣寧國寺始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后易名寧國禪寺,迄今1368年。歷代僧、官多加修建。據史料記載,寧國寺規模宏大,大雄寶殿匾額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寺藏明萬歷銅鐘,前后共6處,殿堂樓閣數百間,有“跑馬關山門”之說。寺后有千佛樓,主供釋迦牟尼,樓內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態各異,組成千佛繞毗盧的場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寶殿毀于大火,近百年來屢遭天災-,古寺瀕臨滅跡。1993年3月,寶應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城隍廟、萬壽庵舊址上又重建寧國寺。建設規劃范圍,北起縣城東門大街,南至新建巷,西起張仙廟橋,東至安宜南路,面積約40000平方米。其布局分為三區一帶,即:中部這寺院建筑中軸線及參觀游覽區,東部為天王殿、鐘樓、東配殿及外圍仿古建筑……[詳細]
86、吳江圓通寺 AAA
吳江圓通寺
  圓通寺位于吳江市區西郊,在朱家圩和曲尺灣之間,占地近百畝,西依仲英大道南段,東與吳模小區相接,北靠體育路,南臨江厙路,俗稱“大廟”、“吳模廟”、“十樣景廟”。據吳江縣志書記載,該寺始建于宋淳熙年間,大約就是公元1174年—1189年之間,元代至正年間、明代洪武初年、清代康熙年間多次修箿、擴建,頗具規模,曾一度香火旺盛,佛事頻頻,據說被佛教界尊奉為“蓮宗十三祖”的蘇州靈巖山寺印光法師也曾來圓通寺講經。抗戰期間,因戰亂影響,寺院開始破落,僧人逐漸離寺。抗戰勝利后,稍有回升,佛事活動繼續舉行,每年清明前后,當地都會舉行廟會。再到后來,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各類活動也廢止。本世紀初,經吳江區有關部門批準,進行復建。現圓通寺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建有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詳細]
白蒲法寶禪寺
  法寶禪寺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鎮,原來叫做圣教寺。始建于唐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重建,被列為“維揚八大叢林之一”,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為寺院題寫藏經樓匾額,香火鼎盛。相傳日本人唐高僧圓仁,南宋反抗金英雄岳飛,南宋丞相文天祥,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沈岐,詩人袁枚等都有瀏覽、唱詠法寶寺的記載。相傳奠基時從地下掘得白龜一只,將其獻給了朝廷,皇帝賜名“法寶禪寺”。法寶禪寺有著特別的建筑風格,在一般寺廟中較為少見。全寺建筑布局似“象”形,象鼻灣的兩側為象耳,2003年春開鑿了兩大潭放生池,面積約一千二百平方米。池內飼養了蝦、龜、鱉、魚;池塘四周栽種了數百株鮮艷的牡丹、芍藥、月季等花。池中央有“照心亭”,亭邊曲橋連岸,是游人香客夏日乘涼消暑的好去處。放生池東建……[詳細]
88、徐州竹林寺 AAA
徐州竹林寺
  竹林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坐落于徐州市和平大橋東首的駱駝山,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歷史。竹林寺初名青園寺,凈檢法師應邀駐錫青園寺,晉穆帝“敕改”為竹林寺。據南朝梁朝寶唱所撰《比丘尼傳》記,中國第一個依戒律削發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陽竹林寺的凈檢。凈檢俗姓仲,名令儀,彭城(今徐州)人。洛陽竹林寺是中國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徐州竹林寺則是中國第一比丘尼道場。徐州竹林寺于2009年9月落成開放,明道法師應邀住持。2013年成為國家3A級景區。……[詳細]
89、廟灣古城 AAA
廟灣古城
  廟灣古城位于江蘇阜寧射陽河入海口,負海依湖,岡脈蟠結,形勢雄壯。明朝后期,倭寇經常來犯,燒殺搶淫,掠奪民財,無惡不作。廟灣首當其沖,百姓深受其害。廟灣古城為防倭寇入侵騷擾,保證地方安寧,明萬歷23年,漕撫李戴始依原任巡撫唐順之舊畫基址,發動民眾,跨運鹽河修筑城池。城周長725丈5尺,東西徑220丈,南北徑110丈,高1丈6尺,址厚1尺。設5個城門,東門叫觀海門,大南門叫迎薰門,小南門叫靖淮門,北門叫拱辰門。各門都有城樓,城上有5個敵臺,雉堞1865垛。整個城池呈扁圓型,東西寬,南北窄,總面積約0.465平方公里。城內有縣署、捕廳署、守備署、游擊署、鹽倉、學署、書院考舍、天帝廟、城隍廟、觀音閣、送子庵、小谷場、中市樓等機構和建筑。運鹽河是護城河。它引射陽湖水北行,經通濟橋(即今三官殿橋),一支……[詳細]
90、江都開元寺 AAA
江都開元寺
  開元寺,原在江都大橋鎮永濟橋西二百多米的地方,它建于唐開元二年(714),開因此得名。寺名由大書法家李邕題寫。寺由山門、大雄寶殿、觀音閣、南樓等組成,高大宏偉、凝重端莊。大詩人劉長卿、盧綸、羅隱等曾登臨賦詩抒懷。清順治十八年遷移至鎮西三豐村,寺貌依舊。1958年寺廢圮。1994年開始,重新興建山門、三圣殿、客堂、齋堂等。主體建筑大雄寶殿,由揚州建筑設計院設計,大殿的彩繪由我國著名彩畫大師、北京故宮博物院馬田老先生主持設計。大雄寶殿為歇山復檐,翹角飛檐,高大雄偉。寺內供奉釋迦牟尼大佛像等,佛身高大,氣魄非凡。整個大雄寶殿,構造精良,絢麗多姿,體現了江都“當代魯班”的技藝,是江都的建筑杰作。2000年大雄寶殿竣工,當年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國內外名僧佳賓云集,盛況空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贈書……[詳細]
91、揚州瓊花觀 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揚州瓊花觀
  揚州瓊花觀瓊花觀作為千年古道觀,歷經興衰滄桑,終于以嶄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雖然現在還沒有住觀道士,雖然大殿內未塑神像,但它作為揚州著名道觀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跡,在人們心目中始終享有崇高的地位。而被譽為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千年瓊花,正以其天下無雙的風采笑迎海內外賓朋。明代揚州知府吳秀在觀里建玉皇閣,閣高三層,高大壯麗,登閣可以俯視全城。時至清代,瓊花觀已逐漸衰敗,到了民國時期,蕃厘觀內的建筑物已基本毀于大火。現今的蕃厘觀是由揚州市政府出資于1993年開始重修,歷時三年,耗資1800萬元,重建后的蕃厘觀,觀門仍朝南。觀前的石牌坊系明代所建,石質呈糙米色,有左右兩根石柱,上圓下方,柱端似華表,分別雕刻日月形狀,左為赤烏,象征著太陽,右為玉免,象征著月亮。門樓三間,上嵌一方石額,蕃厘觀三個大……[詳細]
黃橋戰斗舊址
  黃橋戰斗舊址包括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4處革命舊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為原私立黃橋初級中學校址,建于1924年,系仿德式建筑;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為清代民居丁家花園,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故居;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為清代民居嚴復興油坊會客樓;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為明代何斐御史府第,清代擴建為黃橋何氏宗祠。2006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13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93、吳道臺宅第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道臺宅第
  揚州吳道臺宅第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吳道臺宅,原占地30畝,建筑約占7930平方米。共分五個序列,計有房屋百余間(俗稱九十九間半),宅東原有蕪園和祠堂。由于藏書樓模仿寧波天一閣,第二、第三、第四軸線完全仿造寧紹臺道衙署,為此,吳引孫專門聘請浙江匠師來揚營建,主要建筑材料亦采自于浙江。該建筑規模宏大、結構精巧、雕飾精美,是揚州獨具一格的古官府建筑群,也是江南三大名宅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道臺宅第為晚清浙江寧紹臺道道員吳引孫出資,吳引孫、吳筠孫兄弟兩房共有的大型私人住宅。宅主吳引孫歷官浙江寧紹臺道道員、廣東按察使,遷甘肅、新疆布政使;署理新疆巡撫,浙江布政使等職。吳氏舊有“有福讀書堂”,后建“測海樓”藏書,原有藏書8020種,247759卷,是我……[詳細]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舊址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舊址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漕運西路由周恩來童年故居和陳家花園私塾館組成,1988年3月5日對外開放,1997年李鵬題寫館名,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舊址是周恩來6-10歲隨父母、嗣母在清河居住、讀書的地方。在這里居住的四年里,外祖父萬青選家的藏書為周恩來廣泛閱讀古今書籍提供了良好條件。生母萬氏的持家處事、嗣母的傾心教育,對周恩來才智、人品、性格的養成,處事能力的干練,以至后來出外求學,投身革命有著重大的影響。舊址占地面積5170平方米,建筑面積672平方米。原有房屋14間,為明清建筑風格,青磚小瓦:前廳3間,作為會客及就餐所用;主堂屋3間,為周恩來父母及弟弟居室;東屋2間,為周恩來和嗣母陳氏居室;西廂房2間,為乳母蔣姜氏居室;東廂房2間,為周恩來書房;嗣母居室……[詳細]
95、史侯祠 AAA
史侯祠
  中國史氏第一座大廟“史侯祠”位于江蘇溧陽東郊埭頭鎮,始建于東漢初年,是為紀念東漢名將、溧陽侯史崇而建的祭祀建筑群,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后多次被毀于天災--,族人屢屢修復擴建;據記載至清光緒二十五年為第十五次修建,占地60畝,殿堂百余間,成為江南第一大祠。抗戰時又遭日寇破壞,以后在此辦起來埭頭中學。2005年成立了“溧陽史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工作規劃的重點之一就是恢復重建史侯祠。史崇后裔不甘祖先文化遺產的消失,集千萬資金,擇原址西側,主動承擔重建史侯祠的職責,于2007年12月開工興建,2008年第一期工程完成,以后逐年增建,目前初具規模,占地50畝,房屋110余間,建起一座金碧輝煌的史侯祠。這里殿宇軒昂,環境優美,已經成為溧陽境內的一個人文景點。史氏家族在歷史上出將入相,英才輩出。據《二……[詳細]
宿北大戰紀念館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地處宿遷市區幸福路,位于馬陵公園內。1978年建成,建筑面積1920平方米。館廳展覽內容共分兩大部分,分別是宿北大戰資料陳列,共有10個展廳,展出圖片、畫面、實物和革命文物計930余件;宿遷地區革命斗爭史料陳列及擁軍支前資料陳列,占兩個展廳,陳列展品305件,是集瞻仰先烈、學習革命歷史與旅游休憩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地址:江蘇省宿遷市城區幸福路185號中心廣場北端郵編:223800公交線路:1路、106路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6:00票價:免費咨詢電話:0527-81002776投訴電話:0527-81002776……[詳細]
阜寧盤龍古寺景區
  國家AA級旅游景區,位于阜寧縣合利社區北首。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菩薩殿、三圣殿和佛事用房等組成。寺內藏有多位高位高僧的舍利子,栽種多棵稀世樹種。2011年9月,臺灣星云法師親踏古寺,設壇弘佛。……[詳細]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介 紹 1945年11月1日,蘇皖邊區政府于淮安成立,它是中國0領導下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區的人民民主聯合政府。 邊區政府舊址現存兩個院落,占地6100平萬米。保存磚木結構、古色古香的平房(其中部分房屋為兩層樓房)48間,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北院26間二層樓房為原邊區政府交際處辦公地點,現用于邊區政府史料陳列及李一氓生平陳列,展出歷史照片280余幅,文物文獻資料140件,全景再現了邊區政府當年的歷史風貌和豐功偉績,以及邊區政府主席李一氓光輝戰斗的一生。院內還有李一氓銅像一尊、李一氓骨灰敬酒處及李一氓親手設計的六角亭等可供游人瞻仰。南院為四幢平房共22間,為邊區政府主席、副主席、秘書長辦公室及會議室。  交 通 公交l、2、4、39路可達 江蘇淮安……[詳細]
護國永寧禪寺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始建于唐武德六年(623年),有“淮東首剎,江北名藍”之稱,為當時三十六名剎之一。1938年毀于戰亂,1993年恢復建設。永寧禪寺歷史上高僧輩出,雪松法師、茗山法師和鹽城佛教奠基人乘愿法師都曾任該寺院住持,現任住持為仁風法師。景區現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念佛堂、藏經閣等設施。2011年成功創建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景點位置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永寧路11號‎聯系電話:0515-88171459門票:10元……[詳細]
郝氏故里旅游景區
  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點),位于里下河合隴圩的郝榮村,距離鹽城市區20千米,為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的故里。主要包括里下河水鄉——郝榮村、鄭板橋讀書處——凈土庵、郝柏村故居、郝氏宗祠、郝氏家族墓及根系兩岸第一樹——百年銀杏等景點。2011年被省旅游局評定為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點。……[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尤物国产综合精品91在线 | 性饥渴少妇推油按摩 | 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