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文物古跡介紹

21、滄浪亭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浪亭
  滄浪亭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滄浪亭始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池館。宋代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并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蘇氏之后,滄浪亭幾度荒廢,南宋初年(12世紀初)一度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撫宋犖重建此園,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巔,形成今天滄浪亭的布局基礎,并以文征明隸書“滄浪亭”為匾額。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滄浪亭雖因歷代更迭有興廢,已非宋時初貌,但其古木蒼老郁森,還一直保持舊時的……[詳細]
22、揚州大明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揚州大明寺
  千年古剎大明寺雄踞在蜀岡中峰之上,依山面水,俯瞰風景秀麗、儀態萬方的瘦西湖和萬花園。大明寺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跡和園林風光于一體,歷來享有“淮東第一觀”之盛名。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故稱“大明寺”。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因避諱“大明”,敕名為“法凈寺”。1980年,為迎接日本唐招提寺鑒真坐像回揚“省親”,復名“大明寺”。由蜀岡腳下蜿蜒而上的百級臺階上行,蒼松翠柏掩映,塵俗漸漸遠去。大明寺山門前聳立著一座纂書“棲靈遺址”的木質牌樓。由南向北,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體建筑在一條中軸線上。中軸線以東,布局著藏經樓、鑒真紀念堂、棲靈塔、臥佛殿和戒壇;中軸線以西,布局著平山堂、谷林堂、歐陽祠和西花園。大明寺以北,一水之隔是新建的鑒真佛教學院和鑒真圖書館。總面積近500畝的高岡之上,古典建……[詳細]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景區)
  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1853年3月太平軍占領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天王府)。清軍攻破南京后,焚毀宮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兩江總督署。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等均任過兩江總督。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后,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處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并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的國家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4月,臨時政府結束,在這里成立了以黃興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又成為討袁軍總司令部,黃興、何海鳴先后任司令。1913年至19……[詳細]
蘇州可園
  蘇州可園又名近山林、樂園,是一處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古典園林建筑。位于蘇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708號),與滄浪亭僅一巷之隔。園門朝南,與滄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可園現存面積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檻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曠。數十年來曾幾度維修。蘇州作為古典園林建筑的代表性地區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五代末年,此處是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別墅一隅,后漸廢。北宋時系滄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時韓世忠居滄浪亭時,辟其址為宅院,增修擴建,成為“韓園”宅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撫沈德潛在此重筑園林,名為“近山林”。再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又名“樂園”。樂園建成后,其東面為正誼書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實為一體。沈德潛曾讀書于……[詳細]
丹陽天地石刻園
  丹陽是南朝齊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擁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亞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園——天地石刻園就坐落在這里。湖光山色環抱中的天地石刻園,景色宜人,明凈的湖水倒映著青山白云,晴空樹影,整體建筑以鳳凰為原型,構筑設計與地形高差相結合,形成了幾條飄帶,每一條飄帶都是一個主題展覽館,以走廊的形式展現,相連成環,每個館大大小小的展臺,都被鑲嵌在墻壁之中。沿走廊游覽,是猶如夢幻的光影與石刻珍品的炫目交錯。天地石刻園在齊梁故里、全國百強縣的江蘇省丹陽市,天地石刻園項目以齊梁文化為背景,以丹陽極具文化、歷史價值的南朝陵墓石刻以及上至西漢、下至民國的近8000件中國歷代石刻為平臺,輔以高科技手段打造亞洲最大的石刻主題游園,集文化鑒賞與大眾休閑為一體的國家4A級文化旅游風景區。天地石刻園……[詳細]
蔣巷鄉村旅游景區
  蔣巷村,江南水鄉一顆璀璨明珠,位于江蘇省常熟市的東南,緊鄰沙家浜紅色旅游風景區,處于蘇嘉杭、沿江、蘇州繞城等高速公路的環抱之中,3分鐘可上高速公路,204國道、錫太一級公路交叉經過鎮區,旅游交通條件十分便捷。2017年12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蔣巷村位于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陽澄水網地區的沙家浜水鄉,東瀕上海、南臨昆山、西接蘇州、北依常熟。全村186戶,800多人,村轄面積約3平方公里。先后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村、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村、十佳小康建設紅旗村、國家級農村現代化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衛生村、百佳生態村、循環經濟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人居環境范例獎。40多年前的蔣巷村,還是一個“小雨白茫茫,大……[詳細]
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江蘇省盱眙縣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以下簡稱“公園”)位于盱眙縣西南丘陵山區,距盱眙縣城約35KM,東邊與王店鄉毗連,西部與安徽的明光、南邊與安徽來安接壤,北部與桂五鎮相連,包括原水沖港、山洪、古城林場在內總面積7058公頃,其中占地4856公頃,水面約1500公頃,其他地類702公頃。地理座標:東經118°25`—42`北緯:32°43`—42`盱眙縣位于江蘇省腹部,交通方便,現有寧連、寧宿徐、一級公路貫通,南京祿口,徐州觀音等機場,連云港南通、南京新生圩等國際港口,到盱路程均在1小時車程以內,公園距南京、鎮江、揚州、滁州、蚌埠、淮安均不足150公里,距上海、無錫、常州、合肥均在400KM左右。公園位于盱眙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區,是第三紀火山噴發的玄武巖熔巖臺地,經流水侵蝕后的桌狀方山丘陵。公園……[詳細]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牛首山風光秀美,素有“春牛首”春牛首之美譽。古有牛首煙嵐、祖堂振錫等金陵美景,還遺存了很多歷史古跡,如岳飛抗金故壘、鄭和文化園等。佛頂宮近年,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將在牛首山被長期供奉,游客可于特殊佛教節日前往佛頂宮瞻禮,具體瞻禮舍利的時間可致電景區咨詢,4001656363。佛頂宮利用原有礦坑建地宮,地下六層,地上三層,本身就很氣派莊嚴,值得一看。此外,你還可以參觀佛頂塔、佛頂寺等景點。千年歷史牛首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梁朝天監二年(503年)司空徐度修建的佛窟寺是牛首山的第一座寺廟,南唐后主李煜更名為弘覺寺;唐代宗“曾夢牛首山辟支佛來見”故有辟支塔。唐代,被譽為“東夏之達摩”的法融禪師在牛首山創立了牛頭禪宗,古稱“江表牛頭”,牛頭禪宗的創立使印……[詳細]
29、淮安府署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淮安府署位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坐落在淮安老城楚州區東門大街,總督漕運部院以北。其大堂體量為全國之最,面積超過500平方米。淮安府署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征和見證,其規模宏大。淮安府署位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東門大街,總督漕運部院以北。其大堂體量為全國之最,面積超過500平方米。歷史淮安府署的建筑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現存衙門原為南宋五通廟,元為沂郯萬戶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總管府府署(現漕運總督部院處)加以修葺為府署。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選址,結果選中了上坂街以北南宋五通廟和元沂郯萬戶府,便加以修建改造,作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建筑衙內有房屋50余幢、600余間,分東、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東路為迎賓游宴……[詳細]
30、水月禪寺 AAAA
水月禪寺
  水月禪寺前后歷程據《后漢書》載:“笮融在下邳(今睢寧縣)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作黃金涂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觀者,且萬余人”。上海同濟大學提供資料考證:笮融所建之塔,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和形象描述的“天下第一塔”。在黃懺華所著的《中國佛教史》中,視之為“此佛教流布于民間也”。可見,睢寧是佛教在中國從“官方”走向“民間”的肇始之地,也是佛教標志性建筑“浮屠”在中國的首建之地。在宋金時代,浮屠寺毀于戰亂。斗轉星移,成住壞空。復建承載著悠久歷史的浮屠寺一直是睢寧佛教四眾弟子的夙愿。經過申請,通過省、市民宗部門批準,浮屠寺得以復建。同時,因江蘇世紀天虹紡織集團廠區擴建二期,坐落在睢寧縣睢城鎮境內地藏寺需要遷建,地藏寺距今已有600……[詳細]
31、息心寺 AAAA
息心寺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射陽縣風光旖旎的射陽島上,占地8公頃。原名鎮龍廟、息心庵,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明清時期位列鹽阜三閣九廟四觀七十二庵;民國十八年(1929年),民國四0師之一、凈土宗13代祖師——印光法師住持寺院,盛極一時;后毀于戰火。1993年復建,禮請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的茗山長老為住持;現任方丈了塵法師為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鹽城市佛教協會會長。經過20多年發展,已建成大雄寶殿、500羅漢堂、萬佛塔、息心素齋館等設施,寺院建筑恢宏,僧侶有序,銀杏蒼翠,百鳥翔集,已成為一個集旅游觀光、禮佛修心、文化交流于一體的佛教文化圣地,在全國有名氣、海外有影響,享有“黃海福地”“江淮第一佛寺”“國家和諧寺院”諸多美譽,2010年被國家宗教局評為首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詳細]
戶部山古建筑群
  戶部山民居群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戶部山民居群清-民國徐州市戶部山戶部山位于徐州古城之南又稱南山。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頂建戲馬臺,而成為徐州的第一勝跡。---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歷史上曾有“窮北關,富南關,有錢都住戶部山”的俗語。地址:徐州市云龍區彭城路類型:古跡開放時間:全天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33、吳承恩故居 AAAA
吳承恩故居
  吳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學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區河下古鎮的打銅巷巷尾。河下地處淮城西北部,背靠里運河。故居為古樸典雅的青磚小院,內有書房等建筑。吳承恩故居以成為著名旅游景點,接待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西游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男女老幼都十分喜愛神話小說。當您來到淮安必定想看看這部馳名世界的神話小說的作者故居,探索這部小說的寫作淵源。我想您看過以后必定會有所了解,有所體悟的。著作吳承恩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一生的著作極其豐富,但是因為“家貧無子”,絕大部分已散失了,現存的著作除了馳名世界的《西游記》和一部詩文集《射陽先生存稿》存世外,另外還有他寫的一部短篇小說《禹鼎志》,過一部詞集《花草新編》,均已失傳了。吳承恩散失的文稿,是現在世傳存稿的十倍以至百……[詳細]
34、揚州漢陵苑 AAAA
揚州漢陵苑
  揚州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是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是一座融文物與園林為一體,反映揚州漢文化的展示中心,為國家AAA級景區。漢陵苑的仿古建筑氣勢恢宏,素有“小中山陵”之稱,拾階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廳,給人以博大精深之感。苑內主要展示了西漢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的木槨墓。兩座墓同屬于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全國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該墓共用“題湊”八百多根。由于木頭皆向內,“頭”者,“題”也;“湊”者,聚也,即頭部集中內向為“題湊”,由于黃柏木皆取內芯,故名“黃腸”,這就是“黃腸題湊”,是西漢帝王諸候享用的特殊的墓葬制。“黃腸題湊”的槨內是一個個裝擺隨葬品的耳室,一個個相聯又相隔,每室皆有門,步入其中,如進迷宮。……[詳細]
35、東林書院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林書院
  導游楊時,號龜山,曾受學于理學家程頤,在無錫講學達18年之久。他當年講學的場所,稱為“東林書院”,又稱“龜山書院”。楊時離錫后,書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廢。直到明萬歷年間,無錫人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等捐資,在舊址上重建東林書院。此后,東林書院名聲極大,一度成為左右全國輿論的中心。當時無錫的顧憲城、高攀龍、顧允成、安希范、劉元珍、葉茂才和武進的錢一本、薛敷教,人稱“東林八君子”。抗日戰爭勝利后,無錫著名人士因東林書院歲入失修,集議恢復舊觀,發起重修。院內現存石碑坊、儀門、麗澤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筑。書院里有一幅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表達了顧憲成為學治世的積極態度。始建于800多年前的宋徽宗時期,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最初為福建學者楊時講學之處交通公交……[詳細]
珍珠泉風景區
  珍珠泉風景區,位于南京市浦口定山西南麓。本景區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位于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游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相傳明萬歷年間,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帶因得益于珍珠泉水,農作物依然豐收,當地農民居然不知旱情。當時人認為這是龍王爺的保佑,紛紛捐資興建龍王閣及其它園林建筑,以表示對龍王的感謝,這就是珍珠泉的由來。珍珠泉的泉眼,泉水從石縫中涌出,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邊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萬斛明珠”四字。泉眼前是一個水池,遠遠望去,池中水珠像雨點在水面跳濺,如同晴天細雨,故稱晴雨泉。如在此鼓掌或唱歌,則池中水珠又隨聲音大小而變化,是極為罕見的自然聲控噴泉,其狀仿佛喜迎賓客,又稱“喜客泉”。珍珠泉風景區依山傍水,明代建有以龍王閣為主體的樓、臺、亭、榭30……[詳細]
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
  陽山碑材,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古泉社區墳頭村陽山。陽山古稱雁門山,是孔山山脈的主峰。陽山碑材,據清同治《上江兩縣志》載:“明永樂三年(1405),成祖朱棣為其父太祖朱元璋紀功而命鑿”。碑材分碑身、碑額、碑座三部分。碑座高約16米,長約30.4米,厚13米,底部已鑿空,僅留兩行支撐,西北端仍與山體相連,表面布滿鑿痕。距碑座約200米處有碑額和碑身。碑額呈橢圓形,高約10.7米、寬約20.3米、厚約8.4米,通體鑿有石牙14個,呈現將鑿制蟠龍頭、爪、身的跡象,底部亦已鑿空,僅留三行石柱支撐。碑額旁邊有碑身橫臥地面,通體方正而布滿鑿痕,長約49.4米、高約10.7米、厚約4.4米,東北端與山巖尚未鑿斷,底部留有三行石柱支撐,其余均與山體分離,僅碑身重約5500噸,若將三塊碑材豎疊起來高度……[詳細]
獅子山楚王陵
  楚王陵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國東部江蘇省的徐州市三環路獅子山,四千余件兵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發現于1984年,時隔十年后,發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位于徐州東郊獅子山南麓,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余米。其龐大的規模、恢宏的氣勢、奇特的建筑結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墓0土各類珍貴文物二千余件(套),有金、銀、銅、鐵、玉、石、陶等質地,其中不乏傾城傾國的藝術珍品,如雕龍玉璜、弦紋玉環、雕花玉厄、螭虎紋玉飾、鑲玉漆棺、銅扁壺等,均是國內考古的首次發現,尤其珍貴的是科學工作者根據王陵中殘留的楚王遺骨,首次成功地復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一睹宏偉的獅子山楚王陵內部構造,這里出土過金縷玉衣、鑲玉棺槨。景……[詳細]
39、無錫南禪寺 AAAA
無錫南禪寺
  無錫南禪寺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剎。舊稱“梁溪豐大剎,首惠山,次南禪”。位于無錫南隅、古運河畔,高高的妙光塔向人昭示,南禪寺就在眼前。據縣志記載:南禪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高僧輩出,后人又稱“江南最勝叢林”。南禪寺是一座唐代創建的寺廟,是我國現存寺廟中歷史最久的一處古代建筑物。南禪寺歷經風霜,迭廢迭興,但總體來說,幸運大于不幸。北宋天圣年間重建,宋仁宗賜名“福圣禪院”。“八年以后,宋仁宗又為與南禪寺相對應的北禪寺賜名“壽圣禪院”。同一皇帝,給錫城兩寺院,賜以“福圣”、“壽圣”之名,這是無錫佛教界引以自豪的幸事特別是南禪寺賜福有福,經歷代修復,面目一新。可見那天王殿,殿身輝煌,香火鼎盛;妙光塔,塔尖矗天,氣勢不凡;五戒堂,堂內莊嚴,凈化人心;放生池,池水碧……[詳細]
40、西園寺 AAAA
西園寺
  西園寺始建于十四世紀元至元年間(1264-1294)的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坐落于蘇州市西園弄,位于蘇州金門外下塘街。該寺始建于元代,初名歸元寺。十七世紀明代茂林律師來此住持,政為戒幢律寺,成為著名的律宗道場之一。現存殿宇多為清末民初所建,是蘇州市內規模最大的寺院。現西園寺包括寺宇和園區,面積約10畝。寺布局嚴格,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筑。寺內大殿西側的五百羅漢堂,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末,規模宏大,三進四十八間,以四大名山塑座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羅漢像,大逾常人,神態各異,構思奇特,栩栩如生,有極高的藝術性與民族性水準,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先锋影音欧美在线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中文娱乐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综合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