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跡介紹

徐家匯藏書樓舊址
  徐家匯藏書樓始建於1847年,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也是我國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的縮影。現存徐家匯藏書樓為南北交錯的兩幢建筑:北樓,即大書房,建于1897年,為兩層雙坡頂,磚木結構,南北立面設多個歐式壁柱尖券洋松百葉窗框,兩層的設計理念和風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內涵,上層為西文書庫,布局和藏書拍架為梵蒂岡圖書館式樣;其下層原為中文書庫,仿照明代寧波天一閣風格;南樓,原耶穌會住院,即神甫樓,竣工后數度改建,于1931年固定為四層坡頂,外廊式建筑。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西洋善本)徐家匯藏書樓于1956年正式并入上海圖書館,之后亞洲文會圖書館、海光圖書館、原上海租界工部局圖書館等處藏書也相繼移入徐家匯藏書樓。今天的上海圖書館收藏舊版外文文獻計56萬冊。徐家匯藏書樓現址收藏自1477年至1950年出……[詳細]
青浦城隍廟
  青浦城隍廟,坐落在上海市西郊、江南水鄉古城鎮——青浦。據《青浦縣志》記載:“縣城于公元1573年由古青龍鎮遷于今址,挖河筑城,是年建廟。”通常城隍廟在古代縣城的建設中都頗為重要,其地位僅次于衙署和文廟。明崇禎年間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六年(公元1673年)、十七年(公元1674年)對城隍廟先后加以整修和增建。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知縣喬式祖于廟東倡建靈園,嘉慶年間靈園更名為“曲水園”,為城隍廟的附屬花園。咸豐十年,太平軍進兵上海,清兵和美國雇傭軍華爾洋槍隊在青浦抵抗,城隍廟建筑大部毀于戰火。光緒十年,廟與曲水園先后修復。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初四(1848年3月8日)青浦城隍廟廟前廣場上曾發生英國傳教士與中國民眾的沖突,史稱“青浦教案”。1979年5月4日,廟前教案發生地由縣人民……[詳細]
松隱禪寺
  素有“浦南第一山”之稱的松隱禪寺,是金山區最大的佛教圣地,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九豐村1080號。松隱禪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原名“松隱庵”,由僧人唯庵禪師(又名德然和尚)所建。唯庵禪師俗姓張,華亭人,七歲到杭州天龍寺出家,后到江蘇霧霞山師從石屋禪師,石屋住處庵前有棵松樹,濃蔭疊翠,覆蓋滿地。有一天,石屋禪師以手指松樹對唯庵說:“子猶是松,后當廣蔭于人。”又說:“緣在吳淞。”于是手書“松隱”二字給唯庵。唯庵遵師教誨,不久還歸華亭赤松溪,結茅而居,閉關三年,修持不出,里人(鄰居)奇而敬之。里人吳山舍地捐款,集資為唯庵建廟,于元代至正年間(1357年)竣工,唯庵遂以“松隱”為庵名。庵建成后23年后,規模日廣,殿、堂、齋、寮逐漸具備。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唯庵募資在松隱庵邊……[詳細]
八路軍、新四軍駐滬辦事處
  延安中路504弄21號(原福煦路多福里),1937年8月至11月,是八路軍駐滬辦事處所在地。這是一幢坐北朝南兩層樓的老式石庫門房屋,底樓東廂房是會客室,二樓東廂房是臥室,后樓是報務員、譯電員宿舍,樓梯拐角處的墻上掛著一架電話機。1960年前后,舊址先后經孟進、劉少文、張紀恩、李克農等回憶或踏勘,并訪問附近居民而確認。1962年9月7日,該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民宅。深入開展-工作團結各界愛國人士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局面形成,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8月,八路軍駐滬辦事處(簡稱“八辦”)成立,負責人先后為李克農、潘漢年,由周恩來直接領導。11月,上海淪陷后,八辦遷至薩坡賽路(今淡水路)274號,轉入地下,由劉少……[詳細]
65、李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塔
  李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區李塔街130號,據方志記載,又名“禮塔” 據《松江縣志》:塔七層四面,承襲唐代風格,高30余米,為磚木結構。外形與方塔相似。塔身四周有大小不同的磚雕佛像,約200尊。底層四角石柱上刻有施舍人姓名,塔磚上亦有捐款人名。塔內部樓梯和平座等結構都已毀,外部腰檐欄桿也損壞嚴重,大風時常有磚瓦朽木落下。據清嘉慶《松江府志》引黃之雋《延壽院記》:“相傳唐太宗子曹王明為蘇州刺史,故以姓其塔。蓋塔先于院云。”宋代曾翻修重建。元、明時期又多次大修。今存塔體基本上為宋代建筑。查(明)《正德松江府志》:延壽院在府西南李塔匯。宋嘉定六年,僧元信自定海來卓錫,于此里。大姓錢氏舍地建。初名澄庵,又名圓通。寶祐、咸淳間,僧如沾始易今額。元至大種,同知新昌州事錢大信有記,后毀于兵。僧照重建,院臨驛道……[詳細]
寶山大成殿
  寶山臨江公園內北端,矗立著一座城廂地區唯一的古殿--大成殿。 大成殿是舊時廟學建筑群中的一幢主體建筑。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寶山知縣趙酉看到士子平時沒有活動場所,每年要趕到嘉定文廟去祭孔,便積極申請興建廟學,誰知遲遲未獲批準。趙酉本人就捐助銀子200兩。縣里的士子和熱心公益者也紛紛解囊相助。趙酉并建議把興修水利節余下來的銀子4100兩作興建廟學的經費。此時,正好來了一位姓王的布政使,趙酉趁機向他提出興建廟學。布政使呈報總督獲準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動工興建。 廟學建筑以供養孔子塑像的大成殿為主,殿外筑壇,環圍石欄。殿兩旁有東西廡房各八間,供奉孔子的弟子及傳播儒家思想的先賢牌位。殿東北建崇圣祠,南為東門,再向南是欞星門。此門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坊,上面分別刻著:“德……[詳細]
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舊址
  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舊址位于浙江北路191號,始建于1899年清光緒年間。曾為清朝晚期的會審公廨(亦稱會審公堂),民國時期的江蘇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1949年8月11日,上海市長陳毅在此(浙江北路191號)宣告上海市人民法院成立。浙江北路191號經歷了三個完全不同性質的重要歷史時期。1.晚清在租界內確立領事裁判權和會審公廨制度,是-戰爭后中國長期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并部分喪失司法權的史證,體現了外國列強在中國的司法特權。會審公廨制度不同于當時封建中國的“衙門制度”,是上海租界內的審判機關,因此較多受西方司法制度的影響,帶有中西方司法文化交融的色彩。2.1925年“五卅”慘案后,民眾要求收回領事裁判權,廢止會審公廨的呼聲越來越強烈。1927年初,當時的國民政府將會審公廨廢止,……[詳細]
上海張學良故居
  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是奉系軍閥張作霖長子,1901年6月3日出生于遼寧臺安。“九•一八”事變前后,張學良是個風云人物,但卻扮演了悲劇的角色。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來上海,有三處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電全國下野并準備出洋考察,隨后從北平來滬,宋子文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號。就是在這里,他戒去了毒癮。第二次是1934年1月8日,張學良從意大利回國,到滬后先暫住在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號洋房里,他的侍衛副官長譚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蘭路)一號的花園洋房,租了下來。趙一荻(趙四小姐)也從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張學良出任武昌行營主任,離開上海,而趙四小姐卻常來此小住,因此這一處被人稱為“張學良公館”。第三次張學良在1935年12月中旬來上海就住在……[詳細]
上海人民保安隊總指揮部舊址
  地址: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3號上海海關內郵編:200002電話:021-63297330傳真:021-63230127開放時間:全天公共交通:公交20、22、42、49、55路人民保安隊是解放斗爭中以工人為主體的武裝自衛組織,在解放上海期間,勝利完成了消滅敵人、保衛城市的任務。解放上海前夕的“人民保安隊”總部,設在江海關大樓(現上海海關)四樓的三間辦公室內。上海海關在此立有銅質紀念浮雕。上海人民保安隊,是上海解放前夕中共上海市委領導下的以工人為主體的武裝自衛組織。1949年4月中旬,為配合人民解放軍,里應外合解放上海,中共上海市委決定恢復抗戰勝利初期的“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的活動,并將分散的、名稱不一的各種糾察隊、護廠隊、--等組織,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公開名稱為“上海人民保安隊”,黨內由劉長……[詳細]
土山灣博物館(土山灣孤兒院舊址)
  土山灣博物館坐落在蒲匯塘路55號,即土山灣孤兒院舊址,在孤兒院內盛極一時的繪畫、木工和印書三部,均將在這里得到原景重現。曾經由任伯年、劉海粟、徐悲鴻任教,被稱為“中國西洋畫搖籃”的土山灣文化遺跡將在徐匯得以妥善保護,徐匯目前已經開始對這些文物進行保護,并著手建立土山灣博物館。“土山灣畫館是在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中被‘發掘’出來的。”據了解,土山灣位于徐家匯南部肇嘉浜沿岸,當時占地面積約80畝,因是開挖河道,堆泥灣處形成高地,故名“土山灣”。1864年,教會把創辦于青浦橫塘的育嬰堂遷到這里,創設土山灣孤兒院,撫養孤兒之余,還創辦了土山灣工藝品廠,內設繪畫、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等工種。不少新工藝、新技術皆發源于此,如土山灣彩色石印機、土山灣工藝所制作的彩色玻璃以及遠近聞名的“海派”黃楊……[詳細]
上海萬壽寺
  萬壽寺初名萬壽院,地處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是上海最西南角的一座千年古剎。據地方史料記載,初為三國時代東吳大帝孫權賜建。據傳,孫權之母吳龍珍在幼年時失去父母后因不堪受嬸母的冷嘲熱諷,便攜弟妹們投奔康城(金山城)的姑母,得到姑母一家的寵愛,并因此得以學習詩書經論和禮儀。吳黃龍元年(229)孫權稱帝,吳龍珍被尊為皇太后。為了報答當年落難康城時姑父母的養育之恩,孫母便囑子遣人赴康城,欲接二老至跟前侍奉。不料早已寡居的姑母念佛度生,不愿離鄉北上。于是,孫權便令地方官將其舊宅翻建成佛院。吳嘉禾元年(232),佛院落成。孫權誥封外祖姑母為“萬壽護國夫人”,并御筆金書“萬壽院”三字,制成巨幅匾額,懸掛在院內長生殿上,讓外祖姑母在院內修身養性。此后,孫權還多次遣其弟妹來萬壽院祝福。護國夫人圓寂以后,萬壽院成……[詳細]
上海總工會舊址(原湖州會館)
  上海總工會舊址(原湖州會館)在會文路中興路轉角,原閘北會館路湖州會館內。湖州會館建造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前后,占地20余畝,原為湖州旅滬同鄉聚會議事及養病、停柩的場所。牌樓式朝東的大門在今會文路153號~159號地位。會館內建筑頗多,進大門后自東向西排列為養疴別墅,大廳和花廳,均系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五開間的建筑。養疴別墅為有廂房的二層石庫門建筑,其余均為江南民間廳堂建筑。大廳前有照壁及門廳,后有關帝廳,均有天井相連;花廳前有花園,園中有四面廳,曾為湖州旅滬公學閘北分校。各廳建筑之間均有走廊相連。花園筑有高墻,墻外再西首為土地堂、楊家廳和丙舍等建筑。民國16年(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會館已為奉魯軍閥軍隊盤踞。3月23日,武裝工人糾察隊攻克會館后,上海總工會即以會館作為會……[詳細]
太平天國烈士墓
  太平天國烈士墓,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高橋鎮屯糧巷村。于1945年開始修建,紀念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犧牲的先烈。六百平方米的花崗石平臺上,周圍環以石欄,中央矗立著黑石墓碑,碑之兩旁立石柱,上置蓋頂(石制屋頂),頗似古代墓葬前的石闕。碑上刻太平天國烈土墓,碑陰有記: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條件下,太平天國除了擔負起反對封建勢力的任務外,更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任務。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為了完成歷史所賦予他的革命任務,曾作了英勇的斗爭。他們的戰績是輝煌的。1862年忠王李秀成勝利進軍上海,在這里有力地打擊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犧牲在這一次反侵略戰爭中的太平天國英雄們永垂不朽!這是一九五四年修建時所撰。碑后是墓臺,呈橢圓狀。墓地上種著松柏和常綠樹木,充滿了莊嚴、靜穆的氣……[詳細]
汾陽路45住宅(海關專科學校)
  汾陽路45住宅(海關專科學校)汾陽路45號上海海關專科學校1號樓,解放前是上海海關副稅務司(海關副關長丁貴堂)的官邸,建于1932年。這幢西班牙風格的漂亮小樓,樓高三層,紅黃相間,左右基本對稱,在一片綠草地中,略顯弧形地一字排開,顯出一派歐洲皇家別墅的華貴氣韻。丁貴堂先生擔任上海海關副稅務司后,與上世紀40年代初入住此樓。因其愛國,曾被日本憲兵隊以“反日-”罪名拒捕,獲釋后又被軟禁于此,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潛往重慶。抗戰勝利后他成為國民黨政府接受汪偽海關的大員,再次入住此樓,因看不慣國民黨官員的“五子登科”而與當局鬧翻。上海解放前夕,他暗中與中共地下黨取得了聯系,參與了保護海關,迎接解放的工作,還將外灘海關大樓七樓的一間辦公室,讓給工人糾察隊做指揮部,有效地配合了上海解放。解放后他出任中國海關……[詳細]
金山東林禪寺
  東林禪寺乃歷史名跡,原名觀音堂。元至大初年(1308年),由僧人妙因所建。元皇慶二年(1313年),西林寺智僧來開山,改額為東林禪寺。至正年見(1341~1367年)毀于兵。明初僧至益重建,后因年久失修而傾毀。清乾隆年間陳克已等再次建造新寺。嘉慶十年(1805)年,僧漪云重修,并建蓮月軒。道光五年(1825年),大殿毀于火災。九年(1829年),僧念懷募款重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門又毀于火燹。抗日戰爭期間,寺內有和尚11人。20世紀50年代初,有和尚6人,寺內尚存大殿一座。1987年,東林禪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5月,由金山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共同出資修繕,同年11月竣工。對該寺院維修加固后,大殿恢復清代建筑特色--重檐歇山……[詳細]
王伯群住宅
  王伯群住宅位于愚園路1136弄31號,是一幢英國維多利亞哥特式風格的建筑。舊居內各種大小廳室共32間,樓內通道迂回,上下貫通,房廳、客堂均用東方傳統藝術裝飾,室內配以彩繪壁畫,連門窗拉手也全用紫銅開模制作,空鑄梅花窗欄,四坡頂正面裝有老虎窗,浪漫抒情。半圓形陽臺,羅馬式欄桿,華美典雅。主入口朝北,圍墻與主樓外立面裝飾一致。愚園路1136弄31號,原是國民黨政府交通部長王伯群于1930年為續弦——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建造的,由協隆洋行柳士英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1934年落成,主建筑面積2158.8平方米。建筑雍容華貴,好似一座城堡,又如同一座仙境中的瓊樓玉宇。在當時可謂上海灘少有的豪宅。1935年王伯群與保志寧在此舉行婚禮。保志寧是時任上海市教育局長的侄女,滿族人,家居南通,本人面貌清秀……[詳細]
丁貴堂故居
  丁貴堂住宅在今汾陽路45號。該洋房建于1932年,為3層磚木結構,由鄔達克洋行設計,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6平方米。原系海關稅務司官邸,后來由海關副總稅務司丁貴堂居住,因此又稱丁貴堂住宅。它是一幢十分華貴的西班牙式花園洋房。此宅將主樓布置在中北部,輔樓布置在主樓西北側并與之相連接。主樓前有1500平方米大草坪為主的大花園,后有大雪松遮蔭著大院子的汽車道。沿著主樓底層北立面臺階進入門廳,門廳的兩側是衣帽間和衛生間。統長的衣帽間穿通,另一頭連著樓梯間,主人走過衣帽間即可上樓。大廳設在建筑平面的中央,朝南是寬敞的外廊,東面設會客室和書房,西面設餐廳和備餐室。餐廳外還有個方正的大陽臺,既可以作為用餐間休息、散步的地方,又可以作為餐廳的單獨出入門廳。大廳與餐廳間設平坦的大踏步臺階,使平……[詳細]
興國路住宅
  興國路住宅位于興國路72號,建于1934年,建筑面積為1647年平方米,2層,南向,磚混結構,建筑風格為英國帕拉第奧式,由蘇格蘭建筑師CloughWilliamsEeuis在英國遙控設計。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家帕拉第奧詳細回故了古羅馬的建筑遺跡,為柱式制定嚴格的尺寸,并在為一座13世紀的歌特建筑進行全面重建時成功地創造了“帕拉第奧母題”,即柱式組合方式。1750年他出版了《建筑四書》,成為古典主義建筑的基礎。17世界英國設計白廳,采用了帕拉第奧的古典建筑風格,形成了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擺脫了死板的效仿古羅馬式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束縛,崇尚功能、自然與真實,明確的構思,通過有條不紊、對稱、準確的比例達到結構簡潔。20世紀30年代中,上海雷上達路,今興國路72號興國賓館內1號樓住著一位……[詳細]
79、性覺寺
性覺寺
  性覺寺原名月明庵,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由一位法名性本的僧人主持所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寺僧本沖被召松江,康熙御書“性覺寺”三字賜額,該寺因而得名。到了咸豐十年(1860),遭到太平軍戰火,被焚燒一空。光緒四年(1878),僧人永激又募資重建。至20世紀60年代,性覺寺被停止宗教活動,僧人遭遣散,房屋改作他用。1994年4月,根據廣大佛教信眾要求,金山縣人民政府批準在楓涇楓陽路以北、白牛路北端易地重建性覺寺。并落實宗教房地產政策,劃撥6畝土地供寺廟重建,其余用地由寺院向當地村民租用辦法解決。1995年8月26日(農歷8月初一)正式對外開放。為理順關系,確保寺廟權益,1999年,辦妥了落政以外土地征用手續。寺院占地面積10185平方米(合15.28畝),……[詳細]
崇明廣福寺
  廣福寺位于中興鎮南側,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前身為“武圣殿”,景色秀麗、被世人譽為長江口明珠,寺院占地面積近30畝,距舉世聞名的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崇明出口僅4公里。寺院座西向東,靜臥在波平如鏡的七滧河西岸,遙觀江海潮汐之盈虛,近聞塵世苦樂之消長,雖然不是千年古剎、敕建皇封,卻也賢能輩出、普潤一方,香火鼎盛,亨譽遐邇。廣福寺位于風光旖旎、景色秀麗、被世人譽為長江口明珠的崇明島東部地區之中興鎮南側,寺院占地面積近30畝,距舉世聞名的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崇明出口僅4公里。寺院座西向東,靜臥在波平如鏡的七滧河西岸,遙觀江海潮汐之盈虛,近聞塵世苦樂之消長,雖然不是千年古剎、敕建皇封,卻也賢能輩出、普潤一方,香火鼎盛,亨譽遐邇。廣福寺是崇明島上規模最大的兩所佛教寺廟之一,其前身是汲浜鎮北首之武圣殿,始建于清代咸……[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精品久久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