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跡介紹

301、麟趾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麟趾橋
  麟趾橋坐落在香花橋街道金米村金家村,東西向,跨西大盈江,俗稱“金家橋”,為原金家橋鎮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當時青浦、昆山兩縣百姓往來的重要通道。清康熙年間始建,嘉慶年間重建。該橋為單孔石拱橋,花崗石材質,間有少量青石,為始建時材料。橋長27米,寬2.85米,高5.6米。橫聯式分節并列拱券,拱跨11米,高5.4米。東堍石階26級,西堍25級。橋兩側有楹聯,南聯為:“通億萬人往來,遙看彩虹駕水;建百千年功德,正逢鳥鵲迎秋”,北聯則已不可辨認。……[詳細]
馬橋古文化遺址
  馬橋古文化遺址(MaqiaoGuwenhuaYizhi)位于閔行區馬橋鎮北竹港和俞塘匯合處西北側。面積約5000平方米。1959年發現,1960年、1966年兩次發掘。出土石、玉、陶、骨、銅器等文物500余件,是太湖地區早期印紋陶文化的典型遺存。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遺址的發現證明了4000多年前這里已有先民生息,為研究上海史和中國東南地區古文化、南北文化的相互關系和影響提供了實物材料和科學依據。1977年被列為市級保護地點。馬橋遺址是迄今已知最大的含馬橋文化內涵的遺址,1993-1997年的發掘獲得了豐富的資料。本項研究系統、完整地整理、發表了這批資料,其中包括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存、夏商時期馬橋文化遺存和春秋戰國至宋元時期遺存,以馬橋文化遺存最為豐富。出土了各時期的陶瓷器、石器、……[詳細]
王頊齡墓遺址
  王頊齡墓遺址位于朱涇鎮五龍村6001號北側,俗稱閣老墳。王頊齡(1642-1725年),原名元齡,字顓士,號琩湖,晚號松喬老人,張堰鎮人。康熙年間,曾參加《明史》編纂,曾先后擔任過工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雍正元年(1723年),進太子太傅。死后,雍正帝賜謚“文恭”。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40畝,由墓冢、石甬道、石旗桿等構成,惜于1956年7月被毀。2008年初平整土地時出土兩塊墓志銘,現藏于金山區博物館。2011年公布為金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顧觀光墓
  顧觀光(1799~1862),號尚之,字賓王,錢圩人,清代自然科學家。一生勤奮好學,精于醫道,對天文、歷法、數學、史地尤為研究。生平著作甚多,其中《九數外錄》十篇基本上包括了當時西法算術的精要。逝世后鄉民為其筑墓,墓坐東面西。1932年,各界人士-公祭修墓立碑。1992年重修,墓臺高一米,占地337平方米。由墓表、墓冢、砂石墓碑組成。墓周種植龍柏、羅漢松等常青樹木,保持了清代后期古墓葬的特色。 1962年列為金山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5、兆昌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兆昌橋
  兆昌橋位于重固鎮章堰村東首,南北向,跨金涇河。清嘉慶五年(1800年)春始建,宣統二年(1910年)重修。該橋為單跨平梁橋,花崗石材質。橋長17.7米,寬2.6米,高3.8米,跨徑5.25米。橋兩堍各有12級石階。兩側水泥砌就護欄,高0.76米。兩岸橋墩塊石砌筑,橋面用四塊條石并鋪。橋兩側有楹聯,東聯為:“澄波西流迎新旭,紫氣東來啟云端”,西聯為:“人湮盛處香湮盛,德澤深時福澤深”。2011年公布為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舊上海市博物館
  舊上海市博物館位于長海路174號長海醫院的影像樓,仿中國建筑鼓樓造型。是《大上海計劃》建筑之一,建造于1934年,采用董大酉的中西合璧設計,張裕泰合記營廠承建。外形似北京城鼓樓,重檐歇山、琉璃瓦頂,四周有仿石望柱圍欄,外立面由人造石塊砌筑。高24米,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歷時兩年完工。博物館1936年2月正式對外開放,首展“中國建筑展覽會,參觀人數逾四萬,盛況空前。2014年升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是一幢位于馬當路的石庫門房屋,建于1925年。朝鮮三一運動以后,韓國臨時政府幾經遷移于1926年入這里,當時金九任國務領(相當于總統)。1932年,由于韓國臨時政府成員遭到日本-的逮捕,-撤離上海。但它是韓國臨時政府在上海辦公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舊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于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曾接待過3位韓國總統,3位國會議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被稱為“韓國民族獨立運動的圣殿”。景點位置上海黃浦區馬當路302號……[詳細]
泰安路115弄住宅
  泰安路115弄住宅泰安路115弄1-8號花園住宅,隔泰安路與衛樂園相望,原為陳家巷鄉村,系德國外僑于1912-1936年間建的英國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層住宅,由黃邁士設計,共三排九幢。該弄原為德士古洋行高級職員住宅,1949年解放前夕外僑均撤離回國。上海解放后多為部隊、地方干部居住。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授,毛澤東的摯友周谷城,曾較長時間居住在此弄6號。該弄1989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知也禪寺
  知也禪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上海唯一一家供養五方文殊菩薩的寺院,旨在修學文殊菩薩的大般若智慧,樹立正知正見,為廣大莘莘學子頓開智慧,提供良好的修學場所。寺廟還提供精致琉璃菩薩,有琉璃文殊菩薩、琉璃觀音菩薩、琉璃地藏菩薩,供十方善男信女請捐供養。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松辰公路(廣富林文化遺址內)類型: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0.5-1小時電話: 021-37761706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袁世釗故居
  袁世釗故居位于楓涇鎮南大街123號。袁世釗(1901-1931年),楓涇鎮人。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與陸龍飛一起發起成立楓涇農民協會。1928年參加陳云領導的青浦“小蒸暴-動”。曾任鎮江縣委書記和松江縣委書記。1930年因叛徒出賣被捕,1931年2月13日在江蘇鎮江北固山麓桃花塢殉難。其故居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袁世釗在此生活及從事革命工作至1928年。2005年10月26日公布為金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程十發祖居
  程十發祖居位于楓涇鎮和平街151號。程十發(1921-2007年),上海市人。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院研究院院務委員、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杭州西泠印社副社長等職。其祖居為清代建筑,坐東北朝西南,磚木結構。2005年10月26日公布為金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開放時間8:00-16:30周一至周日景點位置楓涇鎮和平街151號……[詳細]
松江史量才故居
  史量才故居,為報業巨子,愛國進步人士史量才抽隙居住之地。建于二十世紀初,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多平方米。修復開放的史量才故居內現有“坎坷人生、泗水情深、報業春秋、魂系中華”四部分內容介紹和史量才使用過的部分原物陳列。 地址:泗涇鎮開江路 郵編:201601電話:57621143開放時間:9:00~16:00……[詳細]
313、林老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老橋
  林老橋位于金澤鎮北市,南北向,跨三里塘,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始建,因由林姓老人所建,故名。又以北堍原有關帝閣,故俗稱“關爺橋”。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2000年修繕,現為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該橋為單孔石拱橋,青石和花崗石材混砌。橋長21.3米,寬2.7米;并列式拱券,拱跨8.45米,高3.35米。橋兩側有石低護欄、望柱和抱鼓石。1994年被公布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浦中和橋
  中和橋位于朱家角鎮,南北向,跨瑚瑎港。清康熙八年(1669年)始建,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該橋為單跨平梁橋,花崗石材質。橋長27.8米,寬1.26米,高4.5米;拱跨徑5.45米,高3.4米。南北堍石階各20級。橋面用兩塊6.3米的長石鋪砌,橋面中間為石板橫鋪,兩側有望柱和抱鼓石,護欄用青磚砌成,上置弧面條石。橋臺下各有一方形泄水孔,頗具特色。2001年被公布為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浦樂善橋
  樂善橋位于重固鎮與華新鎮交界處,東西向,跨艾祁港,俗稱“汪家橋”。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仲春始建。該橋為單孔石拱橋,花崗石材質。橋長20.5米,寬2.6米,高4.8米。并列式拱券,拱跨9.4米,高4.3米。橋東堍石階20級,西堍21級。橋面兩側有新修磚砌水泥護欄。二側有楹聯,東聯為:橋迎塔影來龍運,樂濟無窮;脈接云間流澤長,善垂永久;西聯為:往來自此安行,洵可樂也;悠久得以濟眾,不亦善乎。……[詳細]
滬江大學歷史建筑建筑群--思裴堂
  思裴堂建于1915年,命名思裴是為紀念美國墨疏利浸會第一任書記裴理克(Dr.ManleyJ.Breaker)。建筑費用是由校長魏馥蘭向美國墨疏利浸會募得的0.94萬美元。建筑高四層,入口處設柱廊,設計科林斯柱式,門洞和部分窗洞使用了尖券,具有哥特式的建筑風格,也吻合學校的教會性質。建筑外墻用清水青磚砌筑,細部用紅磚裝飾,屋頂原為坡頂,七十年代大修時將尖頂改成平頂。建筑現為上海理工大學第三宿舍。……[詳細]
青浦泰安橋
  泰安橋位于朱家角鎮北大街中段,東西向,橫跨市河,俗稱“何家橋”。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始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建,2003年重修。該橋為單孔石拱橋,花崗石、青石材質。橋長25米,寬4.2米,拱跨寬8.6米。南堍石階27級,北堍28級。橋面有護欄,護欄滿雕卷云紋圖案,護欄兩端均有抱鼓。泰安橋歷史悠久、造型優美,具有明代單孔石拱橋的典型特征。1994年被公布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18、金涇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涇橋
  金涇橋位于重固鎮章堰村,南北向,跨金涇河,又稱“觀月橋”。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始建,宣統時(1909-1911年)重修。該橋為單孔石拱橋,青石、花崗石材質。橋長18.8米,寬2.8米,高3.7米。橫聯分節并列式拱劵,拱跨5.7米,高3.15米。南堍石階16級,北堍18級。橋西南一側有護欄,拱券兩側刻橋名和建造年代,券上刻捐修人姓名及捐資數目。2011年公布為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瑞金二路住宅
  瑞金二路住宅位于瑞金二路118號,現為瑞金賓館一號樓,建于民國6年(1917年),由馬立斯洋行設計,建筑面積1335平方米,二層,磚木結構。原為英商馬立斯所建,主樓與輔樓平面呈“L”型,室內裝修考究,柚木壁板,大理石地坪,建筑規模較大,外墻用紅磚墻,外墻轉角采用水泥加厚,宅前為英國式的花園,北部門廊前設有水池、雕塑及花壇等設施,為英國式花園住宅。1989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筱官墩遺址
  筱官墩遺址位于石化街道衛一路金零路交界處,俗稱烽火臺。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筑城置金山衛,同時修筑供軍事警戒使用的烽煙墩46座,筱官墩即為其中之一。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建兩層磚墻,上建烽火樓,圍以矮墻。明正統七年(1442年),易名筱官瞭望臺。至明末,已坍廢。民國年間,僅存土墩。現土墩殘高6.5米,分布面積約1520平方米。2011年公布為金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婷国产在线视频 | 欧美性爱A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你懂的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一页 | 日韩R级无卡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