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旅游

黑龍江省文物古跡介紹

趙尚志將軍遇難地
  [趙尚志將軍遇難地]趙尚志將軍遇難地,位于鶴北林業局先進林場9公里,距鶴北鎮60公里。在趙尚志將軍的遇難地,鶴北人民為他豎起了這塊紀念豐碑,以此來紀念趙尚志將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英雄先烈們在梧桐河上游這一帶,舍生忘死,抗擊日寇的英雄事跡。1942年2月12日凌晨,正值隆冬時節,在小興安嶺原始森林里,趙尚志率領兩組小分隊,從姜把頭趟子房出發,直奔梧桐河警察分所和日偽警備隊,準備在天亮前打下這個日軍駐所。當隊伍行至距日偽警察所2公里的呂家菜園子附近時,隱藏在小分隊里的特務劉德山借故解手,在趁人不備時,從背后將趙尚志擊中,子彈從他的后腰射入,從左前腹部穿出,鮮血直流。當劉德山正欲逃跑時,趙尚志忍著劇痛,舉槍將劉德山當場擊斃。劉德山這個中國人民的敗類,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得到了應有下場。槍聲引起了日偽警……[詳細]
蕭紅紀念碑、蕭紅墓
  蕭紅紀念碑、蕭紅墓坐落在呼蘭區西崗公園內東側500米處。建于1992年11月。蕭紅紀念碑、蕭紅墓占地面積為690平方米。紀念碑與墓系坐北朝南。紀念碑和墓為一個景區,分兩個主體建筑。紀念碑位于南側,墓地在北側,相距5米。四周是方鋼混凝土砌筑的書形圖案圍欄。蕭紅紀念碑高2.4米,寬3.4米,厚0.7米,是由一塊北方產的大青石雕成。紀念碑正面左邊鑲著黃銅鍍金“蕭紅紀念碑”五個大字,落款小字:“哈爾濱日報社、呼蘭縣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建”。字體為蒼勁有力的行書。題字是由我省老書法家王田先生書寫。紀念碑正面左邊鑲嵌著銅鑄浮雕蕭紅頭像,為我省著名雕塑家王松引先生之作。頭像下端鑲嵌著鍍銅浮雕花環。碑的基座高出地面0.8米,是仿白玉式的鋼混斜面基座。蕭紅墓,占地面積為14平方米,墓地表高0.8米,……[詳細]
金長城遺址公園
  金長城遺址公園碾子山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齊齊哈爾市著名的山水旅游城,是省級名勝風景區。這里有距今八百余年歷史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金東北路界壕邊堡遺址,亦稱金長城。金長城是公元12~13世紀以女真人為主體,驅役各族人民共-筑的,從東北的嫩江之濱到西南的黃河河套,是一段長達4千多公里的軍事防御工事。工程分東北、西北,西南三路。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屬于東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長城最早的一段。金廷為了鞏固新領土,保衛金都上京,也為了繼續擴大戰果防止北部騷擾,決定派大將婆盧火于天輔五年,即公元1i21年開始治邊修長城。史稱婆盧火治邊有功,屢受嘉獎,最后殉職于這條長城線上。齊齊哈爾段金長城主墻高大完整。護城外附馬面,上置戍樓。墻面有馳道,可供車馬通行。墻外有護壕,以護主墻。根據需要往往在主墻外修有不連貫的……[詳細]
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哈爾濱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是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系全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48年11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靈柩葬于此地。陵園由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靈堂、烈士墓等建筑組成。由中國-長張愛萍題寫了“哈爾濱烈士陵園”園名。哈爾濱烈士陵園,整座陵園蒼松翠柏林立,四季常青,環境幽雅整潔、莊嚴肅穆,陵園里,有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松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盧冬生、戰斗英雄王鳳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還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朱瑞將軍墓位于陵園中心,建于1953年10月,墓碑高7米,呈長方體,乳白色……[詳細]
雙城觀音寺
  雙城觀音寺位于雙城鎮東北隅,占地2400平方米,是雙城現存最完整的寺院之一。觀音寺原名觀音堂,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遭到極其嚴重的毀壞。文革后在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下,在雙城市政府的關懷下,由信教群眾布施12萬元,將年久失修的正殿扒倒扶起,同時將東西配殿修葺一新。觀音寺現有佛家弟子37人。每逢陰歷的初一、十五、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廟會,上香祈禱膜拜之人來自四面八方,香煙繚繞,誦經之聲不絕于耳,平時瀏覽參觀的人士也絡繹不絕。觀音寺由彌勒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及東西配殿組成大雄寶殿正脊上鑲有瓷頂大穩,二龍戲珠雕塑兩旁,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璀燦奪目。三層飛檐四出,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檐下雕梁畫棟,四角刻有:“清凈廉潔、慈悲為懷”八個大字。殿內穩坐一派安祥的釋迦牟尼佛,倒坐觀音旁,佇立著文……[詳細]
海北鎮天主教堂
  海北鎮天主教堂歷史悠久。公元一九零二年法國神父陸平來此傳教,并于一九零九年建成具有歐式建筑風格,可納三千人的大教堂,從此,海北得名“大天主堂”,并以此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文革期間,大教堂被拆毀。一九八零年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海北鎮政府籌資12萬元,建設了一座面積264平方米,可容納八百人左右的中型教堂。但由于教堂面積小,難以滿足信教群眾開展宗教活動的需要。海北鎮政府及天主教會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廣泛招商引資,從韓國引進資金280萬元,鎮政府采取劃撥土地,減免規劃費等方式投資35萬元,開始籌建新教堂。該教堂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省、地宗教主管部門,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從而確保了新教堂重建順利進行。新教堂由綏化市長城設計院負責設計,海倫市建聯公司負責施工,并于1999年6月1……[詳細]
龍江鎮清真寺
  龍江鎮清真寺龍江縣龍江鎮清真寺,原稱來家坎清真寺。始建于1929年5月間。當時有回族錢德興發起在朱家坎西門外(現正陽路西)四道街南側,建草房2間為寺,有穆斯林25人,聘請王金龍為阿旬。1934年由回民沙思禹、石福生、白至海、韓云發等13戶回族群眾發起,自籌資金買了房基自建土房2間,打井一眼,并聘請金吉順為教長。1937年金吉順離任以后,又聘請趕小車為生的于起云為代理教長,并于當年擴建2間青磚房,購買一塊回民公共義地。1940年,該寺又在原寺址蓋了5間磚房,聘請馬鵬樣為教長。1945年馬鵬祥離任。1947年聘請趙振祥為教長,后于1973年去逝歸真。1974年該寺聘請當時在龍江馬場當飲事員的馬敬真為代理教長,1979年起馬敬真被聘為正式駐寺教長。“文革”期間,該寺遭到嚴重破壞,除禮拜殿外寺內其余……[詳細]
龍沙關帝廟
  關帝廟位于龍沙公園院內,建于清乾隆四年(1973年),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后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筑,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墻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殿內關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倉,右有關平,墻上有描繪關公故事的重彩壁畫。1984年修茸時,增建兩座樣式相同高8.5米的鐘鼓樓,長280米的青磚封墻,鑲嵌30多個各式漏窗,使整個建筑渾然一體,為市級保護單位。又稱武廟、老爺廟、關公廟。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1980年至1985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廟,并將“關帝廟”正式更名為“關公廟”。整修后的關公廟為由山門、前殿、正殿、后殿組成的四進式建筑。山門三間,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稱靈官殿,殿內供奉護廟之神王靈官。殿前兩側為高8.……[詳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位于虎頭旅游名鎮鎮區北隅,坐落在虎頭要塞主陣地——中猛虎山山頂。紀念園位置曾是侵華日軍虎頭要塞指揮部所在地,也是當年蘇聯紅軍攻克虎頭要塞之戰中,戰斗最慘烈、攻堅時間最長、犧牲人員和消滅日軍最多的地方。為紀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中犧牲的5000萬人民,教育后人勿忘國恥,昭示世界珍愛和平,從2009年起,虎林市先后出資560萬元,修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該紀念園占地面積29.3公頃,由包括17米寬260延長米的階梯狀歷史事件展示平臺、二戰重要歷史事件雕塑、二戰終結地紀念碑廣場、勞工紀念廣場、烈士紀念廣場等景點組成。二戰紀念園按照大戰的醞釀與爆發、大戰的全面展開和大戰的最后較量與結局的思路,從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襲波蘭開始,直至1945年8月26日戰爭的最……[詳細]
四塊石抗聯遺址
  四塊石抗聯遺址是我區文物類名勝風景區,位于南岔區浩良河境內,屬浩良河森林經營所管轄。1935—1936年抗聯三、六軍在四塊石周圍建立后方基地,有被服廠、傷兵醫院、營地等。抗聯著名將領趙尚志、李兆麟、馮仲云、周保中、戴洪濱、張蘭生等曾在此工作。這里曾是0北滿臨時省委召開重要會議的會址,也曾是抗聯戰士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戰場。解放后這里曾接待過陳雷、王明貴、張祥、金伯文、夏鳳林、王軍、李敏、李再德等抗聯老戰士的回訪。四塊石抗聯遺址即抗聯三、六軍基地,于1986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對后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四塊石位于依蘭、湯原、南岔三縣交界,海拔位置高,群峰疊翠,風光秀美。景區有月峰山、紅石砬子、鐵嶺、駝龍峰、烈士墓和被服廠舊址組成。以月峰山、紅石砬子和鐵嶺為主。其中以……[詳細]
清真寺廣場
  清真寺廣場西起十二道街,東至十四道街,南起育民街,北至靖宇街,是國家一類保護建筑,該寺始建于1897年,1904年改建,1935年在眾多穆斯林朋友的倡議和捐助下再次擴建。1998年哈爾濱清真東寺被評為為全國百座模范清真寺之一。2003年道外區政府再次對清真寺進行了擴建改造,現清真寺占地1.8公頃,新建兩座附屋用房,建設面積440平方米,新增綠色3000余平方米,還將建設7500平方米體現回族文化特色的的商服中心,可供市民休閑、教民-活動,目前是東北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廟,也是全國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清真寺的配套設施和宣禮塔是按照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麥加和沙特麥地那大寺的宣禮塔設計而成。塔高50米,塔分五層,各有走臺。白天雙塔聳立云霄,莊嚴神圣,夜晚在燈光的輝映下,燈與塔渾然一……[詳細]
巴彥縣靈隱寺
  驛馬山原名野馬山,山中素有金馬駒的美麗傳說。由于古代此處方圓百里沒有驛站,清政府特在此設立驛站,并將此山改名驛馬山。清代國師看此山風景異常美麗,贊不絕口,稱“此山風水北方最佳,名五子登科,祖墳落此地,富貴多珍、最旺子孫、代代腰金、平步青云、家道亨亨、方可富貴、福壽雙全。”靈隱寺為核心景點,該寺占地超10萬平方米,位于驛馬山主峰東北面,整座寺廟坐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布有寺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藏經閣等;進入寺門左右各設一座鐘鼓樓,寺院內東側布設送子觀音殿、羅漢堂和塔林;西側布設齋院、居士生活區、舍俐塔和比丘塔。在靈隱寺北端的五座形似坐佛山峰的中部布建一座13級浮圖,總計23座建筑物,現均已建成。靈隱寺每年二月十九、清明、四月初四、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六月十九、七月十五、九月……[詳細]
頤園街一號
  頤園街一號在哈爾濱南崗區的中心地帶,有一座仿法國古典府邸式的歐式建筑及一個樹影婆娑的小院,這就是頤園街1號。它建于1909年,原本是波蘭籍木材商葛瓦利斯修建的豪宅,卻因解放后我們黨的領袖毛澤東主席的蒞臨、下榻而成為名宅。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主席在結束訪蘇的歸途中視察了哈爾濱,也是毛主席唯一的一次視察黑龍江。當天晚上,省市領導在此準備了豐盛的晚宴,為毛主席、周總理及同車抵達的越共總書記胡志明主席接風洗塵。但領袖們對當地的名貴特產卻一點未動,只吃了些青菜、米飯。飯后毛主席對市長饒斌說:“我們的國家還很窮,人民群眾很苦,我們不能這樣鋪張,吃米飯和蔬菜就可以嘛!”第二天,省市領導一致請求毛主席為省委、市委和哈爾濱第二次團代會分別題寫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學習”、“奮斗”、“發展生產”、……[詳細]
楊木橋子戰斗遺址
  現在位于綏陽鎮西南約三公里的沙洞車站,是綏陽林業局森鐵處的所在地。南去二十一公里到楊木車站,折向西北再行四公里,在深谷之中有一塊不小的開闊地,這里就是當年抗日聯軍曾痛擊過日偽山林警察隊的戰場—楊木橋子(現名德勝)。當初楊木橋子這一帶是片處女林,崇山峻嶺,松柏蔽日。日寇侵入后,為了擴充其侵略勢力,大肆掠奪林木資源,在這里設立了森林營署和山林警察隊。被騙招或強征來的上萬名勞工,在日偽-的刺刀下,從事著集中營式的伐木勞動,蒼翠蘢蔥的原始森林,蒙上了法西斯的-,大好河山黯然失色。當年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第五軍和第一路軍第二、三方面軍的二百六十余名戰士在林口縣紅石砬子與敵人激戰后,敵人以多倍于我的兵力追擊我軍,我軍穿越濱綏鐵路向東寧地區轉移,成功地甩掉了敵軍,來到了楊木橋子附近,為了補充給養,季清、柴世榮……[詳細]
三岔口救國軍兵工廠遺址
  三岔口救國軍兵工廠位于現三岔口鎮政府不遠的西南方向。地處中蘇邊界上的三岔口兵工廠是1932年5月由救國軍參議員孟涇清倡議,司令官王德林同意,由商會和農會出頭捐募興辦的。兵工廠有四馬力火油發動機一臺,車床一臺,還有一部分鉗、錘、銼等工具,辦廠之初僅三十名工人,其主要設備車床是孟涇清從寧安面粉廠拆?運到三岔口來的。孟是中共黨員,在救國軍里擔任黨支部書記,公開身份是救國軍參議員。他曾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生,懂得機械切削和使用車床的技術。在斗爭中,他感到共產黨抗日就要有自己的軍隊,有軍隊就要有兵工廠,所以才力主同意把寧安面粉廠(該廠為抗日救國軍封存的日偽產資)拆卸的設備用來建兵工廠,建廠以后,工廠由最初的機械、火藥、翻砂、烘爐、木工等車間,又增加了被服車間,工人發展到二百多人,成為救國軍的后勤部,廠……[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a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综合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