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西安市 > 鄠邑區旅游

鄠邑區文物古跡介紹

21、西寺溝
西寺溝
  西寺溝(又名“西寺峽”)位于秦嶺北麓太平峪深處,溝道全長25公里,距太平峪入山口12公里,距西安50公里,地處秦嶺北坡。溝谷西向,秋風送爽,高天云閑,山雀鳴叫,野花爛漫,青藤蔓草纏樹,山高坡陡峰險,溪河清粼響石,壁崖夾道蔭繁,農舍淡然,山野風涼,遠足暢懷,山路蜿蜒。到西寺峽口處轉彎直向北面,山石突兀,峰巒壁立,野樹雜花,溪水潺潺。行約3里路,山勢突變,一路拔高,秋日風涼,蒼翠蔓延,高山之上,臺地豁然。幾戶農家,隱居深山,寒舍老,山秋果繁。踏足梁上山巔,山野壯闊飽攬。西寺名揚,寺院不,秋高之日,登山望遠,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登臨山梁,四周山峰高聳入云,山脊舒緩綿延,北望圭峰山挺拔陡峻,形佳勢勝。東臨太平,紫閣萬花山高,西望澇峪群峰竟秀,南望秦嶺諸峰翠屏疊嶂。秦地風光,江山入畫,秦嶺形勝盡收眼底……[詳細]
王九思墓
  戶縣王九思墓在戶縣縣城北門外,有明代太史王九思之墓。王九思(公元1468年—公元1551年)字敬夫,號漢陂,陜西尸縣人,明代文學家,曾任翰林院檢討、吏部郎中。明武宗朱厚照時期,宦官劉瑾制造冤案,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榜示劉建、謝遷、韓文等53人為0黨,張于朝堂。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劉瑾執朝官.300余人下獄,并立內廠以輯朝官,創罰米法以罰朝官,于是朝野反對劉瑾。正德五年(公元15]0年)秋八月劉瑾伏誅。王九思名列劉瑾黨羽,降官為壽州同知,佐知州。王九思好風流,不拘禮節。善歌彈,工詞曲,與李夢陽、康海、何景明、徐禎卿等并號“七才子”.作有雜劇《沽占酒游春》、《中山狼》,散曲《碧山樂府》,詩文集《漢江陂集》等。……[詳細]
紫閣峪大圓寺
  大圓寺地處西安戶縣終南山紫閣峪口大圓寺依山而建,環境清幽。是一處修行靜養的好去處。公元前206年,此地曾是張良辭相隱居之地。漢明帝夜夢張良,受意建寺,名魚盤寺,時公元71年。至今,此寺經歷了近2000年來的波瀾壯闊,漢朝僧俗近萬人恭迎佛經的盛況、后秦國家譯經場的一角、唐宋明高僧大德的輩出、清同治期間的焚毀、民國時的寥寥,先后曾名為魚盤寺、大寺、大乘寺、大圓寺。建國以后,有尼師二人住寺,使佛教活動不綴。后遇文革,寺中六朝佛像、碑文等被毀。上續下覺師父,承續祖師遺風,三十余年來,領眾在荒灘亂石間,堅忍不拔的修復、改建寺院。2010年夏,大圓寺的主要建筑均基本落成,初具規模 僧眾們依佛制進行三個月結夏安居。期間,除早晚課不間斷外,誦經、學戒、聞法、佛前大供等功課密集。……[詳細]
宋村遺址
  宋村遺址位于戶縣草堂鎮宋村東北隅,太平河由東南流過。包含了仰韶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和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以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據1957年、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調查,遺址東西長520米、南北寬250米,文化層厚1.48米。多年來,群眾取土不時發現周的遺跡遺物,出土有石質的斧、刀、鑿、蚌刀和銅質的戈、鏃、矛、豆、薰爐、編鐘等。1958年后曾因取土破壞過一個車馬坑遺址,又陸續發現鑾鈴、軸頭、馬銜和馬骨骼等。1975年在遺址西段發現殉葬有兩匹馬的大型車馬坑和一些春秋墓,陜西省、戶縣文物部門清理出許多重要文物。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化羊廟東岳獻殿
  戶縣化羊廟東岳獻殿,古建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化羊廟東岳獻殿位于西安市鄠邑區龐光街辦化羊峪口,建于元代,已有700余年歷史,為西安地區現存少有的元代建筑之一,五間六楹,單檐廡殿頂,捏花琉璃脊,青布瓦屋面,檐下施平身出兩跳五彩斗拱,室內由徹上明造,遍施彩畫,梁柱斗拱等主要構件構成,保持著明顯的元代建筑風格。化羊廟留存有宋真宗“萬歲牌”一面;元世唱祖忽必烈之孫安西王忙哥刺敕令旨碑——蒙漢文石碑一通,碑高2.37米,上部蒙佯文,下部漢文。2019年銨10月7日,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古建筑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元至清;編號:8-0463-3-266)。……[詳細]
賀仁杰墓
  戶縣賀仁杰墓賀仁杰(生卒年不詳)字寬甫,陜西廣縣人。元代大臣。他初隨元世祖忽必烈征戰,屢建戰功。全國統一后,他官居中樞,從不泄露禁中機密,深得世祖寵信。他對皇帝足知無不言,多為勸諫:皇帝對他是言無不聽,多被采納。皇帝欲選童女入后宮,他勸諫不可為,即罷。當時實行的鹽禁法危害人民,經他提議予以取消。世祖特任命他為上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境)留守,加授中書右丞。他的妻子亡故后,皇帝要為他續皂室貴族女.他堅辭不受,仍娶了民間婦女.其妻雙目失明,他對妻子仍相敬如賓,不愿納妾。元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以年老辭官。卒后溢號“忠貞”。死后葬于戶縣秦鎮張良村。……[詳細]
北丈八寺遺址
  北丈八寺遺址位于戶縣天橋鄉丈八寺村北堡一帶,與丈南遺址一脈相連,東有澇河流過。上限為周代,下限在漢代,以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據1957年、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調查,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80米,文化層厚2.1米。從遺跡看,東為先民居住區,西為墓葬區。在南北3號路面靠村附近發現有大量的灰坑、墓穴。出土有獸骨、鹿角、銅錢及壺、罐,還有紅、灰色夾砂陶片和云紋瓦當等。1981年在村南發現合葬20具人骨骼的殉人坑,坑北發現有漢代空心磚。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真守村遺址
  真守村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古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渭豐街道真守村南堡東北、西南側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鄠邑區渭豐街道真守村南的斷崖上,北為鄘塢嶺,東南有澇河故道流過。南北長約550米、東西寬約70米,是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為主的遺址。1957年、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調查,發掘高、寬均2米的灰坑二處。1980年發掘大灰坑二處、房基地面和制陶窯址各一處,遺物有石斧、骨笄、彩陶盆、彩陶壺及鹿角、蚌殼、獸骨等;之后又出土尖底瓶、素面缽、彩陶缽、平底瓶等完整的珍貴文物。真守村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古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渭豐街道真守村南堡東北、西南側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鄠邑區渭豐街道真守村南的斷崖上,北為鄘塢嶺,東南有澇河故道流過。南北長約550米、東……[詳細]
黃堆村遺址
  黃堆村遺址位于戶縣草堂鎮北堡,東南距宋村二公里,滄浪河流經西側。包含了仰韶文化和東周、秦、漢、新莽時期的文化遺存,以東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據1957年、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調查,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50米,文化層厚2.5米。出土有石質的斧、刀、鐮、鑿、錛、笄等,以石斧為最多;陶質的豆、鼎、鬲、倉、釜及扁身陶壺、彩陶壺、彩陶壇;銅質的弩機、鏡、鼎、簪壺、秦半兩、漢五銖、新莽鏟幣等;出土的還有玉璧。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太史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史橋
  太史橋位于戶縣縣城西郊甘亭鎮西街村澇河上。橋為花崗石條砌筑,東西走向,十孔拱橋,長75米,橋面寬7.5米。橋建于明嘉靖初年,由邑人王九思倡導主持修建。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雩縣(今陜西戶縣)人。是明代中葉著名的文學家、戲曲家。曾任吏部郎中。每當夏秋之季,澇河河水泛濫成災,王九思倡議籌劃資金,費時兩年建成此橋。后人為紀念他,遂將橋稱為太史橋,并在橋的西端修廟、立碑以資紀念。1992年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崔家堡遺址
  崔家堡遺址位于西安市戶縣甘亭鎮西關崔家堡村西南,包括崔家堡、姬家堡,向南延伸到澇河灣一帶。遺址地處澇河東岸二級臺地上,東西1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層厚度約0.8-1.5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遺址北部被村莊覆蓋,南部為耕地,中心區地表為耕地,地勢平坦,西側南側部分地段有斷崖,是一處西周聚落遺址。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城關遺址
  新石器時代—周古遺址戶縣甘亭鎮連豐村西南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戶縣城外西北角,澇河故道經其西側。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60米,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至1990年,陸續出土石、陶、骨器和蚌殼等,尤以石笄、骨錐、骨針最為典型。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窩酒作坊
  龍窩酒作坊 時代:清—現代 地址:西安市戶縣澇店鎮龍窩村 保護范圍:以古井為界向西南外延150米,東西外延100米。 建設控制地帶:現龍窩酒廠院內。2014年,龍窩酒作坊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遇仙橋及石造像
  遇仙橋及石造像·元、明·戶縣甘河鄉甘河村。保護范圍:遇仙橋橋體東、北外延40米,西、南外延30米;石造像小院東西10米,南北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10米。2003年,遇仙橋及石造像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5、陳平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平墓
  陳平墓位于鄠邑區石井鄉曹家堡西北。俗稱“陳丞相墓”。墓冢呈覆斗形,南北長30米、東西寬25米、高17米。墓前原有清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書“漢曲逆侯陳平墓”碑一通,現移入曹家堡學校內保存。1957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秦渡羅漢寺
  羅漢寺時代:明地點:戶縣秦渡鎮南、北龐村之間保護范圍:寺院院墻以內。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秦渡羅漢寺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鄠邑王氏宗祠
  戶縣王氏宗祠時代:清地點:戶縣縣城北街保護范圍:祠堂院墻以內。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鄠邑王氏宗祠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8、楊礪墓
楊礪墓
  楊礪墓時代:北宋地點:戶縣龐光鎮楊家堡村保護范圍:墓冢四周各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楊礪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晏平寨晏氏祠堂
  晏平寨晏氏祠堂位于西安市鄠邑區,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西安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成道宮村成道宮
  成道宮村成道宮位于西安市鄠邑區,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西安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多多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午夜性色福利剧场 | 午夜国产亚州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