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州市 > 松滋市旅游

松滋市文物古跡介紹

苦竹寺
   松滋市街河市鎮;苦竹在街河市街西頭,現在松滋二中校園內.其苦竹被人伐了不少,沒有以前的枝繁葉茂,井也封了,亭子也沒有以前光彩奪目.  故事還要從很久說起,街河市西邊有座古寺。寺旁一眼清泉,長流不絕,其水甘洌異常,謂之甘泉。泉畔幾簇修竹,四時常綠不凋,其枝形如龍爪,故稱龍爪竹,又名苦竹。此地景致幽美,風物俊逸,古人譽為松滋八景之一。  相傳北宋紹圣年間,黃庭堅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謫,從京城赴黔州貶所,途經松滋。行至街河市,見一草庵,遂往庵中投宿。庵中主持長老,法名通慧,見有遠方來客,熱情相迎,安頓食宿,周全備至。用罷晚膳,黃庭些帶上香燭,來到前廳拜佛。三叩已畢,庭堅抬眼前望,但見香爐中倒插一支中楷狼毫,不覺蹊蹺,趨前近看,頓然大驚。眾人見狀,盡皆愕然。少頃,庭堅轉過身來,朝通慧拱手道:“敢……[詳細]
松滋大悲寺
  松滋大悲寺:松滋大悲寺位于松滋市龍鳳山上  寺院簡介  松滋大悲寺:松滋大悲寺位于松滋市龍鳳山上,傳承臨濟正宗,演化無為祖師道場,大悲寺所作之一是承前啟后,-利生。“見性明心得祖意,直指單傳無上乘”,“圣凡普照開真釋,空有齊彰續慧燈。”始祖無為祖師于萬歷年間,在大冶縣,東方山弘化禪院禮志印祖師門下第六代孫凈覺和尚為師,諱深見,住清圓寺,另立單傳派,傳至第四代心靜和尚,住覺性庵,因派不合,遷至河南羅山縣春秋廟,又傳至第四十七代上東下昌(即吾師),領師爺師太至武漢歸元寺,吾師任監院,后在蓮溪寺任方丈,后又在應城建寺院。   寺院歷史  日本人入侵中國時,師傅為避開日本人的-,離開應城前往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峨眉等地朝山,當師傅云游到松滋時受到高僧妙德和尚的熱情接待,高僧與大德,坐禪論禪,禪機……[詳細]
松滋靈鷲寺
  靈鷲寺靈鷲寺建于晉朝,殿宇宏偉,共有六重,第一重為戲樓大院,第二重是韋陀四大天王殿,第三重是三尊佛殿,第四重為羅漢祖師殿,第五重為方丈禪房,第六重供坐佛一尊(高達10米),旁邊有財神殿、百子堂,后面有經堂數十間。常年香火旺盛,是江南一大寺院。傳說,晉朝有一位游方和尚靈鷲,堅持40年為逃入武陵山的難民指點迷津,并耗盡終生化緣之錢物,其功德無量。后天下太平,原入山之人出山訪靈鷲和尚,從當地人口中得知他與世長辭,便廣捐財物,在埋葬他的前山,修建起一座大寺廟,取名“靈鷲寺”。60年代,修建洈水水庫時被毀,重建中的靈鷲寺位于清神路旁的降盜嶺上。靈鷲寺是松滋最早的寺院,被譽為“楚南名剎”,于民國年間毀于戰火。1997年經市0和上級有關部門批準,擇地40畝,按原貌復建。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贈額,著名佛道……[詳細]
桂花樹遺址
  桂花樹遺址位于松滋市大溝口村、松滋市與公安縣交界的王家大湖南部的臺地上,遺址呈長方形,面積54,000平方米。該遺址于1974年發現,同年湖北省博物館等進行試掘。文化堆積厚達2.5~5.5米。文化內涵以大溪文化為主。石器采用了切割、鉆孔等技術,器形規整,有鏟、斧、錛、鑿、雕刻器等。陶器數量多,器形有鼎、碗、缽、簋、盤、豆、罐、甕、壺、雙腹杯、直筒瓶、器蓋、器座等。部分紅陶器器表或上部施有深紅色的彩衣。其它還出有玉刀、玉鐲、玉璜、玉墜、陶球等。考古發掘還發現了少量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文化遺存。桂花樹遺址首次明確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疊壓關系,使得研究者準確地把握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在器物類別組合上的區別,并首次將龍山時代的遺存命名為“湖北龍山文化”,客觀上推動了石家河文化的……[詳細]
換甲山學堂舊址
  換甲山學堂舊址位于松滋市沙道觀鎮和平街。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換甲山學堂始建于1922年,時為三棟中式平房,由比利時教會與地方士紳興建,用于傳教及開設蒙童學堂。1933年,學堂轉歸美國教會后,美國傳教士狄隆拆除平房,修建鐘鼓亭、教堂、辦公住宿綜合樓各一棟,仍繼續辦學。現存教堂,磚木結構,坐北朝南,面闊10米,進深14米,前部硬山頂,大門圓拱形,高3.27米,寬1.85米;屋頂卷棚,對稱立柱共8根。該學堂為地方培養人才作出了較大貢獻,同時,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對于研究近現代建筑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詳細]
紅軍樹
  紅軍樹位于街河市鎮白果樹村。此樹實為銀杏樹,俗稱白果樹。樹桿高18米,中部直徑2.85米,樹冠直徑20米,樹齡300余年。1928年至1930年,紅四軍軍長,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轉戰松滋,曾多次在此次召開會議宣傳革命道理,并時常將戰馬拴于此樹下。為紀念紅軍的豐功偉績,緬懷革命先烈,人們便親切稱之為“紅軍樹”。原成都軍區列司令李文清也出生于此樹附近的一戶人家。1986年,縣人民政府在樹下建立紀念碑,由李文清將軍題字。現為松滋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波臣烈士紀念碑
  張波臣,1905年生,松滋市薛家洞人,1927年5月加入中國0,12日主持建立松滋縣第一個0支部,1928年2、3月,任0松滋縣特支委員,0松滋縣委委員,共青團松滋縣特支書記,共青團松滋縣委書記,6月任松滋縣紅色自衛隊總指揮,參與領導九嶺崗起義,1930年春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團長,九月在沙市戰斗中犧牲,特立此碑,以資紀念。電影《洪湖赤衛隊》副官原型即為張波臣。……[詳細]
牛長嶺抗日戰士紀念碑
  1943年5月,原-第51師步兵151團在團長王昌奎的率領下,在街河市牛長嶺地帶,與日軍某部第19、13兩縱隊激戰了晝夜,共殲敵500余人,-陣亡114人。當地民眾眼含熱淚掩埋了100多位將士,后連年高培墳堆,久之稱為“白骨塔”。為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忱,緬懷英烈,教育后人,于1998年修建紀念墓,修建“牛長嶺抗日戰士紀念碑”。……[詳細]
紅四軍軍部與紅二團總部舊址
  紅四軍軍部與紅二團總部舊址位于松滋市劉家場鎮柳林河社區。占地面積206.7平方米,建筑面積284平方米。1928年~1930年,賀龍率領紅四軍、紅二軍團轉戰湘鄂邊,多次駐扎于該處。舊址為帶0前店后宅四合院土木結構建筑,墻體為土磚砌成,配有低矮木樓,屋頂覆蓋青灰布瓦。該舊址是研究賀龍在松滋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實物資料。……[詳細]
過脈堰墓群
  過脈堰墓群位于松滋市楊林市鎮黃石崗村與湖南省澧縣鹽井鎮官橋村交界的山崗上,東漢時期墓群。呈東西向分布,東西長325米,南北寬80米,面積2.6萬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殘墓磚,飾十字交差、菱形、三角形等幾何紋飾。暴露有少量墓室,采集有泥質灰陶罐殘片等遺物。該墓群面積較大,分布密集,整體保存狀況較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詳細]
11、云聯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聯塔
  云聯塔位于松滋市老城鎮。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角五層樓閣式空心磚石塔。通高25米,底邊長3.68米。塔門面西南,二至五層各交錯設一拱門及左右圓窗。塔內設石階51級,可盤旋登至塔頂。塔檐均設有三角形青石昂嘴,用以懸掛鈴鐸。該塔是當地唯一一座風水塔,對于研究當地建筑技術和社會習俗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松滋萬壽橋
  萬壽橋位于荊州市松滋市洈水鎮九嶺崗村。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民國二十五年(1936)維修。東西向橫跨烏溪溝上。單孔石拱橋,拱券縱聯砌置。長14.5米,寬4.5米,孔跨7.5米。該券臉石雕龍頭、龍尾,具有顯著的漢文化特色。(第五批)……[詳細]
唐家崗遺址
  唐家崗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松滋市危水鎮花園洲村,包括施家墳遺址和大臺子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5米左右,曾經發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片)。該遺址對于研究長江中游地區的古代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段山口墓群
  段山口墓群東周至漢代墓群,位于松滋市南海鎮斷口山村,面積約5平方公里,保存狀況較好。曾經發掘戰國楚墓、漢代墓共8座,出土一批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等珍貴文物,對于研究江漢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何家崗遺址
  何家崗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松滋市南海鎮三垸村,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左右,曾暴露出紅燒土房基和灰坑遺跡,采集到石器、陶器(片)。該遺址對于研究長江中游地區的古代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姚家祠遺址
  姚家祠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松滋市萬家鄉姚家坪村,面積約4200平方米,文化層厚1~1.8米左右,采集有石器、陶器(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長江中游地區的古代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雨壇包墓群
  雨壇包墓群漢代至南北朝墓群,位于松滋市王家橋鎮中水橋村,面積約3.5平方公里,保存狀況較好,曾采集到墓磚。該墓群對于研究江漢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桃子嶺墓群
  桃子嶺墓群東周至南北朝墓群,位于松滋市陳店鎮,面積約20平方公里,保存狀況較好,曾采集到戰國青銅劍、紀年墓磚等。該墓群對于研究江漢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洈水明珠塔
  雄偉壯觀的洈水明珠塔,屹立在清水沖山巒最高峰,塔頂寶塔狀的珠球在陽光照耀下發出璀璨的光芒,被譽為“楚天明珠”。游人登高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詳細]
紅二軍團楊林市戰斗遺址
  紅二軍團楊林市戰斗遺址在松滋市南洈河西南岸楊林市至臺山坪一帶。1930年12月,紅二軍團撤出津(湖南津市)澧(澧縣)戰斗到松滋縣楊林市、街河市一帶休整。軍團前委員會于楊林市召開會議,討論軍事行動方針。由于產生嚴重的意見分歧,部隊左右徘徊,未能抓緊戰斗準備。而湘敵糾集18個團的兵力,從容布置,于17日分三路向楊林市進襲,我紅六軍團倉促應戰,戰斗首先從臺山、蜈蚣嶺一帶打響。此時,剛收編的土著武裝笱在陽部又在后方反水,紅二軍團部指揮部處于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經激戰后,紅六軍遭到嚴重挫折,撤出戰斗,后在劉家場集結轉入湘鄂邊區。1988年,此地域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 | 综合AV在线网播放 |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