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駘廟位于侯馬市西北約八公里的西臺神村北,汾河灘地南側的“古翠嶺”上,廟宇座北向南,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建筑形式為造型獨特、布局別致的城堡狀。據史書記載,臺駘是黃帝的五世孫,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賜姓張,他是上古時期比大禹還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開山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興修水利、造福百姓,深受后人的尊崇和敬仰,被譽為汾神。歷代勞動人民為了紀念臺駘治理汾河、造福百姓的歷史功績,在汾河沿岸修建了多處臺駘廟。侯馬的臺駘廟最早建于晉平公時期,據《左傳》記載:晉平公有病,派人問病,回答說:“晉平公的病是因為很久沒有祭祀臺駘,臺駘作祟。”晉平公問當時的大學問家子產:“臺駘是什么神仙?”子產回答說:“黃帝之子金天氏后代叫昧,生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叫臺駘,因為臺駘治理汾、洮二河有功而封于汾河流域。由此看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