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旅游

天津市文物古跡介紹

1、獨樂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樂寺
  獨樂寺位于天津北郊的薊縣城西門內,它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主建建筑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984年)重建,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代表作。山門屋頂為五脊四坡形,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虎殿頂山門。觀音閣通高23米,上下兩層中間設一暗層。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種,建筑上以手法高超著稱。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筑。獨樂寺行宮,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稱乾隆行宮,是清代皇帝去東陵謁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處行宮。據記載,獨樂寺自遼代重修以來,曾經受過28次地震,其中3次是破壞性強震,幾乎所有的房屋建筑都倒坍,惟獨觀音閣未遭破壞。獨樂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詳細]
2、天津寧園 A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寧園
  寧園位于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側,育紅路南側,占地45.65公頃,水面11.7公頃。寧園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園林景觀。公園前身系清末官立種植園。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委派周學熙以工藝總局名義在天津北站附近籌辦種植園,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開湖建園。出于在園內為慈禧太后建造行宮的想法,園內建筑在策劃設計上頗具匠心。“初建園時,挖湖堆山,開渠理水,設閘引水,湖水與園外金鐘河相通,宣泄得宜。園內建屋三楹,曰鑒水軒。”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種植園日漸荒廢。1930年(民國十九年),北寧鐵路局購得此園并規劃拓建為公園,取用諸葛亮《誡子書》“非寧靜無以致遠”之意,命名為“寧園”,并立碑于亭廊之中。公園沿襲中國古典造園的手法,在種植園原有基礎上,新建宏觀樓、大雅堂、……[詳細]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位于海河出海口處,以修建于明代的大沽口炮臺為基礎。景區內有一座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示了19世紀舊中國那一段被列強欺辱的歷史;室外古老的炮臺、古炮、城墻等壯觀滄桑,可以參觀拍照。大沽口炮臺遺址景區的規模不大,進入景區后步行游覽即可。景區是以博物館為主體,進入景區后首先參觀博物館,然后前往炮臺遺址處參觀拍照即可。游玩時間1-2小時左右即可,如果對歷史感興趣想要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在門口處雇請一位導游講解。景區的大門位于西側,在此購票進入后,左前方即可看到博物館。博物館建筑的造型很獨特,是一個放射狀的金屬建筑,寓意為0的-,整個建筑的外表是鐵銹色,顯得滄桑古老。進入博物館即可開始參觀文物及資料的展示,博物館分為序廳、京畿海門、沽口御侮、國門淪陷等幾個部分,還有3D影院和臨時展廳。……[詳細]
4、天津天塔湖 AAAA
天津天塔湖
  天塔是津門十景之一,景名“天塔旋云”。集旅游觀光、餐飲娛樂和廣播電視發射多功能于一體。為世界第六、亞洲第四高塔。居高臨下,俯瞰整個天津城,甚至可清楚分辨過去的主要街道和建筑。第三層的旋轉餐廳,每隔45分鐘,餐廳便自轉一周,人可隨廳轉,目便隨景移,感受妙不可言。傍晚暮色漸起登塔,與身邊的人憑欄倚靠,在漫天霞光中,看全城燈火漸次點亮,更別有一番情趣。天塔對游人開放的有塔座大廳、嘹望廳、太空旋轉廳和270米高的露天觀光平臺,在嘹望廳內可借助各角落的望遠鏡將方圓百里的景色盡收眼底。天津廣播電視塔,位于天津市河西區聶公橋南、紫金山路與津溜公路匯合處,取其首尾二字,所以簡稱“天塔”。塔身高415.2米,居當今亞洲之冠,躋世界高塔之林。它于1991年建成,聳立于碧波與云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詳細]
天津梁啟超舊居
  梁啟超故居和飲冰室書齋位于原天津意租界橫二馬路19號和21號,即今河北區民族路44號和46號。該建筑是意大利建筑風格的小洋樓,造型別致典雅。他的故居(河北區民族路44號)建成于1914年,共兩層。有地下室、頂層有0。主樓為水泥外墻,塑有花飾,異型紅色瓦頂,石砌高臺階。樓下是過廳、小書房、客廳和起居室。樓上是他的書齋飲冰室、圖書室和浴室。1924年梁啟超又在寓所左側(河北區民族路46號),建了一座專門的書齋,遂將飲冰室齋名專用于此樓。飲冰室書齋為灰色二層小洋樓,系意大利建筑師白羅尼歐設計并承造。首層為其書房,二樓做臥室和會客。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對梁啟超故居“飲冰室”進行了整修,整修后的“飲冰室”保持了原來的建筑布局和意大利風格,現已成為天津“海河意式風情區”內新的旅游和觀光景點。梁啟超故居……[詳細]
薦福觀音寺
  薦福觀音寺位于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津塘公路于大直沽中路交口處,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大直沽是天津的發祥地,歷史上有30多座寺院庵堂,又稱“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衛”,薦福觀音寺是位于大直沽中臺的藥王廟遺址上修建的,是由佛教薦福庵異地重建的新道場。位于小孫莊的薦福庵是民國時期修建的,河東區文物保護單位,現常住尼僧15人,1996年開放后由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庵發展成為初具規模,香火興旺,道風井然的佛教活動場所。教務法務的進行、鴻法利生事業的開展、慈善公益善舉的傳播,在國內外的信徒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地方窄小、殿堂不齊、信徒眾多、擁擠不堪、而且面臨拆遷、規劃退線,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幫助、協調下和東達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鼎立相助,0促成了薦福庵異地重建并更名位“薦福觀音寺”。寺內圓通寶殿……[詳細]
天津郵政博物館
  天津郵政博物館位于和平區解放路111號,展覽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分“序廳”、“郵驛與其他通信組織廳”、“郵政廳”、“集郵廳”四大展廳。展示內容從時間跨度上分為5個階段,即古郵驛時期、近代郵政創辦時期、大清郵政時期、中華郵政時期、人民郵政時期。展廳通過文字、實物、照片、塑像等展示方式,介紹了天津郵政百余年的歷史變遷,展示了郵政行業獨特的文化魅力。天津郵政博物館的館藏包括了秦漢時期的“車轍石”、唐代的“磚畫”、近代郵政創辦初期的“總理衙門”實寄封、中華郵政時期的“運郵馬車”等珍貴文物,以及大量郵票和集郵品,其中不乏中國首套郵票大龍郵票等歷史珍郵。這些文物的展出將使天津郵政博物館在展品內容上、展出規模上位于全國前列。天津郵政博物館也是天津地區唯一一座行業性質的博物館,對宣傳和塑造郵政文化,提升……[詳細]
天津峰山藥王廟
  中華醫圣文化苑峰山藥王廟(俗稱風窩廟),位于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王村,始建于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距今1300余年。歷史上曾屢次重修,1997年再次翻修,整體建筑規模恢弘精美,樓閣殿宇錯落有序,布局協調渾然一體,古樸幽靜。廟宇主要由:山門、前殿、中殿、后殿、東西后殿及鐘樓和鼓樓等幾個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堪稱天津獨具規模和特色的古建筑群。廟內主要展出中國自古以來的圣祖、先賢和佛教圣像以及為中華民族做出杰出貢獻的醫藥圣賢。峰山藥王廟雖歷經滄桑,祭祀活動卻從未中斷,每逢廟會期間(農歷四月二十至二十八)華北地區及東南亞僑胞常來祭拜。目前是天津地區最大的寺院式建筑群。現已改建為“中華醫圣苑”,演化成為弘揚中華傳統醫藥文化,融知識性、教育性、觀賞性為一體的文化教……[詳細]
華蘊博物館
  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華蘊博物館坐落于天津市河北路和睦南道交口,是天津首家私人博物館,以收藏古文物數量及品種最多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華蘊博物館,天津市首家私人博物館,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旅游景點。位于天津市和平區河北路283號。是展示中國古代石刻、木雕及瓷器等文化藝術的綜合型博物館。該館陳列的展品囊括了從西周至清朝各個歷史時期的青銅器、銅器、石刻、木雕等100多種,2000余件文物。館內擁有現存量清道光年間的“圣旨”,各種石刻、古代兵器;與云崗石窟同時期的北魏、北齊、及隋唐的佛教造像100余尊,其中多數都是孤品;從漢至清各歷史時期的陶瓷器1000余件。其中宋代五大窯的瓷器幾十件。展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及中國古代石刻、木雕、瓷器藝術的博大精深。據文物部門測算,僅粵唯鮮內……[詳細]
李叔同故居紀念館
  李叔同故居位于河北區糧店街62號。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歷史。由四套四合院組成,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間,占地1400平方米。整個建筑沿街而建,坐西朝東。大門為“虎座”門樓,門楣上有極為精細的“百獸圖”鏤刻磚雕,墻壁磨磚對縫。迎面為刻磚影壁,門樓右側為廳房,前四合院有兩個磚砌垂花門,有南北房各3間,東西房各5間,前臉均為雕有“漁樵耕讀”的木結構裝飾。在大四合院右側,原有一個小院名“意園”,建有藤蘿架,四周用竹籬圍起。意園有一間西屋,是李叔同從日本留學回國后改建的,稱“洋房”。東屋稱“中書房”,藏有線裝古版書5000余冊。院內建有游廊和小花園,室內陳設精致,環境幽雅。李叔同在1912年去上海之前,大部分時間是在這座宅院里度過的。該故居現已拆除,擬重建,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為了……[詳細]
11、覺悟社舊址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覺悟社舊址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是一座建立在革命舊址上的紅色紀念館,特色突出,主題鮮明。覺悟社是在五四運動高潮中產生的進步青年團體,二十們社員男女各半,其中周恩來、馬駿、劉清揚、鄧穎超、郭隆真等人都是當時天津-的骨干。社員們沖破封建束縛,聯合起來,共同斗爭,他們在這里研究新思潮,探討救國救民的真理,積極參加實際斗爭,成為當時天津反帝-的領導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2012年,紀念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舊址文物主體進行了修繕,同時對展陳進行了提升改造,更加彰顯了紀念類博物館的自身特色。修繕后的紀念館整體布局為三進三合院,青磚灰瓦,磚木結構。現有展陳分復原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一、復原陳列復原陳列充分利用覺悟社舊址的獨特優勢,根據鄧穎超、管易文、李愚如等原覺悟社社員和社友的回憶結合相關文獻……[詳細]
12、曹禺故居 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紀念館和曹禺劇院充分展示中國現代杰出戲劇家曹禺的獨特藝術魅力、全面解讀曹禺藝術思想形成過程的絕佳平臺,是天津的重要文化資源,是宣傳天津文化的重要窗口。紀念館和劇院位于河北區民主道意式風情區內,建筑面積4613平方米、占地2400平方米,是2010年天津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首批推出的40個重點文化項目之一。按照“修舊如故”原則,進行恢復性整修、陳設后,于2010年9月24日曹禺先生百年誕辰之日正式開館,同時曹禺劇院正式揭牌運營。紀念館為磚木結構的兩座兩層獨立小洋樓,前后庭院小花園,是典型的意大利式建筑風格。該建筑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建成,是享譽中外的戲劇大師曹禺(萬家寶)度過他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萬公館”。2004年,該建筑被河北區政府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2008年被市政……[詳細]
13、天津天后宮 AAA
天津天后宮
  介紹天后宮俗稱娘娘宮,在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現在的古文化街上。始建于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宮內供奉著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海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極好并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后人敬為女神。農歷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云集,熱鬧非常。現在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寬7米。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民間小式建筑。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天津有一句老話: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衛。可見天后宮在天津人心目中的地位。這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也……[詳細]
天津玉佛禪寺
  玉佛禪寺前身為“法藏寺”,始建于周隋之間(約公元557年-581年),毀于晚晴民國初年。2003年8月,天津市宗教事務管理局批準恢復重建該寺。2010年5月,建成并對外開放,同時更名為“玉佛禪寺”。該寺占地400畝,主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臥佛殿,東側有文殊殿、觀音殿和客堂,西側有普賢殿、地藏殿和發物流通處等,各殿堂有游廊相連,建筑氣勢恢宏,古樸典雅,生態和諧,佛教色彩濃厚,民族民俗色調賞目。該寺最大的特點是:集中供奉了一萬余尊緬甸玉質佛像。其中臥佛殿供奉的臥佛像,長7米,高3米,重25噸,為一塊天然玉石雕刻而成,玉質溫潤,色澤清雅,雕刻精美,為人間瑰寶。自開放以來,該寺香火日漸旺盛,現已成為津京地區乃至華北一處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和佛教旅游區。門票價格:免費景區等級:……[詳細]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位于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中路,占地面積五千八百平方米,建筑面積三千余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建筑中央為元明清大殿基址,周圍設兩層展廳。展覽的主題為“海洋的旋律”,以二百余件出土文物及與海洋文化、媽祖文化有關的船舶、建筑等復原模型和三百幅圖片,向觀眾展示古代人類從事海洋文化實踐活動、天津城市的起源、媽祖文化現象、遺址的發掘等內容。博物館前廣場矗立一通柱式雕像,通柱象征桅桿,外包石材,采用浮雕手法,自下向上雕刻著代表元、明、清三代不同的海洋圖案。柱的頂端立一尊媽祖像,為一年輕民間少女,雙手輕輕地捧在胸前,雙目遠望,衣上的錦帶隨風飄舞,似在期盼遠航的人們平安歸來,期盼祖國早日統一。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后,為解決大都的糧食供應問題,開辟了東南沿海到直沽的漕運,東南沿海的糧食等物資源源不……[詳細]
16、天津鼓樓 AA
天津鼓樓
  鼓樓是天津舊城標志性建筑。位于舊城中心,明永樂二年始筑天津衛城,在舊城中央修建鼓樓。鼓樓下四面開設券門通道,以溝通城內四條大街。以鐘代鼓,用以報時。1952年,鼓樓因有礙交通被拆除。如今所見為近年新建的,但玩點不大。鼓樓是舊時天津三宗寶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緊鄰聞名遐邇的廣東會館,周圍與國內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后宮、呂祖堂等景點相輝映,形成了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已完成主體修復工程的鼓樓時常舉辦各種展覽,如本市危改展覽,天津住宅發展史展覽。展出金、元、明、清、近代、解放前幾個歷史時期本市住宅的發展變遷史,除此還開辟了天津風貌和名人名居展覽。集中展示了70多處典型建筑和名人名居等。用時參考:一小時交通:乘611直通車(空調)在鼓樓商業街站下車或乘便民61、15、161、657路等公交車及地鐵2……[詳細]
17、安家大院 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家大院
  安家大院坐落于楊柳青當年最繁華的估衣街北,與石家大院一個街南一個街北。它建于清代同治年間,已有150年歷史。安家大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個院落,是北方的四合連套格局。前面是一個大院子,院內有內門相通,后院分東西兩個小院,院中還有清代金銀庫、文革防空洞等地下遺存物。這三個院落內里相通,結構疏密有度,回還自如,是典型的內宅外院結構。宅院主人安文忠是楊柳青“趕大營”第一人,是他帶動了“民助軍需”,以全新理念支援清軍左宗棠部遠征新疆,以維護中國統一。安家大院是“趕大營”的楊柳青安氏家族的居所。清代同治年間,安氏兄弟四人先后徒步新疆,發財還家,用銀兩購下了這座豪宅。安家大院從解放以后成為大雜院,前院在文革前辟為“楊柳青衛生院”。此院準備修復前,已住有27戶居民,私搭亂蓋大小房屋30余間。此次安……[詳細]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是中國天津市河北區金家窯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目前,金家窯清真寺寺內現有3名阿旬,7名學董,70余部阿拉伯文藏經,20余部波斯文藏經,以及1927年由戴德桂撰寫《天津金家窯清真寺碑記》。金家窯清真寺位于中國天津市河北區金家窯大街海潮寺胡同19號,是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初建金家窯清真寺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明朝初年,一些在運糧船隊中安慶幫的人每年冬天都會在金家窯一帶臨時搭席棚作禮拜。之后,有一些回族陸續來這里定居并建設清真寺。金家窯清真寺最初只是臨建的禮拜房間。修繕重建后來在王宇周、左冠廷和穆玉山的出資下建設了清真寺的大殿、南北講堂和沐浴室等。光緒年間,馮阿訇集資重修該清真寺。1917年、1984年、1988年和19……[詳細]
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
  位于薊縣孟家樓一當地富戶農宅。該宅磚木結構,院落狹長,東西廂房排列有序,正房為穿堂式,一明兩暗。其東西廂房供作戰、機要及警衛人員居住;東次間為前委書記、司令員-居住;西次間設為作戰室。屋頂架設防彈鐵絲網。在1948年12月,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后,為部署平津戰役,根據0中央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12個軍及特司部隊近百萬大軍不待休整急速進關,將總部進駐孟家樓,訂這里為平津戰役的指揮中心2019年10月7日,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天津中山公園
  天津中山公園與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淵源,因為在中華民國建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該公園發表重要演說而知名,8月24日,孫中山先生應袁世凱之邀北上共商國事,并到公園官紳歡迎會,即席發表演講。孫中山先生曾經兩次在這個公園巡視演講。公園的名稱也是為紀念他而改的。這個清末時期建成的公園可以說成是由袁世凱促成的。由于清朝末年,天津的愛國實業界人士積極倡導以國家民族工業來拯救清朝疲弱的國力,為顯示天津工業發展狀況,他們在建造一個叫做“勸工陳列廳”的同時,亦籌建了一個向外開放的公家園林,稱為“勸工會場”。袁世凱乘機以會場為范例,向清廷勸說推行他主理的“新政”,為自己仕途邁進一步。當時這個公園就陳列了很多中國的工業產品和工藝示范。-也因為在孫中山先生聯俄容共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于民國4年(1915……[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日本午夜视频一级a | 亚洲区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