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曲靖市 > 羅平縣旅游

羅平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位于羅平縣富樂鎮第一中學東南側龍脈山麓。建筑坐西南向東北,依山勢沿中軸線排列,為三進院布局,由涼亭、山門、前院西岳廟、中院真武殿、后院斗閣等組成建筑群,占地面積3697.36平方米。山門,高4.4米、寬2.8米,后設13級臺階通往前院西岳廟。每級臺階長3.15米、寬0.32米、高0.2米。前院西岳廟,單檐歇山頂磚木結構。5開間,通面闊19.3米、進深8.45米。明間為8扇幾何形紋飾格子門,門楣上方匾額題“西岳廟”3字;前設8級臺階。殿內正方塑靈光、呂主、韋陀神像,左側塑牛王等神像,右側塑馬祖神像。中院真武殿,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磚木結構。5開間,通面闊22.2米、進深8.1米。明間為6扇雕花格子門……[詳細]
  位于富源縣富村鎮南約7000米的亦佐村。歷史上亦佐城占地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因北部城墻修建在山坡上,受地形限制,城墻形成三角形的兩條斜邊,致使整個城呈五邊形,現墻基全部清晰可見。古城設東、南、西、北4道門,其中東、南、北3道門均處于正方位,唯西門偏北45°。城墻均為石灰巖打制的五面石砌筑,未使用任何黏合劑,也未見夯土墻體。4道門現均為當地村民出入村莊的通道。城內街道格局基本保持原貌,縣衙3間正堂和城內城隍廟3間后殿保存完整,青石板路面已毀。據文獻記載,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于此設亦佐縣。“亦佐”為彝語,“亦”即“彝族”,“佐”意為“官或頭人”,“亦佐”意為“彝族頭人(或官家)居住的地方……[詳細]
  位于羅平縣富樂鎮團結街內。建筑坐西北向東南,分別由正殿、左右廂房、兩耳房、花壇、古樹、古碑組成傳統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1427平方米。正殿,歇山頂抬梁式磚木結構。5開間,通面闊21.5米、進深12.3米。明間置6道木質格子門,2次間置直徑為1.88米的木質圓月形門,稍間均設木質格鏤空幾何形紋窗。前設卷棚頂檐廊,前檐下置雕花彩繪雀替、吊柱、匾。廊柱6根均置在瓜形石柱礎上。殿基高1.45米,通設9級石階。屋頂用黃色琉璃瓦覆蓋。左右廂房,單檐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筑。共2層,每層通面闊3開間。設木質花窗式走廊。屋頂覆蓋藍色琉璃瓦。左、右廂房結構一致,但用途有所不同,右廂房主要用作停尸房。左右耳房,單檐懸山……[詳細]
  羅雄文廟大成門位于羅平縣人民醫院內。大成門坐西向東,現存文物主體包括大成門和耳房,占地面積540平方米。大成門,重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5開間,通面闊25.5米、進深12米、通高9米。明間一底二樓,翹角飛檐,前設11級石臺階。明間內凹,外置2.1米寬走廊,內置6扇雕花格子門,后部設木質樓梯。檐柱頂端楔(鍥)有鏤空花草角飾。三樓為歇山頂穿斗式木結構方形單間房,檐下前設6扇窗、后設9扇,兩側為木板裙。正梁有紅、黑2色題款,紅色題款為“羅平縣縣長魏澤民督修、師范校長莊興楚監侯”;黑色題款為“中華民國(紅色)二十三年古歷三月初十日立”。次間和稍間一底一樓,單檐。耳房,位于大成門南北兩側,單檐硬山頂土……[詳細]
  位于羅平縣九龍街道舊州村東800米處。現存遺址為古城址,坐東向西,分布于中間高、兩面低的一排月牙形山坡上。遺址呈長方形,長200米、寬100米,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遺址內有臺地3級,設大石城、小石城和土官寨城。據地方文獻記載,大石城為羅雄者氏土司居所,現大石城遺址尚存殘墻6段,均為不規則石塊壘砌而成。城內散布覆盆式石柱礎,有零星瓦當、花紋磚、陶瓷殘片和殘骨。小石城為者氏土司家眷居住地。土官寨城為當時村民居住地。據清康熙《羅平州志》記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沾益州土酋者洛偷襲施氏,奪羅雄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者洛將州城由阿邦遷到現遺址處,使用至明萬歷十三年(1585)。……[詳細]
  位于羅平縣羅雄街道阿邦村西北600余米處。“阿邦”是彝語,意為“彝族土官阿邦住過的地方”。據中華民國《羅平縣志》記載:“阿邦建有二城,其間相隔一里許,一為官府城(層子山),一為持險城(小營山),二城俱筑山頂。”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羅平州志》記載:“后梁開平間本州為龍氏所據,仍號羅雄部。阿邦寨地,州南三十五里羅雄部龍氏舊址,有二城相間里許,并宅基在焉。”阿邦古城為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當地土酋龍氏初建,之后不斷擴建,元大德十年(1306)隨著龍少反元起義失敗而逐漸廢棄,前后使用近400年。此后,明代者氏土司曾于此盤踞57年。現存官府城遺址1處、持險城遺址1處,2處遺址相距500米。官……[詳細]
  任學源烈士故居位于羅平縣鐘山鄉狗街村。故居坐西北向東南,由照壁、耳房、正房組成三房一照壁合院,占地面積554.4平方米。正房,單檐懸山頂穿斗式石木結構,一底一樓。7開間,通面闊31.4米、進深5.6米、高7.5米。屋頂正中翹起,青色筒板瓦屋面,屋面前短后長,后墻上下每層建筑各間開一窗。一樓明間設通道。前有2級臺階。二樓前檐下設木質走廊。耳房,左右對稱,原為石木結構,因損毀嚴重,重建于1990年,現為磚混結構,一底一樓,石質墻體。3開間,通面闊15米、進深5.9米、高3米。二樓設走廊,與正房二樓走廊連通,形成“走馬串角樓”。房頂四周設水泥柱護欄。照壁,高2.5米、長29米、厚為0.55米,混凝土……[詳細]
  興修水利碑及德盛碑位于羅平縣九龍街道江邊村西200米處的小垴包上。碑共3通。坐東北向西南,青石質地,長方形。從右至左,第一通為德盛碑、第二通為興修水利碑、第三通為治水興農碑。3通碑皆無碑額。德盛碑。高1.73米、寬0.68米。碑立于清咸豐二年(1852)二月,上部正中左行橫書篆體陽刻“德盛碑”3字,正中楷體直書陰刻“特授曲靖府羅平州正堂加三級記錄六次吳”18字(注:“吳”即吳純鼎,清咸豐元年任羅平州州事)。兩旁楷書,左行直書,陰刻小字,凡16行,每行6~46字不等,為王紹曾書丹,部分碑文有剝落。歷史上因羅平城北十里江邊村附近有大河,河低田高,不能灌溉,清嘉慶元年(1796),鄉人逆河而上,修筑……[詳細]
  戈丫彝文碑位于羅平縣舊屋基鄉戈丫村西10米處山麓。碑為砂石質地,長方形。高1.05米、寬0.51米、厚0.15米。碑上部橫刻4個圓形瓦當圖案,瓦當內各陽刻8瓣蓮花紋,瓦當下左行橫書楷體陽刻“萬古傳流”4字。碑文分2部分。第一部分為漢文,陰刻,左書直行。因年久風化,字體剝落,模糊難辨,隱約可看出“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初三日立”等字樣。下部陽刻犀牛望月、牧童等圖案。第二部分為彝文,陰刻,左書直行,筆畫簡潔,凡6行,每行13~28字不等,共計168字。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戈丫村為彝族世代居住,彝文碑對研究清代曲靖彝族文字和當地喪葬習俗有一定的歷史參考價值。1986年7月,羅平縣……[詳細]
  大偏山碑位于羅平縣羅雄街道大偏山村大廟處古樹下。碑坐東北向西南,青石質地,長方形,無碑額,由碑身和碑座兩部分組成。碑身高1.57米、寬0.73米、厚0.22米。碑座高0.40米、長0.78米、寬0.68米。碑身上部中間刻太極圖案,周圍淺刻祥云紋。碑文陰刻,直書左行,凡14行,每行4~32字不等,共計299字。內容為老補歹哨為羅平進入(云南)省城最遠的一哨,夫役往來送達公文辛苦,調整增加夫役耕種土地作為補償事宜。碑立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碑文言簡意賅,揭示出曲靖古代封建社會就有“多勞多得”的分配意識和以土地作為貨幣補償現象,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2012年10月,羅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詳細]
  位于羅平縣阿崗鎮阿崗村中。建筑坐東南向西北,由院門、照壁、廂房、前殿、大雄寶殿、山神土地殿和廂房組成二進四合院,建筑屋面瓦當均為藍色琉璃瓦,前、后兩進院地墁均用規則的長條石塊鋪設。占地面積1160.22平方米。院門,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磚木結構。通面闊3.6米、通高3.95米。院門右與廂房相連,左與照壁相連。照壁,土坯建筑,頂部扣琉璃瓦,兩面分水。通長14.5米、高3.4米。廂房,共4棟,單檐懸山頂穿斗式土石木結構。前院2棟,位于前殿前左右兩側;后院2棟,位于大雄寶殿前左右兩側。前院廂房,各3開間,通面闊12.6米、進深8米,置走廊與前殿走廊相連;后院廂房,各2開間,通面闊8.6米、進深6.6米。……[詳細]
  碧霞宮常住碑位于羅平縣羅雄街道振興街液峰公園內。碑坐東南向西北,青石質,半圓--方形。高1.55米、寬0.7米、厚0.18米。碑額鐫刻飛鳥及花瓣、云紋圖案,碑身四周陰刻卷云紋。碑文楷書陰刻,直書左行,凡20行,每行7~56字不等,共計814字。內容為修建碧霞宮的原由、捐資置地產和修建等情況。碑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羅平州紳士耆民等人同立。1984年拆碧霞宮建筑時發現。1985年遷至振興街文化館內,之后又遷至液峰公園,2009年立于現址。碑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2012年10月,羅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富樂財神廟位于羅平縣富樂鎮富樂村上平街。建筑坐西北向東南,由門樓、正殿、左耳房組成,占地面積161.55平方米。門樓,重檐硬山頂穿斗與抬梁混合式石木結構。3開間,通面闊13.2米、進深7.6米、通高8.5米。底層明間為門廊,門廊裙板雕刻有龍、鳳、花鳥等圖案;次間面墻設有規格相同的窗戶。二層3開間,通面闊10.6米、進深4米。屋頂部四角飛檐翹角,頂梁鑲有“二龍戲珠”圖案,四角頂部各鑲石質小獅子3尊,側面鑲有“鳳凰呈祥”圖案,惟妙惟肖。正殿,建于高1.1米的臺基上,單檐懸山頂穿斗式土木磚石混合結構。3開間,通面闊13.95米、進深7.42米。殿面雕梁畫棟,明間門楣雕“二龍戲珠”圖案,之上懸掛長2.……[詳細]
  滇桂黔邊縱羅盤區人民革命紀念園位于羅平縣板橋鎮江所田村旁羊山上。由紀念碑、紀念館、宣傳欄、巨龍雕塑組成,占地面積1685.2平方米。紀念碑,坐東南向西北,由碑座、碑身組成。通高19.48米。碑身用大理石鑲嵌成等邊三角形,正面雙勾陰刻“滇桂黔邊區羅盤區革命烈士紀念碑”15字;右邊雙勾陰刻“繼承和發揚革命光榮傳統”11字;左邊雙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1字。頂端置紅色五角星。碑座分2層,均為大理石鑲嵌。上層為六面體,各面皆刻浮雕圖案及文字說明,從右至左分別為“邊縱司令部樂巖駐地、羅平圍城之戰、中共羅盤地委板橋駐地、魯番戰斗、解放師宗與平彝十八連山、百色迎軍”6個重大史實。下層為四邊形,大理石……[詳細]
  八大河烈士陵園位于羅平縣魯布革鄉下西林村西1000米的蹦重山腰。陵園坐東南向西北,由紀念碑、烈士墓組成,占地面積629平方米。紀念碑,黃砂石質地。通高3.92米。基座為正方形,分3臺,由下至上逐層內收。第一臺邊長1.60米、高0.25米、寬0.24米。第二臺邊長1.11米、高0.52米、寬0.18米。第三臺邊長0.76米、高0.71米、寬0.05米,均用白色條形瓷磚貼面。碑正面直行草書陰刻“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14字,其余三面楷書陰刻修建紀念碑的目的、意義及修建單位、修建時間。碑體為方形錐體,高2.67米,四面均陰刻著毛澤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臨摹手書體。碑面略殘。烈士墓,14冢……[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 综合久久亚洲经典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 亚洲日韩欧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