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貴陽市旅游

貴陽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西望山摩崖石刻群
  西望山摩崖石刻群,位于息烽縣西山鎮鹿窩鄉的西望山山脈,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查明分布于西望山脈的摩崖石刻共23處。桂詩成所題的“西望山”三字,豎向楷書陰刻,每字50公分見方,離地6米。“夫容障”三字,橫向楷書陰刻,字高40公分,寬30公分,離地2米。“伏獅”二字,橫向楷書陰刻,字高43公分,寬40公分,離地10公分。“鹿溪”二字,橫向楷書陰刻,每字40公分見方,離地2米。“松谷”二字,橫向楷書陰刻,每字30公分見方,離地2米。“雨花瀑”三字,橫向楷書陰刻,每字30公分見方,離地1.5米。“佛香灣”三字,橫向楷書陰刻,字高40公分,寬36公分,離地1.7米。“龍脊”二字,橫向楷書陰刻,字高40公分,寬30公分,離地10公分。任可澄所題的“天柱峰”三字為橫向行書陰刻,字高1米,……[詳細]
川黔驛道息烽段
  川黔驛道息烽段位于息烽縣永靖鎮馬當田村、養龍司鄉養龍司村,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保存較好的有大風埡段和十字路段。大風埡段長約1公里,從原貴遵高速路側至大風埡,沿山南北向分布,用石板鋪成,寬約1.5米。十字路段位于養龍司鄉養龍司村十字路組,沿山南北向分布,用石板鋪成,寬約1.5米,因原為十字路口而得名,是當時川黔古驛道和到開陽古道的交叉路口。清初川黔古驛道改為由四川經遵義過烏江渡入息烽,通扎佐達貴陽。清末川黔古驛道息烽段拓寬為馬路,隨著公路的發展而廢棄。該殘段對研究息烽交通發展歷史有一定的意義。……[詳細]
鹿窩毘廬寺盟碑
  鹿窩毘廬寺盟碑位于鹿窩鄉三友村麻窩田村民一田砍前。碑高1.4米,寬0.86米,右上刻“日”,左上刻“月”,二字各用一圓圈圈上,碑中部偏右刻“萬古叢林”四字,碑左下刻“永樂五年正月盟誓”八字,筆力剛勁。據傳與明建文帝(惠帝)朱允炆南逃有關,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望王朱棣奪位,殺害建文帝舊臣,幸存者逃往南京,又從南京逃往南方。逃到貴州的一批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云南后留駐云貴的南京人匯合,在此刻下盟誓,以碑為記,以原三十六姓合為趙、謝二姓。198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九莊紅軍墳
  九莊紅軍墳位于九莊鎮西門村共和組祖師觀山頂,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35年3月29日中央紅軍長征途中過烏江進入息烽,4月2日紅一方面軍右路軍三、五團駐扎在九莊,遭-飛機轟炸100余名紅軍干部戰士遇難,1968年九莊中小學師生在知情人謝文清的指認下,清殮烈士遺骨,合葬于祖師山上。墓為方形,水泥磚砌,墓長寬均為4米,高1.8米,墓前有一百余平方米的水泥平臺,邊緣為青石堡坎。清明節各界人士均到些掃墓,是九莊的愛國教育基地,對研究紅軍長征歷史有較高價值。……[詳細]
西山瞿曇寺
  西山瞿曇寺位于息烽縣西山鄉西山村苦草坪組,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山八大廟之一,清順治十六年(1659)僧瞿曇始建,雍正六年(1728)妙空補修,乾隆十六年(1751)妙空改修,嘉慶九年(1804)年僧道林重修,始成規模較大的建筑群,清光緒年間毀于咸同戰火,光緒年間重修,集體時作為糧倉,后在上世紀80年代因年久失修上、中、下殿逐漸垮塌,現僅存下殿廂房的一座木結構建筑。是一座歷經風雨的數百年古剎,對研究佛教文化和本地歷史有一定的意義。……[詳細]
息烽華嚴寺遺址
  華嚴寺遺址位于息烽縣鹿窩鄉大石頭村田竹坪組,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僧人寂受建,清雍正、嘉慶年間均重修,咸同戰亂毀。光緒年間,僧園柏重建。文革破四舊時期又被毀,上、中、下殿及其它建筑大多被毀,僅存西廂房。在遺址內散布石礎、神龕等,許多石構件上有精美的浮雕,分布面積2600余平方米。華嚴寺原為西山八廟之一,規模較大,始建年代較早,對研究佛教文化有一定的意義。……[詳細]
王伯勛故居
  王伯勛故居位于花溪區陽光社區貴筑路中段南側及松清路北段西側,年代為近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王伯勛故居為第四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花街羅氏宗祠
  花街羅氏宗祠位于花溪區石板鎮花街村高山寨,年代為清道光八年(1828)。類別為古建筑。花街羅氏宗祠為第四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朝陽寺遺址
  朝陽寺遺址位于水田鎮竹林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遺址。2014年10月20日,朝陽寺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廷瑤墓位于高新社區新添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2000年12月18日,高廷瑤墓被公布為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底寨華氏四合院是清晚期貴州實業家華之鴻在底寨所建的一處院落,該院為穿斗式懸山小青瓦頂四合院木結構建筑,有前廳、內院、后堂和兩側的廂房,后堂和廂房是兩層建筑,正廳是一層建筑。全部采用鉚榫結構,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特點,是清晚期院落式建筑的代表,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詳細]
  張露萍等七烈士墓位于息烽縣永靖鎮下陽朗村廖家灣組的一山上,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張露萍等七烈士墓,1984年遷葬于此。1989年省人政府撥款修建紀念設施。潛伏于國民黨軍統電訊處的中共地下特支書記張露萍及其戰友秘密黨員張蔚林、馮傳慶、趙力耕、楊洸、陳國柱、王錫珍,被捕后于1941年春被轉囚于“息烽集中營”。在獄中黨組織領導下,進行4年多的鐵窗斗爭。1945年7月14日被秘密殺害于快活嶺。……[詳細]
  養龍司蔡興隆墓位于息烽縣西山鎮小堡村水頭壩組,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蔡興隆,廣西容縣人,五代時奉命征討黑羊箐四夷有功,授護國將軍,后人授土職世襲,墓為土封混凝土圍砌,墓冢約方封土呈丘形,長11.1米,寬9.8米,高由1.5米漸降至0.5米,碑為三碑四柱三坊形石碑,高2.15米,寬2.6米。咸豐七年(1757)建碑,文革期間碑柱被毀,1995年族人捐款修復。該墓對研究貴陽地區歷史及土司文化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詳細]
  大堡貓貓山古文化遺址位于東風鎮大堡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2000年12月18日,大堡貓貓山古文化遺址被公布為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養龍司蔡普化墓位于養龍司鎮壩上村出口組官山堡半山腰,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唐朝時蔡崇隆,奉旨征平了必洞革僚王阿乍,被授征蠻將軍右軍都督同知之職,承襲了數百年后傳給蔡普化,明洪武六年(1373)將元朝設立的“養龍坑宿徵等處長官司”改為“養龍長官司”,授蔡普化長官,明洪武九年(1376)死后葬于此,墓座東北向西南,系土墳,高1.5米,直徑5米,原有殘碑一通,蔡氏族眾在培土時已埋入墓內。1985年,蔡普化后嗣立一高2.3米,寬1.33米的石碑,碑額做淺浮雕二龍戲珠圖案。墓對研究當地土司文化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百宜紅軍烈士墓位于百宜鎮沙壩村,年代為1935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84年10月5日,百宜紅軍烈士墓被公布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南渡烏江渡口遺址,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大塘中央紅軍南渡烏江渡口遺址、梯子巖紅三軍團南渡烏江渡口遺址、江口紅五軍團南渡烏江渡口遺址組成。1935年3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1軍團1師3團從梯子巖強渡烏江進入息烽,迅速占領大塘、江口渡口,建浮橋掩護主力過江。3月30日,紅1軍團主力由大塘口浮橋過江入牛場(今流長)。次日,紅軍分左、中、右3路向縣境東南挺進。3月30日,紅3軍團從梯子巖浮橋過江進入牛場(今流長),次日達九莊。同日紅5軍團從大塘、江口浮橋過江。3月31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率中央軍委、編為1方面軍的第1、2縱隊,從梯子巖、大塘渡口過江,進駐牛場(今流長),在息烽縣內指揮作戰。4月3日,紅軍進入修文、開陽等地。……[詳細]
  沒量坑紅軍烈士殉難處位于息烽縣流長鄉宋家寨村陽家溝組,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沒量坑紅軍烈士殉難處,2006年縣委、政府撥款修建紀念設施。沒量坑原為自然天坑,意為深不可測。1935年3月29日,中國工紅軍突破烏江天險進入息烽境內的牛場(今流長),4月2日,紅軍住南撤離。4月3日,一名因生病與部隊失散的紅軍在牛場(今流長)宋家寨,被地方-武裝“清鄉團”害于洞中。……[詳細]
  板橋烈士墓位于息烽縣溫泉鎮天臺村新長組,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板橋烈士墓,2005年10月縣委、縣政府撥款修建紀念設施。1950年3月18日,中共息烽縣委書記王踴波率縣大隊一個排進至溫泉板橋一帶剿匪,遇匪壯烈犧牲。烈士墓對研究我縣剿匪戰斗史具有較大的意義。……[詳細]
  中曹長官司半坡舊址位于花溪區黔陶鄉半坡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遺址。中曹長官司半坡舊址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看 | 亚洲激情小说在线 | 日本三级A∨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