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窯頂遺址】位于城陽區夏莊鎮東古鎮村西,白沙河支流西岸。遺址為東西寬100米,南北長300米,高約3米的黃土臺地。自清代末年起,就在此處建有窯場,因就地取土燒窯對遺址破壞嚴重。解放后曾有銅鼎、石器和陶片等物出土。1956年7月,考古學家王獻唐率山東考古隊來此發掘,出土許多骨器、石器、青銅器等,經考證為東周遺址。1984年嶗山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傅家埠小學舊址位于惜福鎮街道辦事處傅家埠村,年代為193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城陽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古鐘亭位于上馬街道新屯村,年代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類別為古建筑。為城陽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黃石洞摩崖刻石位于夏莊街道王喬崮山南東經:120°30′19″北緯:36°15 ′46″,年代為周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城陽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馬家古鎮西窯頂遺址位于夏莊街道馬家古鎮村西1華里,白沙河流域北岸,黃土臺地,南距白沙河1華里,年代為東周,類別為古遺址。為城陽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霸王臺位于夏莊街道云頭崮水庫中央(安樂村),年代為商代,類別為古遺址。為城陽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霸王臺遺址】位于城陽區夏莊鎮云頭崮水庫中心。原遺址三面臨水,且高出地面約8米,東西長300米,南北寬約200米,由于河水常年沖刷,現僅存1/10。原有的小河已于1958年截為云頭崮水庫,使遺址成為孤島。1953年發現后多次調查,發現一批石器、銅鏃和陶器,并有許多灶址等遺跡。根據器物分析,確定其為一處重要的商代遺址。霸王臺名稱之由來,系當地村民在此處發現文物和紅燒土,認為此處曾有人居住,就附會為楚霸王的點將臺。1984年嶗山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