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安慶市 > 桐城市旅游

桐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告春及軒系邑人左挺澄宅第(清末民初桐城文人,熟文諳史,曾參與翻印《桐城續修縣志》。位于桐城古城公園路,與桐城文廟相連,建于民國九年(1920),乃桐城古民居典型建筑,分“軒”和“樓”兩部分。桐城派陳列館設置于此。“樓”為主體建筑,高7.4米,前進與后進,平行營建,各為五開間。前進樓每開間長5.7米,寬3.7米,面積為172.5平方米;后進樓每開間長6.7米,寬3.7米,面積191.25平方米。兩進樓房之間的兩側,分別以4.8米高的檐墻連接,構成了長12.8米,寬3.35米的長形院落。前后樓均系木樓,內外走廊,稱為“走馬通樓”。樓層走廊欄桿,為瓶形木柱,飾以花鳥木雕,隔間為竹編泥壁。壁問窗戶,上……[詳細]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龍眠愚者;法號弘智,字無可。明末著名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九歲能文,二十歲著書數萬言。以文會友,與陳貞慧、侯方域、冒襄等交往密切,議政論文,是為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崇禎十三年(1640)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出入禁廷,盡閱內府文獻典籍,常與湯若望討論醫學、天文等科學。后脫離宦海,削發為僧,云游各地,著書立說,傾心書畫,娛情山水之間。清康熙十年(1671)三月,因“粵難”被捕。十月七日,由廬陵押赴嶺南途中,船至萬安惶恐灘,卒于舟中。方以智在哲學、文學、書畫、音韻、天文、地理、律學、醫藥、物理等方面有系統的研究,他在我國歷史上首次把知識分為自然……[詳細]
  張英墓,位于龍眠街道辦事處雙溪村“金雞地”。墓地背枕金雞山,面對“賜金園”,兩側小沖相峙,環境幽麗。原墓前設祭臺和拜臺,置石制供桌、燭臺、香爐等整套祭具,立石雕翁仲、獅、羊、馬等,對稱排列,布局規整。墓前有四柱石牌坊一座。康熙四十八年、乾隆元年御賜碑二方,均為龜座,分立碑坊后。邑人姚鼐有詩云:“千嶂龍眠碧玉圍,雙溪蟠繞玉龍飛。圓堤松響交山閣,山崦花光照澗扉。青草已埋黃閣局,絳霄還振素流衣。衰贏幸與年年會,昏黑猶嫌早命歸!睆堄(1637----1708),字敦復,號圃翁,桐城人?滴醵∥催M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先后任《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著有《……[詳細]
  張秉文墓位于黃甲鎮汪河村張家坂組牌坊山,坐西朝東,前臨牯牛背水庫。麻石墓壙,靠山立碑,文曰:“明顯考鐘陽張公、妣張門方氏之墓”。文革中,張秉文墓遭到破壞,墓冢被炸,墓地牌坊被拆,墓區石獅、供桌等移往他處。2007年11月,桐城市委、市政府為加強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專項資金由市文物管理所主持修復了張秉文墓。張秉文,字含之,號鐘陽,桐城人。明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歷官江西撫州知府、湖廣荊湘道、建寧兵巡道、廣東按察使、山東左布政使。崇禎十二年正月,抗擊清軍殉難濟南城。妻方孟式亦殉節大明湖。事聞,贈太常寺卿,崇祀忠孝祠,載《明史》。清乾隆四十一年賜謚“忠節”,妻方氏贈一品夫人。濟南大明湖立有張公祠![詳細]
  龍潭籌備倉,中華民國。位于桐城市新渡鎮龍潭村黃畈村民組籌倉小學院內。建筑坐東南朝西北,前后兩進,面闊各七開間,兩進之間兩側設廂房,各三開間,兩進與廂房建筑將籌備倉組成四合院;I備倉大門設在西北前進明間,墻壁上嵌有“保捐碑”1通,“特捐碑”2通,“保捐碑”刻當時各保所捐建倉銀元數額,“特捐碑”刻有“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十二月”。籌備倉廊檐環繞,青石柱礎,穿斗構架,小瓦覆頂,風格簡潔大方,寬敞精致。從籌備倉內“特捐碑”和“保捐碑”所記,民國十二年,當地保、鄉紳為籌備稻谷,賑濟災民以及修橋鋪路所需而建該倉。龍潭籌備倉建筑規模較大,保存完好,是研究民國時期桐城經濟、社會等狀況的實物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詳細]
  長嶺張氏宗祠長嶺張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唐灣鎮長嶺村張沖村民組西側,長嶺小學校園內。宗祠前后兩進,面闊各五開間。前進設樓,明間樓上是戲臺。后進坐落于臺基上,抬梁式木構架,用材碩大,舉架高昂。檐下設卷棚軒,軒下設斗拱并飾以木雕,圖案精美,雕刻細膩,堪稱精品。整組建筑山墻、檐墻均以厚青磚壘砌承重,屋面小瓦覆頂,檐口馬頭墻高聳,檐下飾以彩繪。建筑風格莊重素雅,樸實大方。長嶺張氏宗祠是當地張氏家族祭祀祖先,舉行重大活動的禮制性建筑。宗祠格局完整,且前進設有戲樓,后進飾以木雕,用材考究,在桐城保存至今的宗祠中尚少見,是桐城西北山區鄉土建筑的典范![詳細]
  尹寬墓位于桐城市呂亭鎮新店村,年代為當代。2017年9月22日,尹寬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姚永樸墓位于桐城市龍眠街道黃燕村,年代為民國。2017年9月22日,姚永樸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姚永概墓位于桐城市龍眠街道雙溪村,年代為民國。2017年9月22日,姚永概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其昶墓位于桐城市黃甲鎮汪河村,年代為民國。2017年9月22日,馬其昶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魯谼暴-動-舊址位于桐城市呂亭鎮魯谼山村,年代為民國。2017年9月22日,魯谼暴-動-舊址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紫來橋,初稱“桐溪橋”,為便橋。元末,邑人方德益,捐建甃石橋。明嘉靖末易為木橋。天啟間,桐城知縣陳贊化倡捐集資,修復石橋,始名紫來橋,襲“紫氣東來”之意。清初,橋基毀圮,順治十八年(1661),知縣鄔汝楫倡議重造,請邑人內閣中書陳焯作《桐城縣重造東門橋記》#,勒石立碑(今已毀),以紀其事?滴跛哪(1665),毀于洪水,繼建木橋。七年,知縣胡必選重加修葺,更名“子來橋”。乾隆初,再度被洪水沖塌,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以諭祭張英的結余銀款重建石橋。鄉人頌其德,名曰“良弼橋”。嘉慶五年(1800),橋又毀于洪水,嘉慶二十年,知縣呂榮易建木橋。咸豐間又遭洪水及兵燹。同治三年(1864),知縣薛元啟募資再……[詳細]
  桐城葉家大屋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勝利社區,年代為清。2017年9月22日,桐城葉家大屋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方東樹墓,位于縣城西13.5公里,今黃甲鎮汪河村吳家嘴西南側山麓,系同夫人合墓。墓地面積約300平方米,亂石壘壙,墓前依山就勢,石砌三級拜臺,墓后碑為光緒三年(1877)立,楷書陰刻:“皇清誥贈中議大夫顯祖考儀衛府君墓”。1985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該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22日,方東樹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邑墓,位于縣城西南9公里處,今屬范崗鎮朱公村。漢宣帝時,朱邑任桐鄉(現桐城)嗇夫,繼為朝廷大司農,卒后葬此。唐元和八年(813)重修其墓并立碑,唐大書法家李邕書丹。后碑毀,子孫繼為立碑,碑面文:“漢大司農朱邑之墓”,上方橫額“循良事業”,兩邊楷書楹聯“云橫墓首山生色,露滴碑旁草亦春”。碑西側建有朱公祠,今已毀圮,F墓地護墻傾圮,墓冢微壅,碑石移作他用。2017年9月22日,朱邑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午夜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AV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