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橋石刻群,位于晴隆縣涼水營鄉東方紅村半坡塘寨與安順市關嶺自治縣新鋪鄉大坪村西3公里的北盤江上。明崇禎元年(1628)參政朱家民捐廉倡建鐵索橋。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毀于兵,十六年(1659)維修。康熙五十年(1711)重建鐵索橋。1940年橋被侵華日軍飛機炸毀,旋即改建為鐵梁吊橋。東西向,跨北盤江,長約50米,寬約4米,凈跨約30米。橋頭尚存鑿于崇禎三年(1630)朱家民摩崖造像,作端坐狀。頭部受損。刻于崇禎元年(1628)“朱氏鼎鐘”摩崖石刻,每字0.4米見方。刻于康熙九年(1690)“在德”摩崖石刻,每字0.4米見方。刻于同治十三年(1874)“一線縫空”、“鐵鎖盤江”、“一派別景”摩崖石刻。東岸存同治十三年(1874)“力挽長河”、“盤江飛渡”摩崖石刻及盤江橋碑。另有吳用賓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