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貴陽市旅游

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貴陽東山寺
  東山寺遺址位于貴陽市城區東面的東山上,是貴陽城周圍各山開辟較早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之一。由于幾經遭受毀壞,現昔日舊貌無存,只留遺址。1981年5月經貴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山又名棲霞嶺,舊時俗稱老王山。山勢雄偉,險峻突兀,一峰矗立,領袖群山,與城西黔靈山遙遙相對,同為貴陽名勝。山上寺院稱東山寺。清代趙德昌《棲霞嶺》詩,描繪出了一幅巍峨險峻的棲霞山麓風景畫。詩云:“東嶺路如梯,云深曙色迷。仰攀高鳥近,俯視萬峰低。酒醉戈為枕,更闌月映溪。舉頭天尺五,擬上岱山西。”據考證,東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時有洪忠和尚在山上建三省寺,后改名法曇寺。自明成化二年(1466年)起改稱東庵。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建有東山寺。萬歷三十年(1602年)和崇禎……[詳細]
貴陽黔明寺
  黔明寺位于貴陽市南明區陽明路84號。1981年5月,經貴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列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國務院宗教局將黔明寺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貴州省佛教協會、貴陽市佛教協會設于該寺內。據清(道光)《貴陽府志·祠宇副記》記載:“黔明寺,在府城內西南隅雙土地街。明末創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清初曾有行之顯篤禪師住持于寺,弘傳禪宗。最初寺院規模較小,經住寺僧眾苦心經營,寺院逐漸擴充。清末貴州戰亂頻仍,寺內住僧紛紛離散,寺內無人照料,由士紳舒竹平暫行代管,舒竹平私自將黔明寺更改易名為“舒家祠堂”,霸占為己有。舒竹平有兩個女兒,皈依東山棲霞寺方丈廣妙法師住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火。民國21年(1932年)廣妙法師于東山任期屆滿退院,二貞……[詳細]
趙公專祠
  趙公專祠位于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南街,建于清同治年間,原為青巖團務總理趙慰三之專祠。專祠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923平方米,由山門、通道、過廳、兩廂房及大殿組成。祠東為文昌閣,祠南為青巖書院。2001年進行維修后現已經對外開放。2003年該處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景點位置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青巖古鎮內……[詳細]
劉統之先生祠
  劉統之先生祠,位于貴陽市白沙巷52號。始建于民國6年(1917年),原來是貴州省財政廳長張協陸的私人宅院。民國8年(1919年),被貴州督軍劉顯世收購,改為祠堂,祭祀父親劉統之。劉統之(1840年—1910年),名劉官禮,字統之,貴州興義人。咸豐時棄學從戎,參加團練。同治初年因鎮壓白旗軍起義有功,被任命為興義府安義鎮各軍統領,升在籍知府,后加道員銜,留云南用。光緒末,因在家鄉率團抗擊廣西會黨起義軍,收復興義,升云南后補道,統領興義滇黔靖邊營。晚年擴建書院,辦新式學堂,興實業,對地方有建樹。此宅原占地4500余平方米,主體建筑為木結構,現存前后院,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所有廳堂房舍都是穿斗式硬山頂建筑,兩山及后檐為磚砌空斗墻,前檐為木裝修,屋面蓋小青瓦。大門拱形,一二進正房面闊五間,明間都……[詳細]
燕樓營盤
  位于貴陽市花溪區南21公里燕樓鄉北隅,地處燕樓壩子正中,青巖至燕樓公路旁七公里處。其西1公里為燕樓場壩,西北500米為燕樓中學,南1公里處為金山洞。燕樓營盤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同治五年(1866年)建成,歷時3年之久,為燕樓附近周氏等姓農民所建,因營盤所在山形似一頭公牛,故俗稱公牛屯。此山為東西走向,東低西高,東山頭海拔1250米,西山頭海拔為1350米,整個山坡以南天竹、茅草為主要植被,營盤依山就勢建在山頂,由巨石砌成,南面筑有兩道城墻,十分堅固。今部分城墻已毀,營盤內房屋及其他建筑全無,僅存146間屋基及其他遺址和建營盤時的3通石碑,記載了營盤修建的時間:一為“天地生成”四字。字經50余厘米,右側刻有“同治八年”,左下方刻有“公立”二字,字徑5厘米;二為“中和營”,字徑39厘……[詳細]
貴陽仙人洞
  貴陽仙人洞位于貴陽市仙人洞路(原名險峰路)和水口寺路之間的山上(此山又名銅鼓山,有銅鼓遺愛之稱,為明代貴陽八景之一),是貴陽著名的道教勝地,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志書說仙人洞是諸葛亮部將南征時藏銅鼓之地,故名銅鼓洞。因該洞通風較好,空氣對流,在洞口可聽到嗡嗡聲,民間傳說是銅鼓聲,故誤為諸葛亮部將在此藏有銅鼓。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陽明貶貴州龍場驛(今修文)時,曾應邀來貴陽書院講學,王到過此洞游覽,留有“來仙洞”詩。詩云:“古洞生寒客到稀,綠苔荒徑草菲菲。書懸絕壁留僧偈,花發層蘿繡佛衣。壺口遠從童冠集,枝藜隨處宦情微。石門遙鎖陽明鶴,應笑山入久不歸。”王陽明的詩使“仙人洞”傳遍神州。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仙人洞為道教宮觀。仙人洞由三洞組成,仙人洞在山腹,仙燈洞在山頂,八仙洞……[詳細]
尹道真祠
  尹道真祠位于扶風寺右側,與扶風寺原址的琴室毗鄰,與陽明祠隔寺相望,是為紀念東漢教育家尹道真先生而建。尹道真祠始建于民國5年(1916年),由享堂、游廊、廂房、戲樓形成為兩級一整體的四合院。原享堂中設立尹道真牌位,正中懸掛清乾隆五十八年(1973年)貴州學政洪亮吉所題“德兼教養”篆書橫匾。入口為月宮式門,上嵌石刻“尹道真先生祠”,系清代名人康有為所書。四合院內原有古柏兩株,在“0”中,該祠曾遭嚴重破壞,文物全毀,院內兩株古柏亦被砍伐。現在已按原樣修復。在享堂內兩壁,分別陳列著一組堪稱貴州近代史上群星薈萃的科學家和文化名人:孫應鏊、丘禾實、謝三秀、楊文驄、周漁璜、陳法、鄭珍、莫友芝、丁寶楨、李端榮、黎庶昌、嚴寅亮、趙以炯、夏同和、朱啟鈐、姚華、任可澄、黃齊生、周昌壽、謝六逸、樂森、丁道衡、熊毅、……[詳細]
貴陽觀音洞
  觀音洞位于貴陽城南油榨街左側的青年路上,該處山半有一天然巖洞,洞外有佛殿,重樓高聳。洞中有觀音坐像,故名觀音洞。山因洞而名,又俗稱觀音山。觀音洞,洞內面積約100余平方米,四壁鐘乳玲瓏,撫之如玉肌,睹之如云涌。觀音寺為清朝嘉慶(1796-1820年)建,民國后重修,洞外有佛殿,又有客室三楹。2000年后,在現任主持釋應成大師精心呵護下,先后增建了大雄寶殿、白衣觀音殿、千手觀音大殿(含五百羅漢堂)和財神殿等殿宇。現殿閣高聳,直上云端,佛殿已成為寺廟的核心建筑。1983年9月,觀音洞被貴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貴陽市南明區青年路148號類型:洞穴古跡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20-50分鐘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迎祥寺
  迎祥寺位于貴陽青巖鎮南街,是明末清初貴州的重要寺院之一,寺名為迎接吉祥之意。迎祥寺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由智安法師修建,前后歷時七載,于天啟七年(1627年)竣工。寺院建有閣式山門、大殿、后殿及兩側配殿。1990年,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捐助下,由通修法師主持,再次照明代建筑樣式進行維修,并從貴陽黔靈山弘福寺迎入釋迦牟尼、阿南尊者、十八羅漢等佛像21尊,供奉于大雄寶殿。1997年9月,經貴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青巖古鎮內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
  牌坊建于清同治8年(1869年)該牌坊是表彰周朝忠的妻子王氏和兒媳劉氏,王氏含辛茹苦拉扯兒子,兒媳劉氏盡孝將婆婆侍奉到耄耋之年,且為周家撫養子孫,教育成長傳為佳話。節和孝萃于一門,博得皇帝一喜,嘉獎婆媳兩世,被贊為為黔疆扶正氣。在橫梁上方雕有精致的二龍搶寶,匾額上方梁柱有浮雕荷花圖,圖上方雕有五龍圖、中間有圣旨二字。中間門聯:八十載心血頻枯,繞膝含飴為我遺孤堅白璧;一再傳冰霜共飽,和丸畫狄于人大節著青城。景點位置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詳細]
張學良將軍幽禁處舊址
  張學良將軍幽禁地舊址,位于開陽縣城西8公里處雙流鎮。為充分發揮張學良將軍幽禁地舊址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開陽縣人民政府決定將該舊址“行轅”和劉家祠堂辟為張學良生平事跡陳列室,現已征集到張學良將軍生平事跡照片250余張,張學良幽禁期間使用過的物品在“行轅”內陳列展出。這里是“西安事變”后張學良將軍在中國大陸被幽禁時間最長的地方(1942年至1944年),其主體建筑面積為250平方米左右,分幽禁地行轅、憲兵住房、廚房等。1942年2月至1944年12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從貴陽麒麟洞轉押至開陽縣縣城西8公里的雙流鎮劉育村。劉育村原名劉衙,系五代時劉氏世襲衙署所在地。1941年9月國民黨軍統局戴笠選中此處幽禁張學良將軍,任命該局貴陽站站長李毓楨為開陽縣縣長,籠絡當地土豪貴州省參議員開陽聯防主……[詳細]
西山鳳池寺
  西山鳳池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貴州省息烽縣西山鄉西山村風池組。始建于明崇貞年間,1628-1644經語嵩、瞿曇兩次改建,雍正十年(1732)年僧洪亮重修,咸同戰亂,廟宇悉毀,現存建筑為為僧法華于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重建。東面距屋基45.2米(包括銀杏樹),南、西、北方向各距屋基30米,均是國有林場。(北面包括南方紅豆杉樹)。有下殿、兩廂、正殿,原在今正殿之前還有一殿,后已毀。為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詳細]
趙彩章百歲坊
  位于青巖城北約半里處貴陽至惠水的古驛道上。它建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石坊系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頂式,高約9.5米,寬9米,面北背南,四立柱南北兩面皆有云鼓護柱,并置有長方形柱基。中間柱南北兩面及三間的三門內,均有贊譽趙彩章的陰刻楷書楹聯。右問石梁已損斷(尚未掉下來),現已用水泥沙漿砌起一堵石墻幫幫襯,聯語被掩。景點位置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詳細]
劉氏支祠
  劉氏支祠位于忠烈宮貴陽幼兒師范學校校園內,建于民國6年(1917年),為貴陽名賢劉春霖的家祠,占地85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享堂、戲樓、東西廂樓廊和大門組成。享堂、戲樓、東西廂樓廊均為穿斗式木構架,裝修講究,門窗、隔扇、群板、額枋、雀替等多為雕花木構件;祠門有三個入口,中為大門,兩邊為側門,外觀上融入了西方建筑的風格。1987年該處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巖古鎮文昌閣
  青巖古鎮文昌閣位于古鎮內東街143號,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建于明萬歷年間,乾隆年間重修,磚木結構,依山而建,為攢角重樓八角式。是舊時讀書人常去讀書、聚會、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地址: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青巖古鎮東街143號類型: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20-40分鐘門票信息:無需門票。包含在青巖古鎮景點聯票內。……[詳細]
趙理倫百歲坊
  趙理倫百歲坊位于青巖鎮老南門與定廣門之間,舊稱大刺窩,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石坊是一座四柱三間三樓阿頂牌坊,巍然矗立在南街,面南背北,與定廣門相距三十米。南北面皆有石獅護柱,獅高0.65米,張著巨口,二目圓睜,前爪握寶,后腳壁立于柱上。雖經百余年風侵雨蝕,石獅仍活靈活現,精妙無比。景點位置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詳細]
17、扁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扁井
  扁井在貴陽市云巖區扁井巷。往扁井巷深處一直走,一個角落,電線桿旁邊,安然矗立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字樣,另有“扁井”兩個大字。沒幾步,便能看到扁井,仿古亭子,突出井體被掩蓋,水則從內側引出,經一蓄水池流淌出來,人工水渠引水從右邊繞行,水量不小,肉眼觀之,水質清冽。……[詳細]
18、百臘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臘井
  位于該市宅吉小區有一口擁有較長歷史的百臘井,水質較好,周圍居民都作為飲用水源。2002年12月,市財政撥款對此井進行施工保護。歷時一個月,為百臘井修建了保護亭并改造了四周環境,在井周圍種植樹木花草進行美化。附近不少住戶都拍手稱好,不少市民認為這項舉措既保護了古井價值,又保護了水資源。……[詳細]
貴陽清真寺
  貴陽清真寺位于貴陽市合群路團結巷,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歷來為貴陽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進行宗教活動、宗教教育、議事的場所。20世紀60年代,清真寺幾乎毀完,1981年開始恢復,1984年完成,現有建筑面積118平方米。1983年該處被公布為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貴陽翠微園
  翠微園位于貴陽市大南門外南明河南岸,浮玉橋的南邊,緊鄰甲秀樓。始建于明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前身為南庵,后改名為武侯祠、觀音寺,1993年經維修后改名為翠微園。翠微園是一組較大規模的古建筑群,園內拱南閣造型敦樸生動;翠微閣端莊秀麗;清花空翠園修竹婆娑;龍門書院濃蔭幽靜。現為貴陽籍的中國著名書法大師蕭嫻女士(系康有為弟子)的作品陳列館。翠微園與城南甲秀樓相毗鄰,是一組較大規模的古建筑群,占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拱南閣造型敦樸生動,翠微園端莊秀麗,淡花空翠園修竹婆娑,龍門書院濃蔭幽靜,長廊花墻四圍,集幽、雅、雄、樸于一體。地址:貴陽市南明區翠微巷8號類型:園林/花園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综合成人AV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成年人电影 |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