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龍嘴摩崖造像位于合江縣,年代為南宋。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造像邊緣為基線,向四周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
![]() | 鄧山莊園位于合江縣,年代為清。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建筑外墻為基線,向東、南、西北方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向外延伸20米。……[詳細] |
![]() | 黃氏壩摩崖造像位于合江縣,年代為元。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造像邊緣為基線,向四周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
![]() | 關帝廟惜字宮位于敘永縣,年代為清。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建筑外緣為基線,向四周延伸50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外延120米。……[詳細] |
![]() | 白沙民居群位于合江縣,年代為唐。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建筑群外緣為基線,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
![]() | 天洞寺摩崖造像位于敘永縣馬嶺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石崖底中心線中心起,向東延伸60米,向南延伸50米,向西延伸50米,向北延伸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敘永縣向林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外10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東到太關村場口,南至大佛寺圍墻外30米外,西至大佛寺后墻外25米,北至大佛寺圍墻外30米。……[詳細] |
![]() | 白沙老街白沙老街保存較為完整,街區的明清古建筑保存率達80%以上,具有原生性、真實性,是長江上游明清濱江場鎮建筑的實物見證,承載著豐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明清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歷史信息。……[詳細] |
![]() | 江門峽摩崖石刻位于敘永縣江門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巖沿5米處,西至巖壁,南、北寬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3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彝文碑墓位于敘永縣石壩彝族鄉。彝文碑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外5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周廷英夫婦墓位于敘永縣大石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本體外10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大石關帝廟遺址位于敘永縣大石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外50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千年酒窖池群位于江陽區,年代為194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詳細] |
![]() | 先市釀造廠作坊位于合江縣,年代為1893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詳細] |
![]() | 李飛云夫婦墓位于敘永縣敘永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主體外5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田氏墓群位于敘永縣天池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外10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張鳳墓位于敘永縣落卜鎮,年代為1887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墓本體外10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3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劉鵬玉夫妻墓位于合江縣,年代為177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墓冢及墓碑為基線,四周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基礎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
![]() | 先汪墓位于合江縣,年代為唐。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墓冢及墓碑為基線,向四周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
![]() | 黃氏壩大佛又稱長江立佛,系瀘州元代摩崖石刻代表,位于大橋鎮長江村1社孔坡。黃氏壩摩崖石刻分布在長約70米,高20米的崖壁上,共8龕11尊,1到5龕均有造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黃氏壩大佛像,龕深1米,寬4米,高10米,龕內佛像站姿,通高7.3米,頭高1.05米,肩寬1.4米。頭上梳髻,螺發,雙耳垂肩,眉目微睜,上著披巾,下著羊賜大裙。赤足,右手作施無畏印,左手作與愿印。兩邊各站立一侍候人。旁邊另有一龕刻有造像4尊,龕高1.7米,寬2.4米,造像逼真。黃氏壩大佛所在的地方即元代前的濟民市,是當年宋將呂文德-神臂城時隔江砌石為壘的處所。附近有飛龍寺、大頭山寺、朝元寺、王爺廟、官防寺、城隍廟等廟宇遺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