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宜賓市旅游

宜賓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青山巖摩崖造像位于興文縣太平鎮青山巖村7組的青山巖上,海拔850米,中山低谷地貌。現存造像26尊,共2龕窟,為觀音閣、天蓬硐。觀音閣龕窟為圓頂形,長方形龕,高6.2米,寬2.4米,深2米,主像為千手觀音,觀音高4.8米,寬1.8米,頭飾螺髻,兩側垂香袋護耳,面容豐滿,神態安詳,嘴角略帶笑意,身著通肩大衫,雙手交握于胸前,立于蓮臺上,左右壁中部各刻飛天一軀,二飛天頭向龕外,彩帶在頸后飄舞成環形,著衫裙,裙向后飛拂,左右壁下部各刻10個侍者之像和一動物。觀音閣造像風蝕較重,有的造像形象已模糊不清,有維修觀音閣出資碑刻2通,題記一處,因風蝕嚴重,大部分字跡已不可辨認。天蓬硐龕窟為平頂方形龕,高2.8……[詳細]
  云峰寺及牌坊位于宜賓縣泥南鄉叢樹村云峰組,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現存建筑面積850平方米,東北向,分為上殿及下殿,寺前立有“云峰寺”石牌坊。上殿,木結構,懸山式頂,抬梁穿逗結合式,三穿七柱,面闊三間寬22米,明間進深一間8米,右梢間通進深二間10.5米,通寬4米,明間進深6米,左右次間通進深各6米,通高7米。前建有廊道垂帶式踏道。上殿前右側保存廂房一間,下殿近天井檐坎上立有四方形石碑,上陰刻有建寺經過和捐銀人名等。題記“清雍正甲辰二年開山曾法舟江西贛□府安運塔下分派臨修云峰寺”。該寺廟對于研究清代早期佛教在川南地區的發展和影響提供了重要的實證資料。宜賓縣人民政府于2011年6月公布為第……[詳細]
  井口武侯祠位于江安縣井口鎮武侯村,始建于清代,1946年重建,距長江北岸60米,坐東向西。主體建筑為正殿,素面臺基,正殿明間左右各施12級踏道,雙向而上,前帶廊,青磚為柱。系抬梁式磚木結構,三架梁,單檐歇山頂,施小青瓦,正脊灰塑吉祥圖案,中間置如意寶頂,翼角上仰,灰塑草龍圖案。明間施三關六扇門,左右次間施檻間檻墻,前檐置撐弓圓雕人物故事圖案。正殿面闊三間17.2米,進深三間15.2米,通高15米。左右各配有廂房,廂房形制一致,均與正殿呈縱向排列,穿斗式磚木結構,小青瓦,硬山頂建筑,面闊三間14.9米,進深兩間7米。祠總面積262平方米。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榨子母碼頭遺址位于翠屏區南廣鎮陳塘關社區,建于清代。碼頭長約200米,寬約25米。碼頭上留存文化內涵豐富,有多處石刻、水文標識、石梯步、拴船只用的石鼻子。南廣河注入長江西側有多塊巨石,枯水期時,巨石距江面約10米。其中最高的一塊4米見方,不規則形巨石南立面陰刻有繁體告示四行:“奉/縣主設渡口界/上下船支只不/得占此”, 其中“縣”“設”“船”“只”“占”為繁體,字徑約17厘米。石刻右側陰刻有方框形水文標識并標有“Ⅹ”“Ⅺ”羅馬字樣,“Ⅹ”與“Ⅺ”之間相隔10個方形框,每一小格長、寬均為10厘米。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仙洞摩崖造像位于江安縣留耕鎮方石村,開鑿于明代。坐北向南,分布在長6.4米,高3米,距地表3米高的山崖石壁上,均為長方形直口平頂龕。共4龕10尊造像,8尊為結枷跌座,2尊為站姿。內容有一佛四菩薩、觀音、木蓮和尚、羅漢、接引佛等。其中1號龕長6.4米,高1.6米,深0.2米,內有一佛四菩薩,佛像高1.5米,肩寬0.4米。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利村石刻牌坊位于翠屏區沙坪街道百利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利村石刻牌坊位于翠屏區沙坪鎮白利村3社,坐東向西,分布鑿刻在高25米,寬30米的石崖壁上,為仿木結構四柱三間三樓廡殿頂,露出地面高10.4米,寬10.85米,額仿陰刻:節孝儒童張宣祖之妻羅氏坊。該牌坊為倒牌坊,對研究宜賓地區牌坊的建筑形制及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材料。……[詳細]
  天全街王爺廟位于翠屏區南城街道天全街戎州橋頭500米處,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全街王爺廟位于宜賓市翠屏區濱江路,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建筑面積383平方米,木結構硬山頂,穿斗式二柱造,面闊4間28.6米,進深4間13.4米,通高8米,2011年經過維修,是我市沿江標志性古建筑,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詳細]
  橋坎組節孝牌坊位于翠屏區趙場街道辦事處芝麻村橋坎組,年代為清道光十五年(1835)。類別為古建筑。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橋坎組節孝牌坊位于趙場街道辦事處芝麻村橋坎組,建于清道光乙未年六月二十九日(1835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2平方米。石質仿木結構,三重檐歇山式頂,四柱三間,夾桿石面闊6.3米,高約8米,正方形柱,邊長0.5米,脊檐兩端圓雕吻,雙龍護寶,坊檐下龕內刻有靈龜、和授帶圍繞著“圣旨”二字,其下匾額又刻有“節孝”,再下坊正身及柱上有陰刻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題聯,內容為建坊由來褒語,其中道光年間曾任內閣學士、兵部尚書、又是著名的書法家的卓秉恬題聯“逮事重堂德皆堪式訓,能成獨……[詳細]
  翠屏百歲坊位于翠屏區趙場街道辦事處幸福村薛家組,年代為清同治十年(1871年)。類別為古建筑。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百歲坊位于趙場街道辦事處幸福村薛家組,修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占地面積6平方米,坐南朝北。青石仿木結構,四柱三間五樓廡殿頂,中樓置寶頂。通面闊6米,進深2.82米。柱間抱鼓石護足,明次間均施有雀替,正面上額楷書陰刻“百歲坊”,下額楷書陰刻“五世同堂”,雕刻精美。該坊是研究趙場鎮清代歷史、民俗的重要寶貴資料,是我市為數不多的精美石坊之一。……[詳細]
  川南農民運動指揮部舊址位于牟坪鎮禹王街,系牟坪鎮禹王宮之戲樓。該戲樓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9年),培修于光緒十八年(公元1893年),坐北朝南,總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面闊四柱三開間,共7.4米;進深四柱三間,共8.35米,分為上、下兩層,戲樓板壁上掛有“風月樓”的匾,匾上記錄“清乾隆十三年戊辰修戲樓光緒十八年壬辰風月樓掛匾,民國十八年川南農協會在此樓召開”等內容以及捐贈名錄。頂部脊檁上墨書楷書題記:“光緒十八年壬辰首事曾昭顯監修舒長進仝建”、“日月同輝天地”等字。該戲樓在1928年曾為南溪農民運動的總指揮部,這次運動標志著川南黨組織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建立革命武裝的開始,在川南打響了……[詳細]
  白鶴咀熊氏墓位于江安縣夕佳山鎮銅盆村,共兩墓坐西南向東北,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兩墓均土冢,墓封土呈圓形,用條石砌成,相距2.6米,墓園長10.6米,寬8米。M1墓長4米,寬3.8米,高1.8米。石質拱形碣碑,左右施抱鼓,陰刻楷書碑文,上刻花卉走獸圖案,碑高1.74米,寬1.7米,厚0.23米,其中抱鼓寬0.41米,墓主:熊明珠;M2墓長7.3米,寬4.2米,高2.85米。石質仿木結構墓碑,四柱三門,三重檐廡殿寶頂式,左右施抱鼓,陰刻楷書碑文,上刻花卉、人物、瑞獸圖案。碑高5米,寬4.72米,厚0.35米,其中柱寬0.26米,抱鼓寬0.64米,左.右龕寬0.73米,中龕寬1米。墓主:……[詳細]
  安濟廟題榕閣位于江安縣江安鎮二社區,始建于南宋寶佑年間,清乾隆時期重建,現僅存題榕閣。坐南朝北,其建筑為條基礎,石作素面臺基,木結構,抬梁式梁架,三穿用四柱,重檐歇山式屋頂。面闊三間9米,進深三間8.35米,通高12米。總占地面積90平方米。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佛靈寺摩崖造像位于江安縣底蓬鎮茶園村,開鑿于明代。坐西南向東北,共11龕47尊造像,分布在長7米,高3米,距地表2米的天然大石壁上。有長方形敞口拱頂和平頂兩種龕,造像有一佛、三佛、四佛、觀音、十二閻君、飛天等,分結枷跌座和立身造像兩種。有題記多龕,因風化嚴重而字跡脫落,現存造像基本完好。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梁子兵營遺址位于筠連縣筠連鎮燎原村五組,坐東北向西南,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占地面積58449.9平方米,以土、磚、石筑成橢圓形城堡,東西徑267.5米,南北徑473.21米。分東、南、西、北四門,門墻上建有垣圍、垛口。內有督軍、將軍指揮作戰及家屬居住的督軍府,南北兩隊兵營營房,水井及訓練場,圍墻下有可雙馬并跑的跑馬道。整個兵營占地面積大,氣象恢弘、莊嚴,是當年清軍湖南提督胡中和率領清兵在此抗擊云南苗族叛軍、保衛筠連的駐軍遺址。現東、西大門殘損尚存有原痕,南北門已無存,垣垛上留有多處槍垛可見,兵營營房、城堡已毀,督軍府還有垮塌殘痕。該遺址對研究筠連地方歷史、清代軍事設施,尤其研究清軍……[詳細]
  張文湘舊居位于江安縣怡樂鎮茨巖村,1975年為張友樹始建,因失火后張友樹搬離,由張文湘之女張遠芬重建,張文湘在此一直居住到去世。舊居坐西南向東北,占地138平方米。條石基礎,素面臺基,檐坎高0.25米,寬1米;土墻、磚墻、夾壁墻組合建造,正房正面為磚墻,上施單個檻窗;東北側為磚結構,其他外墻為土墻結構;隔墻為夾壁墻。小青瓦蓋頂。通高4.2米。正房長16.5米,進深4.9米,左側廂房長15米,進深4米。該建筑對于研究和紀念農學家張文湘具有重要意義。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張文湘(1900—1996年),男,漢族,夏橙、臍橙、血橙的引種者,為國內著名柑橘專家,有中國夏橙之父的殊榮。1938……[詳細]
  大南垇牌坊宜賓縣柏溪鎮南京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坐東向西,立面面積18.5平方米,其造型雄偉、雕刻豐富精細,保存較完好。牌坊為石質,四柱三開,重檐廡殿頂,通高8米、寬7.5米、坊柱厚0.5米,正面上方浮雕人物九尊和陰刻“聖旨”牌,“聖旨”周圍鏤空刻有二龍,兩側浮雕二武士守護圣旨牌;臨下橫額上浮雕二龍,坊中額陰刻“恩榮節孝”四個大字,字高0.55—0.62米,坊下額陰刻“宜賓縣文童趙在廷之妻何氏坊”;兩側陰刻二副對聯,其中一幅為“十年重守貞女有士風此生豈讓山泉潔,四德不言孝婦修子識別傳應垂青史”。題記“四川全省提督學院黃琮題”“道光丁酉十七年……秋月下浣日吉旦”。正面兩次間分別浮雕……[詳細]
  金盆民居位于宜賓縣蕨溪鎮頂仙村,地處環境優美的高山盆地地帶。該民居始建于清代早期,清代中晚期曾經大規模擴建,系向氏家族祖屋。原建筑群規模宏大,占地達25000平方米左右,現存建筑3000平方米左右,其中前院1200平方米、后院1000平方米、側附院800平方米。民居為復式四合院結構,懸山式頂,小青瓦屋面,地面滿鋪石板石條,檐口有懸空雕花廊柱,屋內梁托雕花精美大氣,墻體為木板結構,均有花窗。該民保存較完好,有較高的民居古建筑藝術價值,是研究明清時期川南地區民居發展歷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實物資料。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喜捷南華宮位于宜賓縣喜捷鎮社區,又名“廣東會館”,是清代廣東商人在此興辦的會館,始建于乾隆年間,距今已經有200余年的歷史,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坐南向北略偏西。建筑原為四合院布局,現存戲樓及左廂房。戲樓為木結構歇山式屋頂,穿逗式梁架,三穿七柱,面闊1間13.4米,進深1間8米,通高8米,內頂建有藻井。戲樓木柱上有鏤空和浮雕圖像。左廂房為抬梁式梁架,懸山式頂。面闊4間16米,進深1間4米,通高6.5米。在戲樓后殿前遺存有石扶欄、垂帶式踏道和石板院壩。在左廂房樓道進戲樓門處有一寬1.85米,高0.9米的橫匾,上陰刻“同仁”二大字。該建筑是研究清代時期湖廣填四川這段歷史的重要研究載體,對于研究清代……[詳細]
  武德南華宮位于筠連縣武德鄉中華村五組,坐北向南,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占地面積415.2平方米,為懸山穿斗抬梁式結構,小青瓦屋面,建筑面闊6柱5間24米,進深9柱8間15米,東側有磚砌圍墻并有小圓門,內堂設有戲臺,正堂擺設13尊泥塑菩薩,有二龍抱柱兩根,龍柱有字刻但模糊不清,正門前有香爐一個,石碑立于道光25年(1845年)碑文記載有捐資人劉榮賢38兩,朱李氏40兩,主要內容為修初捐資功德。曾為廣東會館,見證了當地的商貿繁榮,它對研究明清時期川南商貿發展及建筑文化有一定的價值。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節孝總坊位于江安縣江安鎮四社區,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坐西向東。石質仿木結構,四柱三開間,三樓廡殿排樓式頂。通高7.92米,面闊7米,明間高3.56米,寬2.5米,次間高2.2米,寬1.33米。石柱平面呈正方形,邊長0.54米。正中開間上門楣刻有行書“微顯闡幽”四字,檐下刻“圣旨”和“節孝總坊”。柱上石刻對聯,銘文及題記。為宜賓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婷婷色偷偷色天堂 | 亚洲男男gvv在线播放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