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岳峰秀墓位于嘉祥縣孟姑集鎮岳樓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2012年11月27日,岳峰秀墓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四周各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各30米。……[詳細] |
![]() | 曾質粹墓(含曾承業墓)位于嘉祥縣臥龍山街道曹山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2012年11月27日,曾質粹墓(含曾承業墓)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泗水蘇家大院位于泗水縣濟河街道五里廟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2年11月27日,泗水蘇家大院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沈官屯遺址位于兗州市新兗鎮沈官屯村南,面積約為1.5萬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采集的陶器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紋飾有弦紋、繩紋,器型有罐、豆、鬲。2003年3月被公布為兗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100米,向西50米,向南100米,向北5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濟寧劉林遺址位于濟寧市任城區唐口街道劉街村西,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1985年4月17日,濟寧劉林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義合遺址位于濟寧市任城區廿里鋪街道義合村,年代為龍山文化,類別為古遺址。1985年4月17日,義合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琉璃廠遺址位于兗州市酒仙橋街道辦事處琉璃廠村東500米,泗河西岸兩側,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傳說有72座之多,現保留有6處殘窯壁,其中泗河東5處,西1處。殘窯壁由磚砌成,弧形,耐火磚砌筑,直徑約為3.2米。壁內有一層琉璃,呈紅色,堅硬如鐵。地面暴露大量板瓦殘片,其中板瓦較大,寬29厘米,厚2.3厘米,多施綠釉。據史料記載,據史料記載,此窯場專供當時兗州魯王府及曲阜孔府修建之用。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鵝鴨廠遺址位于兗州市黃屯鎮鵝鴨廠村北,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文化堆積1.5米,地面暴露遺物較少,有泥質灰陶罐、瓦等。遺址保存完整。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100米,向西50米,向南100米,向北5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詳細] |
![]() | 故縣遺址位于兗州市顏店鎮故縣村東,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米,采集的陶器有夾砂灰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等,紋飾主要有繩紋,器型有豆、鬲、罐、壺等,時代應為商周時期。2001年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200米,向西100米,向南300米,向北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100米![詳細] |
![]() | 廣街遺址位于新兗鎮廣街村北,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5米,采集的龍山文化陶器有泥質黑陶、夾砂灰陶、夾砂紅陶,紋飾有弦紋、乳丁紋,器型有鬶、鼎、罐、碗等,保存較好。此遺址應為龍山、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四周各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詳細] |
![]() | 周氏家祠位于梁山縣拳鋪鎮方廟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太平遺址位于兗州市小孟鎮太平村西,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米,采集的大汶口文化陶器有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夾砂灰陶等,紋飾有弦紋,器型有杯、鼎、壺等,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50米,向西100米,向南100米,向北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詳細] |
![]() | 金鄉劉莊遺址位于金鄉縣胡集鎮劉莊村南,年代為漢、宋,類別為古遺址。2001年3月1日,金鄉劉莊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中李宮遺址位于顏店鎮中李宮村東高臺地上。197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堆積厚約2米,是一處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地面暴露有灰坑、紅燒土、窯穴等遺跡。采集的標本有夾砂紅陶鬲、罐、夾砂灰陶罐、器蓋,泥質灰陶鬲、罐等陶片,還有商用墓葬等。遺址保存完整。1985年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去頂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100米,向西200米,向南200米,向北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100米。志碑。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100米。……[詳細] |
![]() | 周堌堆遺址位于金鄉縣司馬鎮周堌堆村,年代為龍山文化-漢,類別為古遺址。1985年4月17日,周堌堆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丁郗遺址位于兗州市顏店鎮丁郗村西北200米處,地勢較周圍稍隆,面積約1萬平方米,呈一不規則四邊形。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存,文化堆積厚約1.5米,地表及斷層暴露大量遺物,以泥質紅陶、泥質灰陶為主,另有夾沙紅陶、夾沙灰陶、泥制黑陶等,紋飾多為弦紋,附加堆墳。遺址保存基本完好,對于研究大汶口及龍山文化的發展序列,生產力水平及社會形態等,提供了重要依據。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王遺址位于兗州市小孟鎮張家王子村西南300米處,地勢平坦。遺址東西長480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是一處包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以及秦漢等不同歷史時代的古文化遺存。文化堆積厚約2.5米,地表暴露大量遺物,主要為陶器,多是泥質,次為夾砂,紋飾有弦紋、繩紋和附加堆紋等,大部分以素面為主。遺址保存基本完好。該發現對于研究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社會發展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六股路遺址位于兗州市新兗鎮六股路村西約1000米處,地勢平坦。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包括周、漢、宋元等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文化堆積厚約2米,地面暴露遺物非常豐富,采集有磚瓦殘塊,泥質灰陶、泥質紅陶豆、罐、盆等器物殘片,以及大量瓷片,陶片多飾有繩紋。遺址保存較好。該發現對于研究這幾個時期的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東孟村遺址位于兗州市新兗鎮東孟村村西50米處菜園,地勢較周圍略隆起,面積約3000平方米,包括南北朝至宋代等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文化堆積厚約2米,地面暴露遺物非常豐富,采集有大量碗、罐瓷片,以及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壺、盆等器物殘片。遺址保存較好。該發現內涵豐富,文化序列明顯,對于研究當地歷史時期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的意義。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鄭氏繡樓位于兗州市顏店鎮顏店村村中,為清末建筑。繡樓坐北朝南,兩層,面闊三間寬10.7米,進深5.3米,檐高6米,脊高8.5米,墻厚0.65米。磚石木結構,外砌磚石內砌土坯;硬山頂,瓦原為筒瓦,現改為現代瓦。一樓前后通門,兩窗;二樓三窗,木質地板,F主體結構基本保持原狀,梁架和基礎依然非常牢固。該發現對于研究清末民居的風格特點及當地的人文歷史據有重要價值。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