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鵝鴨廠遺址位于兗州市黃屯鎮鵝鴨廠村北,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文化堆積1.5米,地面暴露遺物較少,有泥質灰陶罐、瓦等。遺址保存完整。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100米,向西50米,向南100米,向北5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詳細] |
![]() | 故縣遺址位于兗州市顏店鎮故縣村東,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米,采集的陶器有夾砂灰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等,紋飾主要有繩紋,器型有豆、鬲、罐、壺等,時代應為商周時期。2001年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200米,向西100米,向南300米,向北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100米。……[詳細] |
![]() | 廣街遺址位于新兗鎮廣街村北,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5米,采集的龍山文化陶器有泥質黑陶、夾砂灰陶、夾砂紅陶,紋飾有弦紋、乳丁紋,器型有鬶、鼎、罐、碗等,保存較好。此遺址應為龍山、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四周各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詳細] |
![]() | 梁營遺址位于兗州市王因鎮梁營村,面積約為1.7萬平方米,采集的龍山文化陶器有泥質黑陶為主,夾砂灰陶、夾砂紅陶次之,另有砂棕陶,紋飾有弦紋,乳丁紋,器型有壺、鼎、盆、支架等。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四周各延伸2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100米。……[詳細] |
![]() | 太平遺址位于兗州市小孟鎮太平村西,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米,采集的大汶口文化陶器有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夾砂灰陶等,紋飾有弦紋,器型有杯、鼎、壺等,2001年3月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兗政發(2009)28號文確定保護范圍以標志碑為基點,向東50米,向西100米,向南100米,向北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線向四周各延伸50米。……[詳細] |
![]() | 濟寧劉林遺址位于濟寧市任城區唐口街道劉街村西,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1985年4月17日,濟寧劉林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西朱閣樓位于泗水縣楊柳鎮西朱家村,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1月27日,西朱閣樓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黨堌堆遺址位于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黨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1985年4月17日,黨堌堆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丁郗遺址位于兗州市顏店鎮丁郗村西北200米處,地勢較周圍稍隆,面積約1萬平方米,呈一不規則四邊形。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存,文化堆積厚約1.5米,地表及斷層暴露大量遺物,以泥質紅陶、泥質灰陶為主,另有夾沙紅陶、夾沙灰陶、泥制黑陶等,紋飾多為弦紋,附加堆墳。遺址保存基本完好,對于研究大汶口及龍山文化的發展序列,生產力水平及社會形態等,提供了重要依據。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王遺址位于兗州市小孟鎮張家王子村西南300米處,地勢平坦。遺址東西長480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是一處包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以及秦漢等不同歷史時代的古文化遺存。文化堆積厚約2.5米,地表暴露大量遺物,主要為陶器,多是泥質,次為夾砂,紋飾有弦紋、繩紋和附加堆紋等,大部分以素面為主。遺址保存基本完好。該發現對于研究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社會發展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