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旅游

宿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烏鴉嶺墓群,漢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侍嶺村黃莊西側約50米處。封土墩人工夯筑而成,原高約5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墓群整體呈長方形,南北約250米,東西約150米,面積約為3.7萬平方米。20世紀70、80年代先后發現有磚室墓、石室墓和畫像石墓,因遭嚴重破壞,形制無法了解,僅征集到8塊畫像石和數枚“五銖”錢。70年代農民平整土地時,在墓群的西部曾挖到磚室墓1座,系長方形疊澀頂,長2.4米、寬1.6米,隨葬品被盜,僅征集到“五銖錢”數枚,還可散見形制已遭完全破壞的石室墓,石材尚在。1984年秋在此發現一座畫像石墓,長2.20米、寬1.40米、高約1.6米左右,由八塊石板構成石槨。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實測墩存高約3米。墓群地表為楊樹林,并有30多座現代墳墓,……[詳細]
  寶墩漢墓群位于江蘇省沭陽縣潼陽鎮潼北村八組南150米。該墓群于1982年被發現,原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封土高近10米,底經45米,經人工夯筑。北緣坡發現有石槨、花紋磚、神獸銅鏡、五銖錢幣、鐵劍等。寶墩西分布大小土墩5座,封土殘高2米左右,直徑7~10米,現寶墩漢墓群高約4米,東西長約80米,南北長50米,墩南局部以遭破壞。地表采集標本有釉陶罐、板瓦、罐等殘片。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候被村民挖掘出銅鏡一個,被淮安博物館收藏。……[詳細]
  尖墩墓群,漢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變電所南側約500米,遺址北距侍嶺中心小學約400米。墩高約3米,面積2萬多平方米。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2008年10月因當地老百姓為了將墩土取平改成水稻田,無償讓窯廠取土,施工中挖機挖壞了一石室墓,導致墓葬裸露,挖機陸姓老板立即聯系宿遷市文物部門,后經南京大學、宿遷市博物館市和宿豫區博物館租車聯合考古隊遂對裸露部份和墩子東半部分進行搶救性考古挖掘,共發現兩漢時期墓葬54座,其中2座石室墓,其余為木棺墓,出土文物百余件,多為陶罐、陶鼎、陶碗,有灰陶、紅陶、青銅鏡、鐵器等。考古挖掘部分面積占總面積約40%。根據實地踏查和考古發掘得知,周代時期該墩應為一處聚落遺址,時間跨度較短,文化層較薄,廢棄后到了漢代,該墩成為一處……[詳細]
  劉圩村烈士墓位于江蘇省宿遷市耿車鎮劉圩村,始建於1990年,是為了紀念新四軍為保衛劉圩而犧牲的七名烈士而建的墓園,因不知烈士姓名,又叫“無名烈士墓”。這個墓園埋葬新四軍兩次保衛劉圩戰斗中犧牲的7名軍人和5匹戰馬。第一次戰斗是1943年,當時的耿車鎮以及周邊的睢寧凌城等地被日本侵略者占領,這年11月18日,從洪澤湖開來一支新四軍至劉圩開辟敵后根據地。當天偽保長狗腿子就向維持會報告,說這里來了一批“土八路”。中午,凌城維持會便來這里掃蕩。我軍在八十一團團長夏義華的指揮下,利用有利地形,將大部分敵人消滅。在打掃戰場時,我軍的李班長和一名戰士被假裝投降的敵人擊中身亡。第二次戰斗是發生在1944年4月,當時以凌城為中心的日本偽軍和被打散的國民黨十八團殘匪,糾集在一起,向我解放區發起進攻。當時區里只有少……[詳細]
  陸圩島遺址,原為陸圩鄉政府所在地和集市場所,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區駱馬湖皂河段南側(離南岸約4公里),四周皆為水域,西側有養殖域,西側有皂河船閘、皂河抽水站、黃墩湖泄洪閘。該島南側約3公里處為駱馬湖防洪大堤和駱馬湖環湖大道(通往湖濱新區、宿遷等地)。該遺址為明清時期的遺址,因50年代駱馬湖季節性湖泊改為常年蓄水,島上村民移民,島嶼面積大范圍被水長期淹沒,島嶼的文化層被破壞。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該島嶼整體成橢圓形,面積僅存約1萬多平方米,島上樹木林立,有約5戶漁民居住,現存島墩高于周邊水面約1-4米,據反映,島嶼四周水內存留部分石雕、石刻、石碑等建筑構件,島上散落有青磚、石質等建筑材料。……[詳細]
  陳墩遺址,時代為新石器、西周,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陳墩村墩北組(村民陳法力、趙永廣家后約50米),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因區劃調整,資料記錄上與來龍鎮的陳墩遺址實屬一處。該遺址整體呈圓形,高出地表約3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3米,下層曾采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缽、鼎、夾砂紅陶釜,深腹圜底罐等殘片,紋飾有仿編織紋、斜方格紋等,屬青蓮崗文化遺存。上層為周代文化的堆積,暴露夾砂或泥質灰、紅陶殘片、器形有鬲、鬹、盉、簋、罐等,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還發現有紅燒土、灰坑等。2016年3月曾在墩頂部發現一處盜洞,后經當地派出所立案調查無果。遺址上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旱作物。2009年12月,被宿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仰化行宮遺址,清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仰化鎮復隆鎮街道北側約100米處。2009年宿豫區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為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途經林家莊時的臨時行宮,亦稱林宮。清道光年間大運河決堤,林家莊行宮被毀。后為紀念乾隆皇帝臨幸于此,在原址建復隆鎮,今復隆鎮僅為村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發現后,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查閱歷史資料、走訪當地群眾的基礎上,深入實地,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通過采集標本、開挖探溝和鏟探調查,已初步探明林家莊乾隆行宮遺址,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核心區域約為2萬平方米,地表深度最淺約0.5米,最深約1.6米,文化層深度約0.8米。遺址內除發現兩口古井外,普查人員還采集到大量具有時代特征的青磚、石柱礎等建筑構件。遺址呈長方形,上面主要為當地居民住宅。遺址東側部分……[詳細]
  桃源故城城址略呈委角方形,城垣周長2350 米,寬4—6 米,存高1 米;護城河長2410 米,寬4-10 米,深2-3 米。城內歷史文化遺存有南宋劉世勛墓,韓公祠遺址,古代橋梁1 座,涵洞1 座,水井1 面。桃源縣始置于元至元十四年(1227)。明正德六年(1511)因舊址修筑,萬歷十年(1582)重浚城壕及城門。清康熙七年(1668)地震城圮,雍正十一年(1733)興工重修。民國三年(1914)改桃源縣為泗陽縣,1939 年,毀于戰火。……[詳細]
  紅圩墓群位于悅來鎮紅圩村2組,北臨沂河,該墓群高出地表4米,現上種植玉米,由數十個墓組成,2003年被盜過,殘留墓磚,結構嚴謹,規模較大,墓群處于紅圩村北,現上為基本農田。遺址北面100米處為新沂河河道。……[詳細]
  來安五里井位于泗陽縣眾興東路五里井村,年代為隋唐。為宿遷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鄭集鄭家宅位于泗洪縣上塘鎮鄭集居委會,年代為清代。為宿遷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潼陽縣政府舊址位于沭陽縣潼陽鎮,年代為1945年。為宿遷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臧橋烈士公墓位于泗洪縣朱湖鎮臧橋村,年代為現代。為宿遷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洪武墩墓群,漢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程莊北約500米,曉侍路南約500米,封土墩為人工夯筑而成,原墩高約5米左右,面積約30000平方米。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根據地形地貌及現場調查,該墩現存高約3米,呈橢圓形,面積約3萬平方米。因被盜,20世紀80年代曾組織搶救性挖掘,墓群封土以紅土為主,散見零星五花土,四周距地表1~2米,都曾出過豎穴土坑木棺墓。墓互有迭壓打破關系,墓口通長約2.10米、寬1.20米左右;木棺通長約2米、寬0.65米左右。陪葬器物有泥質灰陶壺、陶罐、銅鏡、鐵劍、“五銖”錢等。現墓群地表作農田使用,主要種植小麥等旱作物,其中南部中心地區有面積約500平方米左右發掘清理過留下的凹坑。……[詳細]
75、曹廟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廟墓俗稱“張基陵”。墓坐北面南,高3 米,底徑30 米,占地面積約900 平方米。現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沭陽古城墻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城鎮城門南新陽大橋北岸,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一年,道光十八年兩次增修加固,整體平面呈“半圓形”,全長500米,現尚存百余米,保留在沭城北岸,石堤均用長條型石板推砌,2000年江蘇省文化廳拔款130萬修繕。據該縣縣志記述:明朝萬歷年間,知縣徐可達率民眾以磚修筑城墻,周長855丈,高2丈,后經多次加高加固,并修鑿了護城河。由于附近地勢泥沙堆積抬高,露出地表的城墻部分高度僅剩2米左右,但城池當年頗為壯觀的景象仍依稀可辨。為保護好這一文化遺產,該縣邀請南京古城墻研究專家進行實地考察指導,并在全縣范圍內征集散落民間的古城磚以及條石、石柱、石鼓、石碑等舊物,按明城墻舊有風貌進行修復。……[詳細]
  臧墩遺址位于江蘇省沭陽縣潼陽鎮陰平居委會臧墩組。臧墩遺址1982年發現,為一處新石器至西周的聚落遺址。原遺址高出地表7~8米,面積25000平方米,文化厚度2~2.5米,采集的遺物有鼎足、陶豆把、鬲足、錐足鼎、三足缽、石錛殘片。屬青蓮崗文化遺存。西周時期的泥質紅陶鬲足、瓿、盆豆等殘片。由于長期的農業生產,現有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100米,上世紀90年代,村民曾在墩北發現石槨墓。該遺址是規模較大,保存較好,對研究新石器時代沂沭河流域的考古學文化有重要意義。……[詳細]
  程開聚舊宅及花園,始建于清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沭城鎮東關大街7號、9號(沭陽縣第一招待所)。該文物點有房屋三間,花園一座,房屋為清中期至清末所建,花園為一座四合院建筑,為民國時期所建,院內另有石鼓、古銀杏、皂莢樹。程開聚,淮北巨富,生卒年不詳,乳名小開,字萃堂,江蘇沭陽縣沭城人,大地主兼商家。程氏發跡起于清乾隆中后期,當時皖南徽州地帶鬧災荒,歙縣有個竹篾匠程文佑,帶領兒子程仲璜流落到沭陽,在沭城東關屎河埃旁搭棚居住。程仲璜經一驢馱販撮合,與城東章集一個聾耳瘸腿姑娘結了婚,生一子,乳名小開。程小開漸漸長大,其父程仲璜終天做手藝,母親又耳聾腿瘸,生活窮困不堪,既無能力管教小開,也難以供其讀書,致使小開與一些二流子常常混在-起,聲名狼藉。由于街鄰人看不起他,小開受到刺激,便決心做生意,以求發……[詳細]
  泗陽縣瓦瓷灘遺址為高阜地貌,遺址及其外延總面積約225 萬平方米,遺址高出地面2 米,文化層厚約3 米。地表采集標本有繩紋筒瓦、板瓦殘片,有繩紋罐、大缸,有灰陶罐、豆、盤、瓿等陶器殘片;有唐、宋、明、清時代的瓷器殘片。遺址內出土過陶、瓷、銅、鐵、金、銀等質地器物。出土錢幣有半兩錢、五銖錢,唐宋及其以后的通寶錢,遺址內有水井4 面,分陶圈套榫和磚砌兩種類型。遺址西側有漢代土墩墓3 座。……[詳細]
  王遷遺址位于泗洪縣梅花鎮王遷村西20米,北距趙圩村1.5公里,南臨村道,西距攔山河1200米。為新石器時期聚落址。遺址地處平原臺地,中部隆起,四周漸緩降低,東西長180 米,寬150 米,面積27000 平方米。地表采集有夾砂紅陶罐耳、泥質灰陶鬲足、罐、盆等殘片,還可見白陶蛋殼陶片。文化層厚1.8米,內涵豐富。現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看片不卡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