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遼寧省 > 營口市旅游

營口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南關明清一條街位于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是蓋州市的優秀近現代建筑群。 南關明清一條街在蓋州鐘鼓樓以南,長約265米的辰州路兩側,其中東側為17棟古建,西側為8座古建,兩側共有9座江南二層0式建筑,占地面積約為4800平方米。結構為大木架磚石,有石制或木制挑檐,青瓦頂。據文獻記載,歷史上的蓋州是東北第一個港口城市,河船可溯大清河直達蓋州的南關外,南方商賈云集蓋州,城內商鋪相連,會館興建,成為遼東最繁華的城市,南關明清一條街就是當時最興盛街道之一。 2004年蓋州市人民政府(蓋政[2004]15號)公布南關明清一條街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詳細]
  五美房遺址位于蓋州市九寨鎮五美房村東的一塊臨河臺地上,也叫東甲石地,其上建數處民宅,南部被河水沖刷成斷崖,所存遺物散落遺址各處。 遺址呈方形,分布面積約有25萬平方米,在遺址南河岸斷崖處可看到1.5米厚文化層,內有滴水瓦、布紋板瓦、陶器殘片等。據村民介紹在耕田時曾挖出灰坑、燒土、溝紋磚、陶罐、馬下額骨等,還發現約有1米多寬的墻基等。該處遺物豐富,有遼代白釉米黃色胎質的瓷器口沿、碗底等殘片,定窯白釉瓷片,遼金時期灰色泥質陶器大卷口沿,灰色夾砂陶器器耳及泥質灰色陶獸耳等。據此分析,該處為遼金時期的城址,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是蓋州市遼金時期人類活動的真實反映。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詳細]
  土城子遺址位于老邊區二道鎮土城子村,處于一望無盡碧波粼粼的鹽場鹽灘區內,經發掘出土的瓷器、錢幣證明,此城為遼金時期人類居住址,亦為當時海鹽交易場所,沿用至元代,明初漸廢。營口臨海盛產鹽,鹽業生產自兩漢以來一直是本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在遼金時期更是手工業生產基地,金代設有遼東鹽使司壟斷鹽制征收鹽課,成為金政府重要的稅收來源,“土城子”城址即是那時人類活動留下的重要遺跡!巴脸亲印背侵肺挥谑欣线厖^二道溝鄉二道溝村東約5公里處,這里原是土城子村舊址,近年來因修建鹽池而被西遷至二道溝。據文物普查資料記載:城址坐落在高出地平面3米的一臺地上,現被鹽場鹽池包圍,城址南北長800米,東西寬450米,遺物豐富……[詳細]
  營口清真西寺位于西市區勝利街道辦事處平安社區平安街清真寺里12號,為伊斯蘭教建筑風格。 建筑整體坐西向東,東面為正門門房,西為禮拜大殿,再西為望月樓,南為沐浴室等建筑,北面為殯儀室。該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為當時天津洋槍隊駐營口統領馬魁等人牽頭集資興建,光緒年間由左寶貴等人出資擴建,左寶貴還親題楹聯,并開設經書義學,對市區回族少年進行文化教育和教義啟蒙。1905年建后殿五間,仿古琉璃瓦窯亭一座,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年代又進行三次擴建、修繕,1980年重修禮拜殿和前殿,該寺被列為全國百所著名清真寺之一。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營口清真西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寶泉山老爺閣位于蓋州市九壟地鎮正黃旗村寶泉山上,建在海拔82米的頂峰。老爺閣為正方形四柱式四角攢尖花崗巖建筑,高二層共10.52米,分基座、一層、二層和剎桿四部分組成;呴L為530米,四根八楞形石柱立于臺基之上,全部建筑便承在其上,基座四面各有四級石階通往臺座之上。一層檐蓋斜坡無瓦垅雕琢,石板上抹水泥斜面,四角有龍首垂脊,龍首稍稍翹起,下掛驚雀鈴(只存掛環)。二層四根八楞形柱坐于石梁之上,柱內側琢石槽承闌額,闌上承交叉石梁,梁上有隨梁枋,隨梁枋中間石橫又搭口字形枋的四角,上承半圓形瓜柱四個,承工子梁和石板屋頂。二層閣的四面有高89厘米石板圍墻,正面有石門,寬94厘米,石板高16.5厘米,門……[詳細]
  曲塋漢墓地位于蓋州市九壟地鎮九壟地村西北,占地面積達一百余萬平方米。原為曲家墓地,故名。曲塋漢墓地原為較高的土崗,后因取土夷為平地。當地群眾使用漢墓磚砌院墻、套豬圈。1972年秋遼寧省博物館考古隊曾來此地發掘,出土陶耳杯、陶盆、五銖錢、銅帶勾、銀杯及大量文字磚。磚文為小篆或漢隸,多是一些祈禱及懷念之詞,紋飾為太陽紋、羽毛紋等。此處墓群時代大約從西漢中后期至東漢。兩漢時期,受戰爭的影響,居于營口境內的漢族人民為了躲避戰禍往來奔波于關內外,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徙到來,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營口地區經過戰國時期長達二百余年的開發,豐富的物產,肥美的土地,吸引了西漢政權的高度重視,為了更有效地掌管……[詳細]
  望海寺山城位于大石橋市周家鎮張家堡村,在村東望海寺山頂,四周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該山城整體呈圓形,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內外兩層組成,內城墻殘存在東南部,殘長15米,寬1米,高0.5米,外城墻殘存在從東至西南,殘長50米,寬1.5米,高1米。山城北面以自然陡峭的懸崖為屏障,現殘存高約0.2米,長約10余米的一段土墻。地表采集有夾砂堆紋灰陶殘片,此陶片為青銅時代典型器物殘片,據此分析該山城為青銅時代山城,據當地群眾介紹,此山頂曾有一座觀音廟,在采集的標本中有早期陶瓦片,應為此廟宇建筑所用建筑材料遺物。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望海寺山城為市級文物![詳細]
  八道河刺槐山遺址位于蓋州市楊運鎮八道河村,在村南約460米的刺槐山東坡臺階地里。 該遺址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40米,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在遺址的土層里發現有新石器時代夾砂灰陶殘片,夾砂紅褐陶殘片。據當地村民說,挖果樹坑時,時常發現這樣的陶片,并在幾年前在此遺址里發現有磨制石刀、石斧等石器,遺址內豐富的遺存物代表了新石器時代的歷史特征,在本地區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亦擁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為研究此地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依據。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八道河刺槐山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詳細]
  西堡子遺址位于蓋州市萬福鎮西朝陽村西堡子屯,坐落在兩條河流交匯處,高出地表的一個臺地上,南500米為碧流河,西臨西沙河。遺址地勢平坦,四周群山環抱,為一盆地的中央,當地民居建在遺址之上。從古至今,這里是人類生存的風水寶地。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60米,分布面積3.2萬平方米。文化層距離地表約1米左右,層位薄厚不均,在0.1~0.5米之間。遺址內遺物有紅色夾砂陶片、紅褐色夾砂陶片、褐色夾砂陶片及燒土塊,各類刻劃陶片居多,其次為素面,所見石器是磨制的石鏃、棍棒頭等,應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發[1984]108號)公布西堡子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詳細]
  純正寮房舊址位于大石橋市青花街道辦事處站前社區,大石橋火車站廣場北200米西側,其北200米為長大鐵路和鐵路招待所。 該建筑二層曲尺型建筑,座西朝東,起脊掛瓦,波浪型雨搭,建筑南北長331米,北側東西寬12米,南側南北長12米,東西寬17米。 1937年南滿鐵路株式會社在大石橋修建的5處寮房之一的純正寮房,即當時鐵路金帽子(相當于現在的車間主任)的獨身宿舍。向人們述說著當年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侵略營口和大石橋的歷史見證,該建筑自落成后一直為居住場所,現在做商業用途。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純正寮房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詳細]
  沈陽工務機械段指揮部日式建筑位于大石橋市青花街道站前社區,大石橋火車站廣場北50米,沈陽工務機械段大石橋指揮部院內。 該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原南滿鐵路機關區、庶務區,為辦公用房。該建筑呈曲尺形,起脊掛瓦,磚石結構,拱形木窗,南北4間,長11.6米,東西寬7米,兩窗一門,東配間南北長12.3米,七窗一門,門高2.9米,寬1.3米,窗戶寬1.1米,高2米,原貌保存完好。此“建筑”自落成后一直為辦公場所,現在由大石橋市火車站使用,仍為辦公場所。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沈陽工務機械段指揮部日式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詳細]
  連云寨雙石棚坐落在蓋州市什字街鎮連云寨村西封地屯。兩石棚東西相對,距離32米。 東石棚東西向建造,面對西石棚,由石板搭建而成,缺西壁石。石棚所形成的石室上長1.65米、下長1.75米,上寬0.8米、下寬1米,地上高0.98米。底石板埋于碎石之下,整體出現下沉現象。西石棚東向偏南20度,保存較好。石棚成對修建的形制不多見,這樣遙遙相對是否意味兩者有淵源,或是有某種聯系? 1983年公布連云寨雙石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以雙石棚每個單體石棚投影線……[詳細]
  卍字會舊址位于站前區八田地街道辦事處三樓社區,現在其建筑上還能見到“卍”字符號。該建筑南北長21米,東西寬24米,平面呈凹字形,座北面南,其分布面積約為50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約314平方米。該建筑通體由青磚砌筑,瓦頂,墻體外砌附方形磚柱用水刷石罩面,門窗檐口用水刷石處理后做成簡單裝飾,南面入口大門兩側砌附成柱狀裝飾,現已被改成窗戶使用。據調查,該建筑始建于1904年前后,是國際紅十字會駐營口舊址。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卍字會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以卍字會舊址外墻基外東5米、西5……[詳細]
  藏山洞穴化石點位于大石橋市南樓鎮,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點。 洞穴所在山體系前震旦紀遼河群圣水寺組石灰巖、白云質大理巖、泥質灰巖所組成。周長約500米,海拔高度為110米。洞口向東,在山的東南方向,距當地地面有20米左右。洞口堆積有六層,未發掘至底,沒有化石和其它遺物。 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兔形目的鼠兔,嚙齒目的鼠類,靈長目的碩獼猴及食肉目的動物群。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用火痕跡。有明顯人工加工痕跡的舊石器若干件,石制品接近金牛山A和C點。古氣候由溫暖向干冷轉變。 1990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發[1990]38號)公布藏山洞穴化石點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詳細]
  關帝廟鐘亭位于蓋州市楊運鎮鮑屯村學校操場,地勢較為平坦,處在兩山夾一溝之地。鐘亭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崗石建筑,方向西偏北3.5度。四角由四根間距139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撐梁架和歇山式亭蓋,下部四面有179厘米高花崗石圍墻。西為正面,有拱形門,高163厘米,寬71厘米,兩側對稱。建筑整體通高493厘米,南北墻壁頂端內側有15厘米石坎,為當時排鋪板用。四柱下端砌在墻內,上端袒露,通高331厘米,內外有門墩石高14厘米。四面石梁兩端交叉處做上下凹口互相咬合。梁上鋪石板雕琢作檐椽、飛椽、連檐、望板、滴水、瓦當和筒瓦形狀。東西坡為斜折式,由三塊石板雕成鋪蓋,南北歇山斜坡,斜坡由二塊石板鋪作。正脊很短,脊中……[詳細]
  攔馬墻遺址位于蓋州市九寨鎮三道河村龍洞山北山脊,呈長方形,大部分墻體遺址已損壞,墻上石塊散落分布在周圍。 該遺址在崴子后山南山脊各殘存一段,整體為長條形,南段總長約120米,北段總長約300米,墻寬約1.5米,現存最高處約有2米,雖沒有發現陶片等標本,根據石墻風化程度及當地群眾傳說,初步認定為高句麗時期所建,是高句麗時期山城的代表,具有歷史價值。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攔馬墻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以攔馬墻遺址墻基為基點,東50米、西50米、南50米、北50米以內為保護范圍;保護范圍……[詳細]
  楊運烈士墓位于蓋州市楊運鎮六道河村北觀寶山的南坡上,坐北向南,土石建筑陵園。楊運烈士墓原在熊岳鎮溫泉村溫泉療養院前廣場草坪內,1970年楊運鄉人民懷著對楊運同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將烈士遺骨安放在他生前戰斗并與當地人民結下無限友誼的第二故鄉。烈士墓在觀寶山半山腰向陽處,墓地正方形每邊長16米,墓前有六級臺階通向山道,供人們前來祭奠。墓有墓室及寶頂兩部分,墓基為邊長3米的正方形,高0.32米,用花崗巖條石砌成;寶頂為圓形,底徑2.58米,高0.4米,亦用花崗巖石塊圍砌而成,黃沙土封頂。烈士的母親與其胞弟前來吊唁時,在陵寢前栽植了蒼松,表達了對烈士的懷念之情。花崗巖石碑立于墓前,正面陰刻“楊運烈士……[詳細]
  三道河石棚群位于蓋州市九寨鎮三道河村,當地亦稱為霍家窩鋪石棚,在1987年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20多座遺存。 石棚群全部排列在霍家窩鋪北一條東西向的山崗及其朝陽的山坡上。這里大部分的石棚保存現狀不佳,幾乎傾倒或坍塌。出土遺物包括石斧、玉鑿、陶罐、壺等以及陶器殘片和有孔石刀。在一座保存較好的石棚處,可見四壁石和鋪底石,它的蓋石呈橢圓形,出土了石斧、石鑿、石刀陶罐和火燒人骨等。此石棚群大約建造于新石器時代末期,同屬于本地區“巨石文化”遺存。 1990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發[1990]38號)公布三道河石棚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以每座石棚及石板墓為中心,向外各……[詳細]
  英守溝遺址位于大石橋市湯池鎮英守溝村,分布在村民居住區和周湯公路兩側。 英守溝遺址面積約近百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深達1.6米。周圍環山,西500米是大清河,遺址地帶為一處小平原,地表為黃亞粘土,種植高粱、黃豆等農作物。暴露的遺物有陶拍、陶瓦當、各種陶瓦及陶器口沿二十幾種,灰陶、夾沙紅陶片多種,陶豆把十幾個,為漢代遺址。在遺址東北、東南的山上皆有漢墓。 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發[1984]108號)公布英守溝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發[1990]38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遺址北從周家青寨子村南交界處,南至英守溝村路西居民區南40米,東從山腳下,西至河……[詳細]
  山嘴六角塔塔址位于蓋州市徐屯鎮山嘴村,塔基占地南北約24米,東西約15米,面積約有360平方米。在塔址前有無頭石佛像一尊,碑額及無頭碑座各一塊,塔基殘存高度約5米,對面河岸也有大量石質塔構件,根據塔的建筑形式及構件的紋飾風格等,將該塔定為遼代塔,為蓋州市的優秀古建筑標本,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研究我地區遼塔的實物資料。 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山嘴六角塔塔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以山嘴六角塔塔址中心為基點,四周各外延15米以內為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外東15米、西15米、南15米、北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暮人成乱码熟女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 亚洲Av2020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图片 |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