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氏舊居時代:三十年代地址:天津市和平區馬場道42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該樓東沿香港路,南臨馬場道,西臨新華路,北抵睦南道。磚木結構,建筑面積408平方米,原為北洋總統徐世昌之女舊宅,是一座二層西歐鄉村別墅式建筑,磚木結構。白色水泥墻體,棕色門窗,人字形紅色坡瓦頂,上開老虎窗及三角頂天窗,入口為小石臺階,方門廳。建筑造型小巧別致,風格鮮明。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
![]() | 卞萬年舊居時代:1937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云南路57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該別墅東抵桂林路,南臨馬場道,西沿云南路,北臨睦南道。原是著名銀行家卞白眉之子;曾任恩光醫院院長卞萬年私人住宅,磚木結構,歐洲風格二層別墅,磚墻體,立面為人字組合造型,層次分明,人字大坡度瓦頂,平面布局錯落有序,門窗造型方、圓各異,建筑小巧別致,風格獨特。建筑面積889平方米,建筑現狀較好。……[詳細] |
![]() | 李叔福故居位于和平區睦南道28-30號,是李叔福于1937年建造的私人住宅。磚木結構,混水墻面,一樓正立面設有三個拱型大門,二樓設有大型露臺,有四棵六角形立柱,柱頭為科林新式雕花。整座樓風格簡潔、古樸。樓內客廳、書房、臥室、餐廳等一應俱全,裝修講究。大樓四周有高墻相圍,自成院落,是一座具有歐式古典風格的高級住宅樓。該故居現為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使用,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天津中法工商銀行大樓是中法工商銀行在中國天津建造的一幢分行大樓,由法商永和工程司(Brossand mopin)的法國建筑師馬利奎特(Maliquet)設計,始建于1933年,坐落于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國路和圣路易路交口處--國路南端的114號(今和平區解放北路和營口道交口的解放北路74-78號)。作為天津租界時代留存下來的重要建筑之一,該建筑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詳細] |
![]() | 吳頌平故居坐落在和平區昆明路117號。始建于1934年,由吳頌平本人自行設計,自行監工建造。外檐采用硫缸磚墻體、大坡度尖脊屋頂,造型新穎,具有歐式鄉村別墅風格。早年在庭院內設有噴泉、小亭,并種植各種名貴花草樹木。幽雅的環境與風格別致的建筑融為一體,是當年英租界內一座高級花園別墅。現為“花園酒店”,一九九七年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天津橫濱正金銀行大樓是橫濱正金銀行在中國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樓。該分行開設于1899年,選址在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維多利亞道(今解放北路80號)的北段,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大樓建于1926年,由英商工程師愛迪克生和道拉斯聯合設計。該建筑具有古典主義風格,為二層混合結構樓房,擁有石材墻面,其建筑造型穩重而華麗,外檐建有8棵科林斯柱構成的開敞柱廊,建有玻璃頂和回廊。現為中國銀行天津分行使用。……[詳細] |
![]() | 原中央銀行天津分行位于和平區解放北路117號-119號,中央銀行是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國家銀行,主要業務為調劑金融,經營貸款、貼現業務,代理國庫收存關稅、鹽稅,并發行鈔票。該建筑建于1926年,由華信工程司沈理源設計,為三層混合結構,設有半地下室。三層略顯簡化,平頂,中央作波浪形山花,以強化垂直軸線布局。底層左側設有券洞式旁門,為職員進入樓內的通道。……[詳細] |
![]() | 周叔弢故居坐落在和平區睦南道129號。從1954年起,周叔弢先生一直在此居住,直到1984年周叔弢先生逝世,他在這里共居住了30年。這處寓所是一幢二層別墅式樓房,紅磚坡頂,墻面是褐色的疙瘩磚,建筑顯得平易簡樸,樓房和院落緊湊而又舒展。一樓是客廳、飯廳,二樓是臥室和辦公室。在這幢樸實無華的小樓里,周先生度過他那充實的晚年。……[詳細] |
![]() | 孫氏舊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區大理道66號。 也稱潤園,為清代光緒皇帝老師、京師大學堂創辦者孫家鼐曾孫孫震方所建。毛澤東于1951年12月曾在這里居住,毛澤東字為“潤之”,遂取名“潤園”。周恩來等許多中央領導同志,也都曾在這里居住過。 2013年5月3日,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孫氏舊居)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自忠舊居時代:1937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60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該樓是張自忠將軍在天津時的住宅。東臨成都路,南抵廣西路,西臨岳陽道,北接芷江路。占地2870平方米,建筑面積1999平方米,為二層磚木結構西式樓房,自成院落,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
![]() | 天津原匯豐銀行大樓是天津財力最雄厚的一家外資銀行。1926年在今解放北路88號建造一座大樓(另說:匯豐銀行1924年由同和工程司設計,1925年建成),分主樓和后樓,占地面積44O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539平方米,是希臘古典復興形式。……[詳細] |
![]() | 原麥加利銀行大樓位于天津市解放北路149-153號。原麥加利銀行大樓 該分行開設于1895年,選址在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維多利亞道(今解放北路151號-153號),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解放北路123號原華俄道勝銀行,于1900年興建。此樓為天津唯一使用穹頂、采光亭的銀行建筑,極具特色。……[詳細] |
![]() | 原英國俱樂部(英國球房)位于和平區解放北路 201 號。英國球房始建于1904年,由英租界董事會董事長德璀琳發起興建。內設球房、舞廳、酒吧、餐廳等,內部設施和裝飾極為豪華。是當年英國駐津高級警官、軍官及高級僑民消遣娛樂的場所,也是英國商會組織的俱樂部,為在津英商議事聚會之所,亦稱“游藝津會”。……[詳細] |
![]() | 偽滿洲國領事館位于原偽滿洲國領事館在五大道睦南道與新華路的交口處。原主人是大連永源輪船公司經理李學孟,1943年李學孟以每月偽幣3000元的價格出租給偽滿洲國作為駐津領事館使用,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偽滿洲國領事館樓房墻體用疙瘩磚砌筑,外檐凹凸結合,努力在古板里找尋變化。樓內設有客廳、舞廳、餐廳、佛堂等,造型各異的壁爐平添幾分妖色。……[詳細] |
![]() | 原光明社位于濱江道143號,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光明社于1919年由英籍印度人巴立建造,1928年建惠中飯店時,將該影院移建于現址。建筑為五層混合結構樓房, 平面布局緊湊,沿濱江道占用一個開間作為前廳及休息廳使用,觀影廳建于惠中飯店大樓中央,通往二樓的大理石面樓梯至今保存完好。外檐以水刷石抹灰墻面為主,立面采用對稱的手法,中部的二至四層及兩側的三至四層窗口設弧線形窗套,窗套外墻面粘貼蛋清色方瓷磚拼成菱形圖案,周圍用黃色條磚圈邊。中部五層設三個拱券窗,居中的較大,并通過下部的酒杯狀裝飾與下面的弧線形窗套相聯系,結合周邊采用的多道弧形抹灰線條裝飾,給人逐步升高的感覺。屋……[詳細] |
![]() | 中國大戲院,是一座有著近九十年歷史(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6年),享譽海內外的具有代表型的大型文藝演出娛樂場所。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局部五層,采用大跨度鋼架穹頂結構,場內沒有任何立拄,設三層觀眾席,坐席2380個,弧形舞臺、大型化妝室,有樂池和當時十分先進的舞臺電動升降式布景吊杠,場內設有貴賓包廂、休息室、貴賓接待室、售票處等,還有樓頂露天電影、舞場及場內電影,同時為了展示其現代化的品位,孟少臣先生還投入巨款安裝了天津市為數極少的美國奧地斯第一代電梯(至今仍在使用中)。西院的外檐立面,采用樸素簡潔的現代建筑形式設計,局部加以裝飾,由法國樂利建筑工程公司的瑞士工程師洛普(LO……[詳細] |
![]() | 耀華學校禮堂,由英國人可克(Cook)及安德森(Anderson)二人一起設計。 耀華中學是天津市教委直屬重點高級中學,位于天津市中心和平區南京路106號。校園原占地35000平方米,近又于與其毗連處擴地20000平方米;原建筑面積25600平方米,籌建中的新校舍39000平方米。……[詳細] |
![]() | 吳重熹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區煙臺道56~58號(原為天津英租界14號路)。年代為1912年。……[詳細] |
![]() | 法國駐津領事館開設于1861年,初址設于三岔河口一帶。1900年在義和團戰爭中被燒毀。戰后清政府將此處賠償給法租界當局作為領事館。法國領事館設總領事一人,法租界最高權力機構歷屆董事會均由總領事出任董事長,因此總領事是法租界最高行政長官。解放后法國駐津領事館撤銷,結束了在天津90多年的歷史。該樓建于1923年,位于今承德道2號。由比利時義品公司法籍工程師設計。建筑平面左右對稱。立面采用變體的西洋古典附壁柱式,墻面和檐口均有精細花飾。石階入口、兩側設花池、鐵欄門上有優美的山花,是一座典型的法式古典風格建筑。如今為測繪處用房。……[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