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工商學院舊址建筑群位于河西區馬場道117~119號,年代為1921至1939年。位于五大道地區邊緣的天津工商學院舊址,也就是現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所在地.實際籌創年代為1920年,1921年由當時獻縣教區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天津創辦,并選定當時英租界馬場道對面為建校地址。張紹祖介紹,1923年秋學校成立預科正式開學,此前,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學院主樓是1924年開始修建的,1926年11月落成。包括圖書館、藏書室以及初中樓、高中宿舍,還有不斷建成的鑄鐵工廠、木工廠、翻砂廠等,前后以十年之-校才初具規模,“此時的名稱是天津工商大學。”1925年成立工、商兩科,1930年,停辦預科,改設附屬高級中……[詳細] |
![]() | 紐瑪斯﹒波爾頓舊居年代:1902年地址:河西區臺兒莊路51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始建于1902年,是英商紐瑪斯﹒波爾頓為自己建造的別墅。紐瑪斯﹒波爾頓為英國商人,當時是來華幫助創辦中國最早的鐵路公司——津沽鐵路公司,擔任公司財務首腦。解放前,孫中山、蔣介石、張學良、李宗仁、詹天佑等歷史名人曾在此居住、休憩。解放后,這里曾接待過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F由51號花園酒店使用和管理。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是一座兩層磚木結構的英式建筑![詳細] |
![]() | 達文士樓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該建筑作為五大道上較早建設的住宅位于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馬廠道(RaceCourseRoad)(今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121號),東臨法國羅曼風格的原天津工商學院主樓(現天津外國語學院)建筑群,西接歐洲象征主義風格的原中華民國政府海軍總長劉冠雄故居(現天津財經大學分院辦公樓)。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F為居住用房,是一座具有典型的西班牙民居風格的建筑![詳細] |
![]() | 朱啟鈐故居坐落在河西區馬場道164號。是其退居津門后因夫人有病,需要良好的靜養環境,于1922年購買了倪家花園(大軍閥倪嗣沖的私人花園,現天津市兒童醫院)對面一塊地皮,所營建的一幢庭院式別墅。是一所三層洋樓,建筑相當別致。主建筑是西式的兩層樓房,下有地下室,樓層周圍均設回廊,造型典雅,庭院開闊,內有假山亭榭,起名為“蠖園”![詳細] |
![]() | 劉冠雄舊居年代:民國地址:河西區馬場道123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始建于1923年,解放前為首任海軍總長劉冠雄及其兒子的住宅,解放后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為天津22中學使用,現為天津財經學院分院使用。占地面積9.190市畝,是一處磚木結構的帶地下室的歐式建筑,共有三座樓,中樓、西樓、北樓。中樓是仿造航空母艦的上層建筑,西樓是巡洋艦,北樓仿佛是望遠鏡![詳細] |
![]() | 原海河工程局位于臺兒莊路41號2號樓,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1911年,辦公建筑。二層磚木結構樓房,外檐為紅磚清水墻,入口處設有雨廈、條石臺階,正立面設外凸觀景窗其上為二層陽臺,四坡屋頂,上出老虎窗。海河工程局成立于清朝末期,管理海河河道事宜,曾對海河進行六次裁彎(取直)治理,解放后仍由負責管理河道的天津航道局使用![詳細] |
![]() | 桑志華舊居位于河西區馬場道117號(原英租界馬廠道),建于1922年,為北疆博物院的創辦者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在天津的舊居,西臨原天津工商學院主樓和北疆博物院。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F為天津外國語學院外事辦辦公樓。桑志華(EmileLicent,1876-1952),法國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1914年,桑志華以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甫的身份來到中國,從事田野考察和考古調查工作25年,足跡遍及中國北方各省,行程5萬多公里,采集地質、古生物標本達幾十萬件,創建了北疆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1922年,桑志華與時任北疆博物館副館長的德日進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詳細] |
![]() | 袁克定舊居是袁世凱長子、原中央文史館館員袁克定在天津的舊居,該建筑坐落于當時的天津德租界司艮德街(SeckendorffStraße),建于1920。該建筑原為中國共產黨天津市河西區委員會辦公樓。袁克定(1878—1958),字云臺,別號慧能居士,河南項城人,袁世凱長子。辛亥革命爆發后,受其父之托,拉攏汪精衛。后鼓吹帝制,幫助父親袁世凱復辟。袁世凱死后,袁克定遷居天津隱居![詳細] |
![]() | 天津市總工會第二工人療養院舊址位于天津市河西區柳林路3號,年代為1956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