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閣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鎮縣最北端,東與河北、西和北與內蒙古兩省(區)交界,人們所說的“雞鳴聽三省”之地。明長城縱貫于堡城西面和北面,為明代宣化、大同兩鎮的咽喉要地,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兵馬經常南下侵擾爭戰之地。因此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了土堡,派兵駐守。為新平路駐地。早在秦、漢以及北魏時,新平堡就建有延陵城和琦城。明代東聯宣化府西洋河堡,南接大同鎮東路瓦窯口堡,為極沖之地。隆慶六年(1572年)堡城重修并包磚,設有東門和北門。北門名鎮虜門,東門稱迎恩門。城墻周長3里,高3丈。明《三云籌俎考》載,新平堡內設參將署、守備署,駐新平路參將1員,新平堡城守備1員,中軍、千總、把總共7員,駐有援兵營官兵1309人,馬騾589匹,老家營官兵589人,馬騾58匹。平常儲糧530石,草18254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