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國上海縣府舊址位于滬閔路2550號部隊院內(里面有日軍殺人塘遺址)。主體建筑為中西結合式樓房,1932年竣工。1933年1月9日入住。1937年11月被日軍侵占。1949年上海縣人民政府在此建立。1954年遷出后,由部隊使用。1927年7月7日,設上海特別市,上海縣治所在的南市地區劃歸上海特別市,成立之初上海縣治未遷移,上海縣府寄居上海市。1931年6月,上海縣決定縣政府遷至北橋(位于現滬閔公路北松公路口),并開始在北橋進行新的縣政府各機關的場所建設,1933年1月建設完畢,正式遷入。1945年抗戰勝利,8月17日重慶派來的接受上海縣的人員到達上海縣三林鄉(現屬于浦東新區三林鎮),上海縣政府……[詳細] |
![]() | 七號橋碉堡位于上海市漕寶路七號橋。這里,抗日戰爭時期曾發生抗日武裝殲滅敵偽軍的戰斗,解放戰爭時期又曾發生人民解放軍進軍大上海途中與國民黨守軍的激戰。為此,1987年,這里被上海縣人民政府命名為“七號橋抗日、解放戰爭紀念地”,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又由閔行區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七寶鎮政府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廣場,請上海油畫雕塑研究院設計制作了一座革命勇士形象的雕像。1996年4月,被列為閔行區首批文物保護單位(歷史紀念地)。昔日之戰場,如今已樹綠水清。建于漕寶路七號橋的“解放戰爭紀念館”(包括戰士雕像、英雄紀念碑和作為歷史……[詳細] |
![]() | 上海普慈療養院舊址位于滬閔路3210號,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前身為上海普慈療養院,后為上海市立精神病醫院,由慈善家陸伯鴻集資建設,屬教會管理,是當時遠東最大、設備最完善的精神科專科醫院之一。醫院占地約100畝,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1949年后改稱上海市精神病防治總院北橋分院。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如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已成為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擔負著全市精神衛生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心理咨詢/治療和對外學術交流等任務,是全國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領銜學科最多的精神衛生機構。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2014年4月4日……[詳細] |
![]() | 南張天主堂位于閔行區秀文路485弄50號,(1876年始建,1899年被毀,1901年重建,.磚木結構。三角形山墻立面,層疊式壁柱,中大兩小的拱券式入口,細部裝飾簡化。兩翼伸出連續券柱廊向前圍合成庭院,為上海唯一的教堂制式。圍廊外部,中式的瓦片和西式的建筑是建筑的特-一。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南張天主堂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滬府發〔2014〕29號)。……[詳細] |
![]() | 民國上海縣政府舊址位于顓橋鎮滬閔路2550號大院內,年代為1932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民國上海縣政府舊址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滬府發 〔2014〕29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