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姑蘇區旅游

姑蘇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尤先甲故居位于姑蘇區劉家浜39、41號,年代為清。2019年8月23日,尤先甲故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乃釗舊居位于姑蘇區東北街138~142號,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許乃釗舊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桃塢小學舊址位于姑蘇區石幢弄34號,年代為清、民國。2019年8月23日,桃塢小學舊址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同益里、同德里位于姑蘇區五卅路北部,年代為民國。2019年8月23日,同益里、同德里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司前街看守所舊址位于司前街,2004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宣統時為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民國時為江蘇高等檢察廳(法院)看守所,“愛國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曾關押于看守所女監(該監房解放后稱“七君子監”)。宋慶齡曾到此看望,汪偽時期為偽吳縣地方法院看守所。監獄傳為蘇州貝氏家族貝季眉設計,建筑平面呈“米”字形放射式展開四條交通獄道和四條關押獄道,中為八邊形看守平臺,獄道兩旁為監房。……[詳細]
  上津橋位于蘇州市閶門外楓橋路東首廣濟橋西,東與廣濟橋相望,西和永津橋、下津橋相對,跨上塘河(古運河段)。為一大型單孔石拱橋,橋券寬大,河面寬廣。登橋遙望,一派水鄉風光,使人流連忘返。現作為“大運河”附屬文物點之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津橋南堍有“故明郝將軍賣藥處”石亭一座。“郝將軍賣藥處”是一處已有近400年歷史的古跡。史料記載,郝將軍姓郝名太極,明代云南晉寧州(今昆明市晉寧縣)人,守城立下戰功。明朝滅亡后他來到蘇州,在上津橋賣藥為生。他雖然是個低級軍官,但蘇州人仰慕郝太極的愛國精神、民族氣節和淡泊名利的可貴品質,稱他為“郝將軍”。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組織興建金雞湖李公堤而……[詳細]
  官太尉橋是蘇州城區東部的一座古橋,位于干將東路白顯橋南堍,唐家巷西端,跨第四直河。始建年代無考,一說建于宋代。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建,光緒四年(1878)六月又修。為武康石、單孔花崗石有階平橋,長15.6米,寬2.5米,跨徑3米,兩坡步階各11級。1982年改為水泥墻橋欄,1991年改為條石橋欄。1998年11月24日,官太尉橋被蘇州市政府列為第四批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官太尉橋的記載見南宋范成大《吳郡志》,證明了此橋建于南宋,雖經后世多次修繕,仍保留有原橋石構件,是蘇州古城不可多得的宋代實物留存,具有較高文物價值。該橋周邊古建筑保留較多,古城風貌留存較好,盡顯千百年來蘇州獨具的“君到姑……[詳細]
  王氏惇裕義莊位于市郊橫塘鎮,原跨京杭運河。始建年代無考,明清二代曾重修。民國十七年(1928)重建。東西走向三孔石拱橋,長38米,中寬3.70米,中也矢高5.60米,凈跨8.50米,兩邊孔較小。花崗石構筑。拱券縱聯分節并列砌置。西端引橋分南北落坡,東端引橋在河中折北落坡,經堤岸通驛亭。東次孔內有纖道。……[詳細]
  殘粒園是古典園林建筑,位于蘇州市裝駕橋巷34號,始建于清代。宅園面積2390平方米(一說5.02畝),其中花園140平方米(0.21畝)。住宅分三路。門廳、轎廳、大廳、后樓及花廳都較完整。宅北部一花園早廢。殘粒園在東路花廳東側,原稱東園。吳待秋取南唐李煜“紅豆啄殘鸚鵡粒”(一說唐杜甫“香稻啄馀鸚鵡粒”)句意,命名“殘粒”。現為吳氏后人居住。1980年被列為修復項目和保護對象,1998年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博習醫院位于十梓街蘇州大學西門外,是美國南方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的一所西醫醫院。博習醫院動工后,建成了8幢建筑,分別有門診、內、外科、手術室、戒煙室、宿舍、洗衣房及廚房,當時設病床30張,這是其中最主要一幢建筑,外觀樸實。史料記載,1883年,在美國教會撥款和蘇州地方人士的捐助下,博習醫院正式破土動工,由兩名美籍醫生柏樂文、蘭華德主持院務。1886年,柏樂文擔任博習醫院第一任院長。隨著醫院規模逐漸擴大,1922年,新院落成,建成三層半住院大樓、兩層門診大樓各一幢。……[詳細]
  長鎏村位于閶門內下塘崇安里北。南起東角墻,北至前同仁街,東至宮弄,西至久福里。民國初年由上海富商興建的里弄式建筑,取其兩個兒子“長”、“鎏”之名合成村名,含有金錢長流不息之意。建筑共六排,每排樓前東西向道路均稱長鎏村,各長33米,寬4.5米。……[詳細]
  萃英中學最初叫“萃英書院”,創辦于光緒十八年(1892),與桃塢中學相似,是一所教會學校。1952年與圣光中學合并,由蘇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成為公辦學校,改名為“蘇州市第五中學”。校址幾經變遷,從葑門遷至帶城橋闊家頭巷,1904年至現址:閶門義慈巷15號。……[詳細]
  交通部蘇州電報電話局舊址位于閭邱坊巷11-21號,青磚外墻,二層東西大約30米,南北寬約10米。建筑正廳有四根羅馬式廊柱,上有露臺及欄桿。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蘇州開始有電話,當時叫“德律風”,由湖南人馬伯亥私人創辦,局址設在閶門內下塘泰伯廟內,當時電話為稀罕玩意,最初一批裝電話的用戶有:江蘇巡撫衙門、藩臬兩司、織造府、蘇州府、總捕府等99個中上級衙門及蘇州商務總會和電報局,私人裝電話的只有天庫前盛宣懷一家。1920年交通部選購閭邱坊巷基地一塊,建筑新局,開辦地線,將原裝磁石式話機改換共電式新機。電話總機可裝八千號,先裝二千號。1923年11月,金獅河沿與天庫前話局撤消,一齊遷入閭邱坊巷……[詳細]
  救國里位于養育巷長春巷北,由六幢二層樓構成的民國建筑群。救國里的建造者是蘇州一位著名愛國人士,李根源的莫逆之交張一麐(1867-1943)。張一麐,蘇州吳縣人,曾任徐世昌內閣教育總長,國民參政員。他與李根源二人在蘇共同致力鄉村改革、農村辦校傳播文明,營救“七君子”,舍命投入抗日救亡運動,贏得了蘇州人民乃至全國各界愛國人士的贊譽和尊敬,被稱為“吳下兩老”,郭沫若更贊其為“天下大老”。救國里構建之時,正值“9.18”事變,為表示自己愛國救國的強烈思想,張一麐特將這一片建筑命名“救國里”。1943年張一麐病故后,親屬按照其遺愿,將其靈柩從重慶運回蘇州,安葬在吳縣香山白馬嶺白馬寺后的山坳中。……[詳細]
  雷允上誦芬堂藥鋪為蘇州歷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中藥鋪。清雍正十二年(1734),雷大升(1696~1779,字允上,號南山),設誦芬堂于蘇州老閶門內穿珠巷天庫前周王廟弄口。乾隆初,雷允上掛牌行醫設診所于誦芬堂內,集醫、藥于一處,不久和誦芬堂鋪名連在一起,稱為雷允上誦芬堂。雷允上獨創的“六神丸”被譽為中華國藥的瑰寶,自問世后即傳譽四方,遠銷香港、日本及東南亞各地。新中國成立后“六神丸”曾三次蟬聯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2008年6月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中中醫傳統制劑方法項目。雷允上誦芬堂秉承“允執其信、上品為宗”的信條,“聚百草、澤萬民”,聲譽鵲起,盛名舉世,為……[詳細]
  蔭廬位于景德路303號,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蔭廬是一處西式建筑與中式仿古園林結合的花園別墅。其地清康熙年間為巡撫慕天顏宅園,俗稱慕家花園。幾經易主后,道光間道員董國華得其西部(東部于乾隆間歸尚書畢沅),略加修葺,太平天國戰事后變作茶肆。宣統間歸劉樹仁(一說為劉詠臺),重修后名為遂園。池沼清廣,小橋曲折,奇石聳立,有容閑堂、綠天深處、養月亭、延秋臺、映紅軒、聽雨山房、琴舫諸勝。前門在慕家花園弄,后門在景德路。民國初年曾辟為向公眾開放的游藝場。劉氏后人于1931年以2.1萬元售與滬商吳滌塵。1934年歸洞庭東山葉氏,園經重修,北部建西式樓房,成為蘇州當時設施最新式的私宅,取名蔭廬。……[詳細]
  信孚里位于十梓街五卅路口,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信里孚為一海式里弄石庫門住宅群,1933年由信孚銀行購下江蘇省水警第三區區部地產后建造。占地7553平方米,建筑總面積4712平方米。建筑南向,中間為一羅馬式拱券門,門額上有較精細的花草雕塑,左右兩幢樓一字排開,清水磚墻,石庫門面,顯得莊重整潔。正門西側沿五卅路轉角,自南向北共有兩層樓房六列,全為磚木結構。正門內南北向為縱向主通道,每兩列之間東西向為橫向分通道,東與主通道相通,西通五卅路。每幢樓的分隔有兩戶與三戶之別,兩戶者每戶建筑面積290平方米,三戶者每戶建筑面積150平方米。每戶的平面為中國傳統三合院式布局,門面高墻,中置石庫……[詳細]
  桃塢中學舊址,位于桃花塢寶城橋街8號,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桃塢中學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美國基督教圣公會創辦,三十四年正式定名。民國建立后至抗戰前夕,校長梅乃魁(美籍)致力于學校發展,更校新設備,增強師資,陸續建造了一批磚木混合結構西式校舍,有教堂、體育館、實驗室、校長和教師辦公室、教師住宅等。除體育館和教堂已拆除外,其他建筑尚保持完整。清末民初,蘇州陸續興辦了一批教會學校,如位于謝衙前的私立晏成中學、私立慧靈中學,位于義慈巷的私立萃英中學等,桃塢中學舊址是其中現存原校舍建筑最多的一處。……[詳細]
  日本領事館舊址位干南門路,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甲午之戰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辟蘇州為通商口岸之一。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簽訂《中日通商蘇州租界章程》,劃蘇州旅盤門外青旸地483.9畝土地為日本租界。開口岸初,日本領事住在城內,二十八年到租界設領事館。現館址建于1925年。1943年改稱總領事館,1945年撤銷。領事館主樓為磚混結構兩層西式建筑,占地993平方米,建筑面積939.94平方米,紅瓦紅磚,花崗石勒腳,平面不對稱。正門朝東,前有半圓形停車臺,上為陽臺。南、北、西三面各有門出入。南立面有走廊。窗多為拱形。屋頂隨墻體走向分成不同朝向的坡面,還有扁方……[詳細]
  蘭石小筑位于錦帆路,2004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傳為酷愛蘭花的朱犀園所建,題名蘭石小筑,并在樓前向陽處辟蘭圃。解放后為原中共蘇州市委書記、原蘇大校長柳林所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在线日本∨a精品视频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