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秦淮區旅游

秦淮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高二適故居位于秦淮區六合里3號,時代為民國。高二適故居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古四眼井位于秦淮區漢西門大街,時代為南唐。古四眼井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卞壸墓在南京市朝天宮大成殿西,南京市博物館內。卞壸(28l~328),字望之,濟陰冤句人。東晉明帝時,官至尚書令。成帝立,太后臨朝,卞壸與庾亮共輔朝政。后在平定蘇峻叛亂中與二子俱捐軀陣亡,葬于“冶城”(今朝天宮)。據《寰宇記》載:晉安帝末有人盜卞壸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握拳,爪甲穿過手背”,后安帝出資重葬,以后歷代均有修葺。南唐時在墓前建忠貞亭,從地下掘出一塊刻有卞壸姓名的殘碑。現存碑碣為北宋慶歷三年(1043)建康知府葉清臣所重立,碣高1.73米,寬0.66米,碑文刻:“晉尚書令假節領軍將軍贈侍中驃騎將軍成陽卞公墓”。墓東原有“忠孝亭”,現已廢。清末又重建牌坊和卞公祠,現祠宇已……[詳細]
  南唐城墻遺址位于秦淮區江寧路東側,時代為南唐。南唐城墻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中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通濟門內,龍蟠路、大光路、建康路、白下路交匯西側,古稱白下橋,是南京古橋,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橋墩為歷史原物。大中橋幾經拓寬,現為南京城南的一處交通要道。早在六朝時期,現在的大中橋一帶是當時建康城的衛城“白下城”之東門,楊吳(后為南唐)筑城時,就青溪河挖掘護城濠,有橋跨濠而處東門之外。門前青溪橫跨大橋,得名“白下橋”,這便是最初的大橋。抗清名臣黃道周在白下橋畔殉難,南京人將白下橋名改為大忠,后為避清廷--,稱大中橋,橋名沿用至今。大中橋已有近千年歷史,早在六朝時期,現在的大中橋一帶是當時建康城的衛城“白下城”之東門,楊吳(后為南唐)筑城時,就青溪河挖掘……[詳細]
  內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新街口南,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中華路、中山路、建鄴路、白下路于此交匯,因系南唐國都的宮城(大內)所直之橋,故稱內橋。《上元縣志》:內橋在御街(中華路)北,(南唐)宮前橋也。宋政和中,蔡嶷重修,又名蔡公橋。(趙構)南渡后,建行宮于此,改名天津橋,不忘西京,故以名之(西京大內前橋)。內橋的歷史要追溯到南京歷史上的楊吳時代。楊吳時期,在今洪武路地區建了一個“金陵府衙”,范圍是淮海路以南、內橋以北、王府園以東、太平南路以西。南京是楊吳的西都,楊吳由楊行密所建,他把揚州定為東都,而把南京定為西都。雖然楊吳不久后就為南唐所取代,但是這個政權卻給南京留下了一個珍貴的財富——金陵城和楊吳……[詳細]
  淮清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建康路東段,因古青溪與秦淮河在此匯流而得名。橋建于南朝時期,原名淮青橋,但后人通稱它為淮清橋。古橋畔有亭,供人歇息。橋亭有聯,集唐代詩人劉禹錫、韋莊的名句:“淮水東邊舊時月,金陵渡口去來潮”。意境清雅,為金陵橋聯佳作。現橋為清嘉慶年間重建,惜亭未重建,聯亦不存。東晉王獻之迎桃葉的渡口桃葉渡,即在此橋附近。明末詩人余懷寫“青溪”詩,對當年淮青橋面貌有描述。詩云:“樽前絳雪押冰綃,海上仙云墮砌橋,欲問先生歸游處,青溪渡口赤欄橋”。《儒林外史》一書多有述及。解放后,橋面和橋欄都進行了整修,現橋長17米,橋寬14米仍為石拱結構。淮清橋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貓坊又稱百貓坊、御貓坊,位于現今的彩霞街上,這里曾有一座豪華的府邸,門外矗立著兩座并列的高大石牌坊尤其引人注目,石牌坊上100只千姿百態、形象逼真的石貓更是令人嘖嘖稱奇。百貓坊的南邊是秦淮河,北邊是明代開國功臣俞通海的弟弟俞通源、俞通淵的府邸。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很是擔心那些功勛蓋世的臣子們謀逆,還請風水師在城內各處查看。風水先生說,秦始皇之所以二世--,就是南巡時沒把王氣掃滅,而南京的秦淮河上鱗光閃閃。朱元璋一聽,怒了,大喊“劉軍師”!讓他查查哪個大臣住在秦淮河邊。心知不妙的劉伯溫回稟朱元璋,可為俞家兄弟建座牌坊,不過要在牌坊上雕刻100只貓,守住俞家大門,這叫“百貓叼魚”。朱元璋連連點……[詳細]
  南唐宮城及護龍河遺址位于秦淮區張府園、洪武路,時代為南唐。南唐宮城及護龍河遺址在南京張府園南側、建鄴路之北,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南唐宮城東南至升平橋,南至今內橋,西南至今羊市橋,北至今洪武路北虹橋。宮城成方形,周長月2.7公里,高約7.9米,下闊約4.74米。當年皇宮的大致位置:“內橋之北,東盡升平橋,西盡大市橋,北至小虹橋”,南唐皇宮呈方形,宮城東、西、南三面都有城門,只有北面沒設城門。南唐皇宮的具體位置,按照現今的地圖來看,其北界為今羊皮巷、戶部街一線,南界為今內橋北建鄴路、白下路一線,西界在今張府園小區有石砌駁岸的水道一線,今木料市、大香爐、明瓦廊一線道路為當時宮西外側大街,東界約在今火……[詳細]
  原國立中央政治大學門樓位于秦淮區建鄴路168號,時代為民國。原國立中央政治大學門樓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復成新村14號民國建筑位于秦淮區復成新村14號,年代為民國。該建筑為邱清泉于抗戰勝利后所建,混合結構,西式樓房。邱清泉(1902-1949),又名邱慶余,浙江永嘉人,原國民黨第五軍軍長。2006年6月,復成新村14號民國建筑被公布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牛市古民居建筑位于秦淮區牛市64號、顏料坊49號,年代為清代。這座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占地超過1000平方米,為一組二路六進住宅,并保存有走馬樓和大量精美的木雕、磚雕。1988年,紀錄秦淮河邊市井生活百態的電視劇《秦淮人家》就是在牛市64號古民居群拍攝的。這部電視劇當年風靡全國。2006年6月,牛市古民居建筑被公布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崗里39號古民居位于秦淮區高崗里39號,年代為清。該處建筑自陳家牌坊44號至高崗里39號共六進,坐南朝北,南為陳家牌坊,靠近城墻,北門為高崗里39號。有門廳、轎廳、書房、廂房,第三進為房主人的后人居住,立式門窗雕刻精美,為典型的城南古民居。第一進門廳開間比較大,據房主人說為其祖上的云錦機房。第一、第二、第三進通面闊三間12米,第四進、第五進、第六進通面闊二間17.2米,六進通進深60米,占地面積878平方米。第四、第五、第六進曾為織錦機房。第二進與第三間院內有口古井,井欄直徑約55厘米,進壁厚10厘米,井欄高38厘米,井臺長、寬2米。2012年3月,高崗里39號古民居被公布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詳細]
  紅花機場別墅位于秦淮區七橋村國際路南端西面,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紅花機場別墅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舊址位于秦淮區朝天宮街道張府園社區洪公祠1號,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舊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政府首都電話局舊址位于秦淮區五老村街道淮海路社區游府西街8號,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國民政府首都電話局舊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原天山協會舊址位于秦淮區利濟巷30號,時代為民國。原天山協會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沈家糧行位于秦淮區悅來巷1-2號,時代為清。沈家糧行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基督教青年會舊址位于秦淮區中華路26號,時代為民國。基督教青年會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藏殿位于秦淮區清潔村43號,時代為清。三藏殿,原為報恩寺之別院,祀三藏法師。殿后有方塔,塔中藏有唐玄奘法師舍利。宋天禧寺的和尚可政,從陜西紫閣寺得玄奘頂骨,遷葬于此。后塔毀于戰火,遺址尚存。現存兩進,前殿面闊五間19.8米,進深十三檁15.5米,后殿面闊五間18米,進深九檁12.7米,硬山頂。建筑占地面積891平方米。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三藏殿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8MAV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在线α免费 | 新婚少妇真紧视频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