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湖神廟遺址
  湖神廟遺址位于玄武區玄武湖公園梁洲,時代為明代。湖神廟遺址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公園梁洲(蓮萼洲)西部,其前身傳為明洪武時為紀念一毛姓老人而建的神祠(俗稱“毛老人廟”),原廟毀于清咸豐至同治時期的太平天國戰火。同治十年至十一年(1871-1872年)由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下令重建,光緒四年(1878年)再次擴建,建筑群坐西向東,主要建筑包括湖神殿、觀音閣、大仙樓、賞荷廳和湖心亭等,院內有銅鉤井(因廟現狀規模已縮小,井已位于院外)。宣統時被改作招收湖民子女入學的亞洲小學,民國時則作為茶社、南京市園林管理處辦公地點等。1949年后被改為展覽館,現狀為2008年所修復。內有黃冊庫等。湖神廟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蘇路23號民國建筑(薛岳公館舊址)
  薛岳公館舊址為薛岳化名薛昭明,于1935年購地795.6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數間,目前該處現有主樓1幢,其主樓坐北朝南,假三層,淺咖啡色壓花外墻,魚鱗狀灰瓦,一樓東南側為走廊,二層東南側為內廊,中部為突出多邊形,建筑面積約390平方米,現該處空置。薛岳(1896-1998),廣東樂昌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歷任大元帥帥府警衛營營長,第四軍副軍長,第五軍軍長,第六軍總指揮,第二路軍總指揮,貴州省政府主席,第三戰區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廣東省政府主席等職。1950年自海南飛往臺灣后,任“總統府”陸軍一級上將,戰略顧問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1998年在臺北病逝。……[詳細]
鄧演達烈士殉難處
  鄧演達烈士殉難處,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晨光社區沙石崗南京軍區179旅一營三連射擊場內。鄧演達(1895-1931)字擇生,廣東惠陽人,中國民主革命家,國民黨左派領袖人物,中國農工民主黨主要創始人,1931年11月29日被蔣介石秘密殺害在麒麟門外沙石崗,時任京滬衛戊司令陳銘樞出資在鄧演達殉難處附近將他埋葬,并書墓碑:故友鄧擇生先生之墓。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出資在紫金山南麓靈谷寺修建鄧演達烈士墓,將其遺骸重新安葬。鄧演達殉難處2001年由江蘇省政府出資重新修整為占地約400平方的墓園,園內建有紀念碑1座,紀事碑1通,漢白玉石雕花環1組,臺階四層22級。園內植有松柏和冬青,環境清悠高潔,現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侵華日軍騎兵訓練基地司令部舊址
  侵華日軍騎兵訓練基地司令部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岔路社區,現為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辦公樓。侵華日軍騎兵訓練基地司令部建于1939年,最初為侵華日軍騎兵訓練基地司令部所在地,抗日戰爭勝利后,先后為國民黨新六軍14師、整編74師51旅和陸軍傘兵司令部辦公樓。1949年4月后,先后為華東軍區高級干部輪訓班、解放軍陸軍第四步兵學校、南京軍區步兵學校辦公樓。1970年1月后,先后為空軍第三專科學校、空軍氣象學院、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辦公樓。該建筑具有民國建筑風格,平面呈戰斗機造型,坡屋頂,紅墻灰瓦,二層磚木混合結構,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宮殿式建筑的影響,中央主出入口矗立四根奧里亞式立柱。……[詳細]
金銀街2、4號民國建筑
  位于金銀街2號、4號,有兩幢花園式別墅,這就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曾經居住過的寓所。現為南京大學教職工宿舍。岡村寧次是侵華日軍中最重要的戰爭罪犯之一,他的全部軍人生涯幾乎都與中國有關。1944年11月升任侵華日軍的最高頭目——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9日上午9時,民國政府在國防部舉行了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畫押簽字。1946年12月6日,岡村寧次搬入原--租借的金銀街4號。他在這里度過了一段惶恐不安的生活,直到1948年3月29日,他才在兩名國民黨軍官的陪同下悄然離開南京。1949年1月30日,岡村寧次與其他戰犯一起被遣送回國。……[詳細]
吉山失考墓石刻
  吉山失考墓石刻位于江寧區谷里街道吉山社區,時代為明代。該處石刻原有龜跌,石碑各一,華表一對,石羊、石獅、石馬、石人各一對,立于神道兩側,這些石刻均在20世紀50-60年代當地修建水庫時被毀。現存石人一對,石馬一匹,墓碑和墓志銘被砌于水庫涵洞入口處。現存石刻武士完好無損,連底座通高3米,寬1.1米,厚0.8米,身穿刻有荊棘紋的鎧甲,手持兵器。石馬長3.2米,寬0.8米,高2.25米,體態豐腴,手法寫實,是寶馬良駒之態。該石刻體量較大,雕刻技藝精湛,花卉圖案繁而細膩,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2006年6月被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吉山失考墓石刻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寧海路15號民國建筑(瑞士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
  寧海路15號瑞士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積1035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數幢,原產權人為黃仁霖。解放前,瑞士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曾租用該處。目前該處現有主樓1幢,其主樓坐北朝南,高二層,下半部紅磚上半部黃色拉花外墻,四面大坡架屋頂,青瓦帶老虎窗,南側突出紅磚門廳,上帶紅磚露天陽臺,東側一拱形大門,紫色門窗,建筑面積320.3平方米,現該處暫空置。黃仁霖(1901-1983)江西安義人,生于上海,歷任黃埔同學會勵志社副總干事,總干事,孫中山奉安大典副總干事,上將主任,--青年團中央干事會干事,1949年去臺灣,1983年5月1日病逝于華盛頓。……[詳細]
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臥軌處
  原為“中華工會”會址,中華工會是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王荷波組織的浦鎮機廠工人團體,1921年3月14日成立。1922年秋,中共南京市第一個黨支部在此成立。1923年2月6日,王荷波在這里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組織浦口港務處和浦鎮機廠鐵路工人-,聲援京漢鐵路工人“二.七”-斗爭,并設大-指揮所于此。舊址是一個當時新辦的浴室,工會包租下來,中間仍為浴室,外面兩間作辦公室。建國后浦鎮車輛廠在此辟建“二.七”大-紀念館。現存建筑坐東朝西,面闊12.10、通、進深15.90米,占地面積192.4平方米。1989年、1996年、2004年多次對原址進行維修。1982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太監義會碑
  太監義會碑,地處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新村街道雨花社區。位于雨花臺梅崗北側。明代遺存太監義會碑,因明代27名太監“義會”所設建。該碑體量大,碑文完好,信息量大,有一定的史學研究價值。該碑位于雨花臺烈士陵園東麓梅崗北側,西接楊邦乂剖心處,南臨方孝孺墓,與周圍文物保護單位連接于同一山脈。碑高2.64米,寬0.84米,厚0.23米,碑座高0.84米,寬0.94米,厚0.42米,通體無剝蝕,碑文字跡清晰,碑身為青石材,碑座為漢白玉質。明太監義會碑原倒伏在地,背面朝上,所以多年沒有引起注意,后經雨花臺烈士陵園文物工作者發現并經多方考證研究,確定為明碑。2001年1月將此碑移至現址。……[詳細]
劍閣路27號民國建筑(邵力子舊居)
  邵力子舊居著名愛國人士、國民黨元老邵力子及夫人傅學文舊居,位于劍閣路27號小土坡上。占地400多平方米,是一幢座北朝南的西式兩層樓房,磚混結構。樓上樓下計6個房間,建筑面積約240平方米,樓上有平臺,樓下是涼臺。室內實木地板,鋼門、鋼窗。在故居內,邵力子和傅學文二位老人為貧苦孩子的教育,個人解囊,建占地5129平方米的力學小學,南京解放后他倆已將力學小學捐獻給了南京人民。他們個人的住房經過60年的風雨,外貌依舊。今主要居住著邵力子的侄孫和侄孫女。該建筑建于1935年(民國24年),總建筑面積700平方米,為西式局部三層樓房,南北朝向,磚混結構,鋼門鋼窗,青磚清水外墻。……[詳細]
橙子墩古文化遺址
  橙子墩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東山街道岔路口,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湖熟鎮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湖熟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現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橙子墩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前崗古文化遺址
  前崗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湖熟街道耀華社區,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湖熟鎮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湖熟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現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前崗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京涇縣會館舊址
  南京涇縣會館舊址位于秦淮區大百花巷13、15號,時代為清代。涇縣會館舊址,位于南京秦淮區的大百花巷15號,創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完工于嘉慶二十年(1815年)。現會館正門上方尚存彩色斗拱托檐、匾額和精細石刻,門兩旁有立檐柱及刻花柱礎。金陵(南京)涇縣會館創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完工于嘉慶二十年(1815年)。同時京師(北京)涇縣會館亦建立。其后金陵會館不斷地在周邊買房擴地,買房文契從嘉慶十一年(1806年)直到清咸豐二年(1852)。館址位于南京秦淮區百花巷的蔑街,因嫌其名不祥,后改為糖坊廊。南京涇縣會館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神墩古文化遺址
  神墩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秣陵中學內,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湖熟鎮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湖熟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現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神墩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昝廟古文化遺址
  昝廟古文化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祿口街道陶東社區昝廟村。該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分為大小兩個土墩,呈東北向不規則臺型。1975年和1979年南京市博物館曾對該遺址進行兩次小規模的試掘,發掘面積約135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3.5米,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玉、石、陶類;有玉璜、王冠形佩飾,石斧、石錛、石鑿、石刀,石鏃等器物。陶器以紅色夾砂陶及灰黑色泥質陶為主。文化層分三層,最下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中層為湖熟文化早期文化層,相當于中原的商周時期(公元前16-11世紀);上層屬于湖熟文化晚期,相當于中原的西周時期(公元前1047-公元前771年)。1992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司徒雷登舊居
  司徒雷登舊居位于青島路33-1號。該建筑建于1935年,座西朝東,為西式風格,磚木結構,鋼門窗、內樓梯,一樓門廊朝東,南部設外陽臺、三樓老虎窗采光,青平瓦屋面、黃色水泥拉毛外墻。該產權原系何輯五(化名何慎一)所有。1946年7月,美國政府任命司徒雷登為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則選擇此建筑為其公館。司徒雷登(1876-1962年)美國人,出生在中國,為基督教傳教士。曾任燕京大學校長、美聯社的特約戰地記者,由于他作為基督教傳教士和神學教師的經歷,后來成為美聯社的特約戰地記者。1946年擔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8月,司徒雷登回美。1962年9月,因心臟病去世。……[詳細]
北京西路58號民國建筑(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
  北京西路58號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附屬小樓1幢,平房2幢,建筑面積473平方米,其中主樓建筑面積為260平方米原產權人為余振堂。余振堂(身份暫未查實)該建筑于民國37年5月由中央信托局為代表人出售給美國大使館,解放后由政府代管后為南京軍區司令部管理使用,目前,該處現有主樓、附屬樓各1幢,平房2幢,水井1口,其主樓坐北朝南,假三層,四坡頂,青瓦,紅磚外墻,東北側為1幢二層小樓,后院平房2幢11間,除主樓外,其它均為黃色外墻,人字頂,青瓦,木制門窗。現為南京軍區司令部某干部住宅,房屋保護很好。……[詳細]
康茂才墓石刻
  康茂才墓石刻位于玄武區白馬公園(由安懷村遷入),時代為明。康茂才墓,位于南京市中央門外小市安懷村。1967年發現,由南京市博物館清理發掘,系明榮祿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才之墓。墓前有石刻,計石馬、石羊一對,石虎一,石人二。石馬作站立狀,長2.3米,高1.3米,寬0.68米;石羊作跪臥狀,部分掩埋在地里,地上部分長1.4米,寬0.38米;石虎作蹲立狀,高0.7米,寬0.45米;石人一為文臣,戴冠秉笏,一為武官,著盔按劍,均高1.16米,寬0.8米。墓0-土遺物甚少,有一合墓志和一些金銀用器及鐵丸、八面錘等兵器。康茂才墓石刻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湯泉路5號日式建筑
  湯泉路5號和式建筑,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湯山社區八三醫院內。該和式建筑人稱一號樓。一號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末,曾是侵華日軍陸軍醫院院長府邸,現改建為八三醫院招待所。建筑座南向北,北側有走廊,原為磚木結構,現走廊用水泥柱取代了木柱。建筑分地上地下各一層,東西長9米,南北進深29米,建筑內有一個溫泉浴室。據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日本首相來華時曾在此下榻,當時特為他造了練劍臺。練劍臺現被改造成兩個露天溫泉池。八三醫院內另有木質連廊三段,長約200米,是當年侵華日軍陸軍總院各建筑之間相連的走廊。湯泉路5號和式建筑是日本侵華的實物證據,極具保護價值。……[詳細]
志公殿與寶公塔
  志公殿與寶公塔位于玄武區鐘山風景區,時代為民國。在鐘山風物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為佛寺建筑。六朝時期,鐘山寺宇達70余所,梵宮剎宇林立,鐘磬之聲相聞,“多少樓臺煙雨中”。其中規模宏大的佛寺有法云寺和大愛敬寺。王安石晚年還經常騎驢到鐘山定林寺休息,并在那里建了一座書齋,取名“昭文齋”。在這座書齋里,他與大書法家米芾、畫家李公麟、文學家蘇東坡結識交往,同時留下了《玉澗》、《泊船瓜洲》、《桂枝香——金陵懷古》等眾多名詩佳句。歲月滄桑,歷代迭有興廢,現存宗教建筑,如寶公塔、志公殿、定林寺等,均為重要的歷史遺跡。志公殿與寶公塔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