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杭州沙孟海故居
  沙孟海故居位于杭州市龍游路15號,距西湖僅幾步之遙。屬于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沙孟海故居是一座中西結合式的花園別墅,建于上世紀20年代,磚木結構,屋頂直立的煙囪和突出的門呈樓裙樣式,具英式鄉間別墅風格。房頂直立的煙囪和屋前突出的門樓群樣式顯示出西式房屋的格局。房子的取材是簡樸而牢固的青磚,原來的小園里種著幾棵火紅的石榴樹,石榴花盛開的時候,襯得房子十分雅致,相傳房屋因此得名。整間物資保存得十分完好,因院落里還種著幾棵石榴樹,故又被稱為“若榴花屋”(其實,“若榴花屋”最早是沙孟海和弟弟沙文求、沙文威于1926年在上海戈登路715號租住的一所小房子,搬到杭州龍游路后沙老想起自己早年在上海的經歷十分懷念,就又把新宅命為此名)。新中國成立后,沙孟海回到杭州,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1952年他搬到這里居……[詳細]
杭州錢王祠
  杭州錢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的錢王祠位于杭州西子湖畔,是后人為紀念吳越國錢王功績而建造的。900多年來,歷經滄桑,幾經毀建,所存八字墻是原建筑僅存遺跡。為挖掘杭州的歷史文化內涵,恢復歷史文化景觀,杭州市政府于錢王祠舊址--西湖南線柳浪聞鶯公園重建這座古祠,古祠恢復了吳越國錢氏三世五王塑像、功德崇坊、主要殿堂建筑、相應景觀,同時陳列錢氏相關的史跡,并以聲、光、電的高科技手法再現錢王修筑海塘等歷史場景,古韻濃郁,情趣盎然。此外,古祠內還建造了古戲臺,演出《錢謬記》和一些昆曲、京劇、越劇等,讓游客欣賞。據了解,重建的錢王祠與柳浪聞鶯公園融為一體,已成為集游覽、觀賞、文化展示、歷史研究為一體的園林新景點。它不僅豐富了西湖南線景區的歷史文化,而且對于推動南線旅游將起著積極的作用。保護……[詳細]
杭州郁達夫故居
  郁達夫杭州故居——“風雨茅廬”位于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大學路場官弄63號,1933年,因積極從事進步文化活動,郁達夫受到國民黨當局的警告和監視,-離開上海到杭州避難。“風雨茅廬”系郁親自選址、親自設計,于1936年春建成的新家,是一幢結合中西建筑風格、清麗典雅的磚木小樓。全國抗戰爆發后,郁達夫毅然告別“風雨茅廬”,義無反顧地輾轉福州、武漢等國內多個城市,并奔赴南洋投入抗日斗爭。他以筆作-、主編多個文藝副刊,發表了400多篇抗日救國文章,并化名趙廉,利用各種機會掩護和支持華僑及印尼人民的抗日活動。1945年8月29日,因身份暴露,郁達夫在印尼蘇門達臘被日本憲兵逮捕,后被秘密殺害,成為抗日戰爭最后一位被害的文化戰士。故居由當時學人馬君武題為“風雨茅廬”,由郁達夫自己設計,分正屋與后院兩部分,進大……[詳細]
24、明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宅
  明宅在新華路277號,為茅宅、陳宅兩座明代建筑之總稱。茅宅今存兩進,一進轎廳,三間開,面闊7.5米;二進為正廳,五開間,面闊19.5米。1884年茅家買進后始稱。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方磚一塊及察其建筑風格,屬晚明民居建筑。陳宅原座落在拱墅區霞灣巷15號,京杭運河江漲橋段拓直時易此保護。兩宅均經修葺,布局與原宅已略有變動。今由絲綢城作營業場所,屬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現狀圍墻范圍內,并于東側石庫門處外擴約3米,總面積為1992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新華路東側第一幢建筑東界,南至杭州環北絲綢服裝城北側花壇北界,西至保護范圍外擴約50米,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30米,總面積為9051平方米。……[詳細]
25、倉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橋
  倉橋:又名“城中第四橋”,位于城廂街道東倉弄口,跨越城河。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橋長15米,寬3.5米,高4.2米,設計荷載為人行,系古石拱橋。1986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初夏因北側房屋打樁造成損壞,經建設局協調,城廂糧管所出資3.6萬元,按文物保護要求進行了修復。明嘉靖《蕭山縣志》載:“在便民倉前”,故名。位于城廂鎮文化路,橫跨于蕭紹運河上,南北向,系單孔石拱橋,跨徑5.40米,拱券用縱聯砌置法,橋長15米,寬3.6米。東側橋欄上鐫刻“城中第四橋”,西側橋額鐫刻“豐濟橋”和“古倉橋”。橋南東側有題記一處,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樣,下為捐助修橋人名錄。保存較好。1998年4月,公布為蕭山市文物點。……[詳細]
蕭山極樂寺
  極樂寺是蕭山市坎山鎮勇建村航塢山麓的一座寺廟。一九九四年十月,經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開放,并定名為「極樂寺」,屬蕭山市開放寺院。該寺所處地形獨特,「青龍白虎,左旗右鼓;前有朝拜后有講,像把帝王太師椅。」據當地民眾傳說∶當年劉伯溫怕此地出反王,就從水塔橋開始破局,把東江的十個運串烏龜似的小山頭砍成二段,痕跡至今猶存。海智法師在發動民工開拓大雄寶殿地基時,正好掘出一塊陶瓷八卦牌和一個空洞,空洞內很有規律地排著五枚泥蛋,似在黃卵。今人以為此乃劉國師鎮山之物,可惜保管不妥,此物被盜,至今下落不明。極樂寺青山環抱,松竹相間,風景秀麗。「錢塘江邊起群峰,深入山中又一春。」此地穴向巧合,寺中兩眼泉井,冬暖夏涼,天旱不涸,水澇不溢,可口甘甜。……[詳細]
蕙蘭中學堂舊址
  蕙蘭中學堂舊址位于建國中路36號,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開辟為杭州第二中學惠德校史館。鮮為人知的是,在抗戰時期,蕙蘭中學堂舊址曾是杭城最大的難民收容所,先后共庇護了上萬名婦女兒童,救助了數萬名難民。為發掘這段歷史,慶祝杭二中百廿校慶,杭二中重新梳理史料,對舊址展覽重新布展設計,豐富完善了抗戰時期庇護難民的這一部分史料,并特意建立了“蕙蘭時期難民收容所舊址紀念室”,設計并制作了“庇護”及“匯流”這兩組雕塑,目前已經接待了校外數千人的參觀和訪問。蕙蘭中學堂舊址立足于延續教書育人的使命,將建筑開辟為校史館,并發掘史料建立紀念室的做法,對杭州教育、杭州近現代史具有重要的貢獻,是杭州文物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詳細]
杭州林風眠故居
  林風眠故居位于仁壽山公園里,是林風眠先生于1934年親自設計和建造的法式宅院。1999年修整后,開放供瞻仰,故居內展出林風眠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并按原樣保留了畫室等陳設。林風眠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廣東梅縣,6歲學畫,中學畢業赴法留學。1928年創立國立藝術學院(現中國美院前身)。抗戰時期-內地,勝利后回到杭州,1991年逝世。故居內展出林風眠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并按原樣保留了畫室等陳設。地址:靈隱路3號保護范圍:東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南至南側綠化帶南界,西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總面積為1879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東側木構建筑東側小道西界,南至現狀道路北側路緣石,西至10米等高線,北至15米等高線,總面積為7713平方米。……[詳細]
鐘阿馬烈士陵園
  鐘阿馬烈士陵園位于交通方便的云許公路邊,佛山村附近的茶墩山下,坐北朝南,墓后群山起伏,蒼松翠柏,襯托出烈士陵園的莊嚴肅穆。整個陵園比原來的墓地擴大許多。鐘阿馬烈士是聞名全省的南鄉砍竹暴-動-的主要領導者和指揮者,曾任中共上堡黨支部書記,中共蕭山縣委委員,南鄉農民武裝組織“鐵血團”團長,南鄉砍竹暴-動-總指揮。砍竹暴-動-失敗以后,鐘阿馬不幸被俘,于1930年8月30日在臨浦峙山腳下英勇就義。解放后,黨和政府多次撥款、修建了鐘阿馬烈士墓,后又定為蕭山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擴建烈士陵園,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設施更加完備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30、江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寺
  江寺,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江淹子昭玄舍宅建寺,為蕭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單位。江寺公園因依江寺而名。公園占地30030平方米,原址及相鄰改造地塊為居民住宅,房屋破舊,密度大,是蕭山舊城改造的難點。區政府為實現“創大都市強區,建現代化蕭山”的目標,下決心將該地塊進行改造,列為2001年度為民辦實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共拆遷居民821戶,拆遷面積達58000余平方米,創蕭山舊城改造拆遷歷史之最。公園為我國傳統的寺觀園林風格,依托江寺,除融江南古典園林特色外,還深刻挖掘蕭山文化底蘊,為蕭山城區歷史文化的又一載體。……[詳細]
石龍洞造像
  石龍洞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南星街道慈云嶺右側南觀音洞靠山頂處,1992年被列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石龍洞造像又稱千佛洞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慈云嶺右側、將臺山南坡。開鑿于宋代。洞口雕有“一佛二弟子”像,即釋迦牟尼居中,兩弟子阿難、迦葉分立左右;其下方雕造“三世佛”即過去、現在、未來佛和9尊羅漢造像。左側洞壁上依巖勢鑿刻出一組大小佛像,其中位居中央部位的為“三世佛”立像,高60~70厘米,周圍是分列31排的小佛像,約500余尊。在造像的一側還有北宋時期鐫刻的《心印銘》,字體遒勁,字跡尚可辨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范圍,東至65米等高線,總面積為1014平方米。……[詳細]
中共西鎮區委舊址
  中共西鎮區委舊址位于仁和街道花園村。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中共西鎮區委舊址位于余杭區仁和街道花園村林家㘰55號民宅南,現作為中共西鎮區委舊址紀念館使用。坐北朝南,五間二層重檐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間,對舊址進行了以下修繕工作:對內外立面進行翻新、屋頂翻漏、線路改造、木結構維修及更換、圍墻加固等,同時進行展陳提升、景觀綠化提升改造、道路提升改造等。2009年,中共西鎮區委舊址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至文物本體外墻線延伸線,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至院落圍墻),北至現狀村道,總面積為711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范圍外約15米(至相鄰的第一排建筑),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20米(至相鄰的……[詳細]
徑山古道
  徑山古道位于杭州余杭的徑山,這里有著名的徑山寺,現在已經修建了盤山公路,山上有一個很好的療養院。但是那條徑山古道還是保留著。據考證,最早的徑山古道是自然山體石路,斜坡形,實在陡的地方,才鋪臺階。2007年開始,余杭區對古道作了修復,為延續古道自然野趣,特別選用了當地石材紅板石。循古道上山,一路蜿蜒,四周幽靜,偶有鳥鳴聲,風過處,竹葉婆娑。山巒重疊,云霧繚繞。地址:杭州市余杭區長徑線類型:古道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34、東旸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旸橋
  東旸橋:古石拱橋,跨越城河,位于毛家河口。始建年代不明,據明《萬歷蕭山縣志》記載:“嘉靖時筑城,乙卯,防倭寇奔突,橋道拆毀,令魏堂督民修之。”清《蕭山縣志》:“經費湯克敬獨任”。現橋重修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該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24.5 。長18米,寬3.95米,設計荷載為人行。為修湘湖水利,東旸橋重修時立石閘。橋兩側鐫“東旸橋”,設欄板和抱鼓石。這是座很有特色的橋,橋面北長南短,北在臺階14級,南面臺階僅為9級,中間設雙輪車道,推著雙(獨)輪車也能過橋,這是該橋的另一特色。……[詳細]
圣果寺遺址
  圣果寺遺址年代為五代至明,位于將臺山與鳳凰山之間笤帚灣西面。圣果寺,又名勝果寺,原稱崇圣寺。隋文帝開皇二年始建,唐昭宗乾寧間元著文喜禪師重建。宋室南渡,這里被劃作殿司衙,徙寺包家山。元還故址,至正年間毀,明洪武年間重建。此地雖迭經變幻,但存留的古物頗多,可以說是鳳凰山古跡最集中的地方。有西方三圣浮雕、十八羅漢造像,宋高宗趙構手書“忠實”兩字題刻,還有鳳凰池、放光巖以及賞月佳景月巖等名勝。保護范圍:現狀遺址范圍,西北至140米等高線處,總面積為36169平方米。……[詳細]
36、梁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宅
  梁宅,位于杭州市拱墅區太平橋以西的雙眼井巷,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是清朝名臣梁肯堂宅邸,是一處典型的清代中期江南杭派古民居風格建筑,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建筑主要分布于中、西兩條軸線上,主要建筑共7座。正門開在建筑的中軸線上,宅前有一座須彌座照壁,門內自南而北共四進,依次布置有轎廳、平廳和走馬樓。2004年,梁宅按照“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進行了全面整修,并在梁宅內開設“廣興堂國醫館”,是杭州文物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詳細]
大綸絲廠舊址
  大綸絲廠舊址位于塘棲鎮水北社區里仁路2號。年代為近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大綸絲廠舊址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文物本體外擴約35米,局部避讓現狀建筑,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西至文物本體外擴約30米,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25米,總面積為4589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擴約10—70米,東至塘棲路西界,北至里仁北路南界,總面積為31187平方米。……[詳細]
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湖州會館)
  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湖州會館)位于上城區小營巷醬園弄12號湖州會館內。原館址位于涌金路238號1995年開始籌建1998年3月13日舉辦模擬展示1998年5月18日批準成立。因拆遷而暫搬至湖州會館過渡現擁有歷代錢幣1.5萬余枚品種多達四千余種。上城區小營巷醬園弄12號湖州會館內保護范圍:湖州會館圍墻外擴約3米,總面積為554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范圍外擴約50米(接杭州綢業會館舊址建設控制地帶),南至清吟街南側道路紅線(接太平天國聽王府建設控制地帶),西至馬市街東側道路紅線,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30米(接杭州綢業會館舊址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為12109平方米。交通:馬市街下:288路高峰線30路401路62路門票:免費開放時間:上午9點到下午4點半,周六日閉館……[詳細]
39、牛皋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牛皋墓
  牛皋墓地牛皋原墓于1955年清理孤山墓葬時廢,1983年重建,1987年重修。現墓位于杭州西湖棲霞嶺劍門關紫云洞口,坐西朝東,成圓形拱頂,下條石圍砌,上封土植草。直徑3.5米,高1.8米。-圈式短墻,依山傍道。墓前立“宋輔文侯牛皋之墓”碑,墓道前構筑兩柱一間石坊。墓碑及石坊為重修之物。《西湖新志》卷九記載:“宋輔文侯牛皋墓,在劍門嶺紫云洞南,新修。”保護范圍:現存墓區,東、西至游步道,總面積為64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范圍外擴約30米、至80米等高線處,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60米,西至保護范圍外擴約70米、至西側山道,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80米、至北側山道,總面積為20792平方米。……[詳細]
40、洲口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洲口橋
  古時,洲口橋是越州(蕭紹地區)與睦州(建德、淳安等)間交通咽喉。據地方史志記載,民國之前,洲口橋皆系木橋,屢建屢毀。民國8年(1919年)10月,由樓氏先賢樓履蛟等率眾集資3萬銀元、歷時10年建成,該橋系樓塔村民自行設計,石結構五孔橋,孔呈五邊形,為并列分節法砌筑,墩設分水間以減小山洪對橋的沖力。兩邊設仰復蓮及獅子望柱欄板。此橋久經歲月風雨和戰火的考驗而幸存至今,是杭州市文保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新97碰碰新版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夜夜玩人妖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