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旅游

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崗埔圍壟屋位于增城區中新鎮坳頭村崗埔自然村。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圍壟屋建筑外緣外延約5米,局部至北側相鄰建筑外墻線。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延約20米![詳細]
  沙基慘案烈士墓,原在東沙馬路大寶崗鄧蔭南墓側,1957年遷往銀河革命公墓烈士山(還有10位烈士骨骸因建筑物阻礙未能遷葬仍留原處),在銀河革命公墓烈士山右側。花崗巖石墓碑,正上方刻有兩束紅花烘托的1顆五角墾,下書“一九二五年‘六•二三’沙基慘案烈士之墓”,右下陰刻李志等40多位烈士英名。并記有“一九五七年三月三十日遷建”字樣。1925年6月23日,廣州各界人民5萬余人,為聲援上!拔遑Α狈吹圻\動舉行----,當隊伍路經沙面租界對岸的沙基時,遭到沙面英、法軍隊開槍射擊,當場死亡53人(其中黃埔軍校學生有27人),重傷近200人,輕傷不計其數,釀成“沙基慘案”。事件發生后,引起全國各地民……[詳細]
  東亞酒店位于越秀區長堤大馬路320號。廣州東亞酒店座落于美麗的珠江河畔、繁華的長堤鬧市中心,是一家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酒店。它曾以其富麗豪華享譽東南亞、省港澳,也以其光榮的革命歷史名揚國內,是廣州解放第一面紅旗生起的地方。1993年8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血淚灑黃華”碑位于越秀區黃華路黃華中約外街。碑高1.71米,寬0.76米,刻于1946年7月,以花崗石鐫刻。碑文正中為隸書“血淚灑黃華”5個大字,旁有碑文記述日寇轟炸黃華塘鄉民的情況?谷諔馉幊跗冢趶V州淪陷前,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對廣州狂轟亂炸,許多房屋和田園被毀,無數市民在-下喪生。1938年5月30日和6月10日,廣州近郊黃華塘鄉先后兩次慘遭敵機轟炸?谷諔馉巹倮蟮1946年,黃華塘鄉民眾組織“追悼殉敵會”,舉行追悼死難者大會,在鄉民被炸地點刻石立碑,以志日寇的兇殘暴行和鄉民受害的情況。根據《廣州抗戰史跡圖文集》,為了侵占廣東,日軍從1937年8月31日首次空襲廣州起至1938年10月……[詳細]
  萬人坑:抗日民眾屠殺地日本侵略軍占領廣州期間,瘋狂逮捕、殘暴殺害廣州人民。在牛山炮臺附近坑邊,殺害了大批民眾,時人稱這里為“萬人坑”。據當地目擊者稱:當年日軍把無辜的中國老百姓抓到后,由憲兵隊用軍車運抵牛山炮臺附近,下車后,日軍崗哨林立,戒備森嚴。屠殺前,日軍劊子手先飲烈性酒壯膽,然后將老百姓強拉到坑邊強迫跪下,又在被害者背后插上一支香,然后用鋒利的指揮刀斬殺,再用腳將被害者踢下坑內。在《廣州市志》中,抗日老人、黃埔文沖村村民陳榮基(1908-1990)如此講道:日軍除在牛山屠殺中國軍民外,還在黃埔大沙地路口及現石油化工廠招待所路口之兩棵百年大榕樹下,吊打及屠殺過無數抗日志士及群眾。日偽還強抽……[詳細]
  粵王井(越王井)越王井又名九眼井,在應元路。屈大均《廣東新語》稱,九眼井“相傳尉陀所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稱佗飲斯水,肌體潤澤,年百有余歲,視聽不衰”!皬V州諸井此最古”。丘逢甲有詩詠日:“鑿井秦人老塞煙,抱孫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遺民盡,獨坐秋風自品泉。”《通典》謂南海(廣州),有天井門,天井即越王井,門是石門,F越王井九孔井蓋殘石尚存,井身全部石砌,百徑2.1米。因井底淤積深僅7米,其旁有“九眼古井”石碑。1983年8月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省科學館后院圍墻內![詳細]
  華僑五烈士墓在廣東省廣州市東山區先烈中路。是愛國華僑謝八堯、鄧伯曜、鄭行果、譚振雄和范運焜5位烈士的合葬墓。1922年6月16日,軍閥陳炯明叛變革命,炮轟總統府,孫中山幸免于難。革命黨人謝八堯異常憤慨,秘密聯絡了華僑中的革命黨人鄧伯曜、譚振雄、鄭行果和范運焜等,立誓謀刺陳炯明,為民除害。后不幸事敗,7月16日,5人先后被捕遇害,暴尸白云山麓。華僑革命黨人潛舁將其殮葬,立石以志,因恐被株連,乃托名“河南公民立石為志”,并將烈士范運焜改名為郭家信。陳炯明被逐后,于1924年10月10日,國民革命政府遷墓于先烈路,并重新立碑。墓高4、底座長8米,墓碑正面鐫刻孫中山手書“五烈士之墓”,碑后鐫刻《五烈士……[詳細]
  整理東濠下游碑記位于越秀區越秀北路越秀橋。1936年3月,東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為紀錄這次治水過程,政府在越秀橋西側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樹聲撰寫的《整理東濠下游碑記》,碑文如下:粵城設置肇始于周赧王,時越人公師隅所筑之南武城,歷時二千余載。濠渠淤塞事所常有,雖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簡,只顧當前,無一勞永逸之策,以故水患疊見,而東濠則尤甚焉。民國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廣州市大雨竟夕,東濠上游山洪暴發,小北區域首當其沖,塌宇傷人,遽罹浩劫,百年以來未嘗有也。翌歲秋,復遭巨浸,為患無已,補牢之舉,自不容緩,興利除弊,責在有司。二十有二年冬,樹聲忝長工務,謀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務,乃秉承……[詳細]
  1920年9月21日,朱執信在虎門被桂系軍閥殺害,葬于廣州先烈東路朱執信墓園內。朱執信墓墓園共4000多平方米,繞以崇垣,臺階層疊,豐碑高聳,樹木蔥寵。碑文、墓表分別由孫文、汪兆銘題書。1936年秋,因發現墓地有白蟻,遺骸遷往執信中學校內,原墓則為衣冠冢。執信中學內之墓園,占地500多平方米,墓包呈饅頭形,高3米多,周長10余米。1963年3月,公布兩處墓址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天游墓位于白云區金沙洲潯峰崗!瓣愄煊文贡蔽挥趶V州市白云區金沙洲潯峰崗,原立于陳天游墓享堂環壟立壁正中,陳墓異地遷建后,該碑移到沙貝村宋名賢陳大夫宗祠內保存。墓碑刻于明嘉靖二十四年,碑身為黑石。碑文有上、下款,右起豎排,繁體陰刻楷書。分九行,共一百三十八字。1993年8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位于廣州高第街素波巷的“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其遺址在廣州第十中學內),是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在廣州的活動聯系在一起、對歷史進步起過推動作用、發揮過積極影響的一所學校。地址:越秀區起義路素波巷30號內……[詳細]
  伯捷舊居位于荔灣區鶴洞路8號之二,年代為清末民初,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伯捷舊居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泉、月泉位于番禺區東環街蔡邊一村螺山崗腳,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日泉、月泉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禺南武工隊位于番禺區大石街會江村石中二路71號純菴區公祠,年代為194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禺南武工隊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村儒林第位于從化區呂田鎮三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三村儒林第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霍勉齋家族墓位于增城區寧西街道南香山南麓,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裘泯S家族墓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庚戌新軍起義烈士墓,在廣州市先烈中路,是為了紀念清宣統二年(1910)在廣州起義中壯烈犧牲的新軍而興建的。墓前按地勢建成三級平臺,平臺上是一方柱形水泥紀念碑,高約4米,正面刻有“廣東陸軍庚戌首義諸烈士墓”l2個大字,背面刻有起義事跡。碑后為圓丘形墓葬,整個墓場顯得簡樸而凝重。新軍是晚清政府效仿西洋軍隊的新裝備、新訓練方法而建立起來的軍隊。宣統元年(1909)冬,由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派遣會員倪映典、趙聲等人在廣州聯絡新軍,策反他們于次年2月24日(元宵節)舉行起義。他們在豪賢街天官里寄園巷5號設立新軍聯絡部,作為起義的總機關。至起義前夕倪映典等人已在新軍內發展同盟會會員300余人。眼看事成,……[詳細]
  廣州市界碑——南漖碑1930年荔灣區芳村東沙街道南漖社區東勝坊碼頭旁廣州市界碑——石圍塘碑荔灣區芳村石圍塘山村社區洞企石路永寧街23號旁廣州市界碑——小洲碑海珠區華洲街道小洲社區瀛洲北路小洲村廣州市界碑——瀝滘碑海珠區南洲街道環秀坊社區瀝滘村廣州市界碑——上元崗碑天河區元崗街道上元崗一巷1號路口廣州市界碑——元下田碑白云區元下田永泰公園后面山路旁廣州市界碑——同德圍碑白云區同德圍西槎路529號河涌東岸邊2002年7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葉劍英商議討逆舊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西湖路小馬站15號,原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公開叛變。葉劍英聞陳叛變,立即與陳策率部接應孫中山登上“寶璧艦”,轉登“永豐艦”,繼而率部跟隨孫中山挺進白鵝潭,與叛軍英勇作戰。6月下旬至8月初葉劍英率部繼續護衛孫中山。其間,曾同云南講武堂同學張國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廣州小馬店曾家祠秘密--,商議討伐陳炯明大計。通電海內外,聲討陳炯明,堅決擁護孫中山。2002年8月舊址被公布為廣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孫逸仙博士開始學醫及革命運動策源地”紀念碑位于越秀區沿江西路107號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2002年7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不卡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