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字窯舊址位于吳江區汾湖高新區蘆東村,年代為民國。2019年8月23日,利字窯舊址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震豐繅絲廠舊址位于吳江區震澤鎮頔塘河北側,年代為民國。2019年8月23日,震豐繅絲廠舊址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桃源富鄉橋位于吳江區桃源鎮富鄉村,年代為清。2019年8月23日,桃源富鄉橋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積善堂位于吳江區震澤鎮南橫街小稻場3號,年代為1920年。積善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培元公所卅周年紀念井位于吳江區盛澤鎮牧童灣,年代為1926年。培元公所卅周年紀念井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吳江縣立醫院位于吳江區松陵鎮富強弄,年代為1936年。吳江縣立醫院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群樂旅社舊址位于吳江區平望鎮司前街21號,年代為1926年。2014年6月30日,群樂旅社舊址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莊面位于吳江區盛澤鎮花園街,年代為清。莊面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震澤萬福橋位于吳江區震澤鎮龍降橋村,年代為清。震澤萬福橋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八坼四橋位于吳江區松陵鎮八坼,年代為清。八坼四橋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凝瑞堂位于吳江區震澤鎮藕河街公園路3號,年代為1919年。凝瑞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震澤懋德堂位于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28號,年代為清。清末畢姓絲商建,為“畢萬茂絲經行”舊址。堂坐北朝南,主體建筑共四進,其中一至三進為兩層樓房:第一進為門廳;第二進大廳即絲經行營業廳,南墻筑磚雕門樓;第三進是內廳,天井東西南三面均設廂樓;第四進為平房。震澤懋德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凝慶堂位于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三官堂弄9號,年代為清末民初。建于清末,由絲商朱季芬所筑。“凝慶堂”絲商朱季芬宅凝慶堂坐北面南,共有三進,均為二層樓房。“凝慶堂”絲商朱季芬宅第一進,墻門面闊8.6米,進深4.8米,為雙步抬梁式,中為石庫門,正間用磚墻與兩邊間隔斷辟為通道。第二進,大廳面闊10.4米,進深10.1米,原作絲經行營業之用,為四界扁作雕花大梁,從檐廊起抬空,后為雙步。天井西邊是廂房,東邊為廂廊。廳后廊置樓梯,設茶亭,兩側有蟹眼天井。第三進,內廳面闊10.7米,進深8.5米,為四界扁作雕花大梁,前后雙步梁,天井左右為東西廂樓。“凝慶堂”絲商朱季芬宅第二、三進梁架花卉、屋檐挑頭戲文等雕刻精美……[詳細] |
![]() | 敬勝堂位于吳江區震澤鎮砥定街46號,年代為清。敬勝堂在震澤鎮砥定街四宜軒弄1號,坐北朝南,沿砥定街臨頔塘河。建于清末,為絲商湯賚臣宅。敬勝堂為東四西五格局,第一進為沿街店鋪,面闊五間17.8米,進深6.4米。第二進起為高墻大院,自第二進開始分為東、西兩路。西路后四進均為雙步抬架硬山頂。東路第二進為門樓,南墻筑有石庫門。第三進為大廳,天井東西兩側各有廂樓。第四進為內廳,前廊設船篷軒,天井東西兩側為廂樓,南是磚雕門樓,正間南為六扇花格長窗,南邊間及廂房為裙板短窗。2008年,敬勝堂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蘆墟懷德堂位于吳江區蘆墟鎮,年代為1926年。蘆墟懷德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震澤尚義堂位于吳江區震澤鎮太平街4—6號,年代為清。震澤尚義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耕香堂在震澤鎮花山頭42號,建于民國初。耕香堂主人是震澤區四大地主之一邱輔卿,邱輔卿是八都人,字青揚,農民給他的綽號是“邱要命”,其他三個地主的綽號是:“董抽筋”、“蕭剝皮”、“顧挖心”。解放初,邱輔卿被政府第一批“鎮壓”,房產與田地充公。耕香堂改為震澤鄉(公社)政府辦公所在地,后又改為鎮廣電站、文化站、圖書館等。耕香堂面闊四間,即三間正廳加東邊一廂房,廳西另有兩樓兩底樓上與正屋貫通,占地面積共1007.6平方米。耕香堂的外觀是一幢西式洋樓,主屋上有三層閣樓。東廂樓上的平臺上筑有水箱,室內建有浴室,裝有壁爐。耕香堂內部為傳統的磚木結構,樓下廳堂前置著長窗,后有屏門,方磚鋪地,庭前有一石板天井,……[詳細] |
![]() | 禊湖道院和秋禊橋位于吳江區黎里鎮,年代為清。禊湖道院和秋禊橋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內省堂位于吳江區黎里鎮北厙,年代為清初。內省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小九華寺地藏泉井位于吳江區平望鎮,年代為明。井口為六邊形,井深10余米。明萬歷年間,小九華寺大規模擴建,并興建地藏閣。相傳地藏王菩薩在空中顯靈,用杖杵地,突涌泉水,其水甘甜,被后人稱為“地藏泉井”。小九華寺地藏泉井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