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旅游

廣東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臘田埔村熊氏宗祠
  臘田埔村熊氏宗祠位于增城區派潭鎮高村臘田埔自然村北端,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以祠堂前廣場圍墻邊線為界,其余以祠堂(中路三間六進)建筑外墻邊線為界。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祠堂東側山坡地與耕地平地的分界線。北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70米至臘田埔村新村南邊線,局部至祠堂北門樓北側現狀路北邊線。南從祠堂建筑外緣外延約130米,至南側池塘外側現狀路北邊線。西包括祠堂西側水塘,至水塘外側現狀路東邊線。……[詳細]
練溪村古建筑群
  練溪村古建筑群位于番禺區小谷圍街道練溪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包括淡隱霍公祠、霍氏大宗祠、蕭氏宗祠、華光古廟、關氏宗祠、三圣宮共6處祠堂和廟宇。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文物本體建筑邊線外延5米,局部至相鄰建筑邊線。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30米,北至練溪村民居四、民居五、民居六的南墻線一線,西至關氏宗祠以西現狀路邊線,南至關氏宗祠南側池塘、北岸線、華光古廟南側池塘北岸線和中心湖戲臺北邊緣一線。……[詳細]
逍遙巖摩崖石刻
  逍遙巖摩崖石刻位于河源市源城鎮南郊一公里的石夾山崖壁上。逍遙巖呈彎月形。在洞口左側石崖上有高1.6米、寬0.5米的長方形刻面,陰刻“逍遙巖”3個行書大字,字徑0.40米,落款刻“崖松為巖宅主邱隅書”。字跡剛勁有力,至今保存完好。巖洞口右側還有一題殘缺不全的詩刻,由于風化剝落,字跡已模糊不清。據阮元《廣東通志·金石略》和《河源縣志》卷之十四載,逍遙巖為河源宋代進士何天隱開辟,明代江南知府邱隅擴大完善的游覽勝地。1986年河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關傳統民居
  所謂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于荔灣區,北接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其中上西關地勢較高,下西關地勢較低。明末興建起十八甫,開設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關先后興建了寶華街、逢源街、多寶街等居民住宅區,這里的西關大屋和竹筒屋等廣州典型的傳統建筑便應運而生了。由于此類建筑以西關一帶居多,故稱為“西關古老大屋”。這些老屋過去多是豪門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廳團結合,裝飾精美。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西關古老大屋現存數量已從清末民初鼎盛時期的800多間變成不到100間,其中較值得參觀的有十三甫正街15號的大屋。西關古老大屋是過去豪門富商在此營建的大型住宅。這些住宅高大明亮,廳園結合,裝飾精美。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后,依次為門廊、……[詳細]
305、梁家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家祠
  梁家祠位于中國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梁家祠街34號,為梁氏族人的家祠。建筑坐北朝南,三間三進,為典型的嶺南風格的祠堂建筑。總面寬12.9米,總進深54.3米,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硬山頂,尖形人字封火山墻,碌灰筒瓦,青磚石腳。頭門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約10米共十一架。前后有木雕封檐板,雕刻有花卉圖案,大門前有一對石獅子。中堂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共十一架。花崗石梅花檐柱,木雕梁架保存較好,梁架透雕博古紋飾,裝飾簡樸。前有天井及兩廊,現兩廊已拆,與天井連成一片。后堂間隔基本已改變。建筑主體基本保存,但祠內多處有搭建的0。顯示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建筑建造的輝煌成就。其建于清代,1960年代曾作為幼兒園,后期為荔灣區教師進修中心,現為荔灣區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及荔枝灣變遷歷史展覽館。1992年9月……[詳細]
月池公祠
  月池公祠 位于倫教羊額。清初建筑。坐北向南,三進兩天井,總面闊18.2米,總進深為58米。有1.5米周長的木圓柱16條,八角石柱12條。 頭進面闊18.2米,深10.2米,大門寬2.38米,門額石匾被水泥涂抹。首進和二進之間的天井有15米,花崗巖白石條鋪砌地面。 第二、第三進基本保持完好,現作工廠使用。 從總體來說,月池公是目前倫教街道內面積最大、保存較好的一座祠堂。 2006年1月8日公布為順德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水水閘
  北水水閘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杏壇齊杏聯圍順德支流北水涌口。主閘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1958年加建二級閘。主閘為單航道水閘,東北-西南走向,跨越北水涌。長57.3米,寬16米。麻石砌筑閘墩,木樁基礎。閘墩前帶三角形分水尖,旁砌筑漿砌石圓形分水尖。水泥閘門,門上置鐵門框。閘面鋪設水泥。二級閘為漿砌石結構,天然地基。水閘結構仍牢固,外觀完整較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2006年10月25日,北水水閘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塘村古井
  安塘村古井位于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安塘街道安塘村委安塘村。從石欄板的白沙巖石質,磨損度大,以榫卯搭接且榫頭穿出較長的形制看,村民稱該井開鑿于明代開村時是可信的。井欄下加墊白麻石板,方形圓角井身的青磚井壁,以及混凝土井臺則說明近現代曾一再維修。井欄由4塊白沙巖石板圍成。石欄板厚0.07—0.08米,長1.10—1.16米,高0.48米,圍成對邊距0.8米的方形井口。井臺面積約13平方米,四周繞以排水溝。井深5.3米。水深4.1米。水質清澈,水源充足。……[詳細]
礃塘潭古采石場遺址
  礃塘古采石場位于番禺區大崗鎮人民公園,這里產出的紅砂石以顏色鮮艷純正、質地柔軟細膩而在廣府古代建筑材料市場上占據重要的地位。紅砂巖在古代社會長期的歷史中是廣府地區官府和老百姓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從西漢時的南越王相關建筑大量使用紅砂巖就知道其在當地建材行業中悠久的歷史。巨大釬鑿痕跡的石壁長110米,寬65米,高23米。從1742年到1896年,其生產時期長達154年,即一個半世紀之久。因這里形狀似“砂鍋”,即當地方言“瓦罉”,故名“罉塘”。2008年12月,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州培正中學早期建筑群
  廣州培正中學早期建筑群位于越秀區培正路2號培正中學內。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文物本體建筑物外墻外延5米,培正門樓東側廣場、南側2層門房倉庫用房包含在內,美洲華僑紀念堂以南至培正中學南圍墻。建設控制地帶:南至培正東街1、3、5、7、9、11、13號院落北圍墻一線,西從培正中學門樓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局部至培正路現狀路西邊線,北至煙墩路規劃路北邊線,其余以培正中學現狀圍墻為界。……[詳細]
石龍里民居群
  石龍里民居群33號民居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龍江居委石龍里。清代建筑風格,三間兩廊式布局。總面闊13米,總進深11.2米。正屋坐西北向東南,灰塑龍舟脊,高大鑊耳山墻,素胎瓦當,青磚墻,紅砂巖石腳。貓耳窗,紅砂巖窗框。街門向西南。麻石階上街門,麻石門框、門檻、門額。存趟櫳門。花卉磚雕墀頭保存完好,圖案精致繁縟,功力深厚。該民居氣勢恢宏,是嶺南典型的民居建筑。 2006年10月25日,石龍里民居群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村低地民居群
  村低地中街二巷3號民居位于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沙滘西村。清代建筑。坐東北向西南。三間兩廊式布局。占地95平方米。灰塑龍舟脊,鑊耳山墻,素胎瓦當,青磚墻,紅砂巖石腳,貓耳窗,粗大鐵窗枝。街門向北,小屋檐素胎瓦當,雕花封檐板,花果金錢紋磚雕墀頭,墻楣壁畫模糊,麻石門框、門額,趟櫳門,兩扇木門,三級麻石階上街門。該民居是嶺南常見的中型三間兩廊式布局民居的典型。 2006年10月25日,西村低地民居群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飛鵝嶺公園
  飛鵝嶺見證了國民革命軍東征的歷史,留下了孫中山、周恩來等偉人和革命將領的足跡,留下了東征戰士英勇殺敵的豪情和熱血。飛鵝嶺是國民革命軍東征在惠州的重要遺跡。為了紀念國民革命軍東征,緬懷革命先輩偉業,新中國成立后,惠州市政府對東征遺址進行重點保護。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在飛鵝嶺種植大量樹木花草,隨后將飛鵝嶺辟為城市公園。1984年將其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市政府在飛鵝嶺樹立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士群像,并在登山樓上開設一間東征史料陳列室。……[詳細]
長洲炮臺
  長洲炮臺位于廣州市黃埔珠江主航道南岸的長洲島上。該島面積約6平方公里,山巒起伏,形勢險要,是由獅子洋進入廣州的第二道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的咽喉要地。長洲炮臺建于光緒十年(1884年)。由四縫炮臺、舊西崗炮臺、白兔崗炮臺、白鶴崗炮臺、大坡地炮臺、新西崗炮臺和蝴蝶崗炮臺共7座炮臺組成,分別建在長洲島東南方向的7個山崗上,全長近2公里,成扇面形,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各炮臺之間距離不等,所配置的炮數量和炮位大小,亦因地勢而不同。各炮陣地均有輔助設施,如兵勇宿舍、彈藥庫等,其建筑均為拱頂、厚壁、磚石結構,水泥蕩面。炮臺常駐兵千余人。所置洋炮為德國克虜伯廠所造。長洲炮臺——舊西崗炮臺:黃埔區長洲街道長洲社區舊西崗上(4801廠職工宿舍后山)長洲炮臺——白兔崗炮臺:黃埔區長洲街道長洲社區金洲路70號(480……[詳細]
錫三公祠
  錫三公祠 位于信宜市朱砂鎮雙砥村,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祠坐西北向東南,磚木結構。三山門,中間大門,兩側略小。大門上原有石匾,門口兩側原有石獅、石鼓,后被拆除。祠堂面寬75米、進深50米、高7.9米。兩側有對稱的平房建筑群共89間,占地共3700平方米。正廳有拜堂,梁柱及檐柱皆有雕屏,雕刻八仙過海、郭子儀賀壽等圖案,刀法精細,畫面清晰,人物維妙維肖。祠內墻壁仍保存著人物、花卉圖和書法條幅,壁畫絢麗多姿,書法蒼勁。祠現保存較為完整。……[詳細]
思豪大酒店舊址
  思豪大酒店位于孫文西路150號,所在地原為“香山銀行”舊址。香山銀行大樓最初建于民國13年(1924年),是澳洲歸僑郭四泉回鄉開辦的私營銀行。大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南洋建筑風格,總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香山銀行開辦后如曇花一現,兩三載就結束了業務,大樓后由其他商號租用。抗戰期間,遭受日寇轟炸而成頹墻瓦礫。抗日戰爭后,縣商會會長李德聯回邑復員,先購此地,迅即興建五層樓酒店,取名為思豪大酒店,成為當時石岐最豪華的酒和石岐的標志性建筑。……[詳細]
下沙蒲氏宗祠
  下沙蒲氏宗祠位于黃埔區黃埔街道下沙社區珠江下街九巷1號右側,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珠江九巷現狀路東邊線,北至北側相鄰3層和5層建筑南墻線,南至南側池塘北岸邊線,西至西側”悅然別墅“舊建筑東墻線。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珠江下街17號建筑東外墻邊線一線,北至珠江九巷6號建筑南外墻邊線一線,南至南側水塘南邊線一線,西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24米,局部至珠江橫巷一線。……[詳細]
陳志敬墓
  陳志敬墓 位于東莞市虎門鎮梁屋村小捷山。墓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灰沙夯筑,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保存完好。陳志敬,虎門北柵村人。陳志敬之孫陳益(?~1592年)于明萬歷十年(1582年),從安南(越南)帶回番薯。試種成功后,在其祖陳志敬墓地右方買地三十畝進行擴種。經農史學家考證,引種時間比福建長樂人陳振龍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引種還早八年。 1989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吉堂古建筑群
  三吉堂古建筑群位于花都區花東鎮山下村三吉堂自然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包括鑑泉潘公祠及其東側兩列“七龍過脊”民居。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東側相鄰1層建筑西墻線,北至北側相鄰1層建筑南墻線,南從古建筑邊線外延5米,西至西側相鄰1層建筑東墻線。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20米,北從保護范圍外延約27米,南從保護范圍外延約60米,至南側水塘南邊線,西從保護范圍外延約28米。……[詳細]
馬姓回甦井
  “馬姓回甦井”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水藤村先揚馬巷。元代提督馬良佐之孫馬聰開鑿。傳說開井后,有人在井水中下毒。馬姓人將井水全部抽干,在井底放下朱砂,上壓帶小孔銅板,自此以后井水能除百毒,故又稱“朱砂井”。 井欄、井圈均由鴨屎石構造。井口外徑0.70米,內徑0.53米。井欄內側陰刻“馬姓回甦井”五字。井水常年充沛。該井是我區保存最好的元代古井,具歷史、文化價值。2006年10月25日,馬姓回甦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国产福利看片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精品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