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金土城遺址
  金土城遺址位于豐臺區鳳凰嘴村一帶,金土城最高處約3米,斷斷續續,綿亙約百余米,金天德三年(1151年)至五年,海陵王完顏亮將舊燕京城的東西南三面城墻向外擴展,其東北角在今宣武門內翠花街,西北角在今羊坊店東黃亭子,東南角在永定門車站以南四路通,西南角即今豐臺區鳳凰嘴,天德五年從上京會寧府遷都至此,改名中都,金中都城設城門13座,北面4門,東西南三面各3門,四面各3門共12門入中心部位的宮城,前有廣場、千步廊,兩側為官署,西南為園林寺觀,東北為商業區,城占地約22平方公里,既繼承唐幽州、遼南京的城市建制,又汲取宋汴梁城的格局,建筑豪華結麗,貞枯三年(1215年)被蒙古軍攻入焚毀,現存遺跡,即中都城西南角向東延伸部分,西城墻則在高樓村有數米遺跡殘存,土城遺址南面的水渠,應是金代的護城河遺跡。 ……[詳細]
白水寺石佛
  白水寺石佛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燕山公園內,原名白水興隆寺,寺前有白水山溪淌過,故稱白水興隆寺,白水寺乃其俗稱。白水寺中有三座石雕巨佛,又俗稱大佛寺,白水寺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兩代白水寺冠以“白水異漿”列入房山八景,現在的白水寺為明代所建。白水寺石佛立于石閣內盤形石雕蓮花座上。白水寺石閣是一座由花崗石構筑的仿亭閣式無梁建筑,南向,建筑平面呈方形,閣內上部穹隆頂,中央雕龍頭藻井,兩側開兩洞對稱的券形石牖。石佛以花崗巖雕制而成,中間為釋伽牟尼,左為阿難,右為伽葉。釋伽牟尼高5.8米,阿難、伽葉稍矮一些,三尊石佛線條清晰,衣紋流暢,造型古樸,是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白水寺石佛是北京地區最大的石佛,是研究北京佛教文化與佛教造像的重要實物。……[詳細]
史家胡同51、53、55號宅院
  史家胡同51、53、55號宅院為北京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宅該宅院坐北朝南,占地5700多平方米,由三組三進院落組成,保存較為完整。其中51號前兩進院曾作為現代學者、社會活動家章士釗先生1959年后居京住所。此院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北京傳統宅院建筑,同時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與民主人士之間的良好關系,具有一定的歷史紀念價值。院坐北朝南,占地5700多平方米,由三組三進院落組成,保存較為完整。其中51號前兩進院曾作為現代學者、社會活動家章士釗先生1959年后居京住所。此院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北京傳統宅院建筑,同時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與民主人士之間的良好關系,具有一定的歷史紀念價值。……[詳細]
萬里長城北京段
  萬里長城北京段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密云、懷柔、平谷、延慶、昌平、門頭溝保護理由:北京地區內的長城,綿延近千里,保存較完整。這段長城大多構筑在高山峻嶺、懸崖陡壁上,以氣勢雄偉、規模浩大著稱于世。萬里長城北京段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綿延629公里。以明代長城為主體,由東西向和東北西南向兩大體系組成,二者在懷柔舊水坑西南匯合。大多構筑于崇山峻嶺、懸崖陡壁上,以氣勢雄偉、規模浩大著稱于世。全線共有城臺800余座,關口71個,營盤8座。沿線著名景點有八達嶺、慕田峪、古北口、司馬臺、神堂峪、沿河城等。其中許多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詳細]
良鄉烈士陵園
  良鄉烈士陵園(京原鐵路建設犧牲烈士陵園),位于北京市房山區良鄉拱辰街道東關村。陵園坐西朝東,松柏成蔭,氣氛肅穆。1956年春,為修建京原鐵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4師駐扎房山西南山區。部隊官兵在荒山野嶺中開山鑿石,架橋修路,于1970年1月建成通車。施工中歷經艱險,近百名戰士先后奉獻生命。為緬懷英烈,1970年鐵道兵4師修建陵園,隆重祭奠77名烈士和25名病故戰士。1997年陵園擴建,占地達13000平方米。真實記錄了建國之初北京鐵路建設的艱辛歷程。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齊河清三年摩崖造像
  北齊河清三年摩崖造像,位于房山區燕山地區迎風中路14號燕山公園內,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現。造像鐫于獨立的花崗巖石上,外鐫為龕形,龕內鐫一佛二菩薩,佛像雙足--立于須彌座上,兩側協侍菩薩皆雙手合十。主像及兩協侍菩薩體態勻稱,衣紋貼體,具有南北朝時期多見的笈多風格。主尊佛像頭部的右側有兩行題刻,第一行可辨為“河清三年”,第二行能辨認“石廠村……二區”等字。是目前北京地區發現有明確年代題記最早的摩崖造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較高的藝術價值。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
  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后圓恩寺胡同7號。這是一座既有中式四合院又有西洋樓房的住宅。其中部為一西洋樓房,樓前有一個帶噴泉的圓形水池,周圍還點綴著采自圓明園的刻石。池東南有一花崗巖的西式拱形頂圓亭,由瓜棱柱支撐,再往東有一組假山及仿古建筑;池北為大樓,池西為后置一座中式四合院。這所中西合璧式住宅,原是清代慶親王第二子的府第。據說他娶了一個名叫紅寶寶的名伎-,為博其歡心,按其意建造了這座不中不洋的住宅供她享受。抗戰勝利后,這里曾成為蔣介石行轅。解放后,此地成為中國共產黨華北局所在地。……[詳細]
僧格林沁祠堂
  僧格林沁祠堂在東城寬街47號。又稱顯忠祠。祠堂坐北朝南。由儀門,享殿及配殿構成二進四合院式建筑。儀門3間。東西配房各5間。二門前有一碑亭,亭內有石碑,碑高4米余。碑陽為滿文,碑陰無字,碑側雕龍。二門l間。民國時,建為懷幼小學,后更名進步小學,現為寬街小學。祠的主要建筑保存完好,是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僧格林沁(?一1865),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左翼后旗人。1834年授御前大臣,領侍衛大臣,都統。在鎮壓捻軍中,被義軍殺死。光緒年間為他立專祠。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47號……[詳細]
廣陽城遺址
  廣陽城遺址,位于房山區長陽鎮北廣陽城村。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發現,1995年至2018年陸續進行考古發掘。城址呈方形,長、寬約670米。西墻北段殘存一段長40米、高4米的城墻。城墻四面各辟城門,內有十字形道路連接,發現水井、甕棺、灰坑、窯址等古代遺跡。西城墻南段和南城墻西段外側發現護城河遺跡,全長310米,深6-8米。對了解漢代幽燕地區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經濟發展情況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竇店志愿軍烈士陵園
  竇店志愿軍烈士陵園,位于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后街村,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陵園。1950-1955年間,在交道村設立志愿軍后方野戰醫院(時稱103醫院),救治由朝鮮前線轉運的志愿軍傷員。少數醫治無效犧牲的戰士安葬于此,共計23名。1984年3月改建為革命烈士陵園。2020年10月,設立紀念碑,并將原安息堂改造為竇店抗美援朝紀念館。是緬懷革命英烈、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詳細]
奕繪、顧太清莊園及園寢
  奕繪、顧太清莊園及園寢,位于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上萬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間。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為清乾隆皇帝第五子永琪之孫奕繪貝勒和側福晉清代著名女詞人顧太清的莊園,奕繪、顧太清死后改為園寢。民國時期部分建筑損毀,現存楊樹關、第一橋、宮門、山堂(后改為享殿)、霏云館、清風閣、墓冢、東坡小石城等遺存。對研究清代莊園和園寢建筑風格具有重要價值,也見證了清代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詳細]
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墓
  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及夫人合葬墓,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代,位于北京市房山區長溝鎮墳莊村西北,2012年考古發掘。墓地坐北朝南,全長34米,由斜坡墓道、墓門、前庭、前甬道、耳室、壁龕、主室、側室、后甬道及后室組成。墓壁繪制大量精美壁畫,出土劉濟及夫人張氏兩方墓志、須彌座彩繪石質棺床、彩繪文武官俑、陶瓷器、玉器等隨葬品。是北京現存等級最高的唐代墓葬之一。……[詳細]
房山應公長老壽塔
  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韓村河鎮天開水庫東側臨水庫大壩處,為游覽上方山的必經之路。這里原是幽燕巨剎六聘山天開寺的塔院,僧塔林立,埋葬著天開寺的歷代高僧。據文獻記載,天開寺始建于東漢,盛于遼,廢于金季兵燹。元代至元年間全面恢復,擴大了舊有規模,明末以后,天開寺開始衰落,現寺廟建筑均已無存。應公俗姓趙,名譜應,為遼代天開寺的首任住持,至元年間重修天開寺的一代高僧,應公長老壽塔為應公埋骨之處。該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二月,南向,為六角五級密檐塔,通高12米,須彌座上砌三重仰蓮,柱形塔身上面開拱門,門楣嵌石額,上 書-“應公長老壽塔”。東南西南兩面置假窗,假窗上有掛落。塔身之上為五級密檐。各層檐下,均有磚制仿木斗拱。無塔剎。……[詳細]
西山八大處(三山庵)
  三山庵是八大處的第三處寺院,創建于金天德三年,距今九百余年。山門面朝東北,是一座布局精巧、構筑工美的四合院落。山門殿為三開間,左右各開角門一扇;正殿五楹并配有耳房兩間;兩配殿門戶相對分列于正殿兩廂。山門殿懸額“三山菴”;垂聯“翰墨因緣舊;煙云供養宜”;正殿懸額“是大世界”,聯題:“慈目靜心法相;和風甘雨祥云”。此院額聯皆為今人手筆。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路3號八大處公園內……[詳細]
東胡林人遺址
  東胡林人遺址是1966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同學在門頭溝區實習期間發現的,1985年東胡林人遺址被公布為門頭溝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墓葬位于全新世黃土底部、馬蘭黃土頂部,故研究者將其定為新石器時代早期。墓內人骨有輕微石化,屬于三個個體,一個為16歲左右的少女,另兩個為成年男性個體。他們被命名為“東胡林人”。地址:北京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村電話:010-87239047……[詳細]
比利時使館舊址(紫金賓館)
  比利時使館舊址在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9號。就是臺基廠十字路口東北角,現為紫金賓館。很有特色的小洋樓。隸屬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管局),折衷主義建筑風格。主樓前有一個小花園,旁邊有四棟宅邸配樓。舊址現為紫金賓館,不對外營業,而且在崇文門西大街的南門常年關閉,如果想進去可以從東交民巷的北門試試運氣。景點位置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9……[詳細]
37、西黃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黃寺
  目的地介紹西黃寺位于北京安定門外黃寺大街,與東黃寺并稱黃寺或雙黃寺。西黃寺均以黃琉璃瓦覆蓋,紅墻蒼松,佛塔嵯峨,氣勢非凡。1983年,西黃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西黃寺初名0廟,是清王朝為西藏宗教領袖0五世修建的。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西藏政治和宗教領袖0五世阿旺羅桑嘉措應清世祖的邀請,親率三千多人來北京朝覲。為了接待這位-教領袖人物,清政府修建了西黃寺。1652年12月16日,清世祖在南苑隆重接見了0五世,接受0五世進貢的馬匹和珍寶。第二天,0五世坐著清世祖特賜的金頂黃轎,奉旨移居西黃寺。從此,西黃寺成為0五世在北京的駐錫之地,0五世多次在此講經布道,舉行法會。1653年2月,0五世辭歸西藏,順治皇帝正式冊封0-五世阿旺羅桑嘉措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詳細]
大葆臺西漢墓遺址
  大葆臺西漢墓遺址位于豐臺區豐葆路世界公園南,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74至1975年間發掘,發現兩座墓:西漢燕王(或廣陽王)墓和其王后墓,皆為大型木槨墓。大葆臺西漢墓在國內首次出土西漢諸侯王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和唯一保存完整的西漢車馬殉葬遺跡,對研究西漢墓葬制度及北京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莊親王園寢
  莊親王園寢為清代莊親王家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磁家務村。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園寢規模較大,東側現存石牌坊和石質地宮,2017年對西側進行考古發掘。莊親王園寢現存石質文物具備一定藝術價值,也是少見的清代親王家族墓地,是研究清代親王園寢制度的重要實例。……[詳細]
恩佑寺山門
  恩佑寺山門,屬區級文保單位,位于海淀區北京大學西門外,南側50米為恩慕寺山門。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此處原為清初暢春園的清溪書屋,康熙晚年常宴寢于此,后死在這里。雍正皇帝“為圣祖仁皇帝薦福,建恩佑寺于暢春園東垣”。寺坐西朝東,共三進院落,現僅存一座山門。1981年公布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级日本理论在线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午夜福利亚洲一线在线观看 | 尤物国产综合精品91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