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化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鄉。始建于三百多年前,是怒江州貢山縣唯一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現為第五世朗秋--的駐錫地 。普化寺,因年久失修,寺院建筑存在傾斜、漏雨等現象。這幾年朗秋--為寺院的修復嘔心瀝血、不辭辛勞,也得到了一些善信的大力支持。如今的普化寺已經恢復了往日的風采。2009年10月18日普化寺的白塔落成開光,貢山縣政府副縣長、政法委書記、政協副主席等領導都出席了白塔開光儀式。普化寺附近的居民以藏族、怒族、傈僳族、獨龍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為主,雖然是不同的民族,但他們都信仰著藏傳佛教并有著堅定的信心。普化寺,朗秋--為多民族的和諧與發展,用他的慈悲與智慧教化著當地的居民和信眾。白……[詳細] |
![]() | 石門摩崖石刻--石門摩崖石刻位于貢山縣茨開鎮東400米當打村怒江西岸高50米的崖壁上。系貢山通福貢的古驛道旁,因地勢險要稱為石門。民國38年(1949年)設治局長梁之彥題刻石門二字。此處尚存石刻碑文三通,條幅二方。-萬家生佛四字。石碑之一,立于民國36年(1947年),碑文高1.3米,寬0.78米,書14行,全文316字,記述貢山民眾驅逐設治局長賴惠生的事件。石碑之二,立于民國34年(1945年),高1.9米,寬0.78米,直書16行,全文573字,記述設治局長陳應昌修路架橋,開辦學堂,取消葉枝土司等事跡,其中有當地群眾利用木材燒熱山體然后澆冷水令其開裂的古老開山方法的記述。另一條幅,橫書滇西……[詳細] |
![]() | 翁里怒族傳統民居建筑群位于貢山縣丙中洛鎮翁里村,距鄉政府8公里。整個村落座東朝西,北與秋那桶村委會尼當打小組相接,南連肉中洛鄉田生村四季桶小組,東鄰怒江,西靠碧羅雪山,地勢東高西低,呈扇形。翁里怒族傳統民居建筑群建筑形式以干欄式木楞房及土墻房加蓋石片屋頂為主。建筑就地取材,運用傳統工藝建造,分為上、中、下三層,冬暖夏涼,有較強的實用性,基本保留了怒族傳統的建筑風格。整個建筑群依山而建,布局合理,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蘊含了濃郁的民風、民俗、民情,真實反映了怒族傳統文化。對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
![]() | 白漢洛教堂白漢洛教堂位于貢山縣丙中洛鎮白漢洛村,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法國傳教士任安守建。為中西結合的木構建筑,占地454平方米。門為牌樓式樣,用六抹格扇裝置,二層明間用拱形窗,三層為鐘樓。1905年當地民族舉行反洋教起義,燒毀教堂,即白漢洛教案,現存建筑為任安守用清政府賠款重建。雖然文革期間,教堂內的許多文物被毀壞,但經法國傳教士傳播到民間的法國葡萄酒釀酒工藝得以保留。現在,白漢洛葡萄酒及利用法國葡萄酒釀酒工藝釀制的各種白漢洛野果酒,是到貢山必品的上乘佳釀。景點位置云南怒江貢山縣丙中洛鄉白漢洛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