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麗水市 > 蓮都區旅游

蓮都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麗水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939-1942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城關鎮廈河村。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遷到麗水。次年5月在城內四牌樓開設一家興華廣貨號作掩護。省委書記劉英,化名王志遠,以“興華廣貨號”老板身份居住于此,領導全省黨的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至1941年4月省委機關遷往溫州止。舊址為重檐木結構樓房,坐東朝西,建筑面積163.38平方米,三間二層,現辟為陳列室。1939年至1941年間中共浙江省委在麗水城郊設了十余處秘密活動點,主要有:興華廣貨號、黃景之律師事務所、劉英書記住所。興華廣貨號坐西朝東,四開間二層樓,木結構。一樓……[詳細]
  沈家邸位于蓮都區碧湖鎮衛生巷5號,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系天井院落式二層樓磚木結構民居,規模宏大,工藝講究,是碧湖的代表性古建筑。建筑設二重大門,朝西開,外大門三間四柱三樓牌樓式,清水磚拼花砌筑,有雕飾,門額“中山舊家”四字,明間施四組一斗六升磚制斗拱,次間兩組,花磚挑檐,小青瓦合鋪。外大門隔衛生巷對側建磚砌照壁,照壁花磚挑檐,檐口墨畫六組一斗六升斗拱。外大門內設一條石鋪砌的露天庭院。主樓坐北朝南,內大門設在西邊廂明間,門面清水磚雕砌,三間四柱,門額“明經”二字。檐口平齊,檐下八組一斗六升斗拱,檐口花磚出跳。一二進五開間,兩邊廂,圍合一個條石鋪砌的大天井,天井周沿設回廊,副階重檐,檐……[詳細]
  坐落在蓮都區老竹鎮梁村西側約100米處的渥川溪上,是一座三折邊單拱石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已有460多年歷史,東西走向,全長11.95米,寬1.74米,高3.1米,凈跨11米。河橋橋臺由塊石、卵石混合砌筑,橋拱架呈八字形,斜拱用并列三根扁長條石,拱頂安置橋面石板,折邊之間以橫鎖石聯固,橋面分節三列四塊石板鋪設。橋石板北側壁刻隸書陽文“嘉靖壬寅年里人梁□造”。河橋是浙南山區常見的八字撐石橋,其特點是橋腳像八字支撐橋面,橋腳上不砌側墻、填肚,以利于宣泄洪水。這種橋梁適應山區小溪眾多、易于暴發山洪的自然條件。據專家稱,在蓮都區古代八字撐橋梁中,河橋的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最具有山區橋梁代……[詳細]
  譚宅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由譚宅和小譚宅兩座院落構成,構造形式、工藝特征基本類同。譚宅建于清道光年間,占地面積1760平方米,通面寬30.30米,通進深55.27米,二層樓,七開間,總體布局為門廳、正廳、后寢、附房四進,各進設天井,兩側為廂房。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頂屋面,施方椽,小青瓦陰陽合鋪。小譚宅建于清中后期,占地面積530平方米,通面寬20.20米,通進深24.20米,總體布局為正屋和偏房兩部分,正屋二層樓、三開間,分前廳、后廳兩進,穿斗式梁架,硬山頂,小青瓦合鋪,四周磚砌封火墻垣。 建筑布局合理,工藝精湛,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承載著一定……[詳細]
  廈河塔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六面七層,樓閣式磚塔。依山臨水。塔筑于山體巖石上,由基座、塔身及塔剎組成。基座花崗巖砌筑。底層西北面開券門,塔身隱出角柱、額枋、平板枋等。腰檐用一斗三升斗拱,補間、轉角各一攢,其上菱角牙磚、平磚相間疊出,檐角有起翹。二層以上各面相間辟門壸或作假門。塔剎鐵質,由覆缽、寶珠、露盤、三重相輪、寶蓋及葫蘆形寶頂組成。塔內部砌登道,可登臨至七層,結構類似“壁內折上”形制。 廈河塔建造于明萬歷年間。塔形挺拔,結構精巧,是明代風水塔的重要實例。……[詳細]
  巾山塔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甌江南岸的巾山之巔,建于明正統三年(1438年)之前,是全省至今遺存較少的古塔,是麗水古城的重要標志性建筑,在塔上可眺望麗水城。塔中石像雕刻粗獷穩重并具地方特色,整座塔就地取材,采用巾山頂的紫紅色火山角礫巖石塊筑成,其形制在我省較為少見。景點位置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詳細]
  處州府城墻位于浙江省麗水市,城墻始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處州府城墻歷史悠久,始建年代明確,布局具有鮮明山區府城特色,砌筑技術科學合理,是研究中國古代城墻發展歷史和古城布局的實物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始建于唐,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年)割舊址之半而新筑之,設望京,巖泉、行春、南明、括蒼、通惠六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張大韶重修加筑,易磚以石,后于明崇禎、清康熙、雍正年間多次重修加筑。現存南明門及城墻、望京門磚砌告示墻、萬象山西南麓城墻、洞天樓、行春門以北城墻、城壕等。南明門及古城墻依山傍水,沿江(甌江)而立,城門平面呈長方形,占地……[詳細]
  西溪村鄉土建筑位于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年代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畈花門樓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太平鄉,年代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浙江鐵工廠舊址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年代為民國。小順村是革命老根據地,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抗日戰爭時期,小順村成為重要的后方軍工生產基地和“經濟試驗區”。1938年春,小順村建立浙江省鐵工總廠(簡稱“浙江鐵工廠”),有職工千余人,月產-千余支。1939年4月2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周恩來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應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邀請到浙江鐵工廠視察,下榻小順畈頭黃紹竑別墅。4月3日上午,周恩來在省主席黃紹竑、省建設廳廳長伍廷飏、廠長黃祝民等陪同下,視察了云和小順浙江鐵工廠。周恩來認真參觀了車間,查看了工人的宿舍和食堂,在秦香廟向全廠2000多工人、職員作“抗日救國”……[詳細]
  崇德小學舊址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年代為清、民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基督教會所建,初為女子師范學校,后改為崇德學堂,1912年改稱崇德小學。抗戰時期,日機轟炸和日寇侵占麗水城期間,基督教會在此設立難民收容避難所。解放初期,該樓房先后為中共麗水地委、麗水縣委機關所在地,建筑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至今保存完好。201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呂步坑窯址年代為南朝至唐,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城西2公里處呂步坑村西側社山的東北坡、西北坡上,緊臨甌江。1959年,文物部門對西北坡窯址進行了發掘,2001年又再次進行發掘,證明該窯從六朝晚期開始燒制,至唐末或五代停燒,主要器型包括盤口壺、罐、缸、執壺、缽、硯、碗等。2001年的發掘出土了一件多足硯,器型特殊、工藝精美,實屬罕見。該窯采取明火疊燒這一早期的燒瓷方法,產品胎灰色,有深有淺,不太致密;釉層薄,呈黃綠色,不太透明,類似于天青色乳濁釉。早期產品比較粗糙,到了晚期時則釉色青亮,制作規整,顯示出燒制技藝的不斷提高。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