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自貢市旅游

自貢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富順鐘鼓樓
  富順鐘鼓樓位于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文廟社區(qū)神龜山上,坐東北向西南。修建于民國十八年(1930),建筑占地面積64.5平方米。建筑結構為磚石結構,共六層,通高28余米,樓體呈正方形,每邊長5.27米,臺基邊長7.9米,高1.2米。臺基西南面垂帶踏道8級,沿踏道直入樓內,有118級木板階梯盤旋至頂層,樓頂平臺、四周立磚柱、柱上置石球裝飾,樓體各層置木窗,第五層外壁四周嵌置報時鐘。大門條石砌筑、門額刻記中英文字,門柱題刻楹聯(lián)。鐘鼓樓建筑氣勢雄偉挺拔、建造精美,兼顧報時和報警所用,是富順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性建筑。……[詳細]
22、閤樂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閤樂祠
  永安鎮(zhèn)是自貢鹽業(yè)陸路運輸驛站,建有“七塘八廟”(禹皇宮、萬壽宮、川主廟等),至今仍保留有古客棧、青石板路等遺跡。位于王貢路的“閣樂祠”,是“兩源”(湖南、湖北)籍客商于清咸豐元年建成的古建筑,總占地面積1128m2,環(huán)境幽雅,原貌保存完好,1997年被評為自貢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內現(xiàn)存水池上建有石龍過江小橋一座,橋上有亭閣,各類建筑結構精致,人物、獸類、圖像刀法福情氣韻兼?zhèn)洌蜩蛉缟瑲v史文化氣息極為厚重,是研究我市鹽業(yè)發(fā)展和古建筑、藝術欣賞的又一環(huán)境實物。閤樂祠,坐落在永安老街下場口,是湖南、湖北移民于清咸豐元年建成的古建筑,總占地面積為1128平方米,原屬于禹皇宮的一部分,現(xiàn)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jù)了解,閤樂祠的石欄板從左至右分別刻有6幅石雕,這些石雕造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生動……[詳細]
盧德銘故居
  盧德銘故居年代:民國盧德銘故居位于自貢市自流井區(qū)仲權鎮(zhèn)竹元村1組,始建于清代,1905年盧德銘出生于此。現(xiàn)留存故居整體布局為中軸線對稱三合院布局,坐北向南。院落進深24.3米,面闊44米,總建筑面積約674平方米。墻體以夯土墻體與竹編墻結合,為典型的川南民居。盧德銘故居是世人了解這位中國革命先驅者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進行瞻仰的場所,是激發(fā)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弘揚革命傳統(tǒng)、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2019年,盧德銘故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福源灝民居
  福源灝民居位于自貢市富順縣東湖街道同心村,興建于清代乾隆年間,原名“鳳凰莊”。福源灝民居整體建筑呈長方形,分前院、正院、左側院、右側院、新花廳等五個大院。建筑占地面積5252平方米,擁有99間房屋,48個天井,包括大門、過廳、正廳、廂房、花廳、戲樓組成,整個建筑面闊95米,縱深59米,其間廊道縱橫、門欄重重、照壁壘壘,花園、池塘、亭榭相映。木雕、石刻遍布整個建筑。福源灝民居是集衙門公堂與民居建筑于一體的具有清中期典型風格的民居建筑精品,其規(guī)模宏大、建筑精美、氣勢雄偉、歷史悠久,極具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縱觀福源灝,高堂大院,小院深宅。莊園外有大河相襯、平壩相托,花園、池塘、亭榭相映,密林相掩;院內天井、花園融為一體,珍貴樹木、奇花異草爭芳斗艷。精雕、巧塑、提花、鏤刻、鎦金著彩,飾于廳堂……[詳細]
25、涵院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涵院
  涵院年代:1946年涵院位于自貢市自流井區(qū)東街東興寺社區(qū),公館是由自貢四大鹽商之一的侯策名于1946年修建,位于久大鹽業(yè)集團內,坐西北向東南。涵院又稱侯公館,建筑面積約1400多平方米,主樓約200多平方米。整體建筑結構為一樓一底磚木結構的西式公館,四周山墻環(huán)繞。涵院建筑精良,形態(tài)考究,是自貢現(xiàn)存不多的鹽商公館之一,對研究自貢鹽業(yè)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學、藝術價值。2019年,涵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自貢榮縣二佛寺
  自貢榮縣二佛寺簡介榮縣二佛寺沿崖林立,造像上千尊,唐宋時名“浮圖崖”,亦稱千佛崖。因其眾多佛像裝金飾彩,陽光照射,金碧輝煌,故又稱“金碧崖”。佛像為唐代開鑿的彌勒坐佛,佛高5.8米,寬2.6米。左右龕壁上,刻有28小龕120尊造佛。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二佛造像窟龕外55米,南至二佛造像窟龕外160米,西至二佛造像窟龕外230米,北至二佛造像窟龕外220米。……[詳細]
劉光第墓
  劉光第原葬于趙化鎮(zhèn)羅漢寺側,墓碑為清翰林趙熙所書,后墓園因年久失修,垮塌嚴重,1984年,自貢市人民政府批準遷葬,同年9月30日在現(xiàn)址奠基,1987年元月19日遷葬工作結束。現(xiàn)劉光第墓園修有圍墻,墻內花卉豐茂,墓臺由條石建造,呈橢圓形,長5.1米,寬3米,高1.6米。墓碑由我國著名史學家趙樸初先生題寫,墓前銅像由四川美術學院院長葉毓山先生設計制作。保護范圍:以現(xiàn)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自貢三多寨
  三多寨距自貢市區(qū)18公里,坐落于自貢市大安區(qū)三多寨鎮(zhèn)牛口山,距三縣交界之地,海拔436米,山頂平緩,四周峭壁懸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1851年,因為太平天國起義,自流井的大鹽商感到岌岌可危,籌議筑寨。于是由大鹽商李振亨、顏昌英、王克家承頭,帶動其他富戶集資,在1853年動工,歷時6年建成三多寨。它耗銀7萬余兩,占地1.25平方公里。寨名由來,合三性(李、顏、王)共建之功,寓莊子三多之意,多福、多壽、多男子。也有“錢多、產多、官多”一說。三多寨整體布局嚴謹,寨內設施齊備,內有農田四百畝,自開水塘,廣儲糧草。寨墻上有2555個槍垛,24座炮臺,24年哨所,寨內各式府第300多座。可惜的是三多寨寨墻、寨門、府第大部分已毀壞,現(xiàn)僅存西寨墻幾百米。近年來當?shù)卣鸦謴驼瘔?000余米,寨門2道,配備……[詳細]
江姐故居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愛稱,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qū)大山鋪鎮(zhèn)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中共重慶市委--《挺進報》的組織發(fā)行工作。丈夫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zhàn)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于重慶軍統(tǒng)渣滓洞監(jiān)獄,受盡酷刑仍堅不吐實,1949年11月14日被敵人殺害并毀尸滅跡;同志們習慣稱她江姐,以表敬愛之情;江姐故居修復于2006年年底,占地300平方米,集中的展示了江姐及家人使用過的物品,以及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展示了江姐的革命事跡。2011年江姐故居被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劉光第故居
  劉光第故居陳列館位于趙化古鎮(zhèn),建于清光緒年間,木質結構,懸山式屋頂,穿斗式結構,竹編墻體,小青瓦屋面,木板門墻,面闊一間,進深22.1米,梁架保存完整,屋內保存部分窗格、0、裙板,建筑占地面積89.5平方米,屬典型的川南建筑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及重要的紀念價值。故居為“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2012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劉光笫故居位于自貢市富順縣趙化鎮(zhèn)趙化社區(qū)西街23號,坐南向北。建于清光緒年間,建筑占地面積89.5平方米,進深22.1米。故居為“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處于街道南側一列民房中。建筑結構為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斗式結構,竹編墻體,小青瓦屋面,木板門墻,面闊一間,梁架保存完整,屋內保存部分窗格……[詳細]
獅市袁家大院
  獅市袁家大院(富順縣)左側立兩塊長方形石碑,分別由四川省政府、自貢市政府、富順縣政府所立,上 書--“獅市袁家大院”,是晚清咸豐年間所建。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范圍外15米,南至保護范圍外13米,西至保護范圍外10米,北至保護范圍外10米。……[詳細]
富順文光塔
  文光塔在富順縣東湖鄉(xiāng)同心村的同心山上,座東向西。有“富順文筍”之稱。縣志載:晉葛仙翁煉丹于此,常有異人同煉,故名同心山,后建同心觀。宋邑人呂震、呂糙讀書其上,俱以文顯,山頂建塔9層,宛如玉筆指天,曰“文筆塔”。又記:明人就其頂平曠處為浮圖七級。清乾隆、道光年間補修,更名為“文光塔”,寓縣風之盛。塔身、塔基呈八邊形,須彌座,塔基條石建造,邊長2.5米,高1.83米。塔身磚石結構,七級樓閣式,層層上收,各層均開窗,八角攢尖寶珠頂,通高30米。座層弧形頂門,額刻知縣陳長墉題“文光塔”三字。門柱刻:“七級重光喜毓鐘英書臺啟秀,三臺上映看-緯武天榜題名”,乃縣人進士張震撰書。題記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冬月。”游人可以繞實心柱盤旋而上,登完113級踏道,即上頂層,縱目四觀,沱江如帶,天橋如虹,城廊云煙,田……[詳細]
后龍山摩崖造像
  后龍山摩崖造像為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坐北向南共3龕,分別為彌勒坐佛龕、鬼王龕及舍利塔龕。三龕呈等邊三角形分布,其中的彌勒坐佛造像通高6.33米,頭飾螺髻,耳墜大環(huán),雙手佩環(huán),于胸前結法印,造型獨特,為榮縣僅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保護范圍:北至彌勒坐像外20米,東至彌勒坐像外50米,南至彌勒坐像外120米,西至彌勒坐像外延7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來牟黎氏墓
  來牟黎氏墓(榮縣)保護范圍:東北至墓碑外35米,西南至墓碑外20米,東南至墓碑外25米,西北至墓碑外2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35、夏洞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夏洞寺
  夏洞寺位于自流井至貢井路上自貢工人療養(yǎng)院旁,始建于南明永歷年間(1654年即清順治十年)。是一所求神拜佛兼以戲曲游樂的民居寺院。夏洞寺座北向南,由前殿、后殿、戲樓構成的四合兩天井層疊式廟宇,大小院落都以回廊相聯(lián),四通八達,是一穿斗式兼臺梁式的古建筑。歇山屋頂,屋脊起翹,壁畫雕欄均簡括恬淡,其建筑功能分區(qū)十分明確,整體建筑至今保存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該寺由于建于戰(zhàn)爭頻繁之期,建筑分期歷史跨度較大,建筑構思及工藝均不大統(tǒng)一,為研究明末以來,不可多得的建筑科研材料。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筑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芭蕉灣造像
  芭蕉灣造像年代:唐至宋2019年,芭蕉灣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熙和居民居
  熙和居民居(富順縣)熙和居民居位于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后街社區(qū),坐西向東。修建于清末民初,建筑占地面積835.66平方米,建筑面積672.7平方米。整體建筑結構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兩進庭院,三面圍墻環(huán)抱,小青瓦屋面。中軸線上依次排列門廳、瑞藹華堂和主房三座,兩側縱排廂房、偏房。右側墻外坐落店鋪、廳房,左側墻內設木梯可通閣樓。全院共由七座房屋組成,院內錯落天井四口,魚池一口,門廳橫闊三開間,進深5.4米,通高5.5米,硬山式屋頂,穿斗式梁架,門廳內為前院,中心為天井,兩側橫列廂房,經天井左中右三處石臺階入瑞藹華堂,該堂建在0.7米高的臺基上,硬山式屋頂,穿斗式梁架,通高6.5米,面闊三間15米,進深8.2米,堂后為后院,院中置天井一口,魚池一座,通過天井二級臺階為主房,硬山式屋頂,穿斗式梁……[詳細]
臨江寺石坊群
  臨江寺石坊群(富順縣)臨江寺何氏節(jié)孝坊位于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釜江大道中段沱江岸邊,東西走向,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占地面積20平方米,重檐歇山式,磚石結構,四柱三通,磚砌立柱,通高8米,面闊6.8米,三重鰲角飛翹,脊端為鰲魚形鴟吻。立柱、橫額抹白灰裝飾。東面樓下豎匾刻“圣旨”,下橫匾刻“節(jié)孝”,下額坊刻記“旌表儒童張九河妻何氏坊”,明間兩立柱楹聯(lián)為“輿兄公共財產期光侶續(xù)于先有奇英不愧家孝發(fā),為夫婿接宗再愿勤于猶子朝廷隆獎勸君然巾幗須”。次間立柱楹聯(lián)刻“至行保宗族欽崇無為清河生此,苦節(jié)荷朝廷褒美我于釜水見”。次間匾刻“履潔”、“節(jié)豎”,西面坊正樓下豎匾刻“圣旨”,下橫匾刻“節(jié)孝”,左右刻記“光緒甲申仲夏之吉……男世純孫謂和恭建”,下額坊題記“旌表儒童張九河妻何氏坊”。明間三柱楹聯(lián)“苦……[詳細]
甘尚書院
  甘尚書院年代:明2019年,甘尚書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0、集生砦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集生砦
  集生砦位于呂仙崖山頂,現(xiàn)存南、西、東三道寨門及部份寨墻,北邊為懸崖。南寨門規(guī)模最大,為拱形門,門正中刻有“集生砦”三個行楷大字,門兩側現(xiàn)存寨墻70余米,并殘存部分垛口;東西寨門均依山勢而建,規(guī)模遠小于南寨門。集生砦現(xiàn)占地13.3萬平方米,榮縣文史學家還原了彼時構造和功用:四周圍墻矗立,用條石砌成,長約八里,高約兩丈;東面為寨門,內外兩層,護衛(wèi)把守,寨門外有壕溝,壕溝上有吊橋,平時收起;寨門上有城堡,護衛(wèi)日夜巡視;寨內有文昌宮,宮門石獅鎮(zhèn)守,宮內雕梁畫柱,在上世紀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商賈云集,熱鬧非凡,名揚邑里。現(xiàn)存南、西、東三道寨門及部份寨墻,北邊為懸崖。南寨門規(guī)模最大,為拱形門,通高6.57米,門正面內寬2.83米,背面內寬4.43米,深8.45米,壁厚0.57米,門兩側現(xiàn)存寨墻70余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色多多视频在线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