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平涼市旅游

平涼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陽面嶺遺址位于靈臺縣梁塬鄉杜家溝村東1公里。是一處齊家文化遺存。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窯址。采集有夾砂紅、灰陶片及泥質紅陶片,飾繩紋、籃紋,器形有罐、盆、鬲;另有石斧和石鑿。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齊家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劉堡坪遺址位于平涼市莊浪縣劉堡坪村東南部,中心位置南北向有條水溝將遺址一分之二。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400米,面積約32萬平方米。在遺址內發現大量灰坑和白灰居住面,地表散落大量的齊家文化陶片。該遺址是一處大型齊家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詳細]
  武家塬墓群位于平涼市靜寧縣威戎鎮新華、新勝兩村。墓群分布在長1380米、寬710米、面積約97萬平方米的塬地上,為漢代墓葬群。暴露有磚室墓數座,出土有綠釉陶樽及銅蒜頭壺等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05年被靜寧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群內二級提灌蓄水池左側基準點為基點,向東北延伸300米至山間林帶路西南側,向東南延伸1000米至上山小路西北側,向西南延伸900米至新華、新勝村居民區東北側,向西北延伸450米至河溝東南緣![詳細]
  平涼隍廟 位于平涼市崆峒區東南隍廟巷。始建于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補修。隍廟其余建筑已毀,寢宮位于隍廟建筑群中軸線的北端,座北向南,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建筑面積約166.17平方米。保存較好,對研究明清建筑史和技術有重要價值。……[詳細]
  九功塬遺址位于平涼市崇信縣九功村,遺址東西長約720米,南北寬約500米,分布面積約36萬平方米,文化層距地表1-6米,遺跡有袋形灰坑、馬坑,遺物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尖底瓶、彩陶缽、石刀,西周、戰國(秦)文化灰陶罐、鬲、盆、盂等殘片。……[詳細]
  告王河墓群位于靈臺縣吊街鄉告王村西北5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暴露土坑墓多處,地表有厚0.3--1.5米的灰層。曾出土灰陶罐、灶、倉和銅鏡等。墓葬保存較好,對甘肅西漢墓葬的分期斷代和西漢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詳細]
  東莊墓群 位于靈臺縣新集鄉崖灣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暴露有豎穴土坑墓數座。1982、1983年先后清理墓葬2座,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并伯作寶彝”銅甗等40余件。地表散見繩紋紅陶片和灰陶殘片![詳細]
  靳寺墓群位于靜寧縣靳寺村東的龔龍山半山腰。1958年普查時有10-12個墓冢。1976年普查時僅存8個墓冢。墓冢高10-12米,底部直徑17-24米。墓區內有零星漢代瓦片及繩紋灰陶片。……[詳細]
  長尾溝門遺址位于莊浪縣朱店鎮中街村西北1公里。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h級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3萬平方米。在距地表5米的黃土層及其下部的砂礫層中,采集有羊角、羚羊角、牛角、象肢骨化石及白色石英凹刃刮削器等,經測定年代為距今27000±600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其上部有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0.8—1.8米,采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泥質和夾砂紅陶片,紋飾主要為細繩紋,彩陶紋樣多見鉤連紋、花瓣紋等。可見器形有曲腹缽,重唇口尖底瓶等。該遺址延續時間較長,文化內涵豐富,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和演進有重要價值。……[詳細]
  靈臺明昌鐵鐘位于靈臺縣城內寺嘴子。金明昌七年(1196)鑄,原在寺嘴一寺院中,據《靈臺縣志》載,該寺建于唐中和年間,宋、金時擴建,明崇禎時寺院被焚。鐘現存縣博物館。鐘為鐵質,人頭鈕、敞口,有19個擊鐘牙,通高3.3、口徑1.78米。掛環圓頂以下0.7米內鑄蓮花、云紋圖案。再下鐘身分三層每層各10格,上層8格內鑄“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0常轉”16字,每格兩字。余二格相對一鑄“智炬如來心,破地獄高口”,中為一圈女真文字。另一格內鑄六字真言,下二層格內鑄鑄鐘經過及捐款人姓名等。尾題“大金明昌歲次丙辰七月鑄”。現存博物館內。保存較好,是研究佛教發展史和女真文字的珍貴實物資料。……[詳細]
  余家塬遺址于莊浪縣南湖鎮北關村余家塬東南100米處。余家塬遺址屬仰韶文化遺存,涵漢文化、宋文化。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暴露遺跡有灰坑。出土遺物有廟底溝類型彩陶盆、缽、尖底瓶、罐及漢瓦、漢灰陶罐、宋碗、豆青瓷殘片和白瓷殘片。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美国亚洲电影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福利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